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兄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则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之延陵。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欲之。使于晋而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改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延陵A季子B者C吴王D之子也E嫡同母昆弟F四人G季子最小H而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意思是离开,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汝可去应之”的“去”意思相同。
B.庶兄,指庶出之兄。嫡出指正妻所生的子女,庶出指非正妻的妾婢所生的子女。
C.《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的历史大事。
D.色,指神色,与《屈原列传》中“《国风》好色而不淫”的“色”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子的哥哥坚持拥立季子为王,季子抛弃了家产去耕田,其兄决定传位于兄弟而非儿子,是为了季子最终能够成为君主。
B.遏的儿子阖闾认为僚没有当国君的资格,而季子和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于是在僚自立为吴王后派专诸刺杀了他。
C.季子不想成为君主,也不想父子兄弟互相残杀,他最终选择离开吴国到延陵去。君子认为他仁义,《春秋》也赞美他贤德。
D.徐君想得到季子的宝剑,季子虽因随从的劝说没有立即献给徐君,但他后来以剑挂徐君坟前之树的形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
(2)先君所以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
5.季子两拒君位,义正词严,他运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26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本诗是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②景:日光。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④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冬夜景色,从不同的角度写所见所闻所感,层层铺开,步步推进。
B.诗人沦落天涯,夜晚看到霜雪停止,雪光明朗如昼,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C.五更就听到悲壮凄凉的鼓角声音,直接写出夔州一带兵戈未息,战争频繁。
D.尾联化用典故,在感慨之中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2.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这种雄浑的气势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2024-04-2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蒋仕筏

袁良才

①“新明的茶叶,焦村的伞,乌石的奇人几箩筐。”这是猷州古邑流传甚广的民谣。蒋仕筏,乌石人氏,算是一个奇人。

②仕筏少小家贫.不知是遗传还是营养不良,读初中时,人瘦得像根葵花秆儿,却顶着个葵花盘似的大脑袋,各门功课一塌糊涂。只有美术老师刘平把蒋仕筏当香饽饽,说这小子有异禀!

③刘平是上海知青,父亲是美术学院教授,幼承家学,画得一手好画。一次,刘老师在课堂上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蒋仕筏在课桌下面搞小动作,刘老师噔噔几步过来揪住了他,练习簿和铅笔头啪啪落地,刘老师捡起一看,傻眼了!纸上画着一个活灵活现的自己!刘老师大喜过望,从此把蒋仕筏当心肝宝贝一样供起来.教他写生,画素描,画石膏像……

④画画是个烧钱的行当。蒋仕筏上学交几块钱的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哪里供得起他学这个!

⑤蒋仕筏没能考上高中,刘老师早回上海了,谁也帮不上他的忙,只好回家务农。过了些年,出现了打工潮,仕筏也被潮水裹挟着去了南方。他身单力薄,在建筑工地上干粗活吃不消。老板的老娘,几乎天天往工地上跑,一是出来散心,二是帮儿子监工。仕筏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太太看在眼里,老太太全学给儿子,老板冷笑道,开工资的时候,您再看他的怂样吧!不想还没到开工资的日子,老太太突发脑出血过世了,老板悲痛欲绝,哭号着天天想着挣钱,竟忘了带老娘去一趟照相馆!蒋仕筏闻言,不失时机地把一幅偷着画的老太太的肖像递了上去。老板左看右看,哭了笑,笑了哭,说,像!太像了!你小子在我这里干,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啊!慷慨地拿出三千元以表酬谢。

⑥蒋仕筏带着这笔钱回到了老家,娘老子天天唠叨着要他学手艺。砖匠,木匠,铁匠,都是力气活,仕筏有自知之明.自己吃不了那个苦。就学油漆匠,活计松快些,器具上画些花花草草、飞禽走兽、仕女神仙,主人家喜欢.又可让自己大显身手。哪料到,娘老子搭了一桌拜师酒,仕筏漆匠没学三天,浑身长满了漆疮,奇痒难耐,出门能把鬼吓活!

⑦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经高人指点,蒋仕筏在镇街上租了个门面,“天真岁月”画店正式开张营业。一连数日,仕筏没揽到一笔生意,倒是隔壁的蒙娜丽莎照相馆门庭若市,笑语声喧。他正疑惑,见一个当年的同学马丽袅娜地走过来,忙上前搭讪道,马丽,要不要画张像,把美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

⑧马丽撇着嘴答道,你画的有照相机照得漂亮、逼真?价钱还死贵!

⑨如一声炸雷轰顶,蒋仕筏又一脚掉进了冰窟窿里……

⑩以前,画店倚里歪斜地硬撑着,偶尔有几个路过的城里人会进店找他画像,勉强糊口。不过小镇人发现,蒋仕筏似乎有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以前他整天缩在屋里不见人影,仿佛羞于见人。现在从早到晚,无论刮风下雨,都坐在店门口,目光如猎犬般追逐着过往的行人,确切地说,是追逐着来来去去的大姑娘。

⑪有几次,蒋仕筏竞异常兴奋地“呼啦”从小马扎上弹起来,不管不顾地冲进人群,对某个大姑娘连哄带劝、连拉带扯,硬是把人家弄进店里,不一会儿,那女人便满面羞红地跑出来,大喊大叫:臭流氓!不要脸!

⑫消息很快在镇街上不胫而走:蒋仕筏这小子成花痴了!要给漂亮女人画人体画,画一次给一百块!派出所也接到群众举报,传讯了蒋仕筏,蒋仕筏一脸悲壮,大义凛然,怒吼道,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会出现旧社会刘海粟画人体画被通缉的闹剧!

⑬这种闹剧当然不会出现。蒋仕筏终于画成了一幅油画《纳凉的村姑》,画面唯美:夏夜的农家小院,葡萄架下流萤明灭,绿叶微拂,青石板上燃着一截艾蒿,淡蓝色的烟雾如梦似幻,一张暗红色古旧的竹凉床上侧卧着一个似乎刚出浴的年轻女子,瀑布般散开的满头秀发闪耀着水滴的光芒,行云流水般的身体曲线,漫溢着青春的气息。不出意料,这幅画斩获了全国大奖。

⑭蒋仕筏一举成名。此后登门求他画像的人踏破了门槛。仕筏收费不菲,日进斗金,奇怪的是,不管对方出多高的价,他拒绝再画人体画。

⑮皆不知其故。

⑯一次,蒋仕筏在接受省电视台《诗书画》栏目专访时,才道出原委:

⑰我那幅成名作的模特就是我的妻子。在我开始尝试画人体画时,她们不是骂我“臭流氓”,就是狮子大开口!只有我的妻子不要一分钱报酬,答应让我画,她埋着脸羞怯地说,你画了我,就该娶我!我庄重地承诺了她!只有她是最圣洁干净的,除此之外,还有值得我画的人吗?!

⑱蒋仕筏夫妇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油画展,共展出九十九幅千姿百态的人体油画,画的都是同一个女人。

⑲蒋仕筏和妻子共同出席了画展开幕式。他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躺在冰冷的楠木骨灰盒里。

⑳妻子死于白血病。

㉑画展结束,全部画作拍出了一个天文数字,被蒋仕筏悉数捐给了一个攻关白血病的科研机构,他想借助自己的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年轻美丽的生命。

㉒蒋仕筏还是开他的画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平老师发现了蒋仕筏的绘画天赋,从此对他倍加关注,悉心培养。这段经历,为蒋仕筏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B.建筑工地老板辞退了蒋仕筏,觉得在这里会埋没蒋仕筏的能力,蒋仕筏也只好带着老板给的报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C.老同学马丽的话深深刺激了蒋仕筏,迫使他不得不另寻画店的出路,一改原先整天缩在屋里的习惯,主动走上街头。
D.蒋仕筏妻子对蒋仕筏事业的支持和付出,成就了蒋仕筏,妻子堪称蒋仕筏的知音,蒋仕筏决定不再为妻子以外的人画人体画。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紧扣一个“奇”字展开,既突出了蒋仕筏的奇,也突出了周围人的奇;既写了他出身之奇,也写了他能力之奇。
B.“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蒋仕筏家庭的贫困,既照应了前文,也为后文写他外出打工埋下伏笔。
C.小说善于蓄势,先写蒋仕筏建筑工地打工、学油漆匠的失败,再写他发挥特长开画店迎来转机,直至他绘画事业取得成功,跌宕起伏。
D.小说巧妙安排电视台专访这一场景,道出了前文蒋仕筏拒绝再画人体画的原因,从侧面表现了蒋仕筏妻子对他的信任。
3.小说第⑪~㉒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蒋仕筏从狂热到深沉的心理变化的?请简要说明。
4.《变形记》叙述了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的“奇事”,本文则塑造了蒋仕筏的“奇人”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其“奇人”形象特点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因此,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重识多种当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那么,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

(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材料二:

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外部研究。相对而言,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结构主义、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为主,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这种二分法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的缺陷。

100多年前,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笔者想要补充的是,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了吧。

(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向内”回归作品本体与“向外”继续扩展,是艺术史研究今后将运用的两个方法。
B.“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并不对立,前者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手段。
C.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以“内部研究”为主,后半叶则转向“外部研究”。
D.相较于文学研究领域“由内而外”转向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界是艺术史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艺术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
B.艺术史研究跨文化持续发展趋势,表明西方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
C.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
D.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一段“向外”有效跨界的论据的一项是(     
A.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举世闻名,如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
B.中国画家吴历指出中国画求“神逸”,西洋画在“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工夫”。
C.达·芬奇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使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新阶段。
D.学者李松认为“视觉材料”应是美术史研究核心,否则此学科就失去存在理由。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跨界文化创意的收益率目前较高,艺术史跨界研究有其现实的依据。
B.非跨界文化创意收益率目前较低,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
C.相较于跨界文化创意而言,非跨界文化创意的经济收益率波动更大。
D.非跨界与跨界是文化创意两类型,这两类型也表现在艺术史研究上。
5.两则材料作者对艺术史研究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火春风斗古城(节选)

李英儒

深夜时分,在一条羊肠小路上,老梁领着杨晓冬政委在快步走着。老梁穿一身青色粗布棉衣,腰间系着红色牛皮带,上面斜插着金鸡圆眼大机头的盒子,棉衣瘦得裹身,两个袖口挽得挺紧,加上他那矫健而轻快的步伐,使人感到他是个手脚利索头脑灵活的人。

他一路上老是拉开杨晓冬政委一段距离,为的是能在前面侦察情况;遇到意外,免得他所保护的首长遭到危险。①起初,他们踏着冰硬的小路;后来,又踏着路旁的衰草;将要进村的时候,躲开笔直的大道,钻进村旁的树林。老梁蹲下来听了听,四下没有动静,便站起来,照旧拉开距离,朝村庄走去。当他刚要横跨过路的时候,听见有人喊叫:

“站住!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老梁反问时,发现前面村头路口趴下五六个人。他像狸猫般敏捷,一个箭步蹿到道旁一棵大树背后,趁势拔出腰间的手枪。

“浑小子,也不打听打听你到了什么地方,这是东亭镇!”

老梁知道来的必是东亭炮楼上的一帮特务。这些家伙,黑夜里成群外出,说不定又要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于是一股怒火涌上心头:②“龟孙子们,你们眼瞎,耳朵也聋。没听说过姓梁的神枪手?”

“你是武工队的梁队长!”为首的特务发慌了。

“正是他老人家!”艺高胆大的老梁,并不把这些人放在心上。

“梁队长,今天狭路相逢,可是碰巧的,我们可不是专找你的麻烦。依我说,双方都有公事,咱们俩方便好不好?”为首的人又说。

“那你们必须赶快退回去,今天通夜不许出门!”

“我们可以退回去,君子一言为定,可不许背后开枪。”特务们夹着尾巴走了。

杨政委听得十分清楚,心里暗想:“只当他是个普通的警卫交通员,想不到他在敌人面前还有这么大的声威呢。”

在村外停了几分钟,他们从另一条道进了街。不久,老梁像押犯人一样,把个伪保长押了过来。这个家伙,嘴里直嘟囔:“光是带路,我另派个人不行吗?”

出村不远,就看到封锁沟。伪保长迈上沟沿,指着深不见底的封锁沟说:“两丈多深,直上直下,哪能过呢,等到天明,化了装从炮楼口走吧?”

杨政委走过来,想对伪保长做动员说服工作。梁队长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扭转头说:③“爬沟、过楼任你挑,出了差错,这第一颗子弹是给你准备的。”

伪保长无可奈何,改说炮楼附近沟浅,也能通行,就怕被敌人发觉。接近炮楼处,果然沟浅,且有行人踏践的小路。这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炮楼里的挂灯。伪保长带着发抖的声音说:“同志们听,楼上正打牌,趁这机会,你们快过吧!千万别出声响。”

梁队长根本不理睬他,先帮助杨政委过路,返身扒住沟沿,突然亮开嗓门喊:“伪军们听着!你们还给鬼子当看门狗呀?我今天挺忙,只说两句话:你们已经对人民做下了很多坏事,赶快低头认罪,给自己留个下场,要再执迷不悟,留心武工队的神枪。”话音未了,他举枪“啪”的一声,那盏明亮的挂灯给打灭了,黑暗的炮楼上吓得死一般寂静。伪保长伏在封锁沟对面,一动也不敢动。杨政委称赞说:“好准的枪法呀!”

不知什么原因,过沟之后,老梁的步子越来越快了。一个村庄显现在眼前。④月亮从雾帐后面升起,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这个村庄的出现,使梁队长止不住的高兴起来。过沟之前,他几乎整夜都沉默无言,现在,话却多了。杨政委知道这儿不是老梁的故乡,老梁为什么这么高兴?

他们从北面进了村。西高坡上有矮矮的三间土房,周围用秫秸堆砌。老梁很熟悉地搬开两个秫秸捆,照着山墙,按照暗号敲击。敲到第三遍时,听见有人轻轻咳嗽声。时间不大,门开了,一个头发蓬松手掩襟怀的女人,把他们让进去。梁队长领先朝里走,到屋之后,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伸手摸出火柴,点亮灯,看了看炕上睡得正香甜的孩子,然后扫了扫炕,拉下条棉被,叫杨政委上去暖和一会儿。杨政委确实疲乏了,刚躺下,眼睛就睁不开了。朦胧之际,听到外间有说话的声音。他竭力尖起耳朵,听到下面的对话:

“我在这儿休息一天,行不行?”说话的口气,好像小学生向老师请假。

“不行!”女人说得挺干脆。

“孩子能带过去吗?放在这边没人照管哪!”

“这些问题上你少操点心。拿着个男子大汉,偏这么婆婆妈妈竭竭螫螫的。”

杨政委奇怪了。这是梁队长同女房东在交谈吗?想起老梁同志在路上喝退特务枪打炮楼那股威严雄壮的劲头儿,为什么在这位女同志面前这么服服帖帖的?正琢磨着,他们进屋来了。梁队长发现杨政委没睡觉,表情有些不自然,忙向他介绍这位女同志,说她的名字叫金环。杨政委说自己叫杨晓冬,趁着说话,向金环瞥了一眼,见她年纪不过廿四五岁,面色微黄,身材纤瘦,两眼显得聪颖机警,但是隐藏着一股子泼辣和傲气。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借杨晓冬政委的视角,描绘一个陌生人眼中老梁的形象特点,既概括了老梁的外貌,也体现了政委细致的观察力。
B.梁队长行进间偶遇特务,体现了当时环境的复杂与凶险,但梁队长在敌人心中素有威名,也能果断反问,从容应对。
C.小说一直采取全知视角进行叙事,如二人进村时的方位、地形、环境情况,还有梁队长是如何与金环对暗号的,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D.文章末尾,金环方才正式出场,但是她泼辣的性格已经通过之前的对话和老梁对她的态度、反应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几个分号,从内容上分别叙述了路途中不同的客观状况,体现了人物的主观心理,展现了老梁的谨慎、周密。
B.句子②写出了老梁的愤怒。因为他正在执行重要任务,敌人却撞到了他的眼前,而且还没认出他来,于是他爆起了粗口。
C.句子③中的“第一颗子弹是给你准备的”,表明老梁在威胁伪保长,这个办法比政委的“说服”策略更果断有力。
D.句子④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小说在紧张之余也富有诗意,兼有交代时间、调整节奏、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3.“梁队长根本不理睬他”这个段落,写出了不同人物的心理。请加以梳理概括。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个话题:简笔写英雄: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枪。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话题或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3-11-20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诊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和发生场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也是中国人永恒的思想和精神家园。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黄河流域在旧石器时期就出现了早期人类的活动,如果说中华文明的形成是“满天星斗”,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遗存则构成了文明“星空”中灿烂的“银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灌区的分布具有密切联系,沿黄河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积极促进了中国早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华夏民族由松散的政治实体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说,不同历史阶段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均代表着彼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特别是以瓷器、金属冶炼、文字、纸张、印刷等为代表的智慧创造,为世界文明谱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思想体系生成的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成为必然的趋势。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亦由此发展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主流思想逐渐形成,并在后来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在不同阶段形成多个文化中心,以势位差由中心向周边实现文化传播,塑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圈层,并与外部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广泛交流互鉴,促进了文明的携手对话。故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但我们应该清楚,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除具有根源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是当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层累致新的黄河文化担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将被重新审视与确立,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摘编自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材料二: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外传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历史上,黄河文化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发生了“箕子赴朝”“徐福东渡”等历史典故;向南,与长江文化相互融合,众多客家人、河洛郎越过岭南,漂洋过海深入东南亚,把黄河文化带到海外:向西,汉代张骞、甘英等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交往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日本等国家派遣大量使节、留学生等来华交流。宋朝时,中国对外开放走向巅峰,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向东延伸至北宋都城京(今开封)。通过这些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改革开放后,黄河文化同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譬如学术交流、文化旅游、建立大河文明联盟、为留学生开设中华文化课等。

现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为弘扬黄河文化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应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努力把黄河打造成全球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廊道、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首先要深入挖掘和整合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以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构建黄河文化品牌并大力对外推广,从而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要着力塑造黄河文化品牌,逐渐构建起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框架体系:再者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的渠道与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黄河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从传播的可视性、趣味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扩大黄河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戴庞海《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成果则是整个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B.黄河流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孕育出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成果代表着当时世界科技的最高成就。
C.黄河流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由此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主流思想体系。
D.当今黄河文化要想重现古代的文化辉煌,必须“请进来、走出去”,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不断创新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
B.黄河文化在新时代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重新审视、确立其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其文化形态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C.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步繁荣,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往也更为活跃,日本等国家加强了对华交流。
D.当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进而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
3.下列选项,不属于“黄河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是(     
A.1979年5月,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首演,40多年来,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800多场,深受观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为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B.2023年4月21日至22日,“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在山东东营隆重举办,与会专家集思广益,深入对话,以期向国际社会讲出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黄河故事”。
C.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开幕,会议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齐聚敦煌,深入交流文化,共襄文明盛举。
D.2023年8月8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甘肃五省文旅厅共同主办、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支持的“你好中国!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荐活动”在圣保罗举办。
4.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5.兰州市拟举办以“穿越千年丝路,领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论坛,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在论坛上为黄河文化代言,你将怎样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3-11-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诊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采用了《诗经》常见的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各章基本上相同,只换了几个字。但又不是单纯重复,而是递进式的复沓。
B.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C.重章叠句既突出了音韵和谐之美,又起到了加强情感抒发的作用。
D.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孔子对《诗经》有着很高的评价:“《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出以上孔子所说的哪种社会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注】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指讽刺时政。
2023-10-29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B.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C.“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D.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2.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
3.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
2023-10-1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坐对一山愁(节选)

张拓芜

日日夜夜他坐对一幅彩色的黄山照片,他们相对无语,却似乎隐隐约约地沟通;①他喃喃对它诉说一些相思和向往,仿佛那郁绿的松梢会摇动,那奔泻的松涛就是答复。实际上,黄山对他来说还真陌生,他从没到过太平县境,他所看到的黄山只是一小幅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劣质印刷品。也不知翻照多少遍了,粒子粗糙,影像模糊,一幅摄影却变成一张点画,但就这样,还珍宝似的压在玻璃的正中央。

别无他故,只因为黄山是皖南的一部分。他是泾县人,泾县离黄山还远着,还有300来里地;但是他贪婪而霸道地据为他故乡的一部分。为的就是那份日思、夜念、难以排遣、无法诉说的浓浓乡愁。

长时日地坐对,凝视、仰望那迷漫云雾,氤氮岚气,那朝瞰夕晖的金光灿烂,不就是自家后门边河对面的四顾山?一声无来由的汽车喇叭惊扰了他,再仔细些一看,才不是!四顾山圆润、敦厚、婉约、土气,怎比得这峻峭、挺拔、瑰丽、秀逸的黄山?他有些泄气,燃起一支烟卷,又陷入沉思;还是比得的,黄山虽好,毕竟不是我泾县后人的;四顾山也有黄山的不及之处,比如朴拙、野趣、憨土之气等等。

四顾山,他总共上去过两回。两回都是懵里懵懂,上山时都是漆黑的深夜,虽然都打着火把,火把的光亮只及一两丈远,要不是跟着大队人走,恐怕连下山的路都找不着。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如果把黄山比作相府千金,则四顾山就是采薪的村姑。如此一比,他就释然些了。

如今老了,有了些微常识,才知道四顾山在全中国诸大山岳中一千名以内是排不上榜的。和五岳相比,只不过是座小丘;在他的心中,世上没有一座山比得,因为四顾山是他最熟悉、最亲切的家山。

把黄山故作四顾,是极其勉强无奈的;从来名山胜水,要得诗人名士咏吟品题,四顾山地处偏僻,无此福气;好像现代的地理学家和摄影家也从未履临斯土,为了养我乡愁,暂把黄山借来一用罢,那天晚上,他陪好友去和明晨离台的摄影家话别,那摄影家正在装箱打包,他看到其中一幅似曾相识,心中大动,忙说:那幅不是黄山吗?”“正是。”“卖不卖?”“先生你要吗?

既然买不到四顾山画,那就弄幅黄山来解解馋罢!虽不是泾县的,但至少是安徽的。

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售价问题,以平常的常识判断,摄影总是照片,是可以一再复制的,售价总不会高出油画、国画和水彩,三两千元大概够了。下楼后好友告诉他每幅售价1万整,吓得他舌头半晌缩不回去!

如今这幅摄影作品已在好友手中提着,他也只好咬着牙关认了。好友知道他经济情况很不好,说由她付款,他坚决不答应。

挂在电视机的上方,对面的长椅正是他平常阅读、看电视以及玄思冥想的座位。自从有了黄山图,他的头颅开始15度的抑扬,夜以继日地读啊、认啊的,这以后竟成为他日常正规的课业。虽是相对无言,却能互通讯息,不管山岚云霭、谷风松涛,都能了然它们的语意,如比手画脚的手语一样,聪人懂得;图若有灵,当也能从泪眼中读出他的思念与狂恋!

③读图的时候,也很有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浑然境界,心中好生舒畅通泰。但两者层次悬殊,李白是诗人与哲人的情境,他是个极其俗鄙的游子,只为了抒发、诉说浓烈的乡愁,所以要故意地疑将黄山作后山了。

他常搜索枯肠地写些故土风物的小文,别人或许觉得无甚足观,而他却慎重将事,摊开稿纸之前,几乎有沐浴斋戒、焚香顶礼的虔敬,一如抄经;他把平日的朝思暮想、感恋怀念发展成一种感恩的反刍。那宛如一坛陈年老酒,愈久愈甘洌香醇,愈久愈平和醪厚。其实家山对他来说应是模糊的,自12岁那年离开故乡,就再没有机会踏进斯土半步。12岁只是个少不更事的小不点,因为身在此山中,也不曾对山川草石多做深入的了解,而且足迹所及也只是附近几个村庄,离家25里的县城,总共只去过一回,但他对故乡似要比他住了30多年的台湾还熟稔,第一眼看到那幅照片,就认出是黄山。

那幅图的取景只是黄山一个小角落,不是名气响亮的天都峰、始信峰、蓬莱三岛、飞来石等等的名胜;但他竟一眼认出,好似老朋友久别重逢。这就是故国家园给予他的精神感召!

他没有跟家人联络过,看到别人接读家书的欣喜和悲愁,他的心头更是酸湖翻搅。主要原因是他这40年来一直坎坷蹭蹬,一事无成,乏善可陈,没脸向家人报告近况;二则故乡亲人都已年迈凋逝。

新近从同乡处辗转得悉,他的老父业已作古,由于消息来源九转十八弯,又欠详尽,强迫着自己不去相信。回到家立即摊开一叠纸,恭恭正正地写下:父亲大人膝下……

离开父亲膝下已达44个年头,1万多个日子离乱分别,有多少话语、多少思念要倾吐诉说?但父亲业已作古,这封和着血泪的家书竟是欲寄无从寄了。也罢,我就用依稀的,不标准的,几乎遗失了的泾县土话读给壁上的黄山听,山山相连、血脉相通,请你转达给四顾山听,父亲的坟墓一定葬在四顾山脉的某个小丘的山麓。④父亲啊,你听得到不肖游子遥远的呼唤吗?!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顾山虽是家乡的山,却记忆模糊,有些土气,没有黄山的峻峭、瑰丽,所以“他”将黄山的照片挂在墙上。
B.“他”的经济情况很不好,却坚决不让好友付款。“他”买的不仅仅是一幅摄影作品,更是一帖解愁药。
C.“他”40年来没有跟家人联络过,得知父亲去世,却要写一封欲寄无从寄的家书,表现出游子的心酸与思念。
D.最后一段运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抒发的感情更加真挚强烈,进一步增强了作品感染力。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摇动”“答复”,化静为动,让人感到似乎隐隐约约的“沟通”,表现“他”对故乡浓厚的感情。
B.句子②将黄山比作相府千金,将四顾山比作采薪的村姑,两座山形象鲜明,各有其美,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C.句子③引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人与山“相对无言,却能互通讯息”的境界,“他”的心里悠然自得,舒畅通泰。
D.句子④表层的意思是儿子对去世的父亲的愧疚与呼唤,深层意思是漂泊的游子对故国、家园、亲人的呼唤。
3.“他对故乡似要比他住了30多年的台湾还熟稔,第一眼看到那幅照片,就认出是黄山。”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作品以“坐对一山愁”为题目,有什么含义?以此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宪成小题。

黄草

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注】①永泰元年(765),成都尹郭英义被兵马使崔旰攻袭,全家遭屠杀。邛州牙将柏茂琳、沪州牙将杨子琳、剑南牙将李昌夔均举兵讨旰,蜀中大乱。落魄的杜甫为寻找安身之地,携家逃难,驾舟顺长江而下,抵达乐温县(今重庆市长寿区)的黄草峡。大历元年(766)秋社甫在夔州,未得成都来人之信息,心疑崔旰之事不解,作此诗。②赤甲山:原夔门北侧的高山,现属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既回忆逃难沿途行船的艰辛,也写所处之地环境的萧条冷落,引人伤感。
B.颔联思接千载,思绪由写景转向关心朝廷的消息和蜀地战乱的是非争议。
C.颈联以秋风万里、锦水生波极言征人思乡之情,以罗衣湿透极言思妇忧虑之苦。
D.从“莫愁”看,诗歌情感走向是“以悲起,以乐结”,展现了杜甫积极昂扬的情怀。
2.同为寄寓夔州之作,这首诗与《登高》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