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2-06-07更新 | 17619次组卷 | 3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轮美奂的冬奥会闭幕式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的魅力。不仅仅如此,我们也得以有机会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理解体育对现代中国人的意义。

过去几十年中,西方的体育媒体更多关注自我认同,并利用身份表征迎合体育受众实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心理诉求,通过身份表征形成共鸣。而中国体育媒体则更关注集体认同,尤其是将中国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身份的象征,利用国家认同符号在体育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优秀竞技成绩,激发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任何可能的符合民族复兴话语逻辑的身体叙事,并经常是通过诉诸集体记忆形成共鸣达成以国家为对象的集体认同。

然而,在本次冬奥会上我们看到,中国媒体有意识地淡化了国家本位为特征的话语风格,而转换到了运动员本位的叙事逻辑上,传播目标未变,但手段却已经大不同。主流媒体掌握赛事直播版权,多路直播全景展现奥运赛场多精彩瞬间,而获得短视频和点播权的视频视角媒体则通过用户内容生产以及运动员入驻与用户直接互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在这样的传播互动的整体格局下,更吸引人的个体视角的成长故事成为了流量担当。为国争光仍然是最重要的动机,但对运动员个体命运的关注,及其喜怒哀乐的关心和刻画成为媒体叙事的重要特征。因此,运动员个体的性格和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例如在冬奥会短道比赛夺金日播放大结局的电视连续剧《超越》,在讲述几代运动员为国争光前赴后继地努力的同时,也真实还原了国家队残酷的遴选淘汰机制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带来的巨大身体和心理压力。而在咪咕体育的混合接力速滑比赛决赛解说中,原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濛的专业判断和快言快语更是刷新了国人对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濛主”真实的个性呈现及其精准专业的解说预测使得她本人再次成为媒体热搜话题,也使得一直不温不火的咪咕体育在冬奥期间成为体育类下载量排名第二的App。

关注个体和尊重个性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员的公共话语叙事上。甚至中央电视台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呈现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玩”得尽兴,“比”得开心这种话语期待频繁出现在了赛事解说中,奥林匹克运动能不能给参与者和观众们带来娱乐成为奥运会报道新的追求,争金夺银固然重要,但打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扶起滑倒的冰墩墩、尴尬的现场主持、好吃的食物让美国运动员感动到哭等等小故事、小细节的描绘,使得北京冬奥会的叙事充满人情味。这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也是媒体自觉地突破传统奥运报道的惯性,追求较强的互动传播效果使然。而普通人看奥运,除了期待奏国歌升国旗的激动时刻外,也更加希望能够通过感同身受,体验冰雪运动带给自己的快乐、释放压力,从使得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公平公正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而社交媒体借助短视频这个利器将奥运营销的声场大大延伸,明星、运动员、视频达人、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到这场关于冰雪的世纪盛举之中,通过直播平台将赛场内外连成一个整体。

从传播的现代性角度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不仅仅是办赛的成功,也是赛事传播、体育营销的成功,虽然在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本届冬奥会的传播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和感受方式。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媒体传播的叙事逻辑之变》,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3月8日)

材料二:

回顾我们党百年以来的新闻政策,无论哪个时期,对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的强调是毫不动摇的。前互联网时代,党的舆论工作主要由各级主流媒体承担,对象清晰,责任明确。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挑战,数以亿计的网友共同参与到社会舆论场的塑造中,党的舆论领导受到了舆论主体原子化、舆论来源碎片化等现实的挑战。

面对新的历史现状,新时期相关政策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提升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管理能力。一是细化政策,实现高效管理。互联网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自我更新,互联网时代中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如此。针对这种现象,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对互联网信息传播活动进行针对性管理,例如《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针对互联网文化产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针对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针对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等。政策的细致化为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奠定了基础。二是专注民生,沟通线上线下。舆论的管理与引导不仅仅只是一项“线上”事业。通过互联网,新时期的中国普通民众也是舆论场的参与者,线下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直接影响着线上舆论走向。因此,与百姓日常生活直接对接的基层媒体责任重大。

新时期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高效开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赋能。相较于其他行业,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与科技创新绑定更为紧密,信息传播方式在科技发展影响下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新时期的信息传播活动需要保持高度科技自觉,迅速接受和使用诸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手段。作为信息化的“排头兵”,除了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主流媒体还应该将数字转型的相关经验与其他部门共享,深度参与到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之中,将对“新闻信息”的管理升级为“信息”管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的殷切期望。

(摘编自《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把握新时期党的新闻政策特点》,光明网2022年3月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的中国体育媒体更关注集体认同,常常用体育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及运动员优秀的竞技成绩来激发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B.本次冬奥会上,中国媒体有意识地淡化了国家本位为特征的话语风格,而变为关注运动员本身,但传播目标仍未改变。
C.电视连续剧《超越》,真实还原了国家队残酷的遴选淘汰机制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让观众看到运动员的不易。
D.中央电视台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呈现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争金夺银固然重要,但打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加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传播的现代性角度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与现代媒体在传播与营销上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
B.互联网时代,数以亿计的网友共同参与到社会舆论场的塑造中,党的舆论领导受到现实挑战,给国计民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C.“濛主”真实的个性、精准专业解说预测消除了国人对运动员的偏见,这为运动员营销自我、走红网络提供了借鉴。
D.互联网时代,由于新时期的中国普通民众也可以自由参与舆论场,所以舆论走向取决于百姓是否安居乐业。
3.本届冬奥会在新闻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媒体上,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些变化。
3 .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刘和州戏赠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
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诗句,二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禹锡相互赏识,却因命运弄人,两人二十三年未曾重逢,这次重逢更要把酒言欢,刘禹锡也用诗句“二十三年弃置身”对此做了回应。
D.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写给好友刘禹锡的赠诗。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两人政见相合,在诗歌创作中也惺惺相惜,成为好友,在诗坛上前者被称为“诗豪”,后者被称为“诗魔”。
2.这两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深厚动人的情谊,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曾用“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来评价白居易的诗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6-04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用舞蹈来展现谍战故事,确实是一项巨大挑战。如何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既看懂故事又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考验的是编导解构故事、铺垫悬念以及运用舞台的综合能力。

故事先行,牵引人物。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讲好故事。而舞剧在以往的认知中,总冠有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帽子。然而,《永不消失的电波》(后面一律称为《电波》)舞剧中编导扎实地将故事完整呈现于观众面前,并努力让上海、谍战等传统元素焕发新的生机。首先,在人物设定上就有两位主演和七位关键性角色。数量之多,前所未有。由于故事的复杂性,每位人物都有特定的舞段展现其在故事中的作用,如同一条珍珠项链一般,串联起各自的使命,为故事的发展铺垫。

其次,编导更多利用电影中的特殊叙事手法,展现主角内心状态,创造新的叙事逻辑。倒叙插叙、平行蒙太奇都运用于舞蹈的编排中,使得观剧体验如看电影一般。例如,李侠与兰芬在拿到装有情报的盒子后,舞台的左侧瞬时切换为裁缝放置情报的情节。小学徒为掩护李侠英勇就义后,李侠回忆起两人的战友之情也是通过插叙的方式展现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编导将平行蒙太奇的叙述方式运用于舞台:一侧是李侠在脑海中推理演绎裁缝被害过程以及情报的藏匿之处,另一侧是兰芬在黄包车上发现特务假扮车夫的惊险情节。同一时间顺序下,两个不同的空间,上演着命悬一线的紧张桥段。一墙之隔,时空并进。步步紧逼,直抵咽喉。随着一声枪响,所有的情绪得以释放。舞台上,子弹穿越了时空之墙:特务被兰芬击毙,但英雄也永远离开了他的战友……如此巧妙的叙事方式使观众不由发出赞叹。

舞蹈,是情动于中而难以言表又不能自已的产物。为了能够将红色信仰直抵观众的内心,就需要突破传统舞蹈叙事方式,将情节与人物充分揉捏在一起。编导呈现了一种新的舞剧叙事思路:故事主线步步推进,人物副线逐次展开。这种叙事逻辑好似电影的谋篇布局,在不知不觉中向观众缓缓揭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舞剧艺术的表现性上开拓了非常有价值的向度。

堆叠细节,蕴含张力。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极致把握,展现了两位女编导细腻的编舞风格,以及演员们深厚的表演功力。首先,就是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地下工作者的眼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复杂,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感觉。李侠的眼神柔和中透露着坚定,兰芬的眼神小心谨慎,女特务的眼神凶狠毒辣,裁缝的眼神透露出老共产党人的沉着与信念。一个简单的回眸或者对视,就能够产生丰富的信息,其演员内心的戏剧张力是巨大的。

其次,是对道具用心地处理。兰芬送给李侠的红色围巾,既是爱情的信物也是李侠被敌人追杀时的标志物。小学徒为掩护李侠英勇就义,那遗落在雨中的红色围巾,猩红如血泊般触目,但又暗喻着英雄内心坚定的红色信念。小小道具便可以勾勒出英雄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裁缝的皮尺也成为全剧重要的伏笔,给观众情理之中却又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可见,编导善用细节堆叠情绪——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主人公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道具就能揭示出人物性格与情感中的丰富性。这种表达是细腻的、隐忍的、节制的。与肆意的煽情不同,这,或许就是谍战类题材最为独特的品质吧。

(摘编自吴珺《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材料二:

今天的观众既有审美的叠加,也有审美之错位,而审美的差异则显得更为普遍。如何让一部红色主题的舞剧达到聚合审美、消弭差异的目的,为更多的人所乐于接受甚至点赞,是舞剧创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一关节点上,《电波》的主创大致形成了两个方面的追求:一是努力让作品呈现出年轻态。这种年轻态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在视觉、听觉上更贴近现代审美,同时要与当代人的心理节奏、情绪频率形成链接,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观众,感受到艺术和现实之间不存在隔膜,没有沟通障碍。二是要努力开掘新语境,用今天的语言讲好昔日的故事,让典型人物的思想精髓融入今天的话语体系,让触摸岁月转化为感知心灵。

相对而言,年轻观众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影视剧,他们对影视语言和手法颇为熟悉,接受上较少障碍。《电波》不拘一格,采用电影手段来丰富舞剧的表现力,甚至以此来解决舞剧叙事的难点,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从大量的创新性创作实践中我们看到,舞剧的短板不在于拙于叙事,而在于叙事语言不够丰富、叙事的方式不够机巧。当创作者站立在开阔的艺术维度来思考这些时,一切都不是问题。

观念的突围和艺术上的高标准,是舞剧《电波》一经问世便成爆款的重要原因,而探索国家叙事与当代审美之间的紧密联系,则是创作这部舞剧的初心。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民族,引申学者的话,我们今天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把有精神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摘编自方家骏《让触摸岁月转化为感知心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舞蹈来展现谍战故事难度很大,这考验着舞剧《电波》创作者对作品的全方位把握能力。
B.舞剧的短板始终在于“拙于叙事”,为突破短板,《电波》的编导大胆采用了新的表现手法。
C.舞剧《电波》人物众多,故事复杂,需要编导设置好叙述逻辑,把众多人物的故事巧妙串联起来。
D.舞剧《电波》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同一时间顺序下,两个不同的空间上演着紧张桥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诠释故事方面,再高明的舞剧编导也不如富有经验的电影导演能使情节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
B.《电波》呈现的故事主线、人物副线的叙事思路,在舞剧艺术的表现性上开拓了非常有价值的向度。
C.年轻观众对影视语言和手法更为熟悉,在接受上较少有障碍,这和他们成长过程中伴随大量影视剧有关。
D.红色经典实现从触摸岁月到感知心灵之间的过渡,这与其要达到聚合审美、消弭差异的目的相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舞剧《电波》利用有限的空间集中表现故事情节的一项是(     
A.两位主演和七位关键性角色,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B.一侧是李侠在脑海中推理演绎裁缝被害过程,另一侧是兰芬发现特务假扮车夫。
C.不同人物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和对人物眼神的刻画。
D.精心设置剧中兰芬送给李侠的红色围巾和裁缝的皮尺。
4.请概述材料一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5.“贴合年轻人需求讲好红色故事”。请结合材料,以舞剧《电波》为例,站在编导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潘先生在难中【注】(节选)

叶圣陶

第二天早上,几许房间里的电灯还是昏黄地亮着,但潘先生夫妇两个已经在那里谈话了。两个孩子希望今天的上海或许比昨晚的好一点,也醒了一会了,只因父母叫他们再睡一会,所以还躺在床上,彼此呵痒为戏。

我说你一定不要回去,潘师母焦心地说,这报纸上的话,知道它靠得住靠不住的。既然千难万难地逃了出来,哪有立刻又回去的道理!

料是我早先也料到的。顾局长的脾气就是一点不肯马虎。‘地方上又没有战事,学自然照常要开的。’这句话确然是他的声口。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

你要晓得,回去危险呢!潘师母凄然地说。

你懂得什么!潘先生颇怀着鄙薄的意思,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我自有保全自己的法子。

潘先生心里也着实有点烦乱,报上局长的意思照常开学,作为校长,自己万无主张暂缓开学之理,回去当然是天经地义,但是又怎么放得下这里!看他夫人这样的依依之情,断然一走,未免太没有恩义。又何况一个女人两个孩子都是很懦弱的,一无依傍,寄住在外边,怎能断言决没有意外?他这样想时,不禁深深地发恨:恨这大帅那大帅调兵遣将,预备作战;恨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课。

火车开到让里,已是下午三点过了。潘先生下了车,急忙赶到家,看见大门紧紧关着。扣了十几下,王妈方才把门开了。一见潘先生,出惊地说,怎么,先生回来了!不用逃难了么?潘先生含糊回答了她,奔进里面四周一看,便开了房门的锁,直闯进去上下左右打量着。没有变更,一点没有变更,什么都同昨天一样。便又锁上房门,回身出门,吩咐王妈道,你照旧好好把门关上。

潘先生出门,就去访那为报纸当通信员的教育局职员,问他局长究竟有没有照常开学的意思。那人回答道,怎么没有?他还说有一些教员只顾逃难,不顾职务,这就是表示教育的事业不配他们干的,乘此淘汰一下也是好处。潘先生听了,仿佛觉得一凛;但又赞赏自己有主意,决定从上海回来到底是不错的。一口气奔到自己的学校里,提起笔就起草送给学生家属的通告。

下一天,他从茶馆里得到确实的信息,铁路真个不通了。他心头突然一沉,似乎觉得最亲热的一妻两儿忽地乘风飘去,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更深的忧虑正萦绕在他的心头。

他抽完了一支烟卷以后,应走的路途决定了,便赶到红十字会分会的办事处。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又宣称自己的学校房屋还宽敞。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这是慈善的举措,当然受热诚的欢迎。更兼潘先生本来是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办事处就给他红十字的旗子,好在学校门前张起来;又给他红十字的徽章,标明他是红十字会的一员。

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现在什么都安全了!但是……想到这里,便笑向办事处的职员道,多给我一面旗,几个徽章罢。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里。办事员依他的话给了他。

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可是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旗,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一个红十字徽章早已缀上潘先生的衣襟,闪耀着慈善庄严的光,给与潘先生一种新的勇气。其余几个呢,重重包裹,藏在潘先生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远处在那渺茫难接的上海,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

碧庄地方两军开火了,离让里只一百多里路。

红十字会究竟是可以得到真消息的机关,潘先生每天傍晚到姓吴的办事员家里去打听。姓吴的告诉他没有什么,或者说前方抵住在那里,他才透了口气回家。

这一天傍晚,潘先生又到姓吴的家里。等了好久,姓吴的才从外面走进来。

姓吴的悄悄地说,似乎防着人家偷听了去的样子,确实的消息,正安(距碧庄八里的一个镇)今天早上失守了!

啊!潘先生发狂似的喊出来。顿了一顿,回身就走,一壁说道,我回去了!”“车!车!福星街教堂。

下一天清晨,潘先生的眼球上添了几缕红丝。风吹过来,觉得身上很凉。他急欲知道外面的情形,独个儿闪出教堂的大门。路上同平时的早晨一样,街犬竖起了尾巴高兴地这头那头望,偶尔走过一两个睡眼惺忪的人。他走过去。转入又一条街,也听不见什么特别的风声。回想昨夜的匆忙情形,不禁心里好笑。但是再一转念,又觉得实在并无可笑,小心一点总比冒险好。

二十余天之后,战事停止了。

他知道教育局里一定要提到开学的事情了,便前去打听。跨进招待室,看见局里的几个职员在那里裁纸磨墨,像是办喜事的样子。

一个职员喊道,巧得很,潘先生来了!你写得一手好颜字,这个差就请你当了吧。

这么大的字,非得潘先生写不可。其余几个人附和着。

写什么东西?我完全茫然。

我们这里正筹备欢迎杜统帅凯旋的事务。车站的两头要搭起四个彩牌坊,让杜统帅的花车在中间通过。现在要写的就是牌坊上的几个字。

我哪里配写这上边的字?

当仁不让。”“一致推举。几个人一哄地说,笔杆便送到潘先生手里。

潘先生觉得这当儿很有点意味,接了笔便在墨盆里蘸墨汁。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第二张写的是威镇东南。又写第三张,是德隆恩溥。他写到字,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有删改)


【注】1924年10月,江苏军阀齐燮元(属直系)与浙江军阀卢永祥(属皖系)之间爆发了战争,吏称“齐卢之战”,叶圣陶先生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此文。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来临,潘先生携妻儿逃难,奔往上海,但潘先生始终放心不下学校,执意要回让里复学。
B.作品通过潘先生回家时的言行、接旗子徽章时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
C.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但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D.潘先生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嘲讽、批判一些知识分子屈服于丑恶现实的人生态度,揭露混战给社会带来的苦难。
2.文中设计红十字会的旗子和徽章这两个物象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
2022-06-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坏,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神益。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毕飞宇: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讲更安全,如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他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这是玩笑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们都不知道。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没有人知道。

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实际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

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

毕飞宇: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掌,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毕飞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

舒晋瑜:《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

毕飞宇:比较大,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

(摘编自《毕飞宇谈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认为,读一部小说不可以有无心得,全不过问,应该要关注小说的文字和内容。
B.老舍认为,小说和哲学都能叫我们明白人间处身涉世的道理,但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C.老舍认为,判断小说的好坏要以它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些知识和一点教训为唯一标准。
D.毕飞宇认为,很多当代文学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更好,更有可能成为经典。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原原本本地描画人生来暗示出人生的意义,它在书籍里自成一格,不可替代。
B.读者假如能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小说的好坏,或许能大有收获。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作品中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只有汪曾祺的作品才是经典。
D.毕飞宇用把玩的方式阅读文学经典是非常个性化的经典阅读的方式,能给我们以启发。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怎样读小说”这一范畴的一项是(       
A.从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的角度进行小说阅读。
B.从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结构性角度分析小说。
C.通过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去看小说的倾向性和思想意义。
D.通过阅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来研究网络文学前十年的发展历程。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读小说的不同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投老空山

辛弃疾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注】①投老,将老,临老。②政,通“正”。尔,如此,这般。③停云,停云堂,是词人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的《停云》诗为思念亲友而作。④催诗雨,杜甫诗中有“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主要抒发了由新种杉松和修书未成而引起的感慨,表现了词人此时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
B.“政尔堪叹”,词人感慨自己将来恐怕看不到杉松成荫,更感叹繁华和欢娱多么令人留恋。
C.“万事不关心眼”,词人想要归隐后不再理会闲事,欲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来摆脱内心的挣扎。
D.词人梦醒后,起身欲给亲友写信。片刻间狂风怒号,倒翻纸笔;又突然片云昏暗,急雨催诗。
2.这首词思想情感丰富,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女

【俄】契诃夫

记得还是在做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和爷爷到顿河区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把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意朦胧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过烟尘能看到的村庄。我们停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大村庄巴赫契——萨拉赫爷爷熟识的富裕的亚美尼亚人家里喂马。

在这个亚美尼亚人的房间里,没有漆过油漆的木墙啦,家具啦,红褐色的地板啦,都散发出一股被太阳晒过的干木料的气味。无论你往哪儿看,到处是苍蝇、苍蝇、苍蝇……爷爷和亚美尼亚人正在谈论放牧啦,牧场啦,羊群啦……听着他们俩嘟嘟囔囔的谈话声,我开始对草原、太阳、苍蝇等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亚美尼亚人不紧不慢地走进门厅,喊叫道:“玛霞!过来斟茶!你到哪儿去啦?玛霞!”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走进屋子,穿一身普通的花布连衣裙,戴着白头巾。她洗碗、斟茶的时候,背对着我站着,我只看见她腰身纤细,光着脚丫,裸露的小后脚跟被下垂的长裤脚盖住了。

主人请我过去喝茶。我坐到桌旁,姑娘给我斟了一杯茶,我看见她的脸,忽然感到,仿佛有一阵清风掠过我的心灵,把一天来的种种苦闷和灰尘通通吹散了。我看见了一张在青天白日下或梦里神游时从未见过的俏丽无比而神韵非常的脸。正如理解闪电一样,我一下子便意识到了:我面前站着个美女。

我敢起誓,玛莎,或照她父亲的叫法,玛霞,是真正的美女,但我不能证明这一点。往往有这种情况,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

并非只我一个人发现那亚美尼亚姑娘美。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随即问道:“这是你的女儿吗,阿维特•那扎雷奇?”

“女儿!这是我女儿……”主人回答说。

“多好看的闺女呀!”爷爷称赞说。

亚美尼亚姑娘的这种美,艺术家或许会称作古典的或端庄的吧。也正是通过对这样的美的观察,天晓得是怎么回事,才会使人深信:您见到的容貌是端正的。头发、眼睛、鼻子、嘴、脖子、胸脯以及青春肌体的每一个动作,都交织在一起,融会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旋律,在这旋律中大自然的音韵不差一个音符。您完全觉得,一个理想的美女就应该有玛霞那样笔直而略微凸起的鼻子,那样大大的黑眼睛,又黑又长的睫毛,那样令人神魂颠倒的目光,她那黑黑的卷发和眉毛,就像翠绿的芦苇依恋静静的小溪,飘拂在温柔而白嫩的额头和面颊上。您看着她,不由自主地便会产生一种愿望,即跟玛霞说点什么,说点极愉快、真诚、美丽得跟她本人一样美丽的话。

对这种美,我的感受却很怪。玛霞在我心中激起的不是欲望,不是欣喜,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愉快却痛苦的忧伤。这忧伤飘忽不定,朦朦胧胧,像一场梦。不知什么缘故,我为我自己,为我爷爷,为那亚美尼亚人感到惋惜,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我们几个人都失去了对生活来说很重要、很必要的东西。爷爷也忧愁起来。他已不再谈起牧场和羊群,而是默默不语,若有所思地望着玛霞。

喝完茶,爷爷躺下午睡了,我走出屋子,坐在台阶上。我坐的台阶被晒得滚烫;太阳把我的头、胸、背晒得火辣辣的,可我并不以为怎样,我只觉得我身后的门厅里和房间里有一双赤脚踩在木制的地板上发出窸窣的声音。收拾完茶具,玛霞跑下台阶,我身边像有一股轻风吹过,然后她又像鸟儿一样跑进了一间被熏黑的小房里(大概是厨房),从那里飘出了烤羊肉的香味和亚美尼亚人的说话声。她在黑暗的门道里消失了,不大工夫玛霞在门口露面了,厨房的热气弄得她满脸通红,她肩膀上扛着一大块黑面包;面包很重,她便优美地拱起腰身,穿过院子跑到打谷场,跳过篱笆,钻进残麦秸金色的云雾,消失在大车后边。

她极其美丽的身影越是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我便越感到忧伤。我为自己、为她、为乌克兰人感到遗憾,她每次穿过谷壳的云雾向大车跑去的时候,乌克兰人总要满怀惆怅地目送她。或许这是我对美丽的嫉妒吧,或许我为这女孩不属于我,也永远不属于我,对于她是个陌生者而感到遗憾吧,或许我隐约感觉到她的罕见的美是偶然现象,毫无用处,就像大地上的一切没有永恒的东西一样,或许我的忧伤是人在观察真正的美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吧,只有天才知道!

两三个钟头之后,我们坐上大车,走出院子。我们坐在车上,都一声不响,仿佛在互相怄气似的。远远地可以看到罗斯托夫和那希切万了,一直默默不语的卡尔波突然回头看了看,说道:“亚美尼亚人的那个女孩真讨人喜欢!”他朝着马背抽了一鞭子。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集中笔力从正面描写了一位有着姣好容颜、美妙身材、优雅气质的美女,这样的构思更能紧扣题目。
B.“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这句话表明,美是只可意会的,对美的感受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也说明人们缺乏审美的能力。
C.“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受年龄、身份的限制。
D.“我”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式人物,作者主要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展现“我”对美的感受,在“我”的心里,玛霞就是美的化身。
2.简要分析小说开头两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美与悲伤的意思是相通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05-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记》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空洞的,是由无数个实实在在的个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形成的。《史记》中大量的优秀人物,在支撑民族大厦过程中起了中坚作用,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司马迁第一次把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纳入巨大而又有系统性的载体之中。《史记》是纪传体著作,以人为核心反映历史的变化,所以,民族精神的展现主要通过各阶层人物来实现。本纪、世家、列传三体各有侧重,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帝王、贵族、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三体的开篇——本纪开篇《五帝本纪》、世家第一篇《吴太伯世家》、列传第一篇《伯夷列传》颇有深意,它们具有共同的思想特征,即以“德”“义”立意,已经体现出我们民族“崇尚德义”的价值追求。一些高官厚禄之人没有进入史书,一些底层人物反而入选,目的就是要突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物。《史记》选择人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选择人物精神的过程。

《史记》对于民族精神塑造的又一贡献在于,它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了各民族逐渐融合的过程,这个融合过程,体现了我们民族兼容并包的精神。《史记》设立专门的民族列传,真实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史记》在其他篇章中也往往注意民族融合问题。如《吴太伯世家》:“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晋世家》记载晋悼公重用魏绛,“使和戎,戎大亲附”。这些都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特点。

《史记》为了展现人物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采用了一些独特手法。因为精神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所以司马迁往往在人物传记中放大某些事件。虞舜至孝、勾践卧薪尝胆、商鞅变法强国、蔺相如渑池相会、项羽破釜沉舟、晁错削藩、李广治军、张骞通西域等重大事件,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史记》也就用浓墨重彩去描写。有时则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如通过廉颇“负荆请罪”表现知错就改,通过公仪休“拒鱼”表现廉政。

当然,司马迁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渗透在《史记》中,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司马迁强调从“变”中观察一切,社会在变,人的精神也在变,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正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的。正是由于司马迁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史记》才得以成为“史家之绝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

(摘编自张新科《〈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塑造》)

材料二:

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在激烈的生死抉择中所表现出的崇高力量。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面临生死抉择时,如果生命的存在有利于生命价值的实现,就选择生,即使这种生是屈辱的生;如果生命的存在无助于生命价值的实现,就选择死,死亡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问题上,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肉体生命的珍惜。

司马迁刻画了一大批为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而舍生取义的光辉形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挺身而出,勇赴困难。司马迁评论说:“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蔺相如的精神经过司马迁的弘扬在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司马迁所弘扬这类坚持真理与正义、为国献身的志士仁人的可歌可泣的崇高品格大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的中的晁错,他提出的削藩政策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心怀赤诚之忠的晁错却获罪问斩。当初,晁错与其父的矛盾在于是谋国还是谋家。面对父亲“谋家”的苦言相劝,晁错不为所动;当父亲以自杀相迫时,晁错仍不为所动,并不改变自己坚持真理与正义的初衷。这充分体现了晁错为忠而忘身、为国而忘家的崇高品质,晁错的悲剧强烈地折射出其忠心为国、威武不屈、舍身成仁的崇高精神。

(摘编自池万兴《论〈史记〉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具有开创意义,在司马迁创作《史记》之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记载中华民族三千年发展历程的著作,可以说它是史无前例的。
B.《史记》以浓墨重彩去描述重大事件或通过小小细节来表现人物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C.《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司马迁的价值观、历史观是独特的。
D.当初晁错在与父亲分歧后,被父亲以死相逼,他坚持真理与正义初衷,他的崇高品质得以充分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传主的选择,是由其精神决定的,司马迁总是根据人物的精神来选择传主。
B.《五帝本纪》《吴太伯世家》《伯夷列传》分别作为本纪、世家、列传的开篇,体现了我们民族“崇尚德义”的价值追求。
C.在真实而全面地记载各民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史记》总是通过设立专门的民族列传来真实反映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民族融合问题。
D.正因为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超过对肉体生命的珍惜,因而《史记》中塑造了许多为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而舍生取义的形象,这也是他生命观的体现。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樊哙披帏而立,怒斥项羽做法是“亡秦之续”,为沛公刘邦辩护,使项羽无言以对。
B.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尽管到处碰壁,但仍“知其不可而为之”。
C.管仲辅佐齐桓公,竭忠尽智,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代霸业。
D.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与世浮沉,怀石自投汨罗江。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特点明显,试简要分析它们的论证方法。
5.《史记》是怎样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2022-05-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去计算和处理。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的资源调度逻辑相似,启动东数西算,一是对东部数据算力供不应求与西部地区算力供大于求这种不均衡供求格局,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分层、分级优化数据算力资源配置,使数据要素价值最大化。二是数据中心耗电量大,东部耗电指标、空间资源紧张,而西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土地资源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使环境效益最大化。

(摘编自《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经济日报》20223月)

材料二

在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的贵州贵安新区,坐落着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冷风经过大楼的百叶窗送进机房,热风经过热通道从楼顶排出,让服务器自然冷却;专门的制冷液体在服务器主要部件上形成循环,加快热量散发;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削峰平谷,使服务器负荷均衡;用功率半导体替换铜器件,提升供电全链路效率……

目前,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值仅1.12,相较于目前1.35的国家标准,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这家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力10.1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植树3567万棵。它所承载的大数据、云渲染、容灾备份等业务,则广泛覆盖重庆、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未来,这里有望达到100万台服务器规模。

不只是在贵安新区。近年来,很多数字经济企业通过在西部地区部署数据中心或购买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云服务,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缓解东部地区压力的同时,带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就业增长。从内蒙古和林格尔到甘肃庆阳,从宁夏中卫到重庆两江新区,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见证着数据和算力带来的变化。

(摘编自《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人民日报》20223月)

材料三

东数西算本身是数字经济的基建工程,启动之后首先利好的当然是数字经济行业。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在数字经济领域将会形成新的风口,从事东数西算相关领域的企业将会迎来一个重大机遇期。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我们国家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东数西算意味着东西部经济联动增强,西部地区可以参与到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之中。这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的年用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左右,且仍在快速增长,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这种能源压力十分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将数据中心布局在西部,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对于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意义深远。

(搞编自《东数西算如何赋能数字经济》,《新理财》20221期)

材料四

算力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机推动,最重要的生产力是热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由电机推动,最大的生产力是电力。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由计算机推动,最重要的生产力就是算力。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的:算力是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

更具体地说,数字经济时代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而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这三者相互促进:算法迭代需要海量数据的喂养,而处理爆炸式增长的数据需要算力的快速提升,算力的进步又能够促进更多的新应用、新算法。

如果用国家投入产出比模型来计算的话,在算力产业上每投入1块钱,可以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算力规模每增长1%,能撬动GDP增长0.2%。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新基建战略,而超大规模的算力建设,就是支撑整个新基建战略的基建

(摘编自《东数西算:算力有多重要?》,《得到头条》20223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的资源调度逻辑相似,“东数西算”工程也是为了优化资源的配置。
B.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达到了百万台服务器的规模,有望覆盖川渝、两广、云南的大数据、容灾备份等业务。
C.数字经济企业可以通过在西部地区部署数据中心或者购买西部地区数据中心的云服务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D.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新基建”战略,而超大规模的算力建设为整个“新基建”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得益于贵州优越的气候条件,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可以节省近十亿千瓦时的电力。
B.和热力是蒸汽机的动力、电力是电机的动力一样,在由计算机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算力是计算机的动力。
C.“东数西算”启动之后首先利好的是数字经济行业,从事“东数西算”相关领域的企业也会迎来重大的机遇期。
D.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它与数据、算法共同构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生产关系。
3.“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哪些方面的区域不均衡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