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3 道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
1 . 微写作。“定格”指电影、电视剧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是影视作品常用的叙事手法,目的是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和精神的震撼。如果你来导演《边城》《阿Q正传》或者《茶馆》,会选择其中哪个画面“定格”?请对你“定格”的画面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原著,描写具体。(150字左右)
2023-06-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直言者置高等。九成对策略曰:祸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愿陛下以刚大为心,无以忧惊自沮。臣观金人有必亡之势,中国有必兴之理。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刘豫背叛君亲,委身夷狄,黠雏经营,有同儿戏,何足虑哉。前世中兴之主,大抵以刚德为尚。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今闾巷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乐,陛下贵为天子,可不思所以还二圣之车乎?擢置首选。杨时九成书曰:廷对自中兴以来未之有,非刚大之气,不为得丧回屈,不能为也。

赵鼎荐于朝,遂以太常博士召。既至,改著作佐郎,迁著作郎。未几,召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法寺以大辟成案上,九成阅始末得其情,因请覆实,囚果诬服者。朝论欲以平反为赏,九成曰:职在详刑,可邀赏乎?辞之。

金人议和,九成谓赵鼎曰:金实兵,而张虚声以撼中国。言十事,彼诚能从吾所言,则与之和,使权在朝廷。秦桧诱之曰:且成桧此事。九成曰:九成胡为异议,特不可轻易以苟安耳。桧曰:立朝须优游委曲。九成曰:未有枉己而能直人。上问以和议,九成曰:敌情多诈,不可不察。

因在经筵言西汉灾异事,桧甚恶之,谪守邵州。既至,仓库虚乏,僚属请督酒租宿负、苗绢未输者,九成曰: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是岁,赋入更先他时。中丞何铸言其矫伪欺俗,倾附赵鼎,落职。

丁父忧,既免丧,秦桧取旨,上曰:自古朋党畏人主知之,此人独无所畏,可与宫观。先是,径山僧宗杲善谈禅理,从游者众,九成时往来其间。桧恐其议己,令司谏詹大方论其与宗杲谤讪朝政,谪居南安军。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趺隐然。广帅致籝金,九成曰:吾何敢苟取。悉归之。桧死,起知温州。户部遣吏督军粮,民苦之,九成移书痛陈其弊,户部持之,九成即丐祠归。数月,病卒。宝庆初,特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

(取材于《宋史·张九成传》)

【注】①大辟:死刑。②趺:这里指脚印。③籝金:泛指财富。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时九成书曰     遗:给B.召宗正少卿     除:任命,授职
C.金实     厌:满足D.每执书     就: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祸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皆中兴本也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帛缕
C.遂太常博士召                                        不赂者赂者丧
D.言十事                                               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因请覆实,囚果诬服者(于是要求重新核实,囚犯果然是被诬陷服罪的)
B.职在详刑,可邀赏乎(我的职责就是审慎地断狱、用刑,能要求奖赏吗)
C.特不可轻易以苟安耳(特别不能轻率行事而苟且偷安。)
D.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纵然不能使人民得到好处,怎敢困扰人民呢)
4.下列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朝廷策试进士,张九成慷慨陈词,直言不讳,透析宋金形势,因得考官赏识,选为廷试第一。
B.金人求和,秦桧劝诱张九成支持和议,张九成严辞拒绝,并在朝堂上劝谏皇上要明察敌情。。
C.被贬邵州期间,张九成发现仓库空虚,使督促缴纳各种赋税,使得当年政府税收早于往年。
D.在谪居南安的十四年里,张九成静心读书,常常通宵达旦,并且依然保持着清廉自爱的本性。
5.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也。
(2)未有枉己而能直人。
2023-06-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我们的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     )无限情怀。从人与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

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初一,我们几乎看不见月亮;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镜子,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一,经过十五,再到月末,完成一个循环。

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的东西残缺了,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弯月牙的时候,是一种,一种缺失,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这就是损之而益。有的东西圆满了,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流光(     )地,是一种璀璨,一种,但它的力量已经达到巅峰,无力再更圆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这就是益之而损了。用一种辨证与变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______,最圆满的日子——十五的月圆,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寄托   趋之若鹜   B.承载   情有独钟   
C.寄托   情有独钟   D.承载   趋之若鹜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
B.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
C.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D.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余光中先生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确,李白钟爱月光,《静夜思》《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等诗都是最好的证明。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该词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C.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前律宛转悠扬,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望”,十五叫“朔”,十六叫“晦”,月末一天叫“既望”。
2023-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
B.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扬州慢》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颇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
2023-06-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5 .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_。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2023-06-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首“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一开头便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自“烟柳”开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
B.上片用“怒涛、霜雪、天堑”等色彩鲜明有气势的词,展现大潮劈面奔涌而来的气势;下片用“清嘉”等优美舒缓的词语,突出西湖清幽的美景。
C.作者善于运用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千骑拥高牙”,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表现了柳永词婉约的特点。
D.本词全篇构思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形容得体,极力铺叙描写,体现了柳永词慢词的特点。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6-12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日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灵均”是屈原的字,诗人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遭际。
B.颔联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色彩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一口井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陲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大板井。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信”。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水中有 “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

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于坚《建水记》,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描写了云南小城建水,以井为主体,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城的传统与淳朴。
B.文章引用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了大板井的悠久历史以及对建水城的重要意义。
C.作者强调人与井的关系是感激和敬畏,而人与自来水的关系是契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比较,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导游对苏轼老家井水的怀疑作比较,使主题更加明确,引人深思。
E.作者用一部电影中的场景来写水井干涸带来的绝望,他认为破坏环境,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使人们丧失了对世界万物的信任。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你如何理解倒数第二段中“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
5.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信”包含多重含义,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023-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晨雨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将小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这样写既切题,又使诗具有诗情画意。
B.杜诗颔联描绘了一幅“银丝之雨弱不禁风,竟迎风便折,随之向空;只是和着雾略为湿重,才肯飘洒大地”的清晨微雨图。
C.杜诗的颈联写灌木经雨、鸟兽沐雨,“暂”“轻”二字突出表现晨雨之“小”。
D.周诗写春雨,诗人不但着力写雨中之景,也写雨后的情形,风格雅丽工整。
(2)“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杜诗前四句和周诗虽同写“雨”,手法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3-01-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B.歌德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等,还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也叫“乐府”或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木兰诗》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并称“ 乐府双璧”。
D.易卜生是 19世纪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戏剧大都以常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尼斯商人》是他的代表作。
2023-01-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