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挽舟者歌

〔隋代〕佚名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点题,通过兄长的命运,指出统治者穷兵黩武是造成百姓悲惨命运的根源。
B.三、四两句以由“兄”到“我”,由“征辽东”到“隋堤道”,说明了这种灾难是接二连三的。
C.“些小”和“三千程”构成对比,说明活下来的希望很小,使后文的内容合情合理。
D.这首诗以质直的语言、直赋的手法,诉说了挽龙舟的苦难,抒发了百姓对昏君的控诉。
2.本诗在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2-06-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昭君怨·牡丹

(南宋)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姚黄魏紫,是洛阳牡丹中的名贵品种。②广陵花:广陵,即扬州;广陵特产芍药和琼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牡丹天下闻名,词人以花谱所记“姚黄”,写出昔日洛阳牡丹的名贵和美丽。
B.芍药和琼花虽也美丽,但若要用国色天香的牡丹与之相比,也确实委屈了牡丹。
C.旧日王侯家的园圃今天已长满荆莽,狐兔寄居其中,直写花谢无人观赏之萧瑟。
D.本词构思精妙,一反咏物诗词摹物言志的写法,鲜明的对比之中饱含深沉的情感。
2.刘克庄生活在南宋王朝濒临覆亡之际。后人评价,刘克庄的词“是时代的悲歌”,同时“它对现实的批判性也有所加强”。请结合本词,对此做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陈朝官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③松楸:坟墓上的树木。④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通风雨则飞,风雨停则复还为石。⑤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陈朝却已末日来临,隋军直逼景阳官,金陵由盛转衰。
B.前两联首先追述前朝历史,然后补写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蕴含的历史教训。
C.本诗中间两联既直观描述,又委婉倾诉。现实与传说并序,形象丰富多彩,气氛神秘莫测。
D.除了抒发金陵繁华一去不复返的慨叹,诗人还在尾联展现对自己所处时代不同于六朝的期许。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体现在科技方面,也体现在人文领域。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将危及人类经过长久辛劳累积起来的智慧成果。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00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选自刘金祥《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材料二:

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胜于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

(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那些用以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感染力极强的家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西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
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C.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消失了,这告诫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
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充斥着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文化底蕴明显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鱼传尺素”“当忆雁书归”“鳞鸿凭谁寄”这些诗句中的“尺素”“雁书”“鳞鸿”都是书信的别名。
B.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
C.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
D.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说的“家书的审美功用”的一项是(     
A.1947年九月,毛泽东主席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
B.读者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能感受到家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
C.林觉民的《与妻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D.范仲淹在家书《告诸子及弟侄》中对子侄的谆谆教导如“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下面的材料是梁启超在1916年1月2日写给梁思顺(梁启超长女)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吾断不至遇险。现一步不出门,并不下楼,每日读书甚多,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西近代思想论》,觉此于中国前途甚有关系,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注】①泰西:极西,泛指西方国家。
5 .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徒: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西汉末至东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B.从伯:父亲的堂兄。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父亲的哥哥为伯。也称堂伯。“堂”与“表”都指的是一种亲戚关系。
C.东床:因为王羲之的故事,“东床”与“令坦”就成了对女婿的称呼,多用来称呼对方的女婿。对皇帝的女婿也称为“东床驸马”。
D.《道德经》:战国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孙绰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5.文中说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举例加以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奈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有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诗文透露了一种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这种空漠感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B.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人如黄雀,荣华富贵凄凉悲伤,所以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政治和人生的逃避。
C.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不仅仅是因为苏轼忠君爱国、抱负满怀等,关键还因为苏轼通过诗文表达出人生的空漠之感。
D.朱熹、王船山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苏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
B.《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C.人世无常,人们可以无可奈何,也可以超脱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人生态度。
D.喜欢老庄与佛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有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到一个人身上的。
3.下列苏轼诗文中不能透露“人生空漠之感”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飞鸿雪爪”,但作用并不相同,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5-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虎山中学、蕉岭中学、平远中学、宪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鸟窠

贾平凹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儿,孤零零地呆着;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

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呆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箩面的,坐在笸篮边上,将箩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蒙蒙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赶着那毛驴:它的眼睛被布蒙住了,套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石磨“呼呼噜噜”地响着,像在打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就烦腻了: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

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忽”地飞去了。

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了,想它们一定也很寂寞,那么,来和我呆在一起,它们唱歌就有我听,我说话也有它们听了,它们可以一直飞到我的磨盘上,我一定会让它们把麦粒儿吃饱呢。我便从光溜溜的树身爬上去,一直爬到树顶,那里风真大,左右摇晃,使我更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小心翼翼地抱下那个窠来了。用绳儿系着,棍儿架着,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的门口,想晚上鸟儿回来了,就会歇在里边,赶明日我一到磨坊,就看得见它们了。

但是,第二天我来的时候,那鸟窠里却空落落的;从窗口看那白杨树,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它们却并不理会。飞过一阵了,双双落在一枝树股上,母的偎着头,欲睡未睡,公的却静静地盯着远方,叽叽喳喳了一阵,便又都飞开去;很快,它们分别衔着一根柴枝儿,又在那梢端儿上,筑起新窠了。

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但它们还是不停地衔柴枝儿筑窠,一根,两根,横竖交错,慢慢看出有个窠形了。我想,它们一定会疲倦的,疲倦了就会飞进这门口的窠里来的。我再也不去看它们,只是赶我的毛驴,毛驴蒙着眼,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

一天过去了,那窠编好了底。一天又过去了,那窠编好了顶。鸟夫妻已经十分疲劳了,衔一根柴枝儿,要歇几次,才能衔上梢端;但放好一根柴枝儿,就喳喳地叫着,你一声,它一声的。

我很嫉妒它们,但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便将那门口的鸟窠放到白杨树下,让它们不必远路去寻材料;一放下鸟窠,就立即飞跑回磨坊。害怕它们看见造孽的是我。

新窠又筑起来了,筑得比原先那个更好看呢。它们又在上边过它们的日子了,早晨依然是吵吵闹闹一阵,就双双飞了去。天总是晴朗的,有着微微的风,它们一前一后,斜着翅膀,一会儿飞得很高很高,一会儿又飞得很低很低,末了,就又一呼一应,倏尔在云天里消失了。

似乎又过了十天吧,母的再不去飞行了,它终日静静地躺在窠里,偶尔对着磨坊叫那么一声,公的时常飞回来,嘴里叼着小虫儿。我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次,我正赶着毛驴走,就听见那白杨树上一片儿喧嚣,扭头看时,那只公鸟正扑拉着翅膀,在窠边飞来飞去,挨着那窠沿儿,有了四个红红的小嘴儿。啊,它们是有了儿女了呢。

那儿女是什么模样儿,我看不清楚,我几次要爬上白杨树去捉一只下来,又觉得不忍,就这么天天看着它们: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鸣叫,我也呼喊。终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那小鸟儿们了,它们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漂亮,而且全能起飞,啪啪啪地飞到云里去了。

它们飞走了,差不多的白天里,磨坊里外再没有什么好听的了,只是那无止无休的呼呼噜噜的石磨声。毛驴拽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我不知道这个时候,鸟儿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毛驴渐渐耷拉下耳朵,慢下来了,我并不去用树条儿打它,只是问娘:

“娘,鸟儿为什么不住到地上来呢?”

“它们喜欢住得高高的。”

“那么高的,经常有风,它们不害怕吗?”

“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

噢,我想,它们是不是以为住在这磨坊门口了,担心被我捉住呢?它们住在那高高的树梢上,是愿意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哎呀,那天空全是它们的了,它们是够多快活呢!

“娘,”我又问道,“鸟儿为什么就能飞呢?”

“它们有羽毛的翅膀。”

“那人为什么没有呢?”

“人是要安分的。”

人为什么要安分呢?娘的话,我却听不懂了,想地上有山呀,房呀,湖呀,河呀的阻挡,所以鸟不住在地上吗?天上没有阻挡,空空旷旷的,但人要安分,所以才不能长出羽毛的翅膀吧?!我真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

娘却骂我说疯话,直催我快赶驴,说再不赶紧,限天黑就不能磨完这些麦子了。我打起毛驴来,毛驴就又一阵紧跑,我也撵着毛驴屁股小不丢溜地跑。但是,毛驴又渐渐耷拉下耳朵,一步一步地慢了,我也收下步来,又去看那窗外的白杨树了。鸟儿一家又飞回来,在那里吵吵叫叫地热闹,很快就又飞去了,有两根羽毛悠悠地飘下来,落在树下。

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跑出去,在那白杨树下捡起了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对鸟夫妻将窠筑在磨坊旁,是因为这里有棵高高的白杨,而且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
B.文中多次写“我”跟着毛驴“走着一圈,又一圈”的场景,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艰辛。
C.文末写鸟儿一家飞走后,“我”捡起羽毛别在头上,以此表达对心爱鸟儿的深切思念。
D.文中大自然鲜活,小鸟充满灵性,“我”从对自然的观照中获得了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动词的使用精炼传神,如“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中的“泡”字,蕴含着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体验。
B.第三段对白杨和鸟夫妻的描写,既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有细节的生动描述,画面感强,体现出散文之美。
C.“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只知道安分守己,她不懂得鸟儿的快乐,更不理解“我”对自由的向往。
D.本文叙写的“我”与小鸟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虽不复杂,但行文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呈现出一种叙事的节奏美。
3.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简要分析题目“鸟窠”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4.鸟儿在鸟窠变动前后的表现不同,“我”的心理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歌续短歌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②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①本诗写于李贺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压之后。②秦王:指唐宪宗。李贺在世时,宪宗有一定作为。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感情深沉,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抒发了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之情。
B.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也都入情入理。
C.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像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
D.五、六句写内热之因,百姓忍饥挨饿,自己不能面陈“秦王”,只能借酒浇愁。
2.前人评李贺诗“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请结合“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二句谈谈你的理解。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服,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

(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B.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C.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D.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文章当中表示朝廷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擢、拜、引等。
B.大学,即太学,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在太学里教授生徒的学官为博士。
C.太傅,帝王的老师或辅佐大臣,位列三公。文章内太傅与少傅都是辅导太子之人。
D.阳,文中指山南水北,表方位。阳还可表示凸起,如阳文,即镌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荣从小好学,为人谦虚。桓荣少时就到长安求学,学习《欧阳尚书》;汉世祖想任用他,他叩头推辞,说自己经术肤浅,不如同门郎中彭闳和扬州从事皋弘。
B.桓荣通晓经书,学问精深。汉世祖召见桓荣解说《尚书》,夸赞他讲得好,让其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让他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世祖感慨自己得到他差一点晚了。
C.桓荣被委以重任,多次受赏。汉世祖为太子选老师时,因为博士张佚的争取,桓荣才被选为少傅,并得到车马的赏赐;老了回到封地后,汉显宗去看望他,加以恩赏。
D.桓荣身为帝师,深受尊敬。汉世祖时,身为太子少傅的桓荣常常住在太子宫中,桓荣曾卧病在床,太子早晚派人询问病情;桓荣去世,汉显宗亲自换上丧服为他送葬。
4.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5.桓荣在太学时,太祖评价他为“此真儒生也”,其依据有哪些?
2022-05-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2022-05-11更新 | 951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