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

黄庭坚

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

帝阍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

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

【注】①帝阍:指天帝宫门或守门人,又指帝都宫门。②舛差:指差误、差错。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氏与作者得知盖郎中研习杜甫诗歌,先后赠诗,体现了古人以诗酬和的雅趣。
B.诗人用“帝阍悠邈”“虎穴深沈”两个比喻来表现了杜甫诗歌深沉雄健的风格。
C.“江花”寄寓了杜甫的百年忠义,由此可以推测出杜诗中曾经使用江花的意象。
D.盖郎中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的前程,一丝不苟地学习杜诗,作者对此深表赞赏。
2024-05-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勤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使请诸鲁,比管仲至,桓公亲逆之于郊,与之坐而问政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管子于是制国: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狝冶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

即位数年,一战帅服三十一国。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而大诸侯于阳谷。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选自《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介胄A执枹B立于军门C使百姓皆D加E勇焉F弗G若也。
2.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文中指爱护,与《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的“爱”字含义相同。
B.殆,文中指危险,与《项脊轩志》中“殆有神护者”的“殆”字含义相同。
C.恤,文中指抚恤,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恤国事”的“恤”字含义不同。
D.朝,文中指聚会,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朝秦楚”的“朝”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认为,公子纠被杀后,作为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没有像召忽那样为主尽忠而自杀,是不仁义的。
B.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牙认为自己治理国家不如管仲,就推荐管仲担当此任。
C.管仲认为过去圣王治理天下,都把城分为三区,把郊野分为五区,让百姓安居乐业,并谨慎运用六种权力。
D.管仲提出,卒伍一级在里中进行编制,军旅一级在郊野中整合,士卒不得随意离开,这样可方便管理,让军队强盛起来。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请诸鲁,比管仲至,桓公亲逆之于郊,与之坐而问政。
(2)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5.请分别从主观和客观角度简要概括管仲能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原因。
2024-05-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西方的神话中都是些离人很远的女神、酒神、爱神等,哪怕帮人找对象,也是派个天使躲在暗处远远地射上一箭。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神总是在人的身旁,如影随形,朝暮不离,无时不在护佑着你。

2021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

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

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考古人员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城隍爷和众文武的红袍、黑靴、蓝袖口,甚至金腰带上的云纹都历历在目。只是犹裹沙土半遮面,有的刚露出一个头,有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的半边身子钻出土外,目光炯炯,似刚从古代穿越而来。

中国土地辽阔,各地风俗信仰不同,但城隍无分南北,是一个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做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做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带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仲淹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范仲淹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渔家傲》为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它先交代城隍的设置:城隍有祠,遍于环宇,非只大都巨邑而也。虽一村一井,莫不图像而禋祀之。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单纯的行政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依德治民。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蒙眬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

走出开挖现场,我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土坑旁堆着一大堆刚挖出来的老树根,虬曲缠绕,须乱如麻,根部已有一抱之粗。原来,这城隍庙里与正殿相对着还有一个戏台,这些树就长在戏台上的沙土里。清理遗址时工人嫌它们碍手碍脚,就统统锯断挖去。我扼腕顿足。古树也古啊,它们同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更是一段乡愁!试想,当年这荒僻之地,常年草盛人稀,鸟飞兽亡,军民无以为乐,只有逢年过节时庙里才给城隍爷唱一回戏,胡汉交易,人神共乐,喧声满院。这些老树也于黄沙中吐出绿叶,抚慰着守边人苦寂的心。何不留下这些古树,把整座庙宇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城隍归座,武士扬眉,绿树遮阴。让外来的游人在土堆上吼一阵信天游,再邀城隍爷同坐,喝一壶马奶酒,唱一首《出塞曲》,看一出600年前的地方戏,那该多有味道!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表明“我”从未见过出土城隍庙,心情十分急切。
B.作者写城隍庙廊下的武士突出他胡人的特点,是为了揭示靖边县当地曾经的边塞属性。
C.作者以范仲淹为例,阐明城隍替身“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选举产生,被选作城隍替身的是百姓爱戴的有德之人。
D.看到清理遗址的工人挖掉了古树,作者扼腕顿足,心生遗憾,主要是因为古树的存活有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清晰,“立马赶到现场”“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走出开挖现场”等句子彰显出行文思路。
B.文章开头把西方的神话和中国的神话进行对比,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突出了中国的“神”的特点。
C.作者善用细节描写,文中“握拳支膝”“作狰狞状”“金腰带上的云纹”等刻画使城隍爷和众文武的形象鲜明生动。
D.文章多引用,以《渔家傲》表现戍边的艰苦,以《刮大风》表现“清平堡”曾沙尘肆虐的环境特点。
3.下列各项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表明作者对“城隍庙”这一建筑或者“城隍爷”这一形象非常热爱。
B.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热爱,文章既有对范仲淹身上具有的“先忧后乐”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当代治理沙漠的人的赞美。
C.作者的情感真挚。无论是对古人的赞美,还是对当今考古留下的遗憾,作者都是由衷而发,淳朴自然。
D.作者的情感深刻。文章由一次考古,既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溯,又展现了对当今环境、考古等问题的思考,体现出了情感的深度。
2024-05-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豌1,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1】豌:屈曲,弯曲。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云万”“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仕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2024-05-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8月)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作此诗。有美堂在西湖东南面的吴山上,堂名“有美”,取自宋仁宗赐梅挚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突兀展现暴风雨的声势,“顽云”表现了厚重浓密的云层,其景其情,历历在目。
B.“飞”“过”“来”,动态展示出大雨自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奇景和过程。
C.诗人用纯粹客观式画面,表现暴风雨的壮丽雄奇,大胆背离中国古代“诗言志”的传统。
D.本诗用词瑰丽,想象奇特,气势奔腾不羁,韵律琅琅悦耳,显示出苏轼个人的特色。
2.《有美堂暴雨》是写景名篇。请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8月)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文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现象级产品频现。比如,故宫文创已开发了千余种产品,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陕西兵马俑、四川三星堆等也各有创意满满的特色产品。在题材逐渐多样的同时,文创产品种类也在不断翻新,除文具、茶具、衣帽等老几样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等新创意,生发出许多新趣味。去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以《新青年》杂志、鲁迅等为主题的新文化运动文创,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进一步打开了近代历史和红色文化创意开发的新领域。

一款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器物材质与灵感创意的对接,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更应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为此,文创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符合主流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契合大众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诉求,决不能为了搞噱头、抢关注而任性设计、野蛮发展。

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文物精品,也因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述。相较之严肃的历史教育,文创产品具有接地气、生活化的特征,也因此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特别是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优质的文创产品是历史照进现实的独特通道,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近年来,中共一大旧址推出过真理的味道的T恤衫、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防蚊运动手环,这些产品拉近了人们与革命历史的距离,为人们推开一扇历史认知之窗。

文创之所以招人喜欢,固然由于其或雅致或软萌的外表,更在于其价值内涵引发的心理共鸣。文化的形态或许千变万化,创意的灵感也可以奇思妙想,但文化的内核是价值,创意的基准也是价值。任何一种文化开发和创意呈现,说到底都是价值对载体的寻找和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制作一款文创产品,不仅是把文化元素以新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把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以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的符号形式加以表达,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传承和弘扬,温暖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力量。当我们品尝一杯苏州博物馆的江南四大才子泡澡袋装茶,感受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正是在精神层面对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融入体验,让我们心中激发起无限的文化想象,并从中获得充沛的正能量。

对于文创产品,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这些年,有的地方为了发展名人经济,把当地史有定论的奸臣、汉奸当作历史文化名人,为其修建故居、树碑立传,当作地方文化名片;有的地方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把封建社会里压迫妇女的贞节牌坊装饰一新,宣扬散发着封建礼教气息的女德文化。凡此种种,均提醒我们,应当加强文创领域正史宣传普及,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只有在文创开发中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历史观激发文化自信,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设计导向,以清新的美学理念推动样态创新,守正史,立正德,弘真善,彰真美,才能让文创产品展现历史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摘编自谷中风《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

材料二:

优秀的作品通过对舞台时空的营造,引导观众获取新的体验和认知。由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汇聚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共同打造的视听盛宴,一经推出便收获无数好评。这部剧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跨界的深度对话,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合在一起的高级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产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部剧的叫好,还帮助其形成对于未来科技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跨界融合舞台剧《流动的敦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跨界融合、展演兼具的特殊舞台剧。通过舞蹈艺术与非遗技艺的融合,运用声、光、电等舞台多维立体技术,共同演绎了敦煌的历史文化,深刻解读每幅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让观众在领略中国敦煌独特魅力的同时,唤起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和保护。这是一部文化融合的观念剧,把敦煌文化从地域文化提升为丝路文化,打破了以往就敦煌说敦煌的常规套路。

艺术作品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同时文创创作的成功助推环境的进一步生长。以成都永陵博物馆音乐舞蹈石刻二十四伎乐为蓝本创编的大型国乐观念剧《伎乐·24》,让文物在伴着国乐的舞蹈空间模式中再生重现。在《伎乐·24》衍生出的饰品、文具类产品等一系列传统文创产品外,文创者抓住成都作为音乐之都的标签,在永陵博物馆附近一生态公园规划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乐音博物馆,将二十四伎乐石像做成伴有真实伎乐声音的公园智慧浏览导图,再次活化成都本地文化,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在文创的道路上,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创新需要具备的才能往往是多面的。文创不是几种文化的随意嫁接,而是在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好的文创种子,前期找对了土壤,再加以施肥浇水,才能郁郁葱葱。

(摘编自周文军《不走寻常路文创才能常谈常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努力打造作为重要新兴产业的现象级众多文创产品,其中佳品迭出,长销不衰。
B.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人们认识历史并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
C.《对话·寓言2047》因张艺谋通过对舞台时空营造的制作,才能成为优秀文创作品。
D.文创产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后,还可以推动、促进原有特定生长环境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创产品需要挖掘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弘扬。
B.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文创产品创意的价值取向永远决定着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
C.《流动的敦煌》运用“多维”立体技术跨界融合,使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真正展现。
D.文创产品不仅要挖掘文创元素,还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先进的技术以及价值理念的支撑。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相关“文创产品”观点的一项是(     
A.展示大量故宫珍贵文物的《故宫日历》,已畅销十三年,销售近500万册。
B.商家以“颜值至上”的理念精心设计中秋节月饼盒,突出其品位和时尚感。
C.XX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西门”文化的新文化产业。
D.云南丽江将玉龙雪山、泸沽湖、大研古镇等美丽的风景印在旅游宣传册上。
4.两则材料都是论述文创产品,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述。
2024-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8月)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公讳某,字凝远,固始人。父嵩,以累举进士推恩,闭门教子,不肯仕,累赠奉直大夫。公,奉直第二子,幼有美质,读书日数千言,学为文,辄惊其长老。崇宁中,甫年十八,入太学,声名籍甚。会女真陷全燕,乘虚南下,两河皆震,吏士相顾无人色,或委官去。郡檄公饷军,公南方书生,平生不习金鼓,初成意公难之。而公得檄即行不暇秣马冒兵往来军赖以无乏。虏出塞,会公亦遭奉直,始南归。终丧,得南剑州顺昌县尉。时所在盗起,公素得士心,徐设方略,穷其窟穴,未几悉平。调泉州安溪县丞,改宣教郎,犹安其官,不求徙。有自吏部拟注来代者,始徙南安县丞。其恬于仕进如此。南安大饥,民弃子者相属,公请于州,出常平钱米,设安养院于延福僧舍,糜粥汤液,皆不失其宜。明年,岁丰,悉访其所亲之。迁知晋江县,会诏造战舰,公躬督其役。劳费视他邑省殆半,而事独先期办。安抚使张忠献公闻于朝,特减磨勘年,遂为茶事司干办公事。公于是行能已为时所知。秩满,造行在所,顾不数见公卿。赴铨,得通判南剑州而归。将之官,以绍兴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感疾不起,享年六十有八。积寄禄官至左朝奉大夫,累赠正议大夫。

(节选自《全宋文·傅正议墓志铭》,有删改)

材料二:傅公在学校二十年,声震京师,同舍生去为公卿者袂相属,而公始仅得一第。既仕矣,适时艰难,妄男子往往起闾巷,取美官,公又弃不用,则亦何自乐哉?及读所作《至乐庵记》,自道其胸中恢疏磊落,所以乐而忘忧者,文辞辨丽动人,有列御寇、庄周之遗风,然后知公盖有道者。或曰:使天以富贵易公之乐,公其许之乎?予曰:公所以处贫贱者,则其所以处富贵也。颜回之箪瓢,周公之衮绣,也。观斯文者盍以是求之。

(节选自《全宋文·跋傅正议至乐庵记》,有删改)

【注】①减磨勘年:凡官员任用、升迁都有规定任期年限,若获朝廷恩例,可减少一定年数,提前转官或参选,称减年。②列御寇:列子,道家代表人物。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公得檄A即行B不暇C秣马D冒兵E往来F军G赖H以无乏。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始设于汉武帝时期,相传庠、序等均为古代学校。
B.“会公亦遭奉直忧”与《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中的“忧”含义相同。
C.“悉访其所亲归之”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中的“归”用法、含义均不同。
D.“周公之衮绣,一也”与《兰亭集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一”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公幼时每天读数千字,刚开始学习作文章常被长者称赞,后刚满十八岁就进入太学,并声誉显赫。
B.女真南下进攻时一些官员弃官逃走,傅公虽为一介书生,不晓军事,但仍为军队供应军饷,可见其忠肝义胆。
C.傅公担任南安县县丞时恰逢当地发生严重饥荒,他号召官员募集钱粮,为难民提供饭食,做法都合乎时宜。
D.材料一按时间顺序简要记述了傅公生平的一些事迹,材料二则是他人对傅公的评价,两者互为补充。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素得士心,徐设方略,穷其窟穴,未几悉平。
(2)妄男子往往起闾巷,取美官,公又弃不用,则亦何自乐哉?
5.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傅公“有列御寇、庄周之遗风”,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表现。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制琴记

阿占

话说那天下午,胡三背着琴,像侠客佩剑一样,行于当街,去琴行与韩五见面。胡三亮出了琴——一把手作小提琴。琴体的造型和构造比照了欧洲制琴巨匠鼎盛时期的风格,整体弧度圆润。雕工很有自信。琴腰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位置不偏不倚。琴表油漆均匀,不太硬也不太软。琴箱内部处理得同样细致,没有留下任何工具的痕迹……真是一把有样貌的手作琴,韩五心中暗暗叫绝。

“爷们儿,你代理的那些机械琴不利于天才琴童形成个人风格,机械琴看上去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饰物,手工琴却是艺术品。我有匠人手艺,你有音乐资本,不如我们一起做琴吧。”

是年,胡三五十初叩天命,韩五三十恰逢而立。

胡三看上去像个糙人,肿眼泡,狮子鼻,头顶是谢的,常见油光,一张凡夫黑脸。胡三木匠出身,十六岁学徒,三十岁上练成了一等一的高手。四十九岁那年,首届国际小提琴节在家门口举办,胡三走了进去,结果被国际琴展上的名琴镇住了。太美了!他魔怔了一路,回家就跟老婆说:“我要做琴!”那年春节,他用两瓶茅台换回来两摞小提琴图纸,大年初一就拉开架势,图纸铺了满床满地,逐步分解,归纳笔记。二月初二,开凌梭鱼上市的时候,胡三取料、晒料、刨料,继而打眼、锯榫头、组装,把自己放在半成品、木屑和工具之间,一边琢磨一边敲打,不分昼夜。终于,樱花盛开的时候,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小提琴。当然,第一把琴的音色不均、不圆、不润,自然也就不美。胡三很不服气,他决心一把一把地做下去,于是便有了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到了第五把,胡三觉得自己可以有一个搭档了,于是想起了韩五,也就有了开头的那段当街背琴疾行。

与野生的胡三不同,韩五看上去像个文人,戴眼镜,不高,偏瘦,食草动物的眼神,一介书生的白面。大学毕了业却没脱下满身的学生气,韩五跟父亲借钱,开起了琴行。韩五似乎知道每把琴的脾性,知道如何顺着琴的性子捋。没几年,琴行就有了口碑。乐器行当里,都知道城西有个韩五,性格孤僻,音乐学养却是极高的,侍弄乐器很有道道儿。知音难逢,大多数时间里,韩五都是寂寞的。直到胡三的闯入,让他预感到,一些期待已久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就这样,在太阳下面,在月光里面,在德式老房子中,在木头的淡淡暗香里,胡三、韩五这一老一少,一动一静,一黑一白,一武一文,运用数学、物理学、造桥工艺、美学、声学甚至化学,开始做琴。做一把琴至少需要三十五天,而每做完一把琴,胡三都会给自己一个彻底的放松——通常是休息整整二十天,望天、听海、穿风,各种出神。

只有一次,胡三做完琴之后没有休息。韩五去上海参观国际名琴展了,琴作坊里一下子没有了敲打木头的声音,胡三感到很寂寞,便把北墙上的老琴取了下来。这是一把被虫蛀了的老琴,千疮百孔,声音已经喑哑,一直被韩五当镇店之宝供着。

刚修了两天,韩五回来了。

“胡三,你疯了!你在干什么!给我住手!……你不应该自作主张去修它,你应该先问问我。因为你不了解这把琴对一个家族意味着什么,它是我祖父用命换来的。1914年秋天,日军占领青岛,祖父护送一个叫希姆森的德国建筑师一家乘船返回德国。希姆森将小提琴托祖父保管好,说是家传之物,日后来取。20世纪中期以后,祖父的苦难日子就没有间断过。祖母自缢,父亲和两个伯父因为家庭成分不能上大学也不能参军。祖父把能烧的书都烧了,琴总是藏得很好。最后一次,他从抄家人手中夺过这把琴,跳下二楼的阳台,摔成了残疾。”

“为了一把琴,去跳楼?”

“人人都说祖父傻,为了一把琴赔了后半生。”

胡三发誓一定要修好这把琴。前前后后修了一年,果然,重生后的琴音绮丽饱满,也沧桑沉郁。韩五感激胡三,胡三倒不好意思起来。

琴作坊开业的第七年,十一岁的小满来了。买不起手作琴的小满经常偷偷跑到琴作坊,只为看一眼漂亮的琴。一天,小满又来了,但他的左臂上戴着孝,黑色布纱像一个死寂的静止符。忽然,胡三说:“小满,你想试琴吗?有好几把琴等着你试呢。”小满很难把泪水一下子咽回去,可他的眼睛被点亮了。他拉起了布鲁赫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即便是难度最高的第三乐章,小满仍能从容地使用双音技巧,他似乎已经懂得捕捉瞬间之美而不事铺张。

“小满,你进步太快了!”

“爸爸走了以后,我一直拉这个曲子。妈妈外表坚强,其实一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瘦得很厉害。教琴的老师说这首曲子经常被心理学家用来给病人解除痛苦,我就不停地拉,希望对妈妈有用……”

“是的,是的,音乐可以救人。小满,你要拉得更好一些。”

琴作坊开到第八年,订单越来越多了,胡三、韩五爱挑剔的毛病却越来越厉害——挑剔订单的数量和时间,挑剔琴主的品性。

琴作坊开到第九年,人们说胡三、韩五越来越矫情了,琴做完了当年不卖,放一放,为了声音更好听。

秋天,月亮升了起来。城里的儒商林先生亲自来琴作坊,说:“十把手作琴的订单,加拿大的朋友拜托我把这件事办好。请两位老师配合一下。价格翻番儿,时间紧。”

胡三接了一句:“做不了,情绪上不来。”

这两个怪人,一个抬头看着月亮,痴痴地、傻傻地、呆呆地不动。另一个笑了,伸出手指,弹了一下月光,那铮铮鸣响,不觉间,把人世的一切都水银般流散了。他们似乎同时想起了那个孩子——小满,还有北墙上的老琴。

“小满应该可以参加维尼亚大斯基世界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了吧?”

“他需要一把好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胡三的手作琴制艺精良,他主动找上韩五合作,看重了可以通过韩五的琴行卖琴。
B.胡三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制作出“有样貌的手作琴”,可见天赋决定人生成败。
C.“为了一把琴,去跳楼?”胡三的疑问表明不理解韩五祖父的行为,这成为两人间的隔阂。
D.胡三、韩五面对“价格翻番”也不为所动,这种“挑剔”“矫情”,有如陶渊明般的气节。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琴”为线,内涵丰富,既体现出胡三、韩五二人的知音之情,又体现出胡三、韩五、韩五祖父、小满的人性之美。
B.小说人物描写生动细致,如第四段将胡三的外貌与连续动作形成反差,突出他外表粗糙、内心细腻、手艺高超的特点。
C.小说情节安排巧妙,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样,都善于运用人物对话和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有序向前发展。
D.小说叙述中融入关于音乐的精妙表达,如“那铮铮鸣响,不觉间,把人世的一切都水银般流散了”,构成了小说散文化的审美维度。
3.小满收到胡三、韩五为他量身定做的琴,并向他们写了一封信。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从小满的角度,将下面的信补充完整。
敬爱的胡三叔、韩五叔:

真心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帮助,如果不是你们的善良,我无法仍站在琴声悠悠的舞台上,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至今。

…………

除了无私的善良,你们身上各种闪闪光亮,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那一把老琴,是恪守诺言的可贵品质;____________……

我想,这些不仅是我茁壮禾苗所需要的营养,更是当下,很多人都需要的立世良方。

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幸运的小满

4.本文是如何传达出“古典审美追求”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焉,至于今,王公大人举以为诫。夫舜起布衣,积德含和,而终以帝。纣为天子,荒淫暴乱,而终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矣,未入于室也。”

(选自《论语·先进篇》)

材料三:

张栻曰:以瑟为言者,盖瑟之声音象其中之所存也。子路之气禀偏于刚,虽其学之有至,气质不为不变,然于其所偏终有化之未能尽者。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进之。夫自得其门而入,以至于升堂,独未及夫阃奥之地耳。圣人斯言非以发明子路,亦所以使门人知学之有序也。

(节选自张栻《癸巳论语解》)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唯修此A化B故C其兴也D勃焉E德如泉F流G至H于今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安,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现在所说的“社会治安”的“治安”意思不同。
B.忽,指快速、迅速,与《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中的“忽”词义相同。
C.堂,指正屋。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升堂入室”喻学问由浅入深,达到很高水平。
D.特,指特意,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中的“特”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之音温柔居中,具有涵养万物生长之气、修身养性、教化百姓等作用。
B.孔子认为,小人之音有杀伐气,会扰乱世风,殷纣王就因喜好小人之音而使国家衰亡。
C.冉有把孔子的话转告给子路,子路听了很受触动,他深思不食,以至于形销骨立。
D.张栻认为,瑟为心声,从子路的瑟声可知,虽然他师从圣人,气质却没有得到改变。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在圣人之门为有未知也,斯言所以警子路而进之。
5.孔子善用批评和表扬的育人方法,请结合文本相关事例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池

[宋]陈丕

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蛋不可听。

【注】①二毛:斑白的头发。②蛋: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视听结合,以声衬静,绿树掩映小亭,水声清越,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B.颈联上句议论,表达对宇宙永恒的思考;下句叙述,流露出韶华已逝的感慨。
C.尾联上句运用比喻,“晨星”写出旧友日见稀少,与颈联的“二毛侵”相呼应。
D.尾联下句“不可听”,是因为秋天墙角蟋蟀的鸣叫声凄切,容易引发哀伤之情。
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衰而不败,哀而不伤”,请试作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