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1 . 名著阅读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位大观园内,荣国府中独一无二的骄子,只要一听到他父亲叫他,便“好似打个焦雷”,再高的兴致顿时一落千丈。如若见了他老子,更“像个避猫鼠儿”,躲之不迭。往常没有贾政在场,独听他“高谈阔论”;而如果贾政在席,“便惟有唯唯而已”。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不是一声断喝,便是无情棍棒……他们的父子关系并不融洽,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全书的主要矛盾之一。

读了《红楼梦》,你如何看待这对父子关系?请结合书中某个情节谈一谈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怎样的?你认为这样的矛盾冲突能否化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融合一直是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今年春晚同样坚持传统根脉与当代律动的结合,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一方面努力为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活力。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通过TD交互技术与投影技术使非遗面食表演与舞蹈表演同框,画面极具新意与趣味。节目编排巧妙地将方言与各地美食结合呈现。舞台上不仅有众多明星以家乡话出场,令人(       )亲切,创作者更邀扯面师傅等普通劳动者现场制作(       )的美食,在展现文化底蕴的同时,热闹欢快的情绪自然累积,与春节氛围紧密贴合。

时光流转,今年春晚特地“请”唐代诗人李白再来看看“今日长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李白”在节日灯火中再次吟诵起熟悉的诗句,华夏儿女也在那一刻完成了穿越千年光阴的又一次相见。陕派说唱抑扬顿挫、创意舞袖灵动多姿、鼓乐交响悠远绵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最后,众多文艺名家朗诵流传千古的诗篇,使观众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融入       倍感       饕餮盛宴
B.融入       备感       热气腾腾
C.注入       备感       饕餮盛宴
D.注入       倍感       热气腾腾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B.《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C.《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D.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李白曾写过《蜀道难》《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C.选文中“陕派”的“陕”泛指贾平凹散文《秦腔》中“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地”。
D.《山河诗长安》中“长安”与《琵琶行》诗中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的“京城”所指相同。
2024-04-02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我们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费孝通《乡土中国》)

②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柯灵《乡土情结》)

③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费孝通说“终老是乡”,柯灵也说“返本归元”,但苏轼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否矛盾?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4 . 蔡婆婆与窦娥是婆媳关系,刘邦与项伯“约为婚姻”。《红楼梦》中与这两种关系相同的是(       
A.王夫人与王熙凤;周瑞与冷子兴B.王夫人与王熙凤;贾珍与秦业。
C.邢夫人与王熙凤;贾珍与秦业D.邢夫人与王熙凤;周瑞与冷子兴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充满羁旅怀乡的思绪,是东汉中后期士子们远离故乡的现实写照。
B.王勃《滕王阁序》、苏轼《赤壁赋》、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全都是记人、记游的名篇。
C.《琵琶行》是唐代的一首长篇乐府诗,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作者的人生遭际。
D.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重点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等文风问题。
2022-02-19更新 | 4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A.修葺:修造                 扃牖:关闭窗户
阖门:关门                 大类:大的分类
B.长号:大哭                 来归:嫁到我家来
归宁:女子出嫁          自禁:自己忍不住
C.洞然:明亮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偃仰:安居、休息       儿息:子嗣
D.斑驳:错杂                 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先是:先前就这样       兀坐:端正的坐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庄思想常有突破俗见之处;但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
B.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但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则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
C.消息和通讯都是新闻体裁,都要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通讯要求简洁、明了,消息则要求生动、具体。
D.魔幻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但批判现实主义重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魔幻现实主义则以神奇怪诞的人物情节表现现实。
2022-01-13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题王晋卿画后

【宋】苏轼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题宗室大年画(其一)

【宋】黄庭坚

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注释】赵令穰,字大年,画家。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五世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文人与山水渊源深厚,常以诗寄情,以画寓意。苏黄二人所观之画,一为山中景,一为水中景。
B.王晋卿的画中有石、虎、松、龙、山,远近结合,层次丰富。赵令穰的画中有水、烟、江、鸟,动静结合,淡雅写意。
C.两首诗均先描画景,再写观画人的表现,都遵循了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章法,起自画作又合于画作,首尾呼应。
D.苏轼独好陶渊明之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主张诗歌“平淡而山高水深”。两首诗的风格都体现了各自的喜好。
(2)自选角度赏析“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一联。
(3)题画诗充分体现了诗情画意的中国式审美。这两首诗借助于画意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诗情?
2023-04-28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故将军庄   

李端

曾将数骑过桑干,遥对单于饬马鞍。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田因芜没归耕晚,弓箭开离出猎难。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注】刻画:三国吴将周泰为救孙权,身受十二创,肤如刻画。孙权亲为解衣探视,委以重任。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将军年少时率领数骑迎战敌人、直面单于而镇定自若的情景,突出其英勇豪气。
B.颔联叙将军毕生征战经历,他本是边塞征儿,武艺高强,虽然年老但也期望能受命出征。
C.颈联写将军年迈体疲、无力开弓、出征困难的窘境,表达他对晚年归隐田园终老的渴望。
D.本诗紧扣“故”字展开抒写,对仗工整,音律响亮,于沧桑情调中蕴含几分顿挫之意。
2.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湿地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__________。近年来,受自然及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很多湿地因保护管理不到位,甚至产生缺水、无水的情况,周围生态环境也产生负面变化,许多生物失去生存环境。湿地退化成为了__________的问题。

20226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构建起法律屏障。中国是全球第二个对湿地保护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在国际湿地保护中处于__________的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湿地生态恢复是一个社会化、长期性的任务,保护湿地既非一隅一域之事,也非一时一事之功,湿地保护既要__________,又要久久为功。相信湿地终会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恢复生态、重焕生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急于星火          举足轻重          立竿见影
B.休戚相关          急于星火          至关重要          吹糠见米
C.息息相关          迫在眉睫          举足轻重          立竿见影
D.息息相关          迫在眉睫          至关重要          吹糠见米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构建起法律屏障。
B.《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保障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起法律屏障。
C.《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加强湿地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起法律屏障。
D.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保障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起法律屏障。
3.下列与湿地与海洋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隰则有泮以湿地有界喻爱情终结和痛苦无边诗经西周至春秋现实主义诗集
B夕揽洲之宿莽借草木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屈原战国浪漫主义诗歌
C渺沧海之一粟以沧海之大喻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苏轼北宋骈赋
D海不厌深借大海之宽容表达作者求贤若渴曹操东汉四言绝句

A.AB.BC.CD.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