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6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动物纹样是实用美术中应用极广的装饰,它以动物的自然形象为依据,可又不是动物自然属性的摹写,它以自己的形象内涵,赋予人们以某种哲理观念,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因此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

商周时期的动物纹样有器形化立体造型、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侧影式写实简化适形造型、侧影式简化变体型适形造型等主要类型。器形化立体造型用于青铜酒器尊、彝造型为最多。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和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相关,因此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主要手法是在鸟兽形器体周身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使之神秘化。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各种鸟兽形玉器为代表,动物的形体结构只用几根简单的线条加以刻画。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是商周青铜器主要的纹样造型方法,主要题材有饕餮纹、龙纹、夔纹等。

秦汉正处于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汉武帝击破匈奴,都表现了气势磅礴的创业精神。秦汉时期的动物纹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进取的精神。汉代各地工艺美术的形式,也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睢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

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例如长安昭陵刻着六匹带箭的骏马,通过战马来歌颂开国皇帝的功绩,激励后人恪守祖业。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动物图案随着文化的发展,充实了寓意内涵,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调。躯体肥壮,形象丰美,性格温顺,动态安详,是盛唐以后动物造型的特征。唐代动物纹样造型吸收外来文化的滋养,形式更为多样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吸收波斯联珠纹形式的影响,联珠纹呈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这类纹样在丝绸之路出土的织锦中极为多见。

古代的封建政治走向下坡路,已经失去了向上发展的生气,动物纹样从此失去了创造性。宋以后流行吉祥图案,用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谐音或借形喻义,表达某种吉祥的含义。明清时期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图案造型渐趋定型化、形式化,动物图案除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等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的作品,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拙稚动人,能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而有高度的艺术水平之外,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简述)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先驱,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将东方图案转化为经典的欧洲纹样,比如他设计的莨苕叶纹,叶子和花朵围绕S形主茎进行各种翻转和弯曲,极富柔韧性的波状线条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这种具有想象力的植物形态又启蒙了欧洲的新艺术运动。

威廉·莫里斯的莨苕叶纹其实是一种以波状藤蔓为主要结构的卷草纹,这种纹样最早见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和陶器上,叶形多呈掌状叶。实际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亚历山大从爱琴海畔远征中亚、印度,卷草纹便开始向东方传播,一路浸渗了多种风格,在不同地域表现出不同样式,如伊斯兰世界将卷草纹变化为极富几何性和规律性的阿拉伯藤蔓纹等。

在中国魏晋时期,卷草纹主要以金银花的茎蔓为原型,经过提炼加工后,形成了花瓣细长、叶形简练的S形波状装饰带,也被称为忍冬纹,主要用作建筑的边饰,如门框、碑刻边饰等。同时,由于波状结构自然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往复的艺术效果,它也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装饰纹样,常出现在佛龛外沿、石窟壁画的边饰等位置。

到了唐代,古代匠师们大胆地在波状结构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枝叶、果实,形成了忍冬卷草、葡萄卷草、莲花卷草、牡丹卷草等不同形式,这种变幻莫测的组合形式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成为唐代的流行纹样,所以,日本人又称其为唐草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唐代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以卷草纹为代表的植物纹样竟全取代了以云气和动物为主体的纹样风格,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整体转向了愉悦心情的植物花卉,这也正如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一样,体现出了面向自然、重视人性的新趣味,这对以后中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和整体审美意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卷草纹这种外来的艺术样式,在落足中国的土壤后,本土匠师们主动追寻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灵活调整变化,形成了一种本土化的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审美趣味。比如古希腊的掌状叶纹、拜占庭的华丽卷草等,都体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理性美感,而中圆的卷草纹则通过舒展回转的曲线产生了一种富有韵律的律动感,其连绵起伏、生机蓬勃的视觉形象又被赋予多福多寿、长寿万年的吉祥寓意。

从忍冬纹到唐草纹,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图案体系在借鉴外来艺术形式时充分表现出一种罕见的适应能力与再生能力。古代匠师们以高超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艺术素养,大胆将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形式进行利用和转化,最终形成了与本土相匹配的艺术风格,这正是中国传统图案形成其永恒而独特魅力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光明日报》吉祥寓意东方审美-传统装饰图案的融合与变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动物图案具有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的特色。
B.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具有结体肥壮、形象丰美等特征。
C.魏晋时期的忍冬纹,主要原型为金银花茎蔓,经提炼加工后,主要用于建筑的边饰和佛教艺术。
D.卷草纹源于西方,落足中国后,形成一种本土化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趣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纹样能够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而时代特征也影响着动物纹样的特点。
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因此采用在鸟兽形器体周身普遍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的手法,使天命神权神秘化。
C.明清时期动物图案,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D.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出了面向自然、重视人性的新趣味,对以后中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和整体审美意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尾段观点的一项是(     
A.《隋书·何稠传》记载,“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织纹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上甚悦”。
B.波斯的萨珊王朝风格联珠纹,传入中国后中间的动物纹逐渐消失,纹样外围的花卉团窠环越来越大,形成了花卉团窠纹样,即宝相花。
C.唐代窦师纶吸收中亚、西亚等地的图案题材和表现技法,洋为中用,创造出寓意祥瑞、章彩奇丽的各式新颖绫锦,被称为“陵阳公样”。
D.原产中亚的玻璃八棱杯,流入唐朝之后,工匠仿制出了陶瓷质八棱杯,并开创了带把手的八棱杯。
4.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唐代流行纹样的一项是(     
A.B.
C.D.
5.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说对象分别是什么?各自主要从哪个方面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丁端州

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注】①丁端州:丁宝臣。据记载,其在越州除弊兴利甚重,再迁太常博士,移知端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端州,今广东肇庆。②铜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③竹符:汉时竹制的信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借指州郡长官。④沈休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尾句悬想友人在南蛮地生活过长,身体就会孱弱似沈约了,丰富了诗的内容和意蕴。
2.王安石写此诗回复丁宝臣,用以安抚友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
昨日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节选自《论语》)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之兄长,齐桓公与之争位,最终杀了他。管仲曾是公子纠的家臣。②归:藏钱的府库。③树塞门,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④反坫,国君同别国国君会晤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⑤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的三位宠臣。⑥文:指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文公死A晋B袭C文公之余D威E得为诸侯之盟F主G者H百有余年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在材料一中的意思是辅佐,与“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一句中的“相”词义相同。
B.被发左衽,指头发披散,衣襟向左开,文中代指华夏将沦为文明未开化的夷狄之族。
C.弹冠而相庆,含贬义,指“三子”在管仲死后为自己将得到齐桓公的重用而相互庆贺。
D.手足,文中借代举动,与成语“情同手足”“手足之情”中的“手足”词义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从一臣不事二主的立场怀疑管仲是个仁者,而孔子则从造福天下百姓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历史功绩,言外之意认为他有大仁。
B.孔子认为管仲“器小”,批评他不俭,家有“三归”且“官事不摄”;还批评他不知礼,在有些生活享受上甚至超越了齐桓公。
C.苏洵认为,从源头上考量齐国的成败,成功起于鲍叔而不是管仲,衰败则起于管仲而不是受齐桓公宠幸的竖刁、易牙等三个奸臣。
D.同为春秋霸主,晋文公之才没超过齐桓公,手下大臣又不如管仲,然而在两人死后,晋、齐两国的国运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5.同为批评管仲,孔子与苏洵的批评目的却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几点了

范小青

梅新是新来的医生,今天是她到社区医院上班的头一天。

她刚坐下来,一个看似八十多岁的老人走了进来,手臂搁在桌子上。她以为他要开始诉说自己的病情,等了一会儿,老人说了一句,现在几点了?八点半。她回答的时候,看了老人一眼,她是有经验的,所以已经有了一点预感。果然,老人又说,现在几点了。这回梅新基本判断是阿尔茨海默症了,老人其实并不是在提问,或者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在问什么。

她试着转移他的思路,拿起听诊器说,我听听你的心肺。听诊器触到了老人衬衣口袋里的一个硬物。梅新探看了一眼,那是一块旧式的怀表。

老人的情绪焦虑起来,他嚷嚷着说,我的表不见了,我看不见时间了。梅新无奈地从老人口袋里取出怀表,递到老人面前。但是老人视而不见,焦躁地说,我的表不见了。

她把表塞到老人手里,你的表在这里呢。老人站了起来,我没有时间跟你说话了,我要回家找我的时间。

梅新扶着老人走出诊室,坐在门诊大厅负责分诊的护士小金看到梅医生陪着老人出来,就冲着外面的不知什么地方喊了老人的保姆,小英子,走啦——

那个叫小英的保姆一头冲了进来,说,现在几点了?今天怎么这么快?

一老一小走了出去,小金仍然小心着说,梅医生,基本上,以后每天你都能看见他,他很准时的,每天都来。

她们正说着话,小金的手机响了。小金一看来电,张开嘴巴,脸也红了。还没接电话就叫嚷起来,哎哎呀,我差点忘了——哎呀呀,现在几点了?明明手机上有时间,但她又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更加急了。她一边捂紧电话,一边对梅新说,说好要去看一条柯基犬,约好九点的,现在已经——唉,我这个人,太没有时间观念了。一边说一边跑了出去,梅新看着她往马路对面跑,背影也是很着急的样子。

梅新回到自己的诊室,里边的长椅上已经坐了三个病人,依次排着,虽然都坐着,但是梅新能够感觉到他们身上散发着的都是着急的气息。

排在第一个的是一个面带怒气的中年男人,他正在嚷嚷,医生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跑到外面瞎聊天,浪费我们时——忽然看到梅新进来了,他话说到一半,嘴张着,脸涨红了。

排在第二的那位妇女本来就只在长椅上坐了半个屁股,好像随时要抬起来,况且她一直就是一脸焦急的样子,现在见这个男人有点不好意思,她赶紧说,让我先看吧,现在几点了?我时间来不及了。

脾气不好的男人又不高兴了,说,你时间来不及?就你忙?现在谁不忙?再忙也有个先来后到,不要不讲规矩。这么说着,他一屁股坐到梅新面前的凳子上,仍然气呼呼的。

排在最后的那个老先生看起来是个老烟枪,一直在咳嗽,而且满脸不耐烦,抱怨说,喂,咳咳咳,你们为什么要到八点半才开门呢?我四点钟就起来了,要来看个病,要等四五个钟头……

小金已经看过狗回来了,够速度的。梅新听到外面那个妇女配了药,叽叽咕咕说来不及了什么的,好像赶紧要走了,却又停下来问小金,金护士,这个新来的医生,面孔板板的,干什么,很了不起吗?

小金说,大医院下来的,当然了不起。可是,她不会笑吗?小金口气呛呛地说,她干嘛要笑?有什么好笑的?那女子了一声,说,我知道了,肯定是出医疗事故了,搞下来了,难怪不笑。嘘——小金责怪女病人说,去去去,没有医疗事故,你不是很忙吗?有时间在这里废话。

确实没有医疗事故。那一天梅新和科室主任丁医生一起值夜班,晚上八点十分,她给丈夫打个电话,问他接到她妹妹没有,丈夫的手机里却传过来电视机里的声音,丈夫了一声,随口说,现在几点了?

那时候是八点十分,丈夫居然还没有出门。听了丈夫的话,她咬紧嘴巴,满脸通红。算了算了,不用你去了!她挂断电话,和丁主任打个招呼,就火急火燎跑出去,开车到地铁口,接了妹妹,把妹妹送到开会的宾馆,再返回医院。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丁主任主治的一个病人病危、抢救、死亡,等她回到医院,家属已经在嚎啕大哭了。

抢救无效,没有医疗事故,和梅新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偏偏当时她脱离了岗位,医院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恰好需要轮派医生去社区医院支持工作,但像她这样的骨干派下去,也就是不处分的处分了。只是事后想想,真有那么急吗?

中午休息的时候,梅新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喊她,梅医生,梅医生,上班了。小保姆陪着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又来了。老人重新坐到了梅新的桌子前面,跟梅新说,医生,现在几点了?我的表坏了,时间找不到了,你能不能帮我修修表。

梅新不知如何应对了,老人接着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纸,塞到梅新手里,说,时间在这里。梅新低头一看,是一张发了黄的纸单,没来得及细看,小金就不耐烦地赶人了,哎哟哎哟,下午的门诊马上就开始了,外面好多病人都已经在排队挂号了,小英子,你带他走吧。

老人死死盯着梅新握在手里的纸单,梅新不知道他要她干什么,想了一想,将它塞到自己的上衣口袋里,老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脸色也缓和多了,由小保姆搀扶着,走了出去。

梅新正想把那个奇怪的纸单掏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就听到有人咳嗽了一声,把她惊醒了。

原来是个梦。

正如梦中的情形,下午的门诊确实马上就要开始了。诊室的长椅上已经坐了两个病人,正无声而又焦急地看着她。社区医院的工作,就这样在梅新的时间里展开了。

……

第二天上班,那个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又准时来了,他坐下来,手臂搁在梅新的桌子上,梅新以为他又要问几点了,不过这回他换了个思路,问:你是梅医生吗?梅新说,是的。老人又问,你是梅医生吗?梅新说,是的。你是梅医生吗?是的。梅新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主动伸手到老人衣袋里,拿出那块怀表,交到老人手里。

老人也开心地笑了,我的表修好了,我有时间了,你是梅医生吗?我是。你是梅医生吗?我是。梅医生,现在几点了?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护士小金一看到来电,“张开嘴巴,脸也红了”,这表明了她在工作时打私人电话并被梅医生撞见的尴尬。
B.梅医生因为一次脱岗导致病人死亡而被“支援”到社区医院工作,这让她后悔自己当时火急火燎的行为了。
C.写梅医生给丈夫打电话,听到手机里丈夫的声音和电视的声音,“咬紧嘴巴,满脸通红”,只为表现她的无助。
D.梅医生的丈夫对于时间的感觉是一种“错觉”,不同于其他人物的火急火燎,表现出一种对于时间的“迟钝”感。
2.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看病情节出现三次,情节复沓式摇摆前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三次情节同中有异,丰富了内蕴,深化了主旨。
B.老人的病始发何时?众人忙乱是因为什么?没有一一给出答案。小说中此类“留白”不少,都交由读者自己去填充,是这篇小说的特色魅力之一。
C.小说中所写排在第二的妇女只在长椅上“坐了半个屁股”,与那个“一屁股坐到凳子上,气呼呼的”男人虽情态动作不同,但都表现了“着急的气息”。
D.小说中轮番出场的人物及这些人物的各种事件,都与时间挂上钩,都是没有了时间,显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种时间对于人生的无情,发人深省。
3.与注重刻画单个人物形象不同,本文着力于群像塑造,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4.结合文本,探究标题“现在几点了”的多重意蕴。
7日内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犁铧

李锐

正午的太阳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火辣辣的。刚被剪过的草坪又紧又密,露着一层崭新的茬子,鼻子里满是热烘烘的草腥气。火辣辣的太阳把人们逼得尽量缩在草帽下的阴凉里。宝生又抹了一把汗水。宝生想,现在该听见了.

蹲在草地上,视线很低,只能贴着山坡朝上看,上面是镶着蓝天的坡顶,蓝绿相接的坡顶上冒出那两棵松树,像两座苍翠的宝塔,肩并肩站在蓝天里。等拔到坡顶上,就能看见整个树身了,就能看见驾着牛扶着犁铧的满金爷和柳叶儿了。他俩正在那两棵松树底下耕地撒种呢。这两棵松树是第八洞的标志树。满金爷和他手里扶着的犁铧是桃花潭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的标志。

草坪上拔草的人们都蹲在地上,一字排开,每人戴了一顶草帽,一只手拉着一条编织袋,眼睛紧盯着草坪,另一只手时不时伸下去,拔出一根杂草,塞进袋子里。远远看去,火辣辣的烈日下边,坦荡舒缓的草坪上,①面朝草地背朝天的人们,像一排在地毯上蠕动的蜗牛。他们的任务是拔杂草,是要把掺杂在高尔夫球场草坪里的狗尾草、水稗子、野蒿子、喇叭花、苦苦菜、蒲公英,全都拔出来,只留下草地早熟禾还有黑麦草。宝生觉得,干这活儿,有点像老家地里间谷苗,也是蹲地上,一步一挪,也是后背上驮着个大太阳。当然,北京不是五人坪,高尔夫俱乐部更不是农村,一张会员卡要缴三十万元的会费。这个数目要是放在五人坪,你得在一亩地里种两千年的玉茭。宝生现在当然明白、你不能拿北京跟农村比。草坪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尔夫球场的名声,这儿的人靠草坪吃饭,所以,在桃花潭不种庄稼,只种草。

宝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爹妈把自己生在五人坪,生在当年陈总插队的地方。宝生现在太喜欢桃花潭了。不只因为这儿工作给发衣服,能挣钱,能吃好饭,也不只因为桃花潭漂亮得像电视里的广告片儿,最主要的是因为在这儿天天都能听见五人坪的声音,看见五人坪的人。现在,十八岁的宝生终于弄明白自己为什么爱北京了——北京有这个让他无法想象的桃花潭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陈总说了,②半年以后就不用再拔草了,就让自己去当球童,再过一两年,就不再当球童了,就去学技术当电工。陈总是这儿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宝生竖起耳朵等。

果然,暴热的草坪上突然传过一阵清凉的泉水声,哗啦啦的泉水声里夹杂着鸡鸣和狗叫,还有孩子们忽起忽落的尖叫和女人们隐隐约约的对话……宝生知道,这些声音是草坪外边藏在树丛背后的扬声器里发出的。风声,水声,雨声,林涛声,鸡鸣;狗叫,羊群出坡声,牛群回栏声,老人们街巷里的搭话声,女人们叫喊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声……千姿百态,全都是五人坪的声音,全都是陈总用一套高级录音机专门从五人坪录回来的。第一次听见这些声音,宝生叫起来,宝生扭头看看身边的陈总,说:“哎呀,建国爷爷!我家黄毛儿咋也到这来啦?”

陈总笑起来:“就是你家黄毛儿叫呢!我就是想把五人坪留在我身边!”陈总又拍拍宝生的头:“宝生,记住,以后你就叫我陈总,咱们高尔夫俱乐部里没爷爷这个职务。”

当年陈总在五人坪插队,宝生还没出生。宝生记得自己第一次看见陈总,是有一年的春天。那时大伙都叫他建国爷爷。那些日子里,娃娃们成天追在建国爷爷的屁股后头,盯着他手里的照相机乱喊,给我照个相吧!建国爷爷就笑,给你们照,每人照一张,谁也少不了。③照相机噼里啪啦,又闪又响;娃娃们叽里呱啦,又跳又笑。后来,就看见照片了。每个人都有,也有满金爷的。满金爷扶着犁吆着牛在前面走,他的孙女柳叶儿跟在后,胳膊肘里挂着柳条斗子,正在撒玉茭种子。又过了好多年,等到建国爷爷开着汽车再到五人坪时,满金爷已经死了,柳叶儿出嫁生下孩子了。④那时,建国爷爷指着那张照片说过好多次,我耕地就是满金爷教会的

自从来到桃花潭,宝生干活从不叫苦。宝生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的幸运和希望受苦。就像现在眼前的这群人,他们的运气和希望,好比草帽底下的阴凉,只有那么可怜的一小片。说不定什么时候刮来一阵风,头顶上的草帽就没了。宝生有几分兴奋地打量着身边的蜗牛们,宝生想,人和人真是不一样呀。

拔到坡顶,每个人都湿透了衣裳。

现在终于看清楚了;矗立在草坪左边的两棵松树下,和照片上一模一样,走出来扶着犁铧的满金爷。大黄牛脖下挂着牛铃,高举特角,绷紧身子走在最前头。一脸皱纹的满金爷头扎白羊肚手巾,左手握紧扶手,把犁铧深深插进草地里,右手高扬鞭子,柳叶儿胳膊肘上挂着柳斗子,走在最后,正低头往犁沟撒种。

藏在铜雕里的扬声器又响起来了,水声,风声,鸡鸣,狗叫,孩子们的嬉笑声,满金爷赶牛的吆喝声……错杂缤纷地从松树下动人地传过来。这套铜雕做得真好,和真人一模一样,牛索、犁铧、鞭子、柳斗,也都按原物大小铸出来。他们正从松树下平静安详地走出来,如果没人打搅,他们会一直往前走,会在这片地毯一样的草坪上翻起土地,开出一条深深的犁沟来。

每次看见他们,宝生心里都会涌起说不出的赞叹和感动,这赞叹和感动又会搅起一些让宝生更为赞叹和感动的幻觉,看见他们,听见身边那些生机勃勃的声音,宝生说不清楚到底是他们走进了自己的梦境,还是自己走进了他们的梦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运用叠词“火辣辣”“热烘烘”,描写正午烈日曝晒下的草坪热气蒸腾的景象,为人物出场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背景。
B.以“犁铧”作为高尔夫俱乐部标志,既暗示了陈总作为知青在乡村插队的经历,也体现了他设计标志时标新立异的心理。
C.“宝生竖起耳朵等。”这个独句段,既呼应前文“宝生想,现在该听见了”这句,义引出下文对来自乡村的声音的描写。
D.小说以宝生且睹耳闻的情景触发的“赞叹和感动的幻觉”收尾,刻画了宝生复杂微妙的心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中“蠕动的蜗牛”指拔草的人们,在缓慢的动作和弯腰的姿态中凸显劳作的辛苦。
B.句②中宝生对即将离开“拔草”这个简单原始的劳动感到高兴,对未来生活充满期盼。
C.句③既写陈总为孩子们照相的热情,又展现出娃娃们在拍照时的兴奋,画面和谐美好。
D.句④“好多次”体现陈总对满金爷的感激之情,这就是他在球场里设立铜雕的原因。
3.《雷雨》中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试分析画波浪线部分心理描写的言外之意。
宝生现在当然明白,你不能拿北京跟农村比。
4.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虚构的真景与真实的幻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③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万里寒光生积雪”一句,描写积雪连绵万里,反射出的寒光令人两眼生花。
B.颈联中“连”“拥”二字渲染了塞上苦寒之境,暗示遭遇胡人入侵并包围的处境。
C.尾联运用班超、终军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要效法他们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
D.全诗紧扣--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2.诗的开头写“客心惊”,“客心”为何而“惊”?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太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辨证关系。对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的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但这些艺术中的“不写之写”,在《红楼梦》中是显著存在的。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

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薛宝钗作为典型的封建淑女,确实有许多的好处,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但是,这不是说这个“不写之写”无解,而是我们能够根据文本感受到、理解到薛宝钗的通晓时务、克己隐忍、善于决断等性格特点。“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可以说,薛宝钗的进来打断了对话,这符合生活里的一般情景,同时也符合艺术家匠心独运的“不写之写”修辞的运用。

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   

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为什么这些属于“不写之写?因为这些留白、空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描写限定的,根据叙述逻辑或性格逻辑可以推演,也是作家个性和风格的延展,是属于作品的内在构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比较、揣摩、反思意识到的内容。换言之,对这些留白、空白、“不写之写”不做引申、联想、填补,就不算是合格的阅读、欣赏、品鉴。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因而《红楼梦》是伟大的作品,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故事在真假、虚实之间。
B.艺术作品能写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考证派和索隐派用非文学立场来研究《红楼梦》,这就忽视了其“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
C.“不写之写”是指通过作品局部的内容可以关联整体,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非所有的空白。
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审美意趣更加含蓄隽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写”限定了读者的理解和联想,“不写”可以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兴趣,作者可以自由决定“写”“与“不写”的内容。
C.“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仅受作者影响,同时也受读者理解能力的影响。
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第二段的行文脉络。
5.材料二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也在现场,但她的神态却“缺席”,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曹雪芹这样处理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晋王进屯永济,张彦选银枪效节五百人,皆执兵自卫,诣永济谒见,王登驿楼语之曰:汝陵胁主帅,残虐百姓,数日中迎马诉冤者百馀辈。我今举兵而来,以安百姓,非贪人土地。汝虽有功于我,不得不诛以魏人。遂斩彦及其党七人,余众股栗。王召谕之曰:罪止八人,馀无所问。自今当竭力为吾爪牙。众皆拜伏。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仍以为帐前银枪都。

贺德伦帅将吏请晋王入魏州城慰劳。既入,德伦上印节,请王兼领天雄军,王固辞,曰:比闻汴寇侵逼贵道,故亲师徒,远来相救。又闻城中新罹涂炭,故暂入存抚。明公不垂鉴信,乃以印节推,诚非素怀。德伦再拜曰:今寇敌密迩,军城新有大变,人心未安。德伦腹心纪纲为张彦所杀殆尽,形孤势弱,安能统众!一旦生事,恐负大恩。王乃受之。

戊戌,晋王引兵趣望都,契丹逆战,晋王以亲军千骑先进,遇奚酋秃馁五千骑,为其所围。晋王力战,出入数四,自午至申不解。李嗣昭闻之,引三百骑横击之,虏退,王乃得出。因纵兵奋击契丹大败,逐北至易州。

(《资治通鉴·后梁纪》,有删改)

材料二:高季兴在洛阳,帝左右伶宦求货无厌,季兴忿之。帝欲留季兴,郭崇韬谏曰:陛下新得天下诸侯不过遣子弟将佐入贡惟高季兴身自入朝当褒赏以劝来者;乃羁留不遣,弃信亏义,沮四海之心,非计也。乃遣之。季兴倍道而去,至许州,谓左右曰:此行有二失:来朝一失,纵我去一失。又谓将佐曰:新朝百战方得河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于十指上得天下,’矜伐如此,则他人皆无功矣,其谁不解体!又荒于禽色,何能久长!吾无忧矣。乃缮城积粟,招纳梁旧兵,为战守之备。

夏六月,帝苦海暑,于禁中择高凉之所,皆不称旨。帝命允平营楼,日役万人,所费巨万。崇韬谏曰:今两河水、旱,军食不充,愿且息役,以俟丰年。帝不听。

(《资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陛下新得A天下B诸侯不过遣子弟C将佐D入贡E惟高季兴F身自入朝G当褒赏H以劝来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不诛以谢魏”与《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中“谢”词义相同。
B.“王缓带轻裘而进”中的“缓带轻裘”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函梁君臣之首”中“函”字用法相同。
C.“亲董师徒”中的“董”与《谏太宗十思疏》“董之以严刑”中“董”词义不同。
D.“以印节见推”中的“见”与《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中的“见”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王李存勖平定魏州之乱时,能审时而为,宽严相济,斩杀了前来投降的张彦及其同伙,又收服了战斗力很强的银枪效节军。
B.晋王李存勖英勇善战又能身先士卒,在和契丹作战时,他奋力冲战,以少胜多,突破敌人包围,一直将契丹军追到易州。
C.高季兴在洛阳时对庄宗左右的伶宦贪婪索求财物的行为感到愤怒,他离开时对新朝的统治表示了担忧,并开始战守之备。
D.庄宗李存勖苦于盛暑湿热下令让允平建宫殿,每天役使工匠上万人,花费巨大。崇韬劝谏庄宗等到丰年再建,但他没有听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罪止八人,馀无所问。自今当竭力为吾爪牙。
(2)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释后唐之亡,在于庄宗之“逸豫”,材料二揭示了其灭亡还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2024-04-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阳升落和高低来判断时间,安排生产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投影的长短来测节气、定农时的,也可以用来测定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计时工具叫“秤漏”。它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桶,通过一根细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个小水桶中,通过称它的重量就实现了时间测量。现在我们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秤漏的计时精度也就相对较高。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转。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等观星仪器,通过观测恒星,并结合地球相对稳定的自转特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时刻,即“世界时”,世界时的一天就是太阳两次过头顶的时间间隔。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更精确的时钟呢?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受月球等天体摄动的影响(如存在着潮汐现象),以及天文观测的技术能力限制,世界时的测量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精密测地等需求。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实验发现,一些分子和原子内部的量子跃迁能够产生周期非常稳定的信号,非常适合时间测量,于是原子钟就成了最早应用量子力学研制的测量仪器。为了解决天体摄动的影响,人们引入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尺度,叫“协调世界时”,它利用原子时的均匀性,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在“时刻”上尽量靠近世界时。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接近0.9秒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统一对协调世界时进行加1秒或减1秒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闰秒”。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有了国际标准时间,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那是因为国际标准时间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信号,是滞后一个月发布的一个纸面数据。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实时应用的实际物理信号,来做到“守时”。所以北京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实现,是中国版的协调世界时。

国家授时中心使用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综合产生连续稳定的原子时,利用铯原子喷泉基准钟对其进行校准,并按照国际统一部署进行闰秒,与世界时进行协调,形成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我们的原子钟每天参与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应用滞后1个月的反馈数据进行校准,这样就实现了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一致性,专业上称“时间溯源”。各国标准时间都是这样产生的。

各国的标准时间都需要进行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国际权度局一个月给出一个结果,我们用它来校准北京时间。如果国际比对链路中断,我们的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一台比守时原子钟更精准、能够连续运行15天以上的基准钟,实现对北京时间的自主校准。目前,国际上的基准钟是铯原子喷泉钟。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研制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钟,使北京时间有了自主的校准能力,保证了它的准确性,打破了国外超高细度光学腔的加工和镀膜技术的垄断。后来,国家授时中心联合企业,一起制造了世界首款新型守时型原子钟产品——激光抽运小铯钟,已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也装备在国家标准时间产生与保持系统上,打破了国外的长期独家垄断。2020年,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时测量系统,实现了世界时自主测量。2021年11月,三台激光抽运小铯钟在国际标准时间计算中取得权重,并被国际权度局推荐给各国,用于其标准时间的产生。

如何能够把时间信号发送给不同地方的用户呢?这就需要“授时”。“授时”由来已久,古代的“授时”通常是指授农时节令。在农耕时代,适时的播种和收割是关系着经济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古代社会,钟鼓楼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标配,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的最高建筑,通过晨钟暮鼓进行报时。在影视中常常能看到打更,更夫每天晚上要守着香钟或者滴漏等,到了更时进行巡夜,并通过打梆子或敲锣进行报时,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现代的“授时”是利用包括网络、无线电短波、无线电长波、卫星等传播技术发播标准时间。围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我国在陕西蒲城建设了专用短波授时台,满足天文观测的应用,但这样的授时精度不能满足“两弹一星”及其他应用需求。为此,国家授时中心建设了长波授时系统。现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授时系统,用多种手段发播北京时间,基本满足了我国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

时间的精度只有做不到,没有用不到。从古至今,人类追求时间精度的步伐从未停止,可以说,人类研究时间测量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张首刚《时间在哪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生活与日升日落息息相关,人们制作了圭表,通过观测太阳投影长短来测定时间。
B.协调世界时是原子钟产生的时刻,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闰秒。
C.国际标准时间滞后于我国的北京时间一个月,所以它不是一个能实时应用的信号。
D.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和更夫巡夜时的打梆子、敲锣,都是古代中国常用的报时手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秤漏计时的精度之所以能超过圭表,其重要原因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这提高了计时精度。
B.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世界时的测量技术将会得到不断提升,需要闰秒的情况可能会减少。
C.如果我们过多地依赖国际标准时间,在时间的校准和测量上丧失自主权,我们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
D.我国当前的授时系统已能基本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因此,相比于授时,守时的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我国产生“北京时间”的意义的一项是(     
A.5G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利用卫星星历、导航等手段,让国内用户实现网络中多个设备的时间同步。
B.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2013年就缩小到10纳秒;2017年以来,一直小于5纳秒。
C.我国某大学研制出一种利用电波授时的智能化太阳能路灯,可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控制路灯的开关。
D.飞行员和地面控制员使用的时间不同,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国外的飞机要飞来北京,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可以确保航空运输的精确、高效和安全。
4.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示意图。

5.材料多处段落开头使用问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岑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抒情,诗人送薛侍御东归,“独”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颔联运用反问手法,写了作为门客的诗人因得罪将军而感到无所依靠。
C.颈联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
D.诗歌语言质朴,情感沉重抑郁,读来感人肺腑,令人黯然神伤。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4-04-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