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8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形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传;传言之妙,非学不精。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夫茧缲以为丝,织为缣纨,绩以黼黻,则王侯服之。人学为礼仪,雕以文藻,而世人荣之。茧之不缫,则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情性未炼,则神明不发。譬诸金木,金性包水,木性藏火。故炼金则水出,钻木而火生。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才慧发矣。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染使然也;冰生于水而冷于水,寒使然也:镜出于金而明于金,莹使然也;戎夷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语,教使然也。远而光华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故吴竿质劲,非羽而不美;越剑性利,非淬砺而不: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成。

(节选自北齐·刘昼《刘子》,有删节)

文本二:

发虑宪,求善良,是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有删节)

【注】①:箭尾。②謏闻:小的声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然A故安B其学而亲C其师D乐其友E而信其道F是以G虽离师H辅而不反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雕以文藻”,用文采来装饰自己,与《石钟山记》中“余是以记之”句式结构不同
B.彰,指清楚、明显,与《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彰”意思相同。
C.铦,指锋利,与《过秦论》“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中的“铦”意思不同。
D.北面,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面向北方朝见天子,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茧不拿来抽丝,素丝就会在筐笼里被蛀蚀;人如果不学习,才智就将朽烂于心中。
B.“戎夷之子”虽然出生时声音相同,但长大后语言不同,是教育使他们变成这样的。
C.古代学校施行每年一次的成绩考核制度,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察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D.在求学的道理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敬重学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
(2)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5.两篇文章都谈及了学习的问题,请比较二者内容方面的异同。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文化软实力之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而不是,这个的显著特点就是。只有以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这个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同认可的道理。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

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

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

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以明德为基础的积极说理,既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华文明新形象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三元任利鹏《公共领域、公共说理与文明形象塑造——兼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

材料二:

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到了就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是与人的和平常要结合在一起的,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进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匕首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情绪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理解力。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

说理的结构主要包括主张、理由和保证。主张是说理陈述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又称论点主要思想,往往由一个主题陈述来表述。理由则是用于支持主张的,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统计数据、个人经验等。保证是说理过程中的中介,包括普遍规律、权威、表现、价值等。上述三种因素实际上可以对应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论证方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但这种形式逻辑论证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缺陷所在,是一种静止的推论,往往容易出现逻辑谬误。而图尔敏论证模式(Stephen Edelston Toulmin)是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性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模型由六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依据-Ground、主张-Claim、限定-Qualifiers、正当理由-Warrant、支持-Backing、例外-Rebuttal。这也是评估论证质量高低的要素。

依据(G),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

主张(C),被证明的论题、结论、观点等;

限定(Q),为确保主张/结论成立,而对论证范围和强度做的限定;

正当理由(W),连接依据和主张/结论的普遍性原则、规律;

支持(B),为正当理由提供进一步支持的陈述,以展示原则,规律的客观性。

例外(R),对已知反例的考虑,并进行补充性说明。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说到了公共说理靠的是“理”而不是“力”,二者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中指出“公共说理”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一己之理由并不完全自由,需要大家共同认可。
C.材料二提出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通过叙述故事来引导对方感同身受,是创造共识,而不是说理。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说理的“平等”,二者都就说理的对话双方而言,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事实为根据是说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空口无凭、信口雌黄,都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B.以“明德”为基础进行公共说理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发展的重要途径。
C.说理就会避免发生战争和混乱,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D.“发表意见”被认定为说理,需要有理由支持,并且理由被评估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提出“公共说理”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往的有效途径。
B.材料二引用《伊索寓言》中《太阳与风》的故事,形象性和思辨性兼备,证明说理是说服而不是强制。
C.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观点鲜明,中间部分从公共说理的三个原则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D.材料二用“摊开手掌”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说理”观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尔敏模式”操作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主张(C)、依据(G)和正当理由(W)作为论证基本要素,构成论证的基本模式。
B.依据(G)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C.正当理由(W)为由依据到主张提供桥梁和担保,探求正当理由是说理的关键环节。
D.例外(R)和限定(Q)这两个要素使论证更加周密严谨,体现说理者思维的辩证性。
5.2023年9月10日晚,在某直播间,一位网友吐槽眉笔太贵,却换来网红主播的激情回怼:“79元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请结合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里的说理构成三要素,简要分析这种表达的不当之处。
7日内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来,国人常以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国人以汤氏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在沈德符《顾曲杂言》中,有此一说:“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断语为《牡丹亭》评论之经典。一是确立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续《西厢记》,下接《红楼梦》之文学经典谱系。二则证实了《牡丹亭》彼时之影响,并确立了后世评价《牡丹亭》的基调。

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这一点,由《牡丹亭》的“题词”可窥见端倪: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在陈均教授的解读里,这段文字是汤显祖《牡丹亭》的题旨,即“情”与“理”的关系。事实上,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生死之间的“三生之情”,恰是汤显祖思想的塑造历程。有研究者称,此剧的蓝本,并非“题词”里所言之事,而可能来自话本,如《杜丽娘记》。但话本《杜丽娘记》不过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类型剧,其生死转换,也并无惊奇之处。其最终能由庸常的《杜丽娘记》升级为极富艺术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汤显祖充满想象力的改写,增添了诸多奇诡细节,从而造就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传奇。

《牡丹亭》大约于万历二十六年写就,之后迅速流传开来。其创作者汤显祖正身处宋明理学的笼罩中,对“至情”的讴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径,故而《牡丹亭》特意凸显了因梦生情的爱情线索。但很显然,它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种来自观众的自然选择。其时的汤显祖已经49岁,艺术思想与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创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譬如杜丽娘破棺而出,死而复生,刚烈且充满抗争的意味。昆曲学家陆萼庭就曾根据《申报》和《字林沪报》上的广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劝农》《学堂》《游园》《堆花》《惊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问路》《吊打》《圆驾》十二折。其中《劝农》以老生当行,如今已经鲜少看到;《问路》以净、丑当行;《吊打》以小生、老生当行。这一论述或许可以给《牡丹亭》的后继研究者予以新的启发。

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

关于《牡丹亭》的流传,汤显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牡丹亭》的传播,也是一部传奇。因其原非昆曲,昆改本甚多,吕玉绳、冯梦龙、沈璟、臧晋叔等都曾做过改编。汤显祖之异于他人处,在于文辞,音律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处。因而,阅读《牡丹亭》之逸闻甚多,《红楼梦》里甚至有林黛玉听《惊梦》之“原来姹紫嫣红”之曲的描写。

《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获得一个发财的畅销书目。所谓“《牡丹亭》甫就本,而识者已口贵其纸,人人腾沸”。从明代万历年间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种以上。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正德、嘉靖两朝的交接时期,王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将“良知”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论证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阳明心学高扬主体精神,反对盲目崇拜经典和偶像,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和灵明去审视一切。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小说、戏曲、民歌、说唱等都有辉煌的成果。在嘉靖、隆庆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热门。文人雅士们认真地读《牡丹亭》,一本正经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还让出版商把这些感想和意见刻在书里。

(摘编自杨道《<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亭》影响深远,因此国人视汤显祖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而把他与莎士比亚并称。
B.《牡丹亭》凸显爱情线索,但爱情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观众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C.从明万历年间直到清末,《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很多,但这些版本已非汤氏剧作的原貌。
D.汤显祖师承王阳明,讴歌爱情,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给予《牡丹亭》的评价,《牡丹亭》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其成就已超过《西厢记》。
B.《牡丹亭》的蓝本可能是庸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但《牡丹亭》极富艺术含量,可见作者的个人素养在创作中起着极大作用。
C.汤显祖长于文辞而短于音律,原来不是昆曲,冯梦龙等不少剧作家都曾改编过汤显祖的《牡丹亭》。
D.《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版商大量刊印这部作品获取利益,《牡丹亭》也借此加快传播。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中,作者旁征博引,既引用古代文献,又引述他人研究成果,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
B.材料第二部分以昆曲学家陆萼庭的事例为论据,论证了其做法可以给《牡丹亭》后继研究者以新的启发的观点。
C.材料论证语言严谨,如第二部分第二段运用“大多”“很少”等限定词,使表述不绝对化而显得更合实际。
D.材料三个部分围绕作家的创作理念、《牡丹亭》的主旨、《牡丹亭》的影响依次展开,论证思路非常清晰。
4.下列对材料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牡丹亭》的“题词”原文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材料提出的汤显祖以情对抗主流之理学等观点。
B.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让读者了解汤显祖的创作理念,更好地理解《牡丹亭》。
C.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可以彰显材料的人文底蕴,增加材料的文化气息。
D.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
5.《牡丹亭》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牡丹亭》的创作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废墟上的菜地

晚乌

①下班到家已过十二点。午饭和往常一样比较简单,喝一口豌豆蛋花汤,忍不住说真好喝”。豌豆,是母亲自己种的。她从厨房里拿出一个小布袋,一边打开一边美滋滋地说,不太多,但很让人喜欢。我瞥过去,那里面装着的青绿豆荚,颗粒饱满。

②几年前,为了帮我照顾孩子,母亲从乡下来到城里。这种迁移如同一把无形的刀,缓慢地切割着母亲。她不说什么,我也能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蛛丝马迹。白天,她窝在家里,时光泌出漫长的丝,将她束缚。有时她从卧室踱到客厅,又从客厅挪到阳台,像在寻找什么,默默地。她常看的电视节目是我们省台的玩水冲关,偶尔换到新闻频道,她总是对我说,电视里讲的,听不懂。她简洁的言辞后跟着长长的叹息。我给她买的智能手机,她不会使用,最后闲置在书架上。有时,她会打开门,随后又将其关闭。后来,孩子入了幼儿园,母亲多了闲暇,开始拓宽活动区域,去楼下不远处被拆的棚户区那片废墟上种菜。她从碎石渣里清理出厨房大的一块领地,现在便隔三岔五带回一小布袋青绿豆荚,或几棵根部冒着乳白汁液的生菜。

③围在废墟周围的栅栏被人抠裂,朝外翻卷的绿铁皮被风一吹就发出脆响。那里有一孔洞,是种菜人弯腰进出的门。一同出入的还有水壶、锄头、弯刀、铲子。这些和耕种有关的工具,被母亲隐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她把锄头横放在自己的折叠床下,铲子放在鞋架的底层,弯刀立在冰箱与墙之间的缝隙,水壶放在花架上。如果这些工具会表达情感,它们跟母亲一道出门时,一定会像孩子那样开心到尖叫。它们回归土地,不,并不是我在乡下看到的那些松软的黑土,具体点说,那是碎石、断砖及大块混凝土堆叠成的废墟,一把锄头在断壁残垣里爬行,母亲的脸上挂着汗滴。她浑身湿透,开门出现在客厅,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搏斗。随后,她迅速清理农具,把它们放回原处,再找来洁净衣服,沐浴。晚间我们回来时,似乎什么都未曾发生。

④母亲在城市生活中习得了绝佳的藏匿本领,这些背后,一同隐藏的还有她自己的心事。

⑤我曾去过母亲的菜地。母亲的小块石渣地卧在断墙之中,种着大蒜、豌豆、生菜,那些细弱的苗,像是一块土地微弱的呼吸。母亲第一次割生菜回来时曾说,买种子的本钱已经收回。我记得,她使用的是我们家一贯的低调不张扬的口气,平静中还带着终有回报的自豪。母亲的算计,听起来格外世俗。但我并不嫌弃这些,相反,我会给她诸多赞美。在乡下,母亲干农活粗放豪迈,她早出晚归,经常忘记时间,汗流浃背而又不知疲倦。在城里,母亲对这里的生活缺少掌控感,必须在日常事务中学会平衡,精准到每个时刻。因此,种地这样的事情,好像也变得精致起来:她把肥料装进塑料瓶,用废油桶装清水,用旧童车推着去给蔬菜施肥。垦荒的劳苦,随时被毁坏的可能性,她似乎都忽略不计,行动中有我行我素的坚决。我终于明白:在那小块地面前,她几近忘我,泥土,让她忘乎所以。

⑥母亲一生未进过学堂,我一直相信,如果有机会读书,她一定会有不同的人生。从前,母亲会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教育我们,后来又试图用那些故事教导我正在念高中的侄女。女孩缺乏耐心,三言两语便可让奶奶闭嘴不再说话。母亲故事的主题是:凡事都要做好,争取第一。然而,母亲的人生中鲜有机会展示自我。

⑦我不禁想起母亲人生中已过去半个世纪的那个故事。生产队里的男男女女在集体劳作间隙,组织了次插秧比赛,母亲上午赢得很轻松。有人不服气,坚持下午再比一次,结果还是母亲赢。她给我讲完这个故事后,低声又略带兴奋地说:当年,我上午赢得轻松,基本没使劲。下午又要比,我稍微使出一点力气,还是我赢。那一次,她赢得了可以吹嘘一生的价值感,声名大噪。

⑧是土地,是劳动,成就了她。

⑨现在,和母亲一起种菜的有不少人,元元的奶奶,胡小功的奶奶,丁家枫的外公,他们像蜗居在春日荨麻叶片下的虫子,在蒿草丛生的废墟上自得其乐。他们是废墟上的首批种地人,都来自外地,住在这整体功能颇为完善的小区里,帮着带孙辈。他们此生也许未曾想到自己会住在洁净明亮的高楼里,把心神分给不同的地方,一面记挂着老家的房子、院落、老伴甚至一条狗,一面在城里过着逼仄但又无法摆脱的生活。

⑩夜幕将临时,他们常聚集在楼下说话。或站或坐,说话。有时,她们还会把自己种的菜拿来跟大家分享,一把豌豆、两棵生菜或几根蒜,这或许能让彼此产生回到乡下的短暂错觉。谈起种地经验,他们有抑制不住的热情,聊着聊着,时间就过去了。黑夜漫长,来自菜地的那点荣光,好像可以帮她们驱散寂寥与不安。偶尔,附近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她们还会仔细甄别,听那声响是否来自废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从乡下来到城里生活,感到寂寥与不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离开了自己的土地,让母亲极不适应。
B.母亲习得了藏匿的本领,藏起工具,清理好劳动的痕迹,说明她种菜的行为并不为城里的孩子所接受。
C.全文围绕着菜地来写,不仅写了母亲来到城里后与土地的“交道”,也写了年轻时母亲与土地的故事。
D.母亲在废墟上种菜,因为有菜就有土,有土就有了根。这一社会现象,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移如同一把无形的刀”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长时间不适应城里生活的钝痛感。
B.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被作者借用来塑造母亲形象,比如细节描写、心理刻画,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力。
C.文中回忆了母亲在生产队里参加插秧比赛的故事,拓展内容空间的同时,也让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
D.作者善于撷取日常的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这种写法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极为相似。
3.“土地”作为贯穿文章始终的抒情意象,不仅是物质源泉,更是精神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土地”之于母亲的意义。
4.作者晚乌在谈及创作时曾说:“散文,就是说话,要真实朴素,道出心中的欢喜与哀伤。”请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如何践行这一创作理念的。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词人时任参知政事。②九门:都城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轻快之笔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场面,下阕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的景象与年华易老之叹。
B.“暖日迟迟花袅袅”句中“迟迟”形容阳光温暖,白昼日长;“袅袅”形容花枝摇曳、香气散发之状。
C.“花不能言惟解笑”这句将花当作人来写,花儿不会说话,任人品评,而绽开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靥。
D.“长安城里人先老”与“花开未老人年少”构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
2.“车马九门来扰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都运用了叠词。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者的表达效果。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栓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热,密封在一个有盖的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地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地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地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助全都哭了出来。

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九个字干净地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交代清楚,即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
B.文嫂虽“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但其妨碍建校,拒绝搬走,并得寸进尺,要求学校加盖鸡窝,还是体现了人的劣根性。
C.文嫂为金先生服务,虽然是为了讨生活,但也因其对知识分子的敬意而尽心尽力,而金先生却偷吃了文嫂赖以生存的鸡。
D.文章结尾文嫂大哭一场,这哭声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叹,也是对自己一辈子委屈的发泄,更是对偷了鸡的金先生的控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于平淡中开掘出金昌焕在斯文外表掩藏下的虚伪与鄙俗,对五四运动以来被神化的学生形象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具有现实意义。
B.《鸡毛》为笔记体小说,其文字叙事简要,朴素干净,点到即止。华丽浮躁之词极少,多为平实之语,遵循了汪曾祺一向的语言风格。
C.在结构上,《鸡毛》则有着汪先生一惯的大巧若拙的特色,表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小说全文,全无拘束,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不淡不烈。
D.本文以“鸡毛”为线索,也以之为题,既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又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
3.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讽刺金先生这一物形象。
4.汪曾祺说“我的感情无非三种:忧伤、欢乐和嘲讽”,本文中我们能看到文嫂的“忧伤”,能看到对金先生的“嘲讽”,也能感受淡淡的“欢乐”,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欢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中“斜日”点明了时间,“西风”突出了季节,这首词写出了词人在秋日把酒临风时的所见所感。
B.“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两句描写荷花如同被胭脂染过一般红艳,可谓以乐景衬哀情,突出词人愁思之深。
C.“尚想三径菊花丛”一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意,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写词人想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老翁,直抒胸臆,进一步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情。
2.“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三句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安定孟与时与余为同年进士,以余年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与时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宜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难得。”赵先生,成都人也。余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缘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美与时之获见先生也,又喜与时之得师也。

(节选自归有光《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有删改)

材料二: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

越地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

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熏蒸渐泽。今大者专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欧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节选自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有删改)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余好古文辞A然不与B世之为C古文者合D与时E独心F推让之G出于其意H诚然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文中指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与现在表示年龄相同的“同年”意思不同。
B.故,文中意为因此,与《屈原列传》中“故其称物芳”的“故”意思相同。
C.中州,又名中原,是区别于我国边疆地区的说法,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D.累,文中意为连续,与成语“日积月累”的“累”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与时与归有光情同手足,当孟与时出任成都推官时,归有光因为没有礼物可以赠送给孟与时而感到惭愧。
B.归有光一直想要与赵孟静相见,但却未能如愿,因此他对孟与时到蜀中以后能见到赵孟静相见并师从他学习表示羡慕。
C.曾巩对越地非常熟悉,他认为越地同中原差别不是很大,物产之美“绝于天下”,百姓很少打官司,喜好嬉戏娱乐。
D.曾巩主张为官者不管官职大小,都应有“德义惠爱”之仁,并以此“熏蒸渐泽”百姓,而不应“倾摇懈弛”。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而越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
5.这两篇赠序都表达作者对友人的股切劝慰之意,请分别概括作者的劝慰内容。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胡声声

宋向阳

在七步楼附近的小巷里,锔匠何成摆了个摊子。头几日,何成一件活儿也没招揽到。他不急不躁,拿出一把二胡,满脸沉醉地拉出动听的曲子。渐渐有人围拢过来,在他旁边兜成圈子。曲罢,何成冲大伙一鞠躬,笑道:诸位,谁家里要是有瓷器啥的不小心碰了,可以找我来锔。有人哈哈一笑,说:“没问题,再拉个曲子吧。”又有看客过来,以为何成是卖艺的,往他的摊子上扔了几个零钱。何成见了,拉胡弦的手猛地一颤。何成捡来几个瓷瓶,拿到了摊子上,用锤子把其中一个砸碎,然后开始找碴、对缝、钻眼、上锔子。一人凑过来,看他入神地干活,向四下招呼道:“嘿,这个拉二胡的还会锔东西。”何成怀里是一个蓝花瓶,朵朵碎花在他的手里逐渐变得完整,有枝有叶,充满了生机。末了,何成用鸡蛋清和着瓷粉,在上面涂了涂。此时,所有的锅子随着裂纹的走势,在花丛两侧形成架构,合为一体。周围的人连连点头,夸何成还真有一套。于是,可成逐渐有了锔活儿。

闲暇时,他依然给大伙拉二胡。大家乐呵,他也跟着乐呵。

这天,何成正在摊上锔一个咸菜罐,一个胡子拉碴的人怀里抱着布包,站在他的面前说:“费老劲,可找到你了。”

何成抬头看了看他,继续干自己的。

他弯下腰,说:“兄弟,我是下店村的赵喜奎呀。”

何成说:“认识,你那把茶壶还在用不?”

赵喜奎垂下头,说:“用呢,可结实呢。”

何成看周围没有外人,轻声说:“那天你忘了给工钱,是你当干部的儿子给的。”

赵喜奎羞得满脸通红,说:“这回我先给钱,你再干活。”说罢,腾出手来掏出十元钱,放在摊上。

“你的活不好干啊,按常理我不能再接。”何成锔好了咸菜罐,望着赵喜奎说。

赵喜奎解开布包,里面是一只瓷烟灰缸,他深深地给何成鞠了一躬。

“兄弟,当初我让猪油蒙了心,你差点白忙活一场,大人不记小人过,就把这活儿接了吧。”赵喜奎说。

“你家有钱,还是再买一只烟灰缸吧。”何成说。

“兄弟有所不知,这个烟灰缸是我祖上留下的,我爹想把这玩意儿修好,不然就不做八十大寿。”听了这话,何成的心一下子被泡软了。他拿起瓷烟灰缸,把一块掉渣拼上,仔细瞅了瞅,然后凝神聚气地钻眼、打扁子。一番操作,烟灰缸完整地呈现出来。那几个细小的子,倒像几根突现的藤蔓,让上面几朵蓝花多了一分诗意。

赵喜奎见了,朝何成深深鞠了躬,从口袋里又抓出几张纸币,一同塞给何成。何成淡淡一笑,将多出的钱又还给赵喜奎。

赵喜奎临走的时候,何成又拉起了二胡,音律绵柔舒畅。赵喜奎听了,眼泪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这天,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抱着个玉石笔筒来了。他到过这里几次,很少说话。何成感觉他的眼神发直,脑子好像有点问题。老头把笔筒放在何成面前,小声地说:“坏了,锔上。”何成拿起笔筒,吃了一惊。笔筒的胎面光滑细腻,如婴儿的皮肤;不薄不厚,呈半透明状,上面刻着山水景色,相映成趣。遗憾的是:它的下部出现一道裂纹,影响了整体的美感。

“太可惜了。”何成双手转动着笔筒,摇头叹息。

“快补上它,家里有钱。”老头目光依旧发痴,反复叨咕。

“这可是个细活,别着急。”何成点点头。

老头不说话,傻乎乎地笑。何成拿出一块细布,把笔筒里外都擦拭得干干净净。然后,端详了老半晌。何成用细绳把笔筒系紧,轻轻拉动金刚钻。到了一定深度,他小心翼翼地抽出钻头,唯恐稍稍一用力,把它钻透。他选好几个子,用小锤子把它们一个个敲了进去。

何成干完这桩活计,老头却不见了。此刻,夕阳将落,晚霞的余晖照在笔筒上,笔筒越发显得别透、温和。那几个锔子顺着裂纹的走势,像一个长长的竹排,漂浮在水面上。它的加入,使笔筒的整个刻图瞬间有了动感,浑然天成一般。何成举起笔筒,仔细地打量着。笔筒底座下刻着:大明宣德。看着看着,他的呼吸急促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笔筒。

天黑时,何成没有等来那个老头,他把小车推到七步楼前避风处,一直等着。夜里,他把笔筒用布包好.放进贴着胸脯的地方,靠着墙角睡着了。早晨,他吃了点干粮,又摆上了摊子。这样,何成足足等了五天!一个小伙子心急火燎地来到这里,找到了何成。原来,那个老头回家后突然得急病去世了。办完丧事,他的儿子翻箱倒柜也找不到先人留下的笔筒。他和邻居打听到,父亲曾经抱着笔筒去了七步楼边的巷子。何成经人证实,确认小伙子就是那个老头的儿子,一直在外地工作,将笔筒还给了他。小伙子给足了工钱,还不住地感谢何成。

事后,有人对何成说:“这笔筒够你干半辈子锔匠的!”何成淡淡一笑,坐在那里拉起了二胡,声音柔和舒缓,像小河流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有人往摊子上扔零钱,何成“拉胡弦的手猛地一顿”,这一细节说明了何成对自己被当成卖艺人感到震惊。
B.为了证明自己锔东西的手艺,何成当着众人的面,将蓝色瓷瓶砸碎后又重新锔完整,他的技艺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C.何成本不想替赵喜奎修瓷烟灰缸,是因为赵喜奎上次修茶壶时没给工钱,但这次赵喜奎先付钱的做法让何成改变了主意。
D.何成欣赏锔完后的玉石笔简时发现底座刻的“大明宣德”.“呼吸急促起来”,说明他意识到这个玉石笔筒价值不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一个长长的竹排,漂浮在水面上”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何成技艺之高。
B.小说截取几个日常生活场景,没有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场景看似独立却又前后勾连,引人入胜。
C.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特色,如“费了老劲”“你那把茶壶还在用不”等体现出口语化特点。
D.老人刚死,他的儿子就开始翻箱倒柜寻找玉石笔筒,作者在这里对人情的冷漠进行了鞭挞。
3.请简要赏析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4.有人说,“有一流的心性,才有一流的手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何成身上体现了哪些“一流的心性”。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比如,德国汉学家卜松山的《象外之象——中国美学史概况》将市美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基本线索,从“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等问题出发凸显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中国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证的。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象”“意境”“气象”等概念范畴组成了一个强大系统。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属于传统,而且也属于现代。叶朗曾反复强调,“美在意象”并非自己首先提出,而是从朱光潜、宗白华开始的许多学者在美学理论的核心区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共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一种趋势,那就是人们在学习和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仅仅用西方美学阐释中国美学的方法论之弊,从而转向重视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并以此为基础,寻求中西美学的对话与沟通,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意象美学研究试图融合现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现象学美学的理论资源与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相互比较、阐释与论证,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如叶朗借鉴西方现象学意向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张世英以海德格尔所代表的“显隐说”来展示传统“意象说”的当代意义等,都体现了这一努力。

(摘编自毛宣国《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

材料二: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相对于前人而言,无论从学术现代转型讲,还是从成果数量看,都有可观之处。单就意象研究而言,知名学者叶朗先生就有“美在意象”的努力尝试。但需要指正的,叶朗先生的“美在意象”的理论探索,既有积极借鉴西方理论的可取之处,亦有批判不足而遮蔽了中国自身特色的地方。

拿西方现象学来说,叶朗先生对此也是大量引述的。但现象学毕竟是西方的理论,它的很多论述与主张未必就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现象学实质上是“显现学”,是侧重于讲“显现”“敞开”的。但是,倘若考察中国传统,就会发现古人有注重于“微”“隐”的传统。就儒家来说,他们强调“微”,比如“未发之中”的那种“隐微之地”;就道家来说,“隐”更是其鲜明的立场,所谓“道隐无名”就是认为“不可见”更重要。所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有意地寻求“微”“隐”而不是“显现”是异于西方文化的非常突出的特点。而叶朗先生在论述中多次强调的“照亮”,都是从西方文化主流讲的,本质上都是强调“人”的在场,强调“意识”的在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相比而言,西方人性格开放外露,中国人多内敛含蓄。从《论语》的时代,中国人的理想性格是“刚毅木讷”类型的,是低调的,由此而带来迥异于西方艺术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形式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隐”。中国艺术的这种特点在中国画方面表现得很突出。首先,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传统人物画几乎没有裸体的,这是重“显”与重“隐”的最直观的反映。其次,作为最诉诸视觉的艺术,中国画偏偏不大在乎“形”的刻画,所以写意画是主流。中国画的基底不是“有形”而是“无形”,其艺术本体是“不可见”“无定形”。中国传统诗歌,“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与西方诗歌比较就显得低调平和。

由此可见,叶朗先生大量引述西方现象学家的艺术主张,却还要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来谈问题,就显得龃龉不合。这就表明,我们在运用西方理论时,一定要有所辨识,更要有所批判。这里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西间的巨大差异。叶朗先生曾引述海德格尔论凡·高油画《农妇的鞋》的文字来阐释自己的主张。海德格尔的文字是围绕着“劳作”“辛苦”展开的。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讲,从艺术主流讲,中国更侧重于“闲”的意趣,更注重对“劳苦”的淡化。中国学者面对这样的油画会怎样想呢?请看郑湧先生的质疑:“海德格尔展示的是农妇在田间的劳作和生活。然而,凡·高这幅油画中的‘鞋’,明明是解开了鞋带的,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没有穿着的。这恰恰是说明:此时农妇没有在田间干活……为什么不从‘不工作’、休闲的状态、角度去解读这双鞋呢?”郑先生的质疑是可贵的,且不说其是否在理,至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摘编自田义勇《叶朗“美在意象”理论反映出的当代美学主要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都认为不能全盘采用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美学。
B.材料一指出,意象既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因此具有很强的统摄力。
C.材料一认为,从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出发,寻求中西美学的对话与沟通,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趋势。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意地寻求“微”“隐”,这与强调“显现”“敞开”的西方文化明显不同。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在学术转型上还是成果数量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都超越了前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B.中国画并不太在意对“形”的刻画,而是强调“无形”,追求艺术本体的“不可见”“无定形"写意画是其创作主流。
C.中国传统诗歌具有“从不明说.全凭暗示"的特点,这是由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决定的。
D.研究者只要能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取舍,就不会出现龃龉不合的情况。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指出中国当代意象美学的特点及重要性,为后文论述其重要研究价值打下基础。
B.材料一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阐明中国艺术家的一些观点和命题可以在审美实践中验证。
C.材料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观点鲜明。
D.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话题,然后再层层深入分析,最后补充论述,思路清晰。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叶朗的“美在意象”理论,但作者的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同是鉴赏凡·高《农妇的鞋》,海德格尔和郑湧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请结合材料二对此简要说明。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