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四年里,他这位从大三线退休的老建筑工人,似乎把光字片当成了小三线,把自己家所在那条被违章建筑搞成了锯齿状的小街当成了主要工程。如何让自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理所当然成了他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他似乎要独自承担起改良的神圣使命。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

他的工具不仅是抹板,还有铁锨。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这儿的高,垫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

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他却说:弄弄总归好点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或说: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

四年一晃过去,周志刚更老了。汉字的微妙之处是别国文字没法比的,只有中国才有一字师的说法。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但把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周志刚完全秃顶了,脑壳左右稀疏的头发全白了。他渐渐蓄起了一尺来长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许灰色,估计继续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多了。他的腿脚已不灵活,有点儿步履蹒跚,浑身经常这里痛那里酸的。

不论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街坊家临街墙面的义务抹平,他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抹墙需几道工序,先得备下黄泥,还得有足够的麦秸或谷秸往泥里掺。和好一堆抹墙的泥很需要力气,他和不动了。黄泥也稀缺了,可挖到黄泥的地方越来越少,那种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现了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坯或干砸垒的黄泥小屋。当那些小屋住进了人家,如果谁还去周边挖取黄泥,常常引发严重冲突。那些人家会形成一种占山为王的领地意识,攻守同盟,态度凶悍,让企图分享公共资源者望黄泥而却步。

周志刚是洁身自爱的人,当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了黄泥,不论他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他们那条脏街所进行的面子工程,都只好停顿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老迈的改良者,也只有点儿人生余力做改良者。倘要彻底改造自己家及那条脏街的面貌,需动用推土机和铲车,需有充足的建材,还需有一支建筑队——而单枪匹马的他只有一把抹板,街坊们心劲儿又不齐。对他们而言,维修自家房屋是分内之事,至于那条脏街已经那样了,可以怎样改良一下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他们认为那纯属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觉得有失面子,他们则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么脏乱差的地方的人家还有面子值得在乎吗?还讲得起面子吗?讲面子起码也得有黄泥呀,连黄泥都稀缺了,就只得让面子见鬼去了。墙皮掉得太不成样子了,才趁夜到这里那里去偷黄泥。倘谁家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后挑着水桶走往与水站相反的方向,那么准是到什么地方偷黄泥去了,用水桶往回挑是为了掩人耳目,街坊们对此心照不宣。偷黄泥往往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但由于是刚性需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周志刚断不会做那种勾当。他连自家墙上掉下的墙皮也宝贵地留存起来,积少成多,以备用时。他不敢放在门外,怕被偷,专门放在家中一角。

星期日或年节假日,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和老伴时,他嘴里常常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

儿女们便都装聋作哑。

他是在儿女面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不会问第二次的,总用自言自语缓解自己的担忧: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

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

以周志刚为例,在没有见到女儿周蓉之前,他对女儿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山区投奔“右派”诗人一事,怒不可遏。等到他见到了这位诗人,看到了女儿的生活现状,他原谅了女儿,理解了女儿,一场潜在的冲突并没有发生。同样,当他得知自己的小儿子与怀着他人骨肉的郑娟相爱时,周志刚也是愤怒至极。他了解到郑娟的付出之后,他帮小儿子整理行李和洗漱用品,把他送往郑娟家里。他对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恩不报,那是不义。你和人家郑娟早都把生米煮成熟饭了,如果你不与人家结婚,那是双重的不义。……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把日子给我撑住,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口混日子的人!”而周秉昆原以为是父亲要赶他出门。这个时候的他,泪如泉涌。

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

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周志刚独自承担起家所在的那条小街的环境整治工程,是因为他重视荣誉。
B.文中多次将周志刚和街坊们进行对比,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
C.儿女们都装聋作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
D.文中对“晃”字的解释,强化了作者对周志刚很快老去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B.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
C.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
D.《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
3.文本一结尾处,周志刚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4.文本二谈到了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文本一是如何通过周志刚这一形象来体现这种“好人文化观”的?请简要分析。
2023-02-20更新 | 583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考前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净草原

(俄)屠格涅夫

我终于认清楚了我所来到的地方。这草原就是我们附近一带有名的所谓白净草原。

他们是附近村庄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我们略微谈了些话。我就躺在一株被啃光了的小灌木底下。黑暗而纯洁的天空显示出无限神秘的壮丽,庄严地、高远无极地笼罩在我们上面。吸取这种特殊的、醉人的新鲜气味——俄罗斯夏夜的气味,使人胸中感到一种愉快的紧缩。四周几乎听不见一点儿声响。只是有时在近旁的河里突然响出大鱼拨水的声音,岸边的芦苇被飘来的波浪微微冲击着,发出低弱的瑟瑟声……

我假装睡着了。孩子们围绕火堆坐着,渐渐地又谈起话来了。

“伙伴们,”伊柳霞开始说,“你们听到过前些时在我们伐尔纳维则地方发生的事吗?”

“是在堤坝上吗?”费嘉问。

“对,对,在堤坝上,在那个冲坏了的堤坝上。那是一个不太平的地方,很不太平……”

讲故事的人还没有说完这一句话,突然两只狗同时站起来,痉挛地吠着,从火边冲出去,消失在黑暗中了。孩子们都害怕得要命。凡尼亚从他的席子底下跳起来。巴夫路霞叫喊着,跟着狗奔去。它们的吠声立刻远起来了。只听见一群受惊的马慌乱的奔跑声。巴夫路霞大声叫喊:“阿灰!阿黑……”过了一会儿,吠声静息下去了。又过了不多时,突然间传来一匹奔跑的马的脚步声;这马蓦地站定在火堆旁边了,巴夫路霞抓住鬃毛,敏捷地跳下马来。两只狗也跳进了光明的圈子里,立刻坐了下来,吐出了红舌头。

“那边怎么了?怎么一回事?”孩子们问。

“没有什么,”巴夫路霞向马挥一挥手,“大概是狗嗅到了什么。我想是狼吧。”他淡然地补说一句,用整个胸脯敏捷地呼吸着。他的脸由于骑着马快跑而充满生气,泛露着刚强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

“你们看见过狼吗?”胆小的科斯佳问。

“这里常常有许多狼,”巴夫路霞回答,“可是它们只有在冬天才扰乱人。”

凡尼亚又钻进席子底下去了。巴夫路霞投一把枯枝到火里去。

“巴夫路霞,我问你,”费嘉开始说,“在你们沙拉莫伏地方也看得见天的预兆吗?”

“就是太阳看不见了,对吗?当然看见的。”

“大概你们也吓坏了吧?”

“不光是我们。我们的老爷,虽然早就对我们说,你们要看见预兆了,可是到了天暗起来的时候,听说他自己也害怕得不得了。在我们的村子里,还有这样的传说,说是白狼要遍地跑,把人都吃掉,猛禽要飞到,那个脱力希卡要出现了。”

“脱力希卡是什么?”科斯佳问。

“你不知道吗?”伊柳霞热心地接着说,“喂,阿弟,你是哪儿人,连脱力希卡都不知道的?你们村子里都是不懂事的人,真是不懂事的人!脱力希卡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就要来了;他这个人非常奇怪,来了之后捉也捉他不住,对他毫无办法,是这样奇怪的一个人。要是用镣铐把他锁起来,只要他的手一挣扎,镣铐就掉在地上了。就是这个脱力希卡要走遍乡村和城市;这个脱力希卡,这个狡猾的人,要来诱惑基督教徒了,……唉,可是对他毫无办法……”

“嗳,是的,”巴夫路霞用他的从容不迫的声音继续说,“是这样一个人。我们那儿的人就是在等他出现。老年人都说,天的预兆一开始出现,脱力希卡就要来了。后来预兆果然出现了。所有的人都走到街上,走到野外,等候事情发生。大家在那里看,忽然从大村那边的山上来了一个人,样子真特别,头那么奇怪……大家高声喊叫起来:‘啊,脱力希卡来了!啊,脱力希卡来了!’就都向四面八方逃散了!我们的村长爬进了沟里;村长太太把身子卡住在大门底下了,她大声叫喊,把自家的看家狗吓怕了,这狗挣脱了锁链,跑到树林里去了;还有库齐卡的父亲道罗菲奇,他跳进燕麦地里,蹲下身子,急忙学起鹌鹑叫来,他说:‘杀人的仇敌对于鸟也许会怜悯的。’大家都吓成这副样子!……哪知道走来的人是我们的箍桶匠华维拉,他新买一只木桶,就把这只空木桶戴在头上了。”

孩子们都笑起来,接着又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开始横卧在火堆面前,仿佛准备睡觉了。深黄昏的潮湿的凉气变换了午夜的干燥的温暖,夜像柔软的帐幕一般挂在沉睡的原野上。无数金色的星星似乎都在竞相闪烁着流向银河方面去。

“看呀,看呀,伙伴们,”忽然传出凡尼亚的幼童的声音,“看天上的星星呀——”像蜜蜂那样挤在一起!”

他从席子底下探出他那嫩嫩的小脸儿来,用小拳头支撑着,慢慢地抬起他那双沉静的大眼睛来。所有的孩子的眼睛都仰望天空,好一会儿不低下来。

“这是什么?”科斯佳突然抬起头来问。

巴夫路霞倾听了一下。

“这是小山鹬飞过发出的叫声。”

“它们飞到哪儿去?”

“飞到一个地方,听说那儿是没有冬天的。”

“有这样的地方吗?”

“有的。”

“很远吗?”

“很远很远,在暖海的那边。”

科斯佳透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四周的一切全都肃静无声了,空气中已经没有强烈的气味,其中似乎重又散布者湿气。孩子们的谈语和火同时停息了。连狗也打起瞌睡来了……轻微的倦意支配了我,倦意又转变为瞌睡。

(丰子恺译,有删改)


[注]《猎人笔记》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俄国社会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居格涅夫通过笔记的形式,展现了19世纪俄国农奴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白净草原》为第10章,猎人在森林里迷路,夜里来到一群放牧的农村孩子的火堆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我”的视角,叙述了草原之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所见所闻,具有真实感。
B.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了农村孩童的形象,孩子们既有淳朴的共性,又各具个性特点。
C.孩子们所讲的故事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这暗含着“我”对农奴制下孩子的思想处于蒙昧状态的同情。
D.孩子们的谈话在对小山鹬飞向何方的遐思中结束,没有冬天的“暖海那边”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关于孩子们谈论脱力希卡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斯佳不知道脱力希卡是什么,让伊柳霞感到意外,这侧面表明脱力希卡的传说流传范围广。
B.脱力希卡不受束缚,将走遍大地,诱惑基督教徒,这些传说折射了社会酝酿着变革的现实。
C.村民们害怕脱力希卡,又在等他出现,一旦“出现”则异常恐慌,体现了村民矛盾的心理。
D.引起恐慌的“脱力希卡”原来是箍桶匠,这场闹剧隐喻着改变旧秩序的将是贫苦的劳动人民。
3.巴夫路霞是几个孩子中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他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4.屠格涅夫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风景画大师,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2023-02-20更新 | 3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沅湘:爱国诗人屈原曾被流放湘江,在江边对渔父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②沉累:指沉江的屈原。③虞舜:即舜帝。此句出自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抒发了游兴已尽渴望回归故里的思乡之情。
B.“徒倚”二句,从傍晚到月夜,长时间倚栏,思绪万千,为下文抒情蓄势。
C.下片连用“雄”“吞”“隘”三个词,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跌宕飞动。
D.“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运用了反问,反问中不掩悲喜感叹之情。
2.简析“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结句的妙处。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䲡,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如是足矣。”对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

王曰:“何故也?”对曰:“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其。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䲡,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

王曰:“自忧不足乎?”对曰:“以自忧为足,则秦不出殽塞,齐不出营丘,楚不出疏章。三王代位,五伯改政,皆以不自忧故也。臣闻之,善为事者,先其国之大小,而揆其兵之强弱,故功可成,而名可立也。不能为事者,不先量其国之大小,不揆其兵之强弱,故功不可成而名不可立也。今王有东向伐齐之心,而愚臣知之。”

王曰:“子何以知之?”对曰:“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今夫乌获举千钧之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

燕王曰:“善。吾请拜子为上卿,奉子车百乘,子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

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今臣为足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
B.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
C.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
D.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完之道也”的“完”指保全,与苏洵《六国论》中“不能独完”的“完”不相同。
B.三王,一般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和后文中的“五伯”一样都是君主的典范。
C.“先量其国之大小”的“量”指权衡,与贾谊《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量”相同。
D.上卿,指古代官名或爵位名,文中燕昭王拜苏秦为上卿,意味着苏秦受到了重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认为如果侍奉自己的大臣兼具孝、信、廉等品行,他就满足了;而苏秦却表示燕昭王如果满足于此,自己将回归田园,耕织自足。
B.苏秦以素、齐、楚三国为例,说明君王如果只有自忧之心,是无法开拓疆域的;之后他直接指出燕昭王有伐齐之心,诱导燕王继续发问。
C.苏秦指出即使是乌获这样的大力士,到了年老体衰时也需要他人搀扶;与此相似,齐国虽然是强国,如今也需要得到宋、楚两国的支持。
D.当燕昭王请苏秦代表燕国出使齐国时,苏秦并未立即答应;他担心自己的忠信不被理解,反而招来灾祸,希望燕昭王能够不受制于群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
(2)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
5.苏秦为什么不满足于兼具孝、信、廉等品行?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所不知先生

(英)毛姆

想起14天的旅途将和这个凯兰达共用一间房,我就感到不舒服。我讨厌他的名字。

上船后,我来到客舱,发现凯兰达已经来过。一只又大又难看的衣箱和一个贴满标签的手提箱放在他的床下,脸盆架上整齐摆着他的香水、洗发精和润发油,檀木做的牙刷上镀金印着他的名字缩写。

我不喜欢凯兰达。

他不但和我住在一个房间,而且一天三餐都非要和我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他跟我讲起纽约、圣弗兰西斯科,谈到戏剧、给画和政治。他很健谈,好长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

凯兰达擅长交际,在船上的第三天,就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人。他什么事都干:主持拍卖,筹集体育资金,组织高尔夫球赛,安排音乐会,举办化妆舞会。我想大家一定有点讨厌他,我们都叫他“无所不知先生”,甚至在他面前也是这样。他并不在乎,把这当作我们对他的恭维。

凯兰达非常健谈,并且喜好同别人争论,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简直难以忍受,但又无法让他停下来。他好像比谁都懂得多,错误似乎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在他讲话时,若有人反对,他就会同他争个没完。在说服你之前,他绝不会放弃一个话题,不管它是多么的不重要。

一天晚上,我们坐在医生的桌旁,凯兰达仍像以往一样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座的还有在神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的拉姆齐和他的夫人。

拉姆齐是一个很结实的家伙,皮肤绷得紧紧的,略显肥胖的肚子使衣服凸起。这次他是带着妻子重返神户的。他的妻子已独自一人在纽约待了一年。拉姆齐夫人的样子十分可爱。虽然她丈夫的工资不怎么高,她穿得也很简朴,但她知道怎样穿她的衣服,使她具有超过一般女人的迷人之处。那是一种端庄淑静的美。

看得出拉姆齐很讨厌凯兰达。他们时时争论一番,这种争论是长时间的,激烈的。

话题谈到精明的日本人正在进行的人工养殖珍珠。凯兰达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珍珠的事。我相信拉姆齐对此知道的不会很多,但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反驳凯兰达的机会。不一会儿,我们就被卷入了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吵。刚开始,凯兰达还是情绪激昂,滔滔不绝,但不久,他自己也有点厌烦了。最后,他显然是被拉姆齐的一句话刺痛了,敲着桌子叫道:

“我可以告诉你,在这方面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这次到日本就是去洽谈珍珠生意的。没有哪个懂这一行的人不会认为我刚才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我知道所有珍珠的行情,没有哪一种珍珠我不能马上辨认出。”他指着拉姆齐夫人戴的项链,“夫人,你的这串珍珠项链就非常值钱,并且它的价格还在上涨。”

拉姆齐夫人的脸红了,她把那项链轻轻塞进她的衣服。

“你说这是天然珍珠吗?”拉姆齐好像已经抓住了凯兰达的什么把柄。

“是的,这种珍珠非常精致。”凯兰达答道。

“好。虽然这不是我买的,但我想知道,你认为它值多少钱?”

“在一般的市场要1.5万美元,但在美国最繁华的第五街,3万美元才能买得到。”

拉姆齐冷笑起来:“这是我夫人离开纽约前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买的,只花了18美元。”

凯兰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胡说,这珍珠不但是真的,而且是我所知道的几种中最好的一种。”

“你敢打赌吗?我要用100美元和你打赌这是仿制品。”拉姆齐怂恿道。“可以。”

“不,拉姆齐,你怎么能拿一件事实和人打赌呢?”拉姆齐夫人劝阻道。

“为什么不呢?如果放弃这样一个轻易能弄到钱的机会,那才是一个傻瓜。”

“但你也不能证明它是仿制品呀?”

“把它拿给我看一看,我就知道它的真假。”凯兰达说道。

“亲爱的,把它拿给这位先生看看。”

拉姆齐夫人犹豫着,她的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还在考虑着什么。

拉姆齐等得不耐烦了,他走过来亲手把项链解了下来,递给了凯兰达。

我预感到一件不幸的事要发生了。

凯兰达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不一会,一丝胜利的微笑闪现。当他把项链递给拉姆齐正准备开口时,忽然看见拉姆齐夫人的脸是那样的白,好像她马上就会晕过去。她的眼睛看着凯兰达,那是一种绝望的哀求。我很奇怪,拉姆齐没有看到这些。

凯兰达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他在努力改变着什么。

“我错了,”最后他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制品,18美元正合适。”

他从钱包里拿出100美元递给拉姆齐,没有再说一句话。

“也许这能教会你以后不要太自以为是了。”拉姆齐得意洋洋。

凯兰达的手在发抖。

这件事很快在全船传开了,凯兰达不得不忍受着别人的戏弄和嘲笑。但是,拉姆齐夫人再也没有出来过,据说她有点头痛。

第二天早上,凯兰达收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他说。

这件事之后,我觉得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不知先生”是船上人送给凯兰达的绰号,带有讽刺意味,而凯兰达本人因其性格使然,不知道这个绰号的贬义。
B.拉姆齐坚持就珍珠的真假与价格来打赌,并非想弄清楚夫人珍珠项链的由来和真假,而是想借机打击和羞辱凯兰达。
C.“我”是个细心而又敏感的观察者,对于凯兰达和拉姆齐的争论,“我”显示出了一种洞若观火、袖手旁观的态度。
D.“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含蓄地表达了凯兰达有意输掉赌局其实是为了维护拉姆齐夫妇的面子和尊严。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设置巧妙,“真假珍珠”的打赌情节,看似“偶然”,其实“事出有因”;而凯兰达前后结论的变化出人意料,让情节兴起波澜。
B.小说注重通过神态细节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凯兰达作选择时激烈的内心冲突。
C.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我”的所见所知所感,属于有限视角,“我”是人物活动的观察者、见证者,也是情节走向的参与者、决定者。
D.小说开头极力渲染“我”对凯兰达的“讨厌”与“不喜欢”,最后以“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作结,对比鲜明,表现了人物的多面性。
3.这篇小说在叙述“无所不知先生”的故事中,嵌套着关于拉姆齐夫人的故事,请简分析她在船上的表现与心理。
4.“善与恶、阴影与光明相共”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请结合本文某个人物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严陵钓台

(唐)王贞白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宋)张浚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

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注]①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③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出了钓台环境的清幽秀美,这是严光选择在此隐居的因素。
B.王诗的“下视”和张诗的“不羡”,都写出了严光不慕权贵的品格。
C.两首诗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王诗注重声色结合,张诗巧用点面结合。
D.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王诗比张诗更具体可感。
2.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与核心观点是“中和之美”。《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和之美”的最主要的内涵。“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其地位是“天下之大本”与“天下之达道”,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致中和”的最终目的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讲求天地阴阳各在其位,从而阴阳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这是中国文化观念中“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等的理论关怀。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是以经商与航海为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应的几何哲学与数理哲学等成为其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追求“形式和谐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成为其根本的美学原则。朱光潜指出,“在早期希腊,思想家们首先关心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派把美看成在数量比例上所见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统一。从数量比例观点出发,他们找出了一些美的形式因素,如完整、比例对称、节奏等。”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中国古代“中和之美”的这种沟通天人的功能,与西方美学沟通感性与理性的功能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观念,客观上包含着“太极”思维和阴阳相生的观念。它不同于西方古代、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一切主客二分甚至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而是体现出一种相依相融的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特别适合于促进审美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摘编自曾繁仁《礼乐教化与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国古代以和谐为美早已成为时尚,文艺也追求和谐美,不仅内容和谐、形式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而且还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文艺的和谐就是为了调节人类的和谐。中和就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也是和谐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尚书》强调“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开始,就奠定了中和之美的和谐说基础,说明了文艺和谐美和人类和谐美的关系。因此,文艺不仅追求外在的韵律、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追求文艺生命节律的内在和谐美。如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就不仅是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从而使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的一种形式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以中和之美为原则,调节人类感情矛盾冲突,使人的生命节律趋于和谐,从而在感情上获得一种更为需要的和谐美的必要手段。中和之美在大团圆结局中获得最彻底的表现。当然,不独戏剧,而且诗、词、小说、散文也体现出这种大团圆的中和之美,体现出创作心态和欣赏心态的一种民族共同文化心理趋同的追求。显而易见,这是吻合《八佾》中指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原则的,以大团圆来调节人们的感情和心态,使之趋向中和之美。

(摘编自张利群《中和之美模式辨析》)

材料三: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做到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刚柔相济”的艺术要求,是和我国古代的阴阳说相联系的。古人认为,世界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宇宙规律就是阴阳的推移运动。而“别柔”实质上也就是“阴阳”。虽然优秀的艺术作品各不一样,有的偏于阳刚,有的偏于阴柔,但都是阳刚和阴柔的对立统一,阳刚中有阴柔,阴柔中有阳刚,互生互济。而绝不是单一的。中国艺术史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由于以中和为艺术标准,要求做到美善相乐、刚柔相济,因此中国的很多优秀作品在艺术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上都很有节制。如关汉卿的杂剧有喜剧,有悲剧。但他的喜剧和悲剧与西方纯喜剧、纯悲剧不同,往往喜剧中有悲剧的因素,悲剧中却又有喜剧的成分。这种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的互相渗透、融合,也让观众在发笑的同时引起严肃的思考。这就大大拓宽、加深了戏剧的表现面和力度。

“中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的最高标准充满着辩证法,它要求艺术作品在美和善、刚和柔等方面都不能偏废,不能无所不用其极,而要彼此照顾、彼此制约、彼此生发。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和”既有辩证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它强调的是平衡、统一,调和矛盾,这就有利于维护旧的事物,旧的同一。相对来说,它不十分强调对立、斗争,促使矛盾的转化,这就不利于产生新的事物,建立新的统一。因此“中和”的标准又常被用来反对激进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变革。

(摘编自顾建华《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的最高标准——中和之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中和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和核心观点。
B.以和谐为美是中国古代的时尚,文艺也追求和谐美,目的是调节人类的和谐,而中和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
C.中国古典戏剧、诗、词、小说等均以大团圆结局,这体现了中和之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创作和欣赏心态上的趋同追求。
D.刚柔相济是实现中和之美的艺术要求,刚、柔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阳刚中有阴柔、阴柔中有阳刚的对立统一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毕达哥拉斯派与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艺都追求形式的和谐,如认为平面图中圆形最美,律诗讲究形式整齐等。
B.中国古典戏剧注重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这不仅是出于结构形式和谐的需要,更是获得情感和谐的需要。
C.喜剧和悲剧因素相互渗透、融合,使得关汉卿的杂剧在内容和情感上都很有节制,表现面和力度大大拓宽、加深。
D.“中和”曾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其强调平衡、统一,过于保守,对新时代艺术的创新有制约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支持“中和之美”的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的“中和之美”与西方美学的差异。
5.《红楼梦》的结尾,宝玉和贾兰科考得中,贾政被赦复官,衰败的贾府“家道复兴”;宝玉中举后出家,在雪天中拜别贾政,“留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组情节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着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着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 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 尊敬师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B.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C.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D.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周礼》记载了九拜之礼,包括稽首、顿首、肃拜等。
B.“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与“匪我愆期”(《诗经·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
C.三师,北魏以来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品级列正一品,但仅为虚衔,无实职。
D.“诚”在文中意为“确实,的确”。“诚”还有“如果”之意,例如“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太子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这是太子尊重自己老师的表现。
B.唐太宗认为他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要是没有师傅,是不能够君临天下的。
C.因为秦二世胡亥的师傅赵高教他刑法,所以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结果很快就灭亡了。
D.因为王珪个性刚直、心存忠孝,所以选择他来担任魏王的老师。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得到了当时的好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
5.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不仅有着卓越的政绩,还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请你简要概括文中他在教育后代尊敬师傅方面做了哪些事。
23-24高三上·湖南永州·阶段练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1年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5个国家公园的平均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约是美国国家公园平均面积的14倍,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面积预计占国土面积的10%,也远远超出了美国2.3%和世界平均3.42%的水平。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对国家公园有着深层次的思考。在杨锐看来,人与天谐是中国国家公园的最大亮点。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哲学基础。杨锐认为,人与天谐是对国家公园内自然和人关系的规定,包括3个层面的内涵:第一,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国家公园治理的根本关系,自然是优先于人的客观存在;第二,在生态保护第一、最严格的保护前提下,国家公园应统筹原住民社区生计和作为国民福利的自然体验;第三,人要主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最终达到管子所说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杨锐认为,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是最基础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还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所以我们要建立的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国家公园价值体系。”

他认为,国家公园承载着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承担着生态教育、科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是新文明形态的最佳展示窗口,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未来,国家公园应该如何建设与发展?杨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守“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基石,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要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尊重辩证逻辑,同时采用系统方法,把国家公园建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科学研究的基地、自然教育的天堂、志愿服务的热土、欣赏壮美自然的精神乐园。

(摘编自《潇湘晨报》,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态逐渐成为人们不能不加以正视的问题。从实质的层面看,生态之所以成为问题,与人自身的存在相关联。洪荒之世、本然世界,并没有生态的问题。可以说,生态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

生态问题源于人的存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特点相关联。人生活于其间的现实世界,已不同于本然的存在,而是形成于人自身的创造活动,儒家所说的“赞天地之化育”“制天命而用之”,便已肯定人参与了现实世界的生成过程。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看,正面或积极的意义体现于和谐的天人关系,负面或消极的意义则表现为天人之间关系的片面化。天人关系失衡在于人们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忽视甚至蔑视自然的法则,天人之间便会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进而导致各种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的解决、生态关系的合理建构,离不开对“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的具体理解。

“以人观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理解和评判世界。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涉及“亲”“民”“物”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以亲情相处)、“仁”(以仁爱之心相待)、“爱”(以珍惜、爱护之心对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不仅对“亲”(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民”(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

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

与“以人观之”相关的是“以天观之”。以后者为视域,不仅仅要从人自身的价值目的去理解和看待世界,而且应基于自然本身的规定和法则去考察自然,由此把握协调天人关系的现实条件。从哲学史上看,道家对以上关系已有了比较自觉的意识。道家把自然作为第一原则,提出“道法自然”,要求尊重自然自身的法则。当然,“法自然”并非毫无作为,事实上,道家也肯定人的活动。不过,对道家而言,人的活动的前提是合乎法则。道家对天人关系中“以天观之”这一方面,给予了相当自觉的关注。

如果从更为宽泛的背景去理解、考察天人之间的互动,则“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的交融进而涉及伦理视域与审美视域之间的关系。“以人观之”不仅仅意味着注重人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意味着要求人承担多方面的价值责任,后者既包括人对自身的责任,也包括人对自然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处于同一序列,本质上具有伦理的意义,从而,责任的意识背后,包含着内在的伦理视域。另一方面,在合理的生态重建过程中又处处渗入了审美的视域。道家很早就注意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自然本身就包含审美之维。合理的、和谐的生态关系总是同时呈现审美意义,而被破坏了的生态则常常无法给人以美的感受。就以上层面而言,“以人观之”和“以天观之”二重视域的统一,无疑内在地包含审美视域和伦理视域的统一。审美视域以美为对象,伦理视域则关乎善,在此意义上,二者的交融同时又表现为美和善之间的统一,后者在更广的维度构成了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理想。

(摘编自杨国荣《天人共美——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的视域交融》,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所说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我国国家公园的最大亮点。
B.中国国家公园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体系不仅包含生态价值,还包含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C.因为天人关系的失衡,天人之间形成各种张力并趋于分离,从而导致各种生态问题,可见生态问题源于人的存在。
D.道家把自然作为第一原则,意识到应基于自然本身的规定和法则去考察自然,并提出人的活动要合乎自然法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可“人与天谐,天人共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辩证逻辑,从天人关系讨论生态问题。
B.国家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统筹原住居民,寻求人与自然互相协调,共生天地之美。
C.洪荒之世、本然世界,并没有生态的问题,像地震、洪水、海啸、火山等,在人类诞生之前,并不构成生态问题。
D.材料二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从“以人观之”与“以天观之”二重视域来阐述生态理念。
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下列句子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概念的一项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B.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程颢《秋日》)
C.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歌德《浮士德》)
D.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荀子·王制》)
4.结合材料二,分析概括中国哲学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
5.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应如何开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建议。
2023-01-0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2.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的相同和意境的不同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022-12-28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