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将游牧草原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进程,因中国雄心的不断增长和贸易的发展而加快。在汉朝,扩张的浪潮将中国的边界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疆土,并逐渐抵达西域。这地方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条将中国腹地和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敦煌郡连接在一起600英里长的通道——以西。

此前,前往西域曾受到匈奴人的阻碍。匈奴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一些历史学家将这些部落人群描述为蒙昧无知、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是汉朝重要的牲畜贸易伙伴,汉朝每年要从草原民族购买成千上万头牲口,同时,也要应对他们的进攻和偷袭。汉人常常派大使造访这些从小就擅长捕捉耗子、小鸟甚至狐狸和兔子的游牧民;皇帝还会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于“无恙”。在一套正式的朝贡体系下,汉人要给游牧部落送去许多奢侈的礼品——包括大米、美酒和纺织品——只求换得和平。中国最重要的贡品是丝绸,因为它质地好、分量轻,铺床做衣都用得上。丝绸同时是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为换取和平而付出的物资总量十分巨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显出政治上的软弱。所以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然而,对于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以西通道的开拓并不顺利。从一个绿洲到下一个绿洲,极端的高温、致命性沙漠风暴,让路途异常艰辛。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巴克特里亚骆驼变得弥足珍贵:这些动物能忍受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对致命性沙漠风暴的到来非常敏感。它们在预感到风暴来临时会“立即嚎叫着聚成一团”,商人和商队见到后会马上用毡布将自己的鼻口包裹起来。骆驼的使用让商旅跨越沙漠成为可能。

在艰难的环境下,必须有丰厚的回报才值得人们去冒巨大的风险。尽管四川的竹子和布匹可以出现在几千英里以外的巴克特里亚市场,但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价格高昂的珍贵物品丝绸。丝绸在古代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铸造足够数量的钱币是个难题,在饱受战火的边疆地区铜钱一文不值,而粮食也会随着时间腐烂。于是,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

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进入中国的客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像当代旅店的顾客注册制度一样,这些来客的信息均被仔细记录: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特别是(考虑到关税)他们所携带的货物及其价值。所有这些复杂的行政措施都为我们展示出都城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节选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论是欧亚大陆公元前两千纪印欧民族的南下与东进,还是以斯基泰人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都带来了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西起埃及、爱琴海和多瑙河,东至中亚、印度河,北抵黑海、里海、威海,南濒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几乎将古代除中国和西地中海地区之外的所有古代文明都联系在了一起。随后的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取代了波斯帝国的全部领土,还增加了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本土,其中就包括其发祥地——马其顿王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奠定了未来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希腊化世界的主体就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们瓜分其帝国遗产后形成的三大希腊化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其顿王国和亚洲的塞琉古王国。后者的地盘最大,也最难控制。塞琉古王国前三任国王与亚历山大一样,致力于希腊式城市的建立,以此来巩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同时加强对交通要道的掌控,这就无形中拓展了波斯帝国留下的道路系统,从而使得张骞一旦进入中亚,也就意味着踏上了通往地中海和印度的道路。那些分布于印度西北部、中亚、伊朗高原和两河——叙利亚地区的希腊化城市,后来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丝路重镇,它们之间的路线能够成为后来丝路的主干道或支线,正是由于此前希腊化世界的存在以及这个世界内外各地之间联系的扩大与深入。

(节选自杨巨平《文明互动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皇帝对待匈奴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匈奴蒙昧无知,一方面恭敬地问候大单于,缴纳贡品。
B.丝绸是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象征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并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C.汉朝对进入中国的客商实施了旅店顾客注册制度,在面对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时显示出了从容与自信。
D.两千年前,丝路贸易就实现了事实上的“全球化”,提供了更多机遇,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得·弗兰科潘在记述汉朝和匈奴关系时,对汉朝的表述,与一些史书上“天朝大国”形象有所不同,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历史。
B.汉朝对匈奴展开军事行动,目的之一是减轻贡品带来的经济负担,这印证了恩格斯“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
C.丝绸与竹子、布匹等物品相比,分量轻、易于携带,更适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输,因此成为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
D.丝绸之路开通前,民族的扩张与迁徙让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与基础。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西域都护府对过境的中外客商,给予安全保护和生活上的照顾;对一般商品货物检验后,发给许可证。
B.据汉代《九章算术》记载,如有商人将大米出口西域,出三关(内关、中关、外关)后的累进关税税率为三关税率之和,关税税率达到68%。
C.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朝在阳关、玉门等丝绸之路主要城市设置关都尉或关令尹及下属官吏,负责稽查商旅和通关文牒,征收关税和市租。
D.在敦煌附近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记载:公元前52年3月6日驿站安置康居王使团从使者、贵人到随从商人,一共76人,随行大牲畜78头。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波斯帝国→(崛起于)→伊朗高原→(联系)→诸多古代文明
B.亚历山大帝国→(取代)→波斯帝国→(增加)→希腊本土
C.亚历山大部将→(瓜分)→帝国土地→(形成)→三大希腊化王国
D.塞琉古王国→(开创)→希腊式城市→(转化为)→丝路重镇
5.丝绸之路是怎样打通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05-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因此,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重识多种当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那么,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

(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材料二:

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外部研究。相对而言,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结构主义、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为主,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这种二分法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的缺陷。

100多年前,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笔者想要补充的是,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了吧。

(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向内”回归作品本体与“向外”继续扩展,是艺术史研究今后将运用的两个方法。
B.“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并不对立,前者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手段。
C.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以“内部研究”为主,后半叶则转向“外部研究”。
D.相较于文学研究领域“由内而外”转向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界是艺术史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艺术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
B.艺术史研究跨文化持续发展趋势,表明西方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
C.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
D.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一段“向外”有效跨界的论据的一项是(     
A.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举世闻名,如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
B.中国画家吴历指出中国画求“神逸”,西洋画在“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工夫”。
C.达·芬奇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使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新阶段。
D.学者李松认为“视觉材料”应是美术史研究核心,否则此学科就失去存在理由。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跨界文化创意的收益率目前较高,艺术史跨界研究有其现实的依据。
B.非跨界文化创意收益率目前较低,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
C.相较于跨界文化创意而言,非跨界文化创意的经济收益率波动更大。
D.非跨界与跨界是文化创意两类型,这两类型也表现在艺术史研究上。
5.两则材料作者对艺术史研究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和发生场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也是中国人永恒的思想和精神家园。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黄河流域在旧石器时期就出现了早期人类的活动,如果说中华文明的形成是“满天星斗”,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遗存则构成了文明“星空”中灿烂的“银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灌区的分布具有密切联系,沿黄河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积极促进了中国早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华夏民族由松散的政治实体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说,不同历史阶段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均代表着彼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特别是以瓷器、金属冶炼、文字、纸张、印刷等为代表的智慧创造,为世界文明谱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思想体系生成的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成为必然的趋势。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亦由此发展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主流思想逐渐形成,并在后来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在不同阶段形成多个文化中心,以势位差由中心向周边实现文化传播,塑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圈层,并与外部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广泛交流互鉴,促进了文明的携手对话。故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但我们应该清楚,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除具有根源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是当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层累致新的黄河文化担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将被重新审视与确立,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摘编自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材料二: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外传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历史上,黄河文化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发生了“箕子赴朝”“徐福东渡”等历史典故;向南,与长江文化相互融合,众多客家人、河洛郎越过岭南,漂洋过海深入东南亚,把黄河文化带到海外:向西,汉代张骞、甘英等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交往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日本等国家派遣大量使节、留学生等来华交流。宋朝时,中国对外开放走向巅峰,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向东延伸至北宋都城京(今开封)。通过这些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改革开放后,黄河文化同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譬如学术交流、文化旅游、建立大河文明联盟、为留学生开设中华文化课等。

现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为弘扬黄河文化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应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努力把黄河打造成全球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廊道、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首先要深入挖掘和整合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以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构建黄河文化品牌并大力对外推广,从而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要着力塑造黄河文化品牌,逐渐构建起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框架体系:再者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的渠道与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黄河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从传播的可视性、趣味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扩大黄河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戴庞海《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成果则是整个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B.黄河流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孕育出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成果代表着当时世界科技的最高成就。
C.黄河流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由此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主流思想体系。
D.当今黄河文化要想重现古代的文化辉煌,必须“请进来、走出去”,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不断创新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
B.黄河文化在新时代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重新审视、确立其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其文化形态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C.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步繁荣,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往也更为活跃,日本等国家加强了对华交流。
D.当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进而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
3.下列选项,不属于“黄河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是(     
A.1979年5月,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首演,40多年来,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800多场,深受观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为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B.2023年4月21日至22日,“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在山东东营隆重举办,与会专家集思广益,深入对话,以期向国际社会讲出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黄河故事”。
C.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开幕,会议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齐聚敦煌,深入交流文化,共襄文明盛举。
D.2023年8月8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甘肃五省文旅厅共同主办、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支持的“你好中国!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荐活动”在圣保罗举办。
4.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5.兰州市拟举办以“穿越千年丝路,领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论坛,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在论坛上为黄河文化代言,你将怎样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3-11-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诊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85年,比尔·德维尔和乔治·塞欣斯总结了深层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地球上的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的福祉和繁荣有其自身价值,这些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内在价值。而在深层生态学和相关的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之前,西方社会长期奉行的是工具价值论,认为动物只因其农业、渔业、娱乐业等对人类有用的工具性而有价值,常见的论据包括:唯有人类拥有灵魂,动物不具备灵魂;唯有人类拥有理性,动物不具备理性;唯有人类拥有高级意识,动物不具备高级意识;等等。

深层生态学提倡的内在价值与道家思想中的天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庄子·马蹄》用生动的笔触对比了天之道人之道;《庄子·秋水》提供了一个更简短的版本: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天之道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物,庄子用来举例的马的真性就是自然地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非为人所束缚和利用。与之相反,人之道就是违背自然,违背万物的本性,用人类的机心发明各种技术,剥削利用动物,最终必然导致死者过半的动物生存状况。落马首,穿牛鼻人之道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工具价值论,而顺应动物真性天之道则认识到了动物自身不依赖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内在价值。这两种价值论造成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庄子的眼中,伯乐代表人类的智能,也是动物和自然的灾星。包括深层生态主义者在内的现代环保主义者有着类似的观点,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口暴涨,消费欲也暴涨,随之便是人类逐渐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类,威胁人类的生存。

由上文的对比可知,道家思想和深层生态学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价值论,主张非人类生物甚至是非生物的自然界都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如果细论这种内在价值的成因,深层生态学却有明显的不足,在这一议题上,道家思想可以为深层生态学提供哲学依据。在德维尔和塞欣斯总结并得到奈斯认可的深层生态学八大基本原则中,内在价值是作为立论基础存在的,他们并没有更进一步说明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但是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道家的天之道版的内在价值论是建立在这一道家核心概念上的。既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在此意义上,道与万物是有所区分的;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融汇在万物之中。

(摘编自华媛媛、李家銮《契合与差异:道家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

西方哲学重逻辑,东方哲学重直觉与体验。西方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既普遍又必然的纯粹原理,是在概念的逻辑推论中构造起来的体系。中国哲学则强调在的旗帜下追求至上的人生境界。这种追求不可能是纯粹的逻辑构造,而是需要一种审美的情趣。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亦是如此。

道家对自然的理解既非西方思维方式中严格的推理,亦非来自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相反,它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审美愉悦的最终来源,通过道法自然的审美观照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道家的思想家们常常用诗化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独特思想。道家经典《老子》被人们看成是最早的哲理诗,庄子也被视为最真实的诗人。道家以为本体,坚持以审美的方式来理解。在道家看来,由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之道便是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自然”“无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构成了道家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道家眼中,天地万物不仅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有机系统。这样一种系统可以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行高度概括。这暗示着人类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无权利凌驾于万物之上。相反,人类应该遵天道以促进自然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的价值、平等与和谐能够充分展现。

(摘编自雷毅《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只要否定自己处于自然中心,承认自己在自然中不具有特殊地位,就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
B.由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这一理论可知,其在“内在价值”的研究诠释上比深层生态学成熟。
C.中国哲学强调在“道”的旗帜下追求至上的人生境界,需要一种审美的情趣,这是中国哲学优于西方哲学的具体体现。
D.在道家看来,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界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物,所以人类做出的行为都将导致动物和自然的灾难。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深层生态学“内在价值”观点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B.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淮南子》)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D.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柳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2021年4月22日晚,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论题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除《红楼梦》外,尚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为什么《红楼梦》又独独高居于其他名著之上而被推崇为最伟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呢?

在《红楼梦》之前,我国的长篇小说,总是在述说前人的故事,或取材于史书,或据传说演绎,即便有取自当代社会的,也多为奇闻轶事之类,仍属不相干者在说他人的故事。所以小说是小说,作者是作者,读者、评论者也只看小说写得如何,却没有人去关心小说的作者,因为谁都知道那些作者,不论是罗贯中、施耐庵或吴承恩,都与诸葛亮、宋江、孙悟空等拉不上任何关系。所以,当时人索隐《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时,总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纳兰明珠与纳兰性德、张侯家事或康熙间的一批名人名臣的事去比附,再也想不到作者在取材上会有全然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思路,开始用现实题材进行创作。

《红楼梦》一反从前只取古人或他人故事来编写小说的旧方法,它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但《红楼梦》写的不是一家一事一人,它不是自传体小说,也不是小说化了的曹氏一门的兴衰史,虽则在小说中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见闻、经历和自己家庭荣枯变化的种种可供其创作构思的素材。只是作者搜罗并加以提炼的素材的来源和范围都要更广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从几个家庭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和人生。

《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这一看法,是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一个十足理想化的甚至神化了的人物,成了智慧的化身,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缺点来;高俅先是流氓无赖,后成奸邪权臣,你也找不到他还有哪一点可以肯定的,除了踢得一脚好球;倒是神话人物孙悟空、猪八戒还复杂一点。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晴雯,都非十全十美;贾琏、薛蟠、贾雨村,也并未写成十足的坏蛋。至于像王熙凤那样的人物,更不能简单化地将她归之于好人或坏人之列。所以,用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文艺理论去套《红楼梦》,是完全行不通的。

《红楼梦》综合体现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小说的主体文字是白话,但又吸纳了文言文及其他多种文体表现之所长。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辞赋、歌谣、联额、灯谜、酒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备众体,且又都让它们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作品,能“按头制帽”,做到诗如其人,——适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同样是咏白海棠,林黛玉的纯洁高傲、孤独伤感,薛宝钗的朴素淡雅、矜持内敛,各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犯,这一点尤为难得。还有些就诗歌本身看,写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从模拟对象来说,却又是惟妙惟肖、极其传神的作品,又可看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坚持追踪蹑迹地忠实摹写生活的美学理想。

《红楼梦》写到的东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典制、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有极其精彩的描述。故小说曾被比作“百科全书”。

(摘编自蔡义江《红楼六家谈》)

材料二:

曹雪芹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去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故事,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艺术的宝藏。他不仅在所谓"家常琐屑"儿女痴情中深刻地揭露了那一社会的丑恶和黑暗,而且还找到了埋藏在生活中的美和诗意。

不仅如此,曹雪芹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许多性格鲜明而又复杂的人,一扫过去那种单线条式的或脸谱化的手法。他继承了宋元以来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小说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打破了那些幻想的、不现实的虚构(如还魂”“离魂之类),使《红楼梦》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和深刻的时代内容,环绕着爱情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曹雪芹还打破了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难打破的现象。这就是一反中国古典戏曲小说题材因袭(虽《水浒传》亦不可免)的顽固现象,完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人物和情节。《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像许多古典戏曲小说可以在前代文学作品中找到他们的原型,而是曹雪芹独立把他们创造出来的。或者说,许多生活中的人,曹雪芹第一次把他们带进了文学的领域。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又是第一次作为一部带有某种自传色彩(而非实录)的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它虽然取材于作家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并可能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留下自己的影子,但它是对生活加以提炼、概括并通过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即所谓"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所创造出来的一部文学作品。它的出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上表现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发扬了以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

由此可见,曹雪芹是一个自觉的现实主义者。这一自觉是中国文学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作家天才地继承了前代的艺术成果而又打破了许多传统束缚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当时文学上所存在的公式化、题材因袭等不良倾向斗争的结果。而现实生活则是促成这一自觉的最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蒋和森《红楼梦论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之前,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与作者没有关系,而《红楼梦》则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
B.中国的长篇小说,在《红楼梦》之前,取材于古人或他人的故事,而《红楼梦》则是取材于历史上的一批名人与名臣。
C.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去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故事,而是从“家常琐屑”“儿女痴情”中发现生活的美和诗意。
D.在《红楼梦》之前,许多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前代文学作品中找到原型,《红楼梦》人物则是作者的独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之前,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好人都好,坏人都坏,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
B.《红楼梦》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不是装饰品,而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宋元以来,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小说,往往有一些幻想的、不现实的虚构,《红楼梦》中则没有虚构。
D.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取材于曹雪芹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主人公身上留下了作者的影子。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使用疑问句,引发读者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思考,从而引出下文。
B.材料一的第二段和第五段,都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论证《红楼梦》不同于其他作品的艺术成就。
C.材料二在论述《红楼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多方面的贡献时,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材料二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从不同角度论证,最后总括上文。
4.材料一谈到了《红楼梦》诗词的特点,请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哪个红楼人物所写,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的重要性,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思想家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阐发知行合一,主张“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结合中国革命需要,提出了“知难行易”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知行合一”,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阳明心学的“知行”思想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即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要在事上磨炼、在实学中求知。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对善恶有高度自觉,在道德上防微杜渐。

“知”与“行”,实际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加深对知、行的认识。知知:即认识再认识,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行行:即实践再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遵循其特有的逻辑,推动实践活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知与行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知行,即认识指导实践,确保方向与目标的正确性;反之是行知,即实践决定认识,检验理论与制度的正确性。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反之,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知行合一”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知与行,高度统一,同心同体,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知行合一,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伺的协调统一关系。“天人合一”的精髓,体现为一种物我之间的通汇贯通,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客观环境与人的生存、人的心态、人的力量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的一种平衡。“知行合一”重在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具有思想与行动、心性与修为、意愿与实践的高度一致性。这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同时,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

毫无疑问,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在于知行合一。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实践活动,高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引。我们倡导“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的是建立在传统哲学理论基础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实际国情的深厚土壤,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摘编自王离湘《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

材料二:

“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磨”。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碰到事,不怕事,这颗心要到事上去磨炼,就像一把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炼才能锋利一样。

王阳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第一天,“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宽贷”。原来乡民们鸣冤,是因为庐陵这个地方不生产葛布,却要缴纳繁重的葛布税。王阳明表态:既然朝廷派我来庐陵县做父母官,如果确有不平、不是之处,我一定为大家做主。他立刻召集县府有关人员开会,了解到这葛布税并非国家应收的税种,而是宦官搜刮民财的一种恶劣手段。于是,他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王阳明给上级政府写了封信,言之凿凿,陈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又不动声色摆出态度,最后以人情动之,面对奸宦,软硬兼施,竟然就这么轻松圆满地把事情解决了。

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

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

(摘编自《王阳明:知行合一,事上磨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主张“行可兼知”,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均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
B.毛泽东提出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C.当下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发展。
D.王阳明认为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在实学中求知,显然把“行”放在比“知”更重要的地位之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认同与发展。
B.“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
C.知知即认识再认识,行行即实践再实践,这说明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都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知”与“行”,就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B.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D.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4.我们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能汲取怎样的智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知行合一”,论述的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 世纪,以当时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天蝎座旁。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最后一次爆发。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 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7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史·天文志》

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4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

《宋史·仁宗本纪》

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 个月。1731 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 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 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 1054 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1968 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因此,1054 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摘编自汪珍如《中国的古客星记录与现代天文学》)

材料二:

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这一方法有其必要性,是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现代天文学是一门对天体进行观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其二,现代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对象大都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要更精确地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或者提出一种理论往往要在长时段的观测积累的基础上,而理论之正确与否也有赖于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人类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则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矛盾。

中国古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构成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由于天象的重要星占价值,历代官修史书均有专门的部分(天文志”“五行志”“灾异志等)来记载象征着天命转移的天象,尤其是特殊天象更是受到历代史官的重视。客星记录也不例外。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的缺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古代记录具有唯一性。对此,英国天文学家克拉克与斯梯芬森曾专门讨论过。正像中国古代拥有大量丰富的天象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文化的原因,其他文明天象记录的缺失之原因也大抵如是。

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

(摘编自吴燕《中国的古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

材料三:

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我国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古希腊逻辑演绎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比较机械,却正符合计算机的程序化。吴文俊先生利用增乘开方法与正负开方法在HP25型袖珍计算器上编制程序,竟可以解高达5次的方程,而且可以达到任意预定的精度他说: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建立机械化的数学,是本世纪以至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1955年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看到我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超新星纪录和射电源关系的论证之后,兴奋地说:建立在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天体物理学的‘超时代’的最新科学——无线电天文学——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纪录联系起来了。王元等3位院士指出:通过我国古天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代所得的一些天文现象的研究得以大幅度‘向后’延伸。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应受到广泛重视。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的热门课题。

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很具体的应用,科学史是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学科,与数理化地生相比,只是一个后生小辈,但它发展很快,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充,研究方法在不断地现代化,如计算机手段、量化分析等。只要我们思想清楚,方向正确,不懈努力,相信我国的科学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摘编自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史中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注,对现代天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尽管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不相同,但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相同。
C.古代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验证相关理论。
D.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之所以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因素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述“天关客星”的史料时,在古代纪年日期后标注公元纪年日期,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
B.材料一附上关于客星记录的甲骨文图片,既佐证了文本相关内容,又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C.在阐述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价值时,材料一具有从古到今的纵向视野,材料二则进行了中西方的横向比较。
D.我国古代天文、算术等诸多领域有丰富成果,但在现代仍未得到充分发掘利用,说明我国科学史研究大有可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是(     
A.李约瑟认为,不能轻视中国从汉到元、明制作星图的传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没有能与中国星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
B.中国保留了世界上最悠久完整的地震记录,既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C.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
D.《左传》中对月食有系统的记载始于公元前 720 年,这一时间与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首次记录月食的时间相一致。
4.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学校开展“学史增信”系列活动,若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谓风骨?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则来源于王充的《论衡•骨相篇》,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风骨在此话语体系中主要指道德修养中所透露出的气质。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纳入文学批评范畴,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二:

怎样才能使作品有风骨呢?刘勰指出: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述情必显意气骏爽,也就是《明诗篇》论建安文学的磊落以使才”“唯取昭晰之能析辞必精也就是要求作品体裁劲健,文辞简法,音韵铿锵。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而析辞必精则是作品有风骨的必备条件,因为在作品思想情感对辞采形式起着统摄、聚合作用的同时,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由于缺乏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感,作品缺乏风骨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作品辞藻过于繁艳,以致淹没和消解了作品情思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对作品形式辞采的聚合力,这在文学史上亦不乏其例。

(摘编自孙敏强《从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材料三:

西方的崇高与中国风骨有相似之处,崇高与风骨产生地不同,受到的历史影响不同,但二者都是针对浮夸、淫靡、没有生命力的文风,在西方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崇高风骨这两个具有阳刚之美的思想。崇高这一美学术语也是在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在我国的美学著作中,崇高还被称为刚性美或者是刚美

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范畴,风骨与崇高诞生的历史背景相似,崇高是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诞生的。针对古罗马的创作文风,朗吉努斯才写了《论崇高》。刘勰所处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文风浮夸,这些使他强调作品的风骨。风骨崇高不仅是作家们的文章风格,还是审美的范畴,二者都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如自然界中的景物,只从物的角度看,它们没有思想和情感,也就无所谓风骨与崇高了。自从有了审美实践活动,山河就由自然景物的存在物变成了审美的存在,也就是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关系。

风骨崇高在美感上都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像是人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从心中自然生出一种欣赏和佩服。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是高雅、君子的代名词,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给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崇高与风骨都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就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冬天里绽放的梅花,笔直翠绿的竹子等体现了风骨。

风骨崇高虽然都强调情感,但侧重点却是不一样的,崇高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方面来解释的,例如朗吉努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风骨主要是从文章或是作品的客观方面来看的,文章的风格和骨气都是作者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来自现实生活之感发。在审美心理上,崇高可以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就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风骨给人刚强、舒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摘编自刘红《论风骨与崇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他用“风骨”来品评人物画。
B.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成为文学批评范畴的一种审美标准,可从作品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两方面体现出来。
C.刘勰认为,文辞端庄正直,那么文骨就形成了;文章表现出作者高昂爽朗的意志和气概,那么文风就会清新明显。
D.西方的“崇高”和中国的“风骨”都诞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此作家具有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时就能写出有“风骨”的文学作品。
B.文辞的繁简、质艳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所以,文辞简洁的作品比文辞繁艳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聚合力。
C.新时代诗歌要想重建“风骨”,既需提升作者的道德修养、人格气质,也需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文辞音韵等方面下功夫。
D.“风骨”在审美心理上给人刚强、舒爽之感,而“崇高”则会使人产生恐惧、压抑、紧张感,所以中国的“风骨”理论优于西方的“崇高”理论。
3.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讲的“风骨”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4.西方“崇高”理论和中国“风骨”理论都属于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请简要概括两者在审美上的异同。
2023-06-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19日,联合国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2023年次会议上表示,臭氧层有望有40年内得到修复。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首次确定氯氟烃正在消耗大气中的臭氧层。到8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引发国际社会开展紧急修复行动。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生效以来,超过100种消耗臭氧层的化合物最终遭到禁止并被逐步淘汰,其中氯氟烃的使用量减少了 99%。氯氟烃通常存在于冰箱、气溶胶和溶剂中。2000年以来,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和深度一直在缓慢改善,如果维持当前政策不变,预计南极上空、北极上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分别于 2066 年、2045 年、2040 年恢复到 1980臭氧空洞显现之前的水平一项研究表明,消耗臭氧层的气体同时也是强效温室气体,如果不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的化学品,全球温度可额外升高 1℃。科学家警告,应将升温限制在 1.5℃以内,以防止气候危机造成最严重后果,包括极端干旱、野火、洪水和粮食短缺的风险。

(摘编自南博一等《臭氧层开始缓慢愈合,有望得到修复》

材料二:

一些人工合成的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如制冷剂氟利昂等进入平流层后,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释放出一个氯原子(Cl),这个氯原子在数月时间里通过催化反应,就可以使10 万个臭氧分子消失。首先,氯与臭氧(O3)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和稳定的氧分子(O₂),氧化氯自由基(CIO)非常活泼,与同样活泼的氧原子(O)反应,生成氯和稳定的氧分子。释放出的氯原子又和臭氧产生反应,因此,氯原子一方面不断消耗臭氧,另一方面却又能在反应中不断再生,形成催化反应。

(摘编自《特定气候条件形成的催化反应》)

材料三:

臭氧有两张面孔。特殊环境、特殊区域的臭氧不但不是破坏者,还是保护伞。雷雨之后,空气会变得清新,这是因为少部分氧气在遭雷击后转变为臭氧,而臭氧具有很强的消毒及灭菌功能。位于平流层内的臭氧层集中了全球大气90%的臭氧,这里的臭氧对人类是有利的。它们吸收掉了太阳放射出的大量有害的紫外线辐射,成为地球的重要屏障。

臭氧中的坏分子主要集中在人们生活的地表及对流层,这里尽管只有地球表面臭氧量的10%,却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高浓度持续性的臭氧污染可能导致流泪、头痛,甚至影响到呼吸道、心血管系统。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在植物表面通过气孔扩散入里,会导致植物叶片枯黄;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如果一个区域经常出现高浓度臭氧,在强氧化剂作用下,有些材料会提前老化、报废,带来经济损失。

与雾霾一样,臭氧也是近地面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不同的是,雾霾来自直接颗粒物排放,并与其他气态物转化为气溶胶,既有一次污染也有二次污染;而臭氧污染是光化学反应产物,属于二次污染。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使原有化学链遭到破坏,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

天时而言,降雨有利于清除臭氧等污染物,因而我国臭氧污染日出现规律与雨带移动位置有关:雨带移走,臭氧浓度就会上升。从人事来讲,人类不能呼风唤雨,但可以控形成臭氧的帮凶,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大部分来自人类排放。如果每个人能身体力行,努力减排,就能为减少臭氧污染贡献力量。

(摘编自杜芳《臭氧:拥有双重面孔的人类伙伴》)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二中氯破坏臭氧层原理的一项是(     
A.B.
C.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消耗臭氧层的化合物已被禁止使用,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将有望得到修复。
B.研究表明,如果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将使全球温度额外降低1℃,从而避免气候危机造成的最严重后果。
C.与雾霾不同,臭氧污染属于二次污染;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D.材料三从“天时”和“人事”两个方面人手,分析了人类为降低地表及对流层臭氧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3.臭氧是“拥有双重‘面孔’的人类伙伴”,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解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酡、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已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

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形成了从庙堂到民间共同的审美观。

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

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

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

(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

材料二:

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裉袄”“比肩褂”“花绫裤”“绫棉裙50余种。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裕。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裕’,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

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此外,还有多种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它色彩,也在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
B.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红色代表热情洋溢,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一直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
C.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
D.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择材料。
B.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
C.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
D.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到印证。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
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注:微黄带红的颜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3-06-02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