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A.菊花和荷花B.菊花和梅花C.梅花和菊花D.梅花和荷花
2021-03-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李商隐B.韩愈C.骆宾王D.李白
2021-03-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2021-03-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A.蓬莱阁B.滕王阁C.崂山D.百花洲
2021-03-23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未知 | 较易(0.85) |
5 . 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2021-03-11更新 | 127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师大连山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寓情于景)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反衬)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8 . 下列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是(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

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

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C.文章叙议结合,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有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2.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3.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0-01-13更新 | 868次组卷 | 2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10 . 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请在所选人物中选出对应对联内容正确的人物填在横线上。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供选人物:诸葛亮、沈括、岳飞、于谦、文天祥、廉颇、张衡、韩信
【甲】________【乙】________     【丙】________【丁】________
2020-01-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