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碾煤机

[美]高尔德

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那班矿工们常常看见碾煤机那狰恶而又参差不齐的身体。这是一座巍峨的建筑,被煤灰抹黑了,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这东西霸据了整个山谷。

在那个山谷中,也有青翠的树木。在夏令的时间有花草点缀着。春天呢,也带有柔和的一瞥。这正和别部分的世界相仿佛。夜间有星星和月亮,白天则有太阳。

美并不是没有的。它悄然地偷生在一个魅影之中。一座深广而幽暗的煤矿就坐落在那个山谷里面。在大自然的清丽的景色上,它却拖拉着一条黑黑的潮泞的痕径。一个由污糟而黯淡的住家所集成的村落,像垃圾一样地东一堆西一堆簇聚在山谷的草地上面。高山一样的矿渣四处堆积在矿坑的洞口,那黑色的一堆堆里,还吐着一缕缕猛恶的火焰。

各种族的人都有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他们在早上一齐挤过泥泞的长街,走向矿坑那边去。①他们的面容好像狰狞的假面那样黑,他们的身体沐着大汗,疲劳得弯腰屈背

一到星期六晚上,在这个劳役的黑暗的现实中,倒也有一点儿寻乐的小光芒的。那时,矿工们都已经领到了他们的工钱,于是就拿出一点钱去买醉。他们竟也悄悄地想起他们是有娱乐的天性的。

就在像这样的一个晚上,我恰恰在密杜夫斯的杂货店里。这地方灯光异常地黯淡,密杜夫斯是一个魁梧、精明、强干的商人,他站在账台后面筹算着什么。这时已有几个古怪的顾客在那里懒散地坐立着。大约有几个钟头没有动静,后来才有几个矿工踟蹰着进来。

人数差不多有八个,还有三五个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童工也很惊叹地追随在后面。那些工人穿着大套裤,戴着黑色便帽。②帽上装着小小的探矿灯,那些灯看起来好像一群丑恶的魔鬼的头角。这些人各色各样,大部分是短小而身材宽阔的人。在他们哗然哄笑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些醉了。

为我们斟酒来,密杜夫斯!生着一副嬉皮的黑脸和两只小眼睛的那个魁梧而精壮的人咆哮着说,这小家伙今天请客呢!

他把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拉了过来,这个孩子穿着一副不合身的褴褛的大套裤,戴着那直罩住他两耳的矿工帽。这个孩子生着高耸的颧骨,煤炭已经把他挺直的鼻子和沙色的头发都抹得发暗了。

这小匈牙利人要来请客了,那个魁梧的矿工又咆哮着说,这是他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第一个星期,他是来庆祝庆祝的。你说是不是,小家伙?

哎!孩子这样说着,同时他很不高兴地笑着,而且向他们全体用一只圆而迷离的眼睛睁视着,我已经是成人了呢!

那时他们便发出了一样的笑声,其中有一个人甚至很嘉许地拍拍那孩子的肩膀。密杜夫斯把威士忌酒一一斟满了杯子,他们便一齐牛饮而尽,一面喝,一面大声地发出啜唇的声音和拉长的啊——啊——啊!

给这小家伙也来一杯!一个高大而粗鲁的爱尔兰人,拍着账台喊着说,他现在是我们中的人了,真出风头啊!

是呀!是呀!其余的人一齐叫起来了,酒保便又为他斟上了一杯烈性的红酒,那个孩子也很机械地把它喝下去了。

哎!那些人赞美地喊着说,对了,对了!他们看着那个孩子从囊中摸出他的工资包来,抽出了一张银票,放在账台上付账。

不要叫饶啊!那个爱尔兰人又拍着孩子的背脊说,现在我们再来一杯罢!我来请客

这孩子又重新和他们喝了酒,他面上露着得意之色。但不到一会儿,那宽阔的店堂和它灯光的影子,以及它深黑的墙角和装满瓶罐的橱架,都在他眼前变得朦胧而且昏花起来。他恍惚间觉得他好像在那幽香的旷野里奔走,投伏在一处凉爽爽的草茵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样。

这时有个孩子战战兢兢地偷跑到这里,④怔惊地窥看着这种情状。最后,他才跑上前去,怯怯地牵动那个童工的衣袖。

祥雪,他说,妈妈在到处找你,她说不立刻回家去,她要给你一顿痛打啊。她正在等你拿工资回家去呢!

这个孩子发着憨笑,把他弟弟推开去。由她打好了!他很倨傲地说着,虽然烈酒的麻醉已经弄得他晕眩不安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你对妈妈说去吧,我已经是成人了!

那个年幼些的孩子很吃惊地退了下来,立在门口向他的哥哥呆看着,不知如何是好。

祥雪,好呀!那些人乐极地喊着说,一面把膀子放在他的肩膀上,不要叫饶啊!

这个孩子懒洋洋地强笑着,在屋外,夜色沉沉中,碾煤机的魅影分明地显现着。在它那黝黑的洞府里,大批的儿童,在凶狠的沉默中,一天十个小时做着苦工:赤手从煤矿里掏出矿渣来。碾煤机把长夜从人们的眼前都掩去了。它的煤灰抹黑了一切房屋,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中对山谷美景的描写更鲜明地反衬出坐落在山谷中的那座煤矿的幽暗和污糟。
B.“狰恶”“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魅影”等描述体现了作者对碾煤机的痛恨与厌恶。
C.周六晚上去杂货店买醉便是矿工们生活中难得的寻乐,可见劳役的繁重和压抑。
D.祥雪回应魁梧矿工的话的同时“很不高兴地笑着”,说明他其实并不愿意来杂货店喝酒。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从矿工们的外貌和形体姿态上表现出其工作环境之差和劳动强度之大。
B.句子②将探矿灯比作丑恶魔鬼的头角,暗含了作者对魔鬼一样的矿工们的不喜。
C.句子③运用语言描写,寥寥几句就把那个爱尔兰人专横、跋扈的性格表现出来。
D.句子④既表现了祥雪的弟弟的惊讶和无措,也表现了他对陌生的矿工生活的好奇。
3.小说哪些地方体现出了碾煤机对童心的玷污和摧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老舍说:“小说是感情的记录,我们应该看出事实中的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射圃曹霑连中三元

端木蕻良

纳尔苏回头看福彭,福彭便知轮到自己了。

今天,他连辫梢儿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他看着前面的演习,早已按捺不住,想在父亲面前大显身手了。可惜父亲并不考他全部武功,单单考他一门射箭。他在父亲的眼光下,上前请安后,快步走到弓箭架旁。

福彭挽弓已过了十个力,但他不敢在父亲面前卖弄。他预先就打算只挽到九个力,就取了可挽十个力的弓过来。

这是一支撑木弓,他随手弹动了一下弓弦。弓胎正面装饰着带花纹的牛角,背面绷着筋胶,再蒙上桦树皮。这也称为教射弓,弓弦是以缠丝弦二十余根作成一股,外面用丝线横缠。每幅七寸多,再空一、二分不缠。这样在不张弓时,可以把弦叠为三折,容易收存。

福彭又在箭架上取下三支青鹤翎箭。这是教阅用的髓箭,用短木雕空,箭杆飞出,随风嗖嗖作响。加上箭簇上面一个小小的骨角哨儿,哨声止处,就霍然中的。

福彭本来可以发连弩的。他想,在父亲面前,不可流露一丝儿夸耀神情,免得父亲斥骂他锋芒毕露。只见他轻舒猿臂,慢展熊腰,把弓拉满,嗖、嗖、嗖,三箭带着哨音连声中的!

在幕僚清客们的喝彩声中,纳尔苏微微点头,把自己拇指上的一个玛瑙斑指,退了下来,交给老太监给福彭套在手上。

福彭行礼谢过,请求父亲道:儿子可否背后拉弓,射上三箭?请王爷允儿一试!

纳尔苏听了,含笑应允。

福彭把弓转到背后,侧身拉满弓弦,就和刚才挽弓一样从容,一样自如,三支箭,全中靶心!

小子们马上把箭靶抬到纳尔苏面前,向王爷报喜。

纳尔苏看到三支箭一簇儿地立在靶心,不觉喜上眉梢。他轻轻将箭拔出,用手掂了掂分量,交给家人收了起来,便命曹霑前来射箭。

曹霑看见福彭得了头彩,便觉精神百倍。他没请示平郡王,竟连取三支箭,一口气射出。三支箭就如串在一根线上一般,连发连中。在一旁观看的齐声说:小小年纪,毕竟不凡!

王妃早在大玻璃窗内,把福彭和曹霑的射箭本领,一一看在眼里。四格格在旁更是高兴不已。

王妃早已给曹霑准备下贺礼。如果射中,就作为奖品;如果不中,就算鼓励。准备的是一套《朱子语录》,一只桦皮箭壶,其中有辽东栝矢弓一支,雕翎箭三支。还有一柄少见的阿昌小腰刀,一口平郡王幼年戴的佩剑,这是纳尔苏郡王趁着这次试箭的机会,颁赐给他的。

王妃将这些礼物交给荣华和桂枝两个丫鬟抬了出去。丫鬟们抬着一个金漆小桌,桌上陈列着四件礼品。

幕僚和清客们一见,不免又倒出了一大堆恭维吉利话来,说什么世子和哥儿,连试连捷,将来殿前应试,也是稳操左券,定能名扬天下了。

纳尔苏郡王满腔喜悦,一手拉着曹霑,一手拉着福彭,领着他们到屋里向王妃报喜去了。

王妃自是喜欢。吩咐丫鬟取来果品给他俩吃,又问他俩近来可写了什么诗词?王妃的意思是要他俩拿出现成的诗词在王爷面前显派一下,能使王爷更加高兴,更加夸奖他俩。没想到这一问,倒引起了纳尔苏的兴趣,立即就要出题,考考他俩的文才了。

纳尔苏给福彭出了《论语》上的一句:见善如不及;给曹霑出了《中庸》上的一句:明则功,要他俩一旁去思考作文。

四格格捧来一盅舅舅最爱吃的大方茶,笑吟吟地道:外甥女今儿可开了眼界啦!原来打仗是这样摆开阵势打的呀?

纳尔苏不禁笑道:傻孩子,仗才不是这样打呢!这是操练,摆样子给人看的!

王妃道:等你舅舅什么时候得闲,要他给你们讲讲,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四格格道:那敢情好!那就更长见识了!

没有一盏茶的工夫,曹霑首先就把文章交上来了。接着,福彭也把文章交到了父亲手上。

纳尔苏一一看过,见他们写得起、承、转、合,都很自如,自是点头,他教导他俩:作八股文,贵在一个熟字。熟能生巧。巧则合,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作制艺诗,也是如此。像《湘灵鼓瑟》,是不足为训的,总以‘颂圣’为正。要练达有素,不管什么题目,就都能落到‘颂圣’这个题眼上来。

纳尔苏呷了一口茶,继续说:后人都喜危言耸听,好像李杜文章,都是离经叛道之作。其实,他们都有‘颂圣’这种本事。李白承旨作的诗,不用说了。试问杜甫哪首诗曾经离开忠君爱国的意思?应值的诗:‘不寝听金锁,因风响玉珂。’这且不说它了,就如《佳人》这首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不是也有不忘君主的意思在吗?

福彭深知曹霑,只要听到这一类的训导,便会心不在焉。他忙向曹霑示意,叫他赶快说几句顺应的话来。

谁知曹霑只听见颂圣两个字,其他什么也没听见,所以,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纳尔苏又道:如:‘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当纳尔苏说到字时,因要避讳,便停了一下,未将字说出,便接下去了:……以此訾人,是欧公正当处也,但也有失之于浅易之处。含而不混,浑然天成,如天池之笔,八大之墨天池之笔,八大之墨:天池是徐渭的号,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他俩都是明代具有独特风格的大画家。现在家家都唱‘还魂、惊梦、闻铃、仙访’,冷落‘四声猿’,华而不实,秀而不工,媚俗取宠,这是最坏人心术不过的!

纳尔苏和福彭、曹霑见面的机会极少,想传授给他们的话又太多,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了。讲到这里,觉得主要意思已经说清楚了,便煞住道:当今天子圣明,国家承平。只要你们力求上进,前途自是无可限量!不过,你们从小就得父荫祖德的庇护,生在福里,长在福里,你们自幼就该互相砥砺,如切如磋,才能上进!

(选自《曹雪芹》,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彭为父亲并不考他全部武功感到可惜,可见他不止认为自己射箭功夫高超,而且其他方面也身手不凡。
B.王妃给曹霑的贺礼体现了长辈的关心,有奖励和鼓励的两手准备,既有《朱子语录》的书籍又有箭刀剑之类武器,
C.曹霑看见福彭得了头彩,没请示平郡王就连取三支箭连中三元,表现了他的天真,也太突出了他年纪虽小本领不凡。
D.纳尔苏对福彭、曹霑既有热情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又有力求上进互相砥砺的要求,还有对他们不要依靠父荫祖德的含蓄提醒。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撑木弓的结构和装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也对青鹤翎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突出了弓箭制作的精良。
B.小说对纳尔苏“轻轻将箭拔出,用手掂了掂分量”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纳尔苏是射箭的行家和武功的高超。
C.小说中写四格格的两处并不是闲笔,第一处她的高兴衬托了射箭者的技术高超,第二处和纳尔苏的对话表现她的天真和纳尔苏的慈爱。
D.小说与曹雪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相同,主要是凝练精致的词句,在通俗中显得典雅,文章因此显得雅俗共赏。
3.小说是如何塑造福彭这个人物形象的?
4.小说写纳尔苏考查福彭和曹霑文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2023-11-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黄庭坚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注】①宋肇,字林宗,是苏轼和黄庭坚的好友。当时苏轼刚被提拔到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大家都来庆祝,黄庭坚也赋诗抒怀。②《神仙传》记载:苏仙公名耽,汉文帝时得道成仙,后又化鹤返归故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狨”,指狨皮制成的鞍垫,因为狨毛长而金黄,诗人借此表达翰林公显赫的身份。
B.古人用下水船比喻才思敏捷,“不比春江上水船”反其意,自嘲能力低下、反应迟钝。
C.颔联描写车来人往、欢声笑语、法曲高奏的热闹场面和万紫千红、碧水楼台的祥和景象。
D.尾联用“遨头”“苏仙”,高度评价了苏轼在文坛的地位,也表明了苏轼对文物的爱好。
2.黄庭坚诗风奇崛,请以颈联为例具体赏析其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感三首

   

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

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

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用“麦花落”“初垂角”,写出了田家农作物的喜人长势。
B.用“犁”来修饰夜半所下的“雨”,贴合田家身份,可见春雨的充足。
C.田父为及时春雨高歌,蚕妇则因思亲而生寂寞孤单,两者形成对比。
D.诗中的叠词“罪霏”“漠漠”“萧萧”,既形象贴切,又富有音乐性。
2.宋诗重理趣,往往借诗来表现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赵本连

提到土坝街,没有人不知道罗先河的。就连本地不大的孩子,嘴一张,也会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口气当中,自负不说,因了罗先河,一个土坝街,是声震九里。

痴迷于棋的人,谁手头没有一副好棋。罗先河手头的一副棋,更是考究,是上好的蜡石,靠他一块一块人工打造出来。棋子捉在手,凉浸浸的,有一种玉质的感觉。经常有人想出价买下这棋子,都被先河拒绝了。

一天,先河家来一位棋客。这位棋客进门,看见罗先河,大大咧咧地喊一声,挑战者来也。

先河抬眼看看,意外,添加着一份欣喜,脱口而出,是吴主任呀,哪阵风把您吹来?这位吴主任,是罗先河去地区参赛遇上的一位赛手,也是地区办一位挺大的主任,县级。吴主任棋风犀利,一路斩荆披棘,和罗先河迎面相碰,仅以一子之差,和一面锦旗擦肩而过,极是懊丧。

赛后,他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就像一早认识他的,一点不生疏地说,这回比赛你赢,不代表我服了你,改日我一定上门和你好好讨教。

当时先河以为他说说玩的,没有较真,人家多大的官,还能和你一介草民热往,就是客套客套,走个流水形式。

没想到现在吴主任就站在面前。

先河有点受宠若惊,觉着自己的陋室,因为吴主任的到来,也一下蓬荜生辉。棋盘摆上,吴主任被先河的那副棋子吸引,不由眼睛定格,下棋多年,他还没见过这样的一副棋。

马炮当先,二人在楚汉地界,飞沙走石起来,几步下来,先河的招式明显慢了,首尾不能兼顾,锐气跟不上,阵脚显得凌乱,有点乱花迷人眼。

围观的大京和小京,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们比父亲还要紧张,一双手不由攥成拳头,要冒出烟,可有劲使不出来,只能干着急。两兄弟见着父亲和别人对棋,还从来没有这么被动过,哪回不是快刀斩乱麻,秋风扫落叶,杀得对方人仰马翻,乖乖俯首称臣。

现在,父亲这是怎么了,他一向稳扎稳打,剑走偏锋,冒风险,那不是他的行事原则。

先河颓势明显,兵马被吃得所剩无几,已无回天之力,对方军卒无伤,大兵压境,直取本营过来。

这头一局,先河输了。

恼得小京狠狠砸了一下手面。在小京印象里,父亲什么时候输过棋呢,小京天真地认为,在一个土坝街,没有人能赢过父亲。

二局,先河变换招式,防守得当,悄无声息,把对方“将”吃下,才算拉平。吴主任没防着,“呀”一声,这招厉害。很惋惜的样子。

原本黯然的小京,眼睛里透出了光芒,也让他提振起来,重拾信心,还不由喊出一声“好棋”,这一声,既是为父亲助威,也是期盼父亲乘胜追击,拿下最后的关键局。小京明白,拿下后一局,开头的输棋,可以抹去,就当不存在。

没如小京所愿,关键局,先河有点大意失荆州,重蹈覆辙,让吴主任又赢下。

小京发出一声叹息,沉重,又不甘。

胜负决出,吴主任一脸春风,也是不禁欢喜,说,我要班师回朝了,这回,没辜负我来土坝街一趟。

先河说,想不到吴主任士别几日,棋艺大有长进。臭棋臭棋。吴主任谦虚着,可话里,不免有一份盛气。瞧他还得意。罗小京明白,要不是父亲退避三舍,他能赢。

罗小京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要输棋给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搁在心里,想问,还问不出口。

这以后,吴主任就常来常往,成了先河家的一名常客,两人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棋友。

先河棋底厚道,吴主任要赢他一回,就不能墨守成规,就不能规行矩步,就要举一反三,就要眼观六路,走棋也就走出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让人迷恋其中。

一次,吴主任下着棋,提到了先河的这副蜡石棋子。先河一下也没迟疑,说,吴主任要是喜欢,拿去玩就是。哪能,吴主任说,我就是随口的话,你可别当真。看你说的,先河拿过棋盒递过来说,一并送给你了。

吴主任推辞不下,也就接过,来一句,只怕下次再到土坝街,摸不到这个棋子了。先河说,这有什么难,以后不劳你大驾,我上你尊府,你能摸这棋子,我也能睹物思情。

吴主任一下高兴起来,说,这倒是两全其美,还是你想得周到。先河玩笑一下,只怕吴主任到时不欢迎咱这平民百姓。哪儿的话,吴主任很是认真,你不来,我可要拽你去。

两人话多,却惹得大京和小京不高兴,两兄弟不知道父亲意欲何为,怎么能把那么好的棋子拱手送人,中间都不拖泥带水。特别是小京,难以接受,一股心酸在他肚里周旋,怎么也散不开。棋子是他们家的一个宝贝,怎么能轻易送人呢?自此,先河常常到吴主任那里去。

某天,在家悠闲的罗大京,听到父亲跟他说,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当一名税收员?

罗大京好奇地看着他父亲,不知道他父亲为什么突然要给他说这话,土坝街的税务所,是他可以进去的吗?

大京低估了罗先河,他和父亲对话没多久,梦想如愿以偿,穿上了一身漂亮的蓝制服。

罗小京也有了新突破,罗先河和他作了一番深谈,他问小京,想不想去做一个专业棋手。

小京知道,进入地区棋队,决非易事。

事在人为,罗先河说。

听着父亲的话,好像脚下的路已经为他铺展好,只要他点头,父亲就能为他安插上翅膀。

可要不要点这个头,让小京陷入了沉思……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土坝街,连一个不大的孩子都知道本地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这是因为土坝街成就了罗先河,罗先河也让土坝街声震九里。
B.吴主任赛后“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一点也不生疏”,足见吴主任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导干部。
C.吴主任“推辞不下”,只能接过先河的棋盒,可见吴主任其实并不是真心想要先河的蜡石棋子,实在是推辞不过,才勉强接受。
D.罗大京对父亲“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的问题,觉得好奇,主要是大京没有想到父亲能把他“办进”税务所,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有这么大的“能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补叙了吴主任和罗先河参加棋赛相遇的事,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形象,也为下文吴主任到罗先河家登门讨教作了铺垫。
B.本文善用对比表现罗先河的用意,如:罗先河平时下棋与和吴主任下棋的核风不同;罗先河对别人求买棋子和吴主任喜欢棋子的态度不同。
C.小说以“棋”为题,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表面指罗先河和吴主任切磋棋艺、成为棋友,深层指罗先河以“棋”为局,为儿子们铺路。
D.本文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是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安排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使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加快了叙事节奏。
3.文章以小京的视角描写吴主任到罗先河家下的第一场棋,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开放式结局收尾,而作品原文结尾是小京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你觉得哪个结局更好?为什么?
2023-10-3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猫与鼠,也缠绵(选编)

陈忠实

“我要见局长。”小偷居然如此说。

“你说啥?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李警察猛乍从椅子上跳到地上,大声反问。

李警官这辈子没遇到过这么无语的案子,眼前这个小偷不知该说是艺高人胆大还是脑袋有问题,去哪偷不好,居然偷到了公安局,被恰好回来取东西的他逮了个正着。

彼时已经夜深,李警察来到空荡荡的办公楼里拿第二天出差的火车票,却在钥匙插进办公室锁眼的瞬间觉察到了异常,门锁有明显被入侵的痕迹——办公室遭了贼了。

老鼠居然钻到猫窝里偷食了!

李警察努力从震惊中冷静下来,与值班警察合力制服小偷,把他扣在椅子上审讯:

“为什么来公安局偷钱?来偷过几次了?有没有同伙?”

“我要见局长。”

案子实在滑稽,但毕竟发生在市局机关大院里,李警察决定还是告诉局长,而局长,居然也答应了亲自审讯。

“我听说小伙子你是个能干的老实人啊,身边的人都很信任你呀,你的良心到底哪里去了嘛……”

小偷只觉得他废话连篇:我被铐着,你在我面前站着,跟我讲什么情感。

局长见他不为所动,立刻变更策略,啪地一声把桌子拍得声响震天:“我把你狗东西毙了!明天这事儿一传开,看看这些干警把你砸死!”

小偷这才抬起头来,丢出蓄意已久的暗器——

“局长,我偷过你。”

局长躲闪了一下的眼光,标志着他和他的关系的根本性易位,老鼠咬住猫的脖颈了;双方在这一瞬间,都清楚谁对谁更致命。他很快低下头去,就是不要再继续去看局长的那种眼光,只要看见躲闪的那一下就行了。让局长掂一掂分量,尽快做出选择。小偷现在是一位超级心理学家,认为像局长这样有身份的大猫,在这样不容久耽的时限里,要与一个他这样的老鼠做出同流合污的妥协达成一种利害同盟,是十分残酷的。他如果一眼不眨地盯着局长,于局长做出他所期待的选择是不利的,他低下头,就是留给局长一个不受逼视的软空间,对这个无法回避的残酷做出自己的整合。

局长心虚露怯了,却还在强硬地狡辩:“我没丢过钱,再说,我办公室最多就是点儿买烟吃饭的零用钱,谁拿去了都无所谓。”

小偷不以为然,步步紧逼,丢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见血封喉——

“我有两次偷你偷得有五位数。你居然都没有报案。”

其实从李警察给他报告这次案情的时候,局长就预见到了这场横祸,两次被盗取五位数的现金并不致命,致命的是他没有一次报案,而个中不可为外人道的情由,很明显,被小偷猜到了。

这个时候,小偷一改态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局长,我没偷过你。我连你的‘零用钱’也没偷过,打死我我都说这话。”

他居然给了局长选择,是选择猫与鼠斗争到底两败俱伤,还是苟且合作互利共赢?

局长没有回答,转身拉开门离去,小偷却在心里一遍遍吟诵:他和我一样,其实都是鼠啊。

三天之后,局长被“双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对白精简又充满张力,你来我往、步步紧逼的对白与平铺直叙的情节,将故事的悬疑感推到顶峰。
B.开篇陈警官的疑问,这小偷为什么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偷警察局?既是因为前有局长被盗后的隐忍不发,后有猫鼠同谋的致命筹码。
C.情节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农民小偷与公安局长之间的故事。一个体制外的小偷将一个体制内的“大偷”给曝光了。
D.小说讲述了一个贪污的公安局长的虚伪。在小偷与局长的心理活动和一进一退之间,可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
2.下列对文本结局的改写,哪个版本与作者笔法风格相差最远(       
A.如果让契诃夫来写,李警官的心理反应一定会更复杂,因为,他也曾给“局长”送过钱,也像局长一样收过钱。他并不比自己的“局长”更干净。
B.如果让果戈理来写,可能会不留情面:李警官曾经替别人转手送钱给局长,结果他从中截留了一部分钱。所以他心里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C.如果让卡夫卡来写,他可能不会让公安局长被“双规”,而是小偷精神失常,语无伦次。最后公安局长是否是贪污犯,成了一个无法证实无法证伪的“K式问题”。
D.如果让巴尔扎克来写,公安局长被双规,痛心疾首忏悔;李警官在办案中坚守正义与真理,更坚定要以公正利剑坚守使命。
3.结合小说标题,分析作者的反讽手法。
4.文本多次出现“居然”一词,就此举例分析小说情节特点。
2023-10-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东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炮师

奈保尔

外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肯定只会说:“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却把它看作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而摩根则是我们的小丑。

至少那时我们是这么看他的。但过了若干年再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他本应得到更多的尊敬。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不是。他总爱故意出丑,没人笑他,他就不舒服,他整天都在琢磨一些新招,一旦他做了一次,就会一遍一遍没完没了地做下去。希望博我们一笑。

哈特总说:“真无聊透了,明明我们都知道那家伙根本就没有那么开心,他还老想显得自己多有趣。”

摩根是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个艺术家。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美,即使扮演小丑时也不例外。摩根会做花炮,他特别喜欢花炮,谈起花炮来总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太空舞”“生命之舞”。不过这都是米格尔街上的人闻所未闻的话题。摩根看出这一点之后,就越发爱用更大的词来寻我们开心。

摩根常去大草原公园观察对手们做的花炮,听到那些花炮在天空噼啪作响引得人群一片欢呼时,他就会怒气冲冲地跑回家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揍一通,然后在他家后院拼命放花炮,并醉酒似的嚷嚷着:“明年这个时候,我要让英国国王和美国国王付我几百万给他们做花炮,谁都没见过的最漂亮的花炮。”第二天早上摩根又像往常一样清醒了,开始谈起了他的试验。

这个摩根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像鸟。这倒不仅仅因为他瘦得像根火柴棍,而是因为他的脖子很长,能像鸟脖子那样灵活转动。他的眼睛很亮,而且永远转个不停。他说话时头总是一点一点的,好像不是在吐字说话,而是在啄谷粒。他走起路来又轻又快,而且不住地回头望,生怕有人在追他似的。

摩根甚至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见到有人看他,他就又伸胳膊又蹬腿。

摩根还爱拿他妻子和十个孩子开玩笑。“真是奇迹,”他说,“我这样的男人居然会有十个孩子。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哈特不喜欢摩根。他说:“哪有拿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开这种玩笑的,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身上就是有些东西让我受不了。我总觉得他做事太过火,总觉得这家伙没有一句真话。我怀疑他甚至对自己也在撒谎。”

我想当时我们没有人理解哈特这番话的意思。摩根变得更加讨人厌了,我们见到他很难笑得出来,而笑声却是他需要的,他显然受到了打击。

摩根的花炮试验还在继续,偶尔我们也能从他家听到一两声爆炸,看到升腾起的彩色火焰。这是我们街上一项经久不衰的娱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根发现没人愿意买他的花炮,于是拿它们开起了玩笑,他不满足于家里有爆炸声时街上传出的笑声。

哈特说:“一个人开始嘲笑自己一直在奋斗的东西,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哈特断定摩根就是个傻子。

从此,摩根也不到人行道上找我们玩了,他在忙着搞试验,一连串的小爆炸和烟雾又出现了。

从此,摩根很少露脸了,我猜不出他又在搞什么名堂。

接下来那个周日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都被迫早早上床睡觉。那天夜里我被吵醒了,是被叫声和警报声吵醒的。

我朝窗外望去,只见外面天是红的,还有红烟滚滚。摩根家失火了。

好一场大火!报社的摄影记者纷纷爬进隔壁人家抓拍,引得好多人围观他们,而不去看大火。第二天晨报上刊登了一幅第一流的照片,照片右上角的人群里还有我的身影。

那天晚上的火真叫大啊!这是西班牙港自一九三三年国库被烧毁以后最漂亮的一场火,当时还有一首小调唱道:

那辉煌灿烂、美丽壮观的场面,正是国库被毁的情景。

这场火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摩根的花炮全被燃响了。就是在这场大火中,人们才第一次领略了摩根花炮的魅力。以前常嘲笑摩根的人现在都觉得,有点对不起他。我后来去了许多国家,但再没见过什么花炮秀能胜过那天晚上摩根家的那场。

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

哈特说:“小时候,我母亲常对我说,‘男人想要什么,真的很想要什么时,他就会拼命去争取,可一旦得到了,就不喜欢它了。’”

摩根的两个志向都实现了。人们笑话了他,现在仍在笑话他。他制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炮。不过正像哈特所说的,当一个男人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东西,也就不再喜欢它了。

我们预料得没错,这事果真闹上了法庭。摩根被指控犯有纵火罪。记者纷纷拿摩根大开玩笑,当然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我记得有一个标题是:花炮师被指控为纵火狂。

但令我高兴的是摩根没有被判刑。

有人说摩根后来去了委内瑞拉。也有人说他疯了。还有人说他在哥伦比亚做了赛马场的职业骑师。总之众说纷纭。不过米格尔街的人总爱编造传奇。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说摩根是“小丑”,后又说他是“艺术家”“花炮师”,实质透露出作者在孩童时期和成人时期对摩根的不同评价。
B.小说中哈特对摩根的几次评价其实隐含着对摩根的关心和担忧,这和我在知道是摩根家着火后,来到摩根家门口时的心情一样。
C.小说中摩根不停地制造花炮、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拿家人开玩笑,这些博人一笑的举动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D.小说中提到“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是因为他做的花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2.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比喻,把摩根比作鸟,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摩根外在的怪异搞笑,也为后文他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提供依据。
B.小说以一种幽默滑稽的语气叙述摩根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但读者同时发现自己笑中带着酸楚的眼泪。
C.小说在简练平实的叙述中透着冷峻和尖锐,比如众人对摩根的态度,就间接反映出摩根被边缘化的人际关系。
D.作者讲述摩根的故事,实质批判了米格尔街上人们的种种愚昧和冷酷,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布恩地亚家族的态度一样。
3.本文在叙述视角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评论认为“米格尔街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请结合摩根这个人物做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菊花

杨西京

大军一过辕关,萧何勒马东望,前方村口一座茅庵,一缕炊烟摇摇旋旋,飘向正午的长空。

萧何庵前下马,见一瘸腿老伯背向着他,秋阳下,黑亮的脊梁上汗珠滚滚,一条汗巾斜搭在肩上,正围着地锅灶忙活。

茅庵临近驰道。老伯曾是汉兵,随汉王攻进过咸阳,伤残后归乡河洛巩县。前些时,刘项两军鸿沟争锋,汉军大败,不时有伤兵沿路溃退。老伯特地在这搭庵设灶,救助伤兵。

老伯听到马蹄声,扭脸一见来人坐骑,脸上一惊,只见那马浑身雪白,脸骨一侧,三点黑斑,另一侧,半弯黑月,下钩上挑。萧何越鞍而下,那马昂首扬蹄,一派龙驹气魄。于是,迎身而躬,问:“尊下可是汉王帐下萧丞相?”

萧何一愣:“老伯何以知我?”那声音,嘶哑得近于失音。

茅庵后边,一棵高大奇特的皂角树,树身数围,于胸高处陡发五个大杈,主杈刺天,四个支杈发向东西南北,形似“五指托天”,撑起数亩大一片绿荫。绿荫下,一张石桌,上置一黑色陶罐、一摞陶碗,围桌摆列数个石墩。

老伯一瘸一跛,引萧何坐在石礅上,从罐中倒出一碗金黄色凉茶,双手递向萧何:“萧相慢用。”随后,从萧何手中接过马缰:“累马不喂草,汗马不饮水。”遂拉马绕着树荫溜圈,边溜边和萧何说话。

“当今乱世,十村九空,百里难闻鸡鸣,唯萧相在关中之地,大兴仁政,为汉王扫平烽烟而‘足食足兵’。关中百姓传言,尊下骑一匹‘梨花龙驹’,马脸上天赐一黑色‘汉’字,故百姓称其马为‘兴汉龙’。今日一见此马,故知尊下乃萧相。”

老伯一番话,令萧何大为憾动。老伯又问:“萧相喉哑何以如此?”

萧何立身,遥指辕关方向,说:“近日,汉王欲东征项羽,一平天下,此番我从关中带十万新军,援汉王东征。谁知一入中原,军中流行一疾,士卒咽喉奇疼,说话嘶哑,更有重者,口鼻出血,头昏欲倒。三军如此,何以东进?”说罢,满面愁容,又倒出一碗凉茶,一口气饮尽。

老伯呵呵一笑,对道:“中原之地,阴阳克生,天生一疾,地必生一治。前些时汉军伤兵经此而退,亦多有此疾,故老夫在此挖灶煮茶,以疗众苦。”言罢,遂将“梨花龙驹”拴上树荫下的系马桩,桩前一偌大石槽,槽内清水斑亮,槽旁,一堆青草,那马一头扎入石槽,时而狂饮,时而衔草吞嚼。

萧何急问:“先生持何良方,可救我三军?”

此时天已过午,萧何率军寅时出发,已历数个时辰。十月将近,竟不知“秋老虎”仍如此暴烈,日晒风吹,一上午征程扬鞭,喉痛头昏,几欲浑身散架,谁知树荫下竟遇民间高人,精神陡然大振。此时,小秋风拂着满树绿叶,摇着、晃着尺把长的皂角,哗哗啦啦,像无数个扇子在送风,加之连饮数碗这金晃晃的凉茶,顿觉喉内生津,一阵润心沁肺的清凉之气在腹腔游荡,遂起身施礼:“先生教我。”

老伯抬首,手指着树梢悬挂着的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有青有黄、形似短刃的皂角,说道:“‘一棵树,八丈高,上边挂满杀人刀’,此当地百姓言皂角树也。此树结皂角稠密,其年景必凶必欠;皂角稀少,则其年必丰必安。是谓‘皂角稀,家家喜;皂角稠,村村愁’,今秋此树叶茂枝丰,偏皂角稀少,此天兆明示岁当天下一统,百姓大安。”

老伯手指着庵前地锅灶上沸滚着的茶水,道:“这就是天送尊下以救三军之良方。”

老伯起身,引萧何朝百丈之遥的一条小河沟走去,远望,河源处一架山,形似卧狮,狮口处,数道银瀑,泻入沟内,狮山左右,簇峰纵横,潭瀑勾连,峭壁上,红叶鲜亮,松柏缀绿;近看,一道百丈宽的清流,清澈见底,鱼游虾潜,水草盈盈。河畔一道深沟,数个沟汊,长满金灿灿一望无边的野菊花。

老伯引萧何走入野菊丛中,掐数朵野菊,指着茎上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片,那菊花苞分瓣,粒小味香,入嘴一尝,甘中带苦,遂对萧何说道:“此菊三特,一则嫩叶可入蔬食用,生调凉拌,烹炒油炸;二则花可作茶养生,入药医病,专治肝热喉毒,医眼肿目疼,清头昏眩晕等。”

老伯虽腿脚不便,却精神奇好。引着萧何沿沟转悠。“三特在此菊自然所赐,生长界限极强。看,一出这沟两侧,虽一篱之隔,所长菊,叶、花、味、功用,与此大不相同。慨此菊得此地地势奇特、日照充足之天时;水出深源、河清似泉之地利;世乱年灾、民皆护植之人和。当今,虽说河畔两侧人家为躲乱多避入深山,然一到节气,仍夜间护菊,或乘夕阳余晖,或借星月之光,三栽四掐头,五月饮水流,六月上草肥,七月除杂莠,八月长优蕾,九月慢采摘,十月正大收……”

萧何边看,边听,心里一阵阵激荡,此去东征,定将辅督汉王,早日还太平于天下百姓啊……

“萧相,目下正当季节,尊下可令三军派人,采摘此菊,熬煮饮用,保三日内,三军消疾,还我汉军龙姿虎威,征东取捷,以安天下。”

萧何大喜过望,“老人家,届时老夫自当奏明圣上,大谢先生和巩县百姓”。

“尊下言重了!”

三日后,瘸腿老伯攀上皂角树主杆高处,骑坐在树杈上,遥望着驰道。

驰道上,车辚辚,马萧萧,粮草辎重,旌旗蔽空,兵锋直指虎牢关……

一年后。河南郡派员来巩,传下一道圣谕:免巩县百姓三年赋税,赐名瘸腿老伯所居村庄为“萧相村”,该地野菊为“萧相菊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相从关中率十万新军援汉王东征,一进中原,士卒咽喉奇疼,说话嘶哑,更有甚者口鼻出血。
B.文章从马蹄声、毛色、马脸等角度描写“兴汉龙”,以马衬人,描写出萧何龙姿虎威的大将形象。
C.“五指托天”使用拟人、比喻和夸张手法描写皂角树的繁茂,为老伯与萧何绿荫下聊天营造环境。
D.文中引用谚语“皂角稀,家家喜”,说明今年天岁吉祥,揭示出老伯迷信、渴望消疾等复杂心理。
2.下列关于“小河沟野菊花”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自小河沟的野菊花植株可作茶养生,入药医病,专治肝热喉毒,医眼肿目疼,清头昏眩晕等。
B.萧何喝了用小河沟野菊花煮的凉茶后不久便喉内生津,可见此菊能入药医病,专治肝热喉毒等症。
C.小河沟野菊花除了药用之外,其嫩叶还可以入蔬食用,生调凉拌或烹炒油炸均可,是难得的食材。
D.小河沟野菊花生长界限极强,它的味及功用等离开了小河沟这里的独特地理环境就会大不相同。
3.文章描写小河沟的环境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瘸腿老伯的性格特点。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黄庭坚(一说林子奇)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蕴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注]①宛陵:宋时名宣城县。张待举:名张贵,字待举。因参加皇帝主持的“胪唱”时不遵礼仪失态被罢免。张贵以《论语》中“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中“曲肱”二字为号,建“曲肱亭”。②仲蔚: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③宣城:南齐诗人谢脁,文采出众而仕途不顺,曾任宣城太守。④寒道:冷的腌菜。⑤偃蹇:高蹈遗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亭所处的地点与名字,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旨。
B.诗歌第三、四句谓贤者在就忘却了巷陌的陋穷,失去人生的胜境则处境困窘。
C.诗歌第五至八句写亭主人不以功名事业为念,心中唯有简单饭食与书籍。
D.诗歌第九、十句,诗人发挥想象,将亭主人的人品化为具体的形象,栩栩如生。
2.诗歌刻画了亭主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3-10-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弹道无痕(节选)

徐贵祥

连战三局,皆以王北风的惨败而宣告结束。新兵们便都耷下脑袋,脸上分别有了惶惶的样子。李四虎站起身子又拍拍屁股,头一扬,把身子挺得很高大,反倒谦虚了,说:“要说呢,你劲儿蛮大的,就是要领有点那个……以后,老同志们会教你的。”

王北风心里窝囊得要命,恨不得把地球踩个窟窿钻进去。

忽听一声怯怯地询问:“首长,我可以试试么?”大家扭头去寻,看见新兵堆里冒出个敦敦实实的中等个儿新兵,红着脸盯着宋连长看。

新兵们就振了精神,稍停又有些灰心;就这蔫儿巴叽的样儿,行么?

宋连长高兴了:“好,甭管输赢,单这精神就可嘉。”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石平阳,首长。”新兵答。脸蛋儿虽然腼腼腆腆的,目光里却有一种好斗的神气。

宋连长说:“好哇,石平阳,这名字响亮。李老一,上!”

李四虎冲石平阳呲牙咧嘴地笑了笑:“嘿……小石头蛋儿,让你左手?”

小石头蛋笑出一副憨厚样儿:“别,还是来公平的,我在家帮爹打过铁呢。”

李四虎一愣,脸皮刷地绷紧了,趴下身子,凶凶地喊了声:“来吧!”

右手对右手。

老兵们新兵们都围了过来,前排的新兵把掌关节攥得咯咯吱吱响,后排的新兵使劲往前拱。女兵们也挤在里面叽叽喳喳,漂亮的小脸蛋儿一个个都憋得很鲜艳。

宋连长乐呵呵的,快活得就像是要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他很耐心很严格地把两个人摆妥帖了,说了句开始,那两只小臂便不动了,像两根钢管,呈“人”字形架在地上。

周围的骚动沉下来,只有雪花无声地往下落。两副额上的青筋随着喘息声的逐渐厚重,也一截一截地往外凸。身子像是冻僵了,纹丝不动地凝在雪地上。

嘴上无毛的新兵们开始冒汗了,暗中替石平阳把劲儿攒得很足。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打倒李四虎,给老兵油子们一个下马威。

女兵尖着嗓子泄他的气:“李班长呀,腿打战了呢,要栽给新兵蛋子呢。”大约过了四五分钟,接兵的几个班排长在漫长的瞬间里终于熬不住了,纷纷喊起了号子,为李四虎助威。新兵人多,越喊越响,女兵喊得尤为上劲,尖叫声咆哮声膛音杂音一并迸发——“加油,石平阳——!”如同一群嫩嫩的炮声,滚动在漫天飞舞的雪野里。

石平阳精神大振。喊声如一股洪流把他的手背胀厚了。脸色由红变紫,再变红;五官死死地控在一起,犹如纠结的葛藤。两双脚趾已经抠进雪地,做着无声无形的搏斗。

李四虎是另外一副光辉形象,两只眼睛紧闭,毛发竖立,棉帽歪斜,耷拉着压扁一只耳朵,皮下血液似乎随时准备喷涌出来。胳膊肘下的雪地已融出很大一片水渍,棉军装由表及里几乎全部湿透。又僵持了五六分钟。终于,先是一声闷响,紧接着,李四虎脑袋一偏,趴下了。

李四虎在紧要关头崩出来一个屁。李四虎后来再同老兵们说起这件事时,把惨败的全部责任都归咎于这个生不逢时的屁。

比赛完了,石平阳爬将起来,脸蛋子红红的,说了句“李班长手下留情了”。然后望着宋连长谦虚地笑。新兵堆里哇哇地热闹开了,王北风打量着石平阳,很想喊两句过瘾的话,但他没敢喊,怕李四虎和老兵们不高兴,只是用一种兴奋的、感激的目光向石平阳传递着默契。

女兵中却有一个椭圆脸,不管不顾地喊了一嗓子:“石平阳,棒呵——”接着又有一个苹果脸女兵振臂高呼:“向石平阳学习,向石平阳致敬!”

李四虎恨恨地骂了句:“妈的丫头蛋子!”不久,团里的车队来了。一位看样子比宋连长还要大的干部走过来,老兵告诉新兵,这位就是三营营长庄必川。庄营长同宋连长和老兵们热热乎乎地打了一阵招呼,又看了看新兵们,说:“大伙的气色都挺好的嘛!”

宋连长笑笑:“营长,一出精彩的节目你没看到。”便把掰手腕的经过讲了一遍。营长哈哈大笑,很感兴趣很重视的样子,问:“谁是石平阳呵?”

石平阳便应了声:“我就是,首长。”营长全面细致地把石平阳看了一遍:“嗯,是块国防料子。”转脸又对宋连长说:“这个兵我要了,放你们一班去。”

石平阳和王北风被分到了一辆车上,驾驶楼里坐着宋连长。卡车先走一段柏油路,再走土公路,七拐八拐进了山。这山是西岭山区的一部分,山不高,沟不深,但很荒凉,沿路很少见到人家。翻了最后一道坡脊,便见到沟底和坡上出现了几排青砖青瓦的大房子,有的门前还零零星星地散布着几门大炮。很多年后石平阳和王北风都还能够记得,他们乘坐的第一辆军车是挂着伪装网的解放牌,车屁股后面印有白底蓝字:戍—33998

第一天夜里,新兵们翻来覆去睡不着。

门外积了很厚的雪,白皑皑的一片。铺是地铺,脚头上一溜红砖码齐的床沿。门后砌了一个敦敦实实的老虎灶,上面罩了一个铁丝笼子,堆满了鞋垫子和湿棉衣,冒着湿漉漉的热气。夜深之后,不断有干部或者老兵查铺,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炉子上的物件翻翻转转,看看通风窗,再加上半锹煤。炉火一直很旺地燃着,时不时地探出火舌,把门后舔出一片暗红。随着这跳动的暗红,新兵们也在不断地燃烧着气吞山河的想法。大家明白,就从今天起,就在这片山沟里,自己就开始了漫长的兵旅生涯。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北风惨败导致新兵脸上惶惶,说明新兵急需一场胜利鼓舞士气,为石平阳出场营造了特殊背景。
B.“怯怯地询问”与“好斗的神气”使人物外表与内心形成反差,这种矛盾的特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石平阳与李四虎本来实力相当,如果不是李四虎不小心放了一个“生不逢时”的屁,则胜负难以预料。
D.“很多年后石平阳和王北风都还能够记得”的插入既说明二人印象深刻,也使故事具有历史纵深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描写在等待接车期间,新兵代表石平阳和老兵代表李四虎掰腕并取胜的故事,其中的场面描写令人感受到军营生活的火热与激情。
B.小说常以画眼睛的方式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石平阳“好斗的神气”、李四虎“两只眼睛紧闭”,就分别表现了人物的勇敢和掰腕鏖战的激烈。
C.文中的景物描写“雪花无声地往下落”,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异曲同工,有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有许多看似不合理的搭配,新颖而生动。如“漫长的瞬间”写出人们内心的煎熬,“嫩嫩的炮声”写出女兵欢呼声的清脆稚嫩与热烈。
3.本文在塑造炮兵群像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组合众多人物?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文章结尾对于新兵第一夜的种种描写,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3-10-2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