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延安交响

刘成章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虽然我老了,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神迷。

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天矗立,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千米的辽阔,40余万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冲上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窝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此次回延安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

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来又面生。

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朋友们最知我心,安排我住在离宝塔山最近的宾馆。每当暮色四合,宝塔山上的灯光哗啦一下全亮了,宝塔山红了,如火焰燃烧,也点燃了我的心。我想起母亲告诉我,1937年春天,当我过满月的时候,刘志丹去人同桂荣妈妈给我做了一双老虎鞋;我想起,我骑在南关大礼堂的短墙上玩耍,适逢来开会的毛泽东走过,他慈爱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我想起,在清凉山上的新华广播电台,在那贴着自毡的小窑洞演播室里,我稚嫩的嗓音乘着电波飞遍全国……我这个出生在延安的孩子,是呵护着长大的。

然而我深知,延安不是我一个人的。延安,是冼星海的延安,是石鲁的延安,是贺敬之的延安,是全国人民的延安,是永恒的革命圣地。作为地地道道的延安人,我的心,将永远伴着延河奔流的强节拍而跳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肿(yōng)       (yùn)       道(suí)       摩肩接(zhǒng)
B.天(qíng)       (biě)       住(jué)       歌载舞(zài)
C.强(jìn)       (hè)       (sè)       神迷(xuàn)
D.仰(zhān)       (yáo)       (xuán)       蓊郁郁(wěng)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引用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诗句起到哪些作用?
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5.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将现实与回忆相穿插,拉开了时空距离,在今昔对比中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延安的巨大变化。
B.本文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主要写作对象,以质朴的语言介绍了延安的变化,情感由开头平淡到结尾逐渐变得浓郁。
C.文章既有自然景观的描摹,也有风俗人情的展示,流露出对童年岁月的怀念,弥漫着无尽的生活气息。
D.作者引用《对月》诗表现了当今延安的隧道风光,表达了对诗人章碣神奇预测能力的惊叹。
E.作者笔下枣园中的“大梨树”,是萦绕作者情思的延安记忆,既见证了领袖们那段峥嵘岁月,又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去感受那段革命历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与“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树之B.具告
C.其无礼于晋D.如其礼乐,俟君子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吾知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③风乎舞雩 
④加之以师旅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为国以礼 
⑦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⑧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D.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2021-03-20更新 | 137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苍穹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些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是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9-06-09更新 | 2839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

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之际,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名士,他们放浪形骸、任诞不羁,遨游于山水之间,酣饮于林泉之下,或清谈吟咏,或弹琴长啸,以潇洒的风貌显示了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这就是“竹林七贤”。__________。

从来没有人把审美放在生命之前。嵇康临刑,要求把他的琴拿来,他要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弹一弹琴,临死前不是(     )生命,而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是他对音乐的审美,以此表达自己的生命哲学。

在文学上,他们继“三曹”“七子”以后,又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钟嵘《诗品》里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诗列入上品。阮诗继承了《小雅》的现实情怀“怨诽而不乱”。文学之外,影响更大的是“竹林七贤”的思想、生命哲学和他们(     )的风度;他们过人的才气、过人的至情和清新脱俗的风韵,都永远让后人景仰。

“竹林七贤”标志着人的自然观的改变。竹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与诗的关系,文学中的自然物我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嬉戏、心与精神的(     )让中国诗歌美学从此有了新的形而上的维度,并充分展示了人性的智慧、与山水的亲善和绝对的优美。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竹林七贤”,魏晋时代如果没有“竹林七贤”,没有嵇康和阮籍,整个时代都将(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吝啬       洒脱不羁       契合       黯然失色
B.吝惜       放荡不羁       契合       黯然神伤
C.吝啬       放荡不羁       翱翔       黯然神伤
D.吝惜       洒脱不羁       翱翔       黯然失色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B.“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C.“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D.“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3.下列关于音乐与文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与嵇康一样,南宋词人姜夔既是文学家,也是音乐家。他首创《扬州慢》词牌,聚焦维扬城今昔盛衰的对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B.曹操是“三曹”之一,他的代表作《短歌行》,用的就是乐府旧题。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重要的诗歌类型,而乐府本是管理音乐的机构。
C.元曲中的本色派与“竹林七贤”的寄情自然不同,本色派更关注现实生活。王国维称赞其代表人物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诗歌的音乐性来自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新月派诗人主张节奏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代表诗人闻一多的《红烛》,诗句长短错落体现了节奏美。
2023-03-28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高三下·浙江·阶段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乃仁术也B.莫之能御也/客何为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百姓之不见保D.大王来何操/以吾一日长乎尔
2021-05-31更新 | 110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二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某同学在学习成语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写下以下几个结论。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出自《琵琶行》。作者白居易为唐代诗人,字乐天,曾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B.“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自《赤壁赋》。作者苏轼为北宋文学家,字子瞻,位列“唐宋八大家”。
C.“锲而不舍”现常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出自《劝学》。作者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D.“传道受业”指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自《师说》。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被曾巩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2022-12-09更新 | 49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均是虚写景物,点明时间。这两句是对仗。
B.“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C.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绝望。
D.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谢朓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
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
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
2.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