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7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1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感人至深,文中叙述祖母抚育他的大恩和他要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不能从诏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普希金被成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契诃夫是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称“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令尊”,《孔雀东南飞》中“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令”是美好之意,并非用于称谓。
D.“六经”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即在“五经”外,另有《乐》。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2022-05-05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早春时节,不少中国家庭在电视剧《人世间》的陪伴下_________________。这部电视剧创下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近5年电视剧最高收视率,目前已累计超4亿受众观看。

新时期以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获奖作品的影视作品_________________。1982年至今,茅盾文学奖共计48部获奖长篇小说中,有《芙蓉镇》《钟鼓楼》《平凡的世界》等31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此次《人世间》由文学跨界影视,更是从专业阅读扩展为社会阅读,从文艺作品延伸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现象。《人世间》热播,再一次有力证明了文学与影视_________________。

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源自创作团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人世间》剧本写了3年,直到电视剧拍摄关机前一个月,编剧王海鸽仍然在修改。导演李路将多年的思考沉淀倾注在这部剧中。踏踏实实拍出一部围绕工人群体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中国社会近5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是他长期以来的夙愿。诸多实力派演员为塑造好角色动了脑筋,下了苦功夫,以二度创作为电视剧添彩。剧组工作人员辗转长春、哈尔滨等多地实景拍摄,曾为一场戏长途奔波两三百公里。“(       )”从115万字小说《人世间》到58集电视剧《人世间》,完成了从精品到精品的转化、升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渡过             洋洋洒洒             引人瞩目             唇齿相依
B.度过             洋洋洒洒             引人注目             息息相关
C.渡过             洋洋大观             引人注目             唇齿相依
D.度过             洋洋大观             引人瞩目             息息相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踏踏实实拍出一部把工人群体作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中国社会近5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是他长期以来的心愿。
B.踏踏实实拍出一部围绕工人群体这个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中国社会近5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是他长期以来的夙愿。
C.踏踏实实拍出一部围绕工人群体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中国社会近5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是他长期以来的心愿。
D.踏踏实实拍出一部把工人群体作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中国社会近5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是他长期以来的夙愿。
3.对下列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四字句为主风、雅、颂商周时期的诗歌总集
B乐府诗音乐性诗体贵族颂歌、军乐、民间乐词风行于汉魏六朝时期
C律诗古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开始盛行于唐朝
D长短句豪放派、婉约派、山水田园派起于五代,流行于宋

A.AB.BC.CD.D
2022-05-28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咸水沽一中高三押题卷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有感三首(其一)

[宋]张耒

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

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

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叠词“霏霏”“漠漠”“萧萧”,既形象贴切,又富有音乐性。
B.用“犁”来修饰夜半所下之雨,贴合农家身份,可见雨势充沛,映衬田父的喜悦心情。
C.同一场雨中,田父在期待丰收的喜悦中高歌,蚕妇则因思亲而寂寞孤单,两种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D.这首诗与杨万里的《插秧歌》都描写了农村生活景象,诗人把视角投向农民,体现了对农民的关心。
(2)请赏析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宋诗重理趣,往往借诗来表现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4-03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一)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元八:元宗简,行八,白居易的好友。②卜邻:选择邻居。③隐墙东:《后汉书》记载:“(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以“隐墙东”指隐于市井。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表达“欲与元八卜邻”的恳切意愿寄赠给对方的一首卜邻诗。
B.在诗人的妙笔点染下,他把结邻而居的生活想象得极具诗情画意,极富人情味。
C.颈联侧重议论,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语意更近一层。
D.诗人想“子孙长作隔墙人”,从彼此相亲想到世代的情谊,将感情抒发到极致。
(2)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3)这首诗写出了多重美感,请做具体分析。
2022-04-16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从塞北充满蒙古风情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到彩云之南(        )的哈尼稻作梯田生态系统;从江南水乡(        )的桑基鱼塘系统,到甘南青藏高原边缘的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如果你对中华民族迁徙历史和客家文化感兴趣,你可以去看看江西崇义的客家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看看南迁民众特别是客家祖先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创造出人间奇迹;如果你对少数民族风土文化感兴趣,你可以去湖南新化紫鹃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众多的少数民族不仅(        )出深入云端的壮美梯田,而且还搭建了吊脚楼、板屋,他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经年欢愉……

我们能够从农业文化遗产中寻找幸福,这幸福来自于我们本就渴望的田园风貌。农业文化遗产,是最中国的遗产,(        )着中国文化中最根源的那些信息。一起走吧,暂离浮华都市,走向农田,走上田埂,做一个幸福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开发        包罗
B.层层叠叠        纵横交错        开垦        蕴藏
C.层层叠叠        参差不齐        开发        蕴藏
D.层出不穷        纵横交错        开垦        包罗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到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B.截至2022年底,在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已经达到15项。
C.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D.截止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3.选文中涉及了中华民族的田园文化,下列与田园相关的文学常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芣苢》一诗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B.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富于生活情趣。
C.孙犁的《荷花淀》除了描写美丽的白洋淀风光,还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解放战争时期善良勇敢的军民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五言古诗的形式,结合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画,《归去来兮辞》更是写到了自己躬耕田园的场景。
2023-05-19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海云四敛

【南宋】张孝祥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注释】①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酣眠”和“小睡”来拟写月光流照的情态,本词上片所写的月照之态正与“小睡”相符。
B.本词中的“城郭山川历历”与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都是写景物清晰可辨,但所借助的光照条件各不相同。
C.词人的想象驰骋天地,上片结尾虚写广寒宫内三弄笛音,良夜添意趣;下片结尾实写楼檐斜逸浮于天际,句中有画意。
D.本词所描绘的情境与词人《念奴娇·过洞庭》中所写的“表里俱澄澈”相类,且不单写景,也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外显。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
(3)请指出词人借笔下之景表现了怎样的胸怀和情致?
2023-03-28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摄制的百集纪录片《小楼春秋》于4月8日在天津卫视首播。该系列纪录片从天津(       )的历史风貌建筑中,(       )出一百栋小洋楼制作成片,每集8分钟,短小精致,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

从一栋楼走进历史,(       )其中,可阅读百年故事:漫步政协俱乐部,会想起童话剧《图兰朵》在中国的首演、“元曲欧化”的《琵琶记》、德文演唱的李白诗歌;探访曹禺故居,在古朴雅致的氛围中感受浓郁的戏剧文化和深刻的人生思索;走进(       )的起士林餐厅,品尝张爱玲笔下的“天津”味道,品味西餐百年的发展史;伫立天津电报总局旧址,见证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电报通信的辉煌……《小楼春秋》的制作与播出,见事、见人、见情,成为天津城市的意象世界和第二语言。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认知度。

4月的津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愿大家趁春光正好,重走天津,品味小楼,感悟春秋。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遴选   徜徉   路人皆知
B.独树一帜   挑选   徘徊   路人皆知
C.独树一帜   遴选   徘徊   家喻户晓
D.独具匠心   挑选   徜徉   家喻户晓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B.“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C.“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D.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必修教材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的代表作。
B.李白,字太白,号莲峰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为“李杜”,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C.曹禺,原名万家宝,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茶馆》等,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D.“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语出《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2023-04-27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卓吾曰:晁错对策,直推汉文于五帝,非谀也,其臣皆莫及也。故曰:五帝神圣,其臣莫,而自亲事。亲事则不可不知术数矣。今观其时在廷诸臣,仅贾生耳。贾生虽千古之英,然与文帝远矣,是岂文帝咸有一德之臣乎?夫既不得如五霸之,贤于其主,又不得如三王之臣,与主而俱贤,则孝文真孤立无辅者矣。是故晁错伤之,而推之以与五帝并也。然谓汉文无辅则可,谓其不知术数则不可。夫治国之术多矣,若谓人尽不知术数,必欲其皆就己之术数,则亦岂得谓之知术数哉?汉文有汉文之术数也,汉高有汉高之术数也,二五帝霸又自有二五帝霸之术数也。以至六家九流,凡有所挟以成大功者,未常不皆有真实一定之术数。唯儒者不知,故不可以语治。虽其间亦有一二偶合,然皆非性定神契,心融才会,真若执左券后为之者也。是故因其时,用其术,世无定时,我无定术,是之谓与时消息而己不劳,上也。执其术,驭其时,时固无常,术则有定,是之谓执一定以应于不穷,次也。若夫不见其时,不知其术,时在则术在,而术不能违时;术在则时在,而时亦不能违术:此则管夷吾诸人能之,上之上也。若晁错者,不过刑名之一家,申、商之一术,反以文帝为不知学术,而欲牵使从己,惑矣!

(明·李贽《焚书·晁错》有删节)

(二)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名。而天子不察,以错为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不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袁盎,可得而哉?

(北宋·苏轼《晁错论》,有删节)


【注释】
①晁错对策: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对策”指晁错写的政论文《贤良对策》。②咸有一德:《尚书》篇名,这篇经文的主题就是“一德之事”。作者据传是商之重臣伊尹。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③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各拿一片,左券常用做索偿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臣莫                    及:比得上、赶得上
B.夫既不得如五霸之             佐:辅佐
C.谋山东之诸侯       弱:削弱
D.可得而                           间:离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臣皆莫及也                           三矢赐庄宗
B.真若执左券后为之者也             吾力足以举百钧,不足以举一羽
C.以诛错                                 壹是皆以修身
D.为变岂足怪哉                           还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
B.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
C.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
D.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
4.下列六句编为四组,都属于作者评述晁错直推文帝于五帝原因的一组是(     
①其臣莫及,而自亲事                                        ②今观其时在廷诸臣,仅贾生耳
③夫既不得如五霸之佐,贤于其主                           ④又不得如三王之臣,与主而俱贤
⑤则孝文真孤立无辅者矣                                        ⑥汉文有汉文之术数也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贽认为,汉文帝并不是不懂得治国的方法和谋略,只是文帝身边没有得力的辅助之臣而已。
B.李贽认为,儒者在谈论治国方法的时候,虽然其中也许有一二次的偶合,但那并不是儒者的认识所致,也不是思想和才能相融合的结果,而是好像事前先有把握而后才去做的。
C.五帝、五霸、六家、九流,凡是有把握成就大的功劳的人,都有着适于自己的那一套治理方法和谋略。
D.苏轼认为,吴楚七国发难,晁错却只想保全自己,留守京城,加上袁盎的挑拨离间,最终给晁错带来了杀身之祸。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晁错伤之,而推之以与五帝并也。
(2)执其术,驭其时,时固无常,术则有定,是之谓执一定以应于不穷,次也。
(3)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
7.以上两段历史评价从不同角度出发,均指出了晁错的失策所在。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段评论的侧重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拨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评论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2.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人物形象:彭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亚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近来,一首融合京剧曲调和流行旋律的古风歌曲《赤伶》成为各大音乐排行榜的热门歌曲,更得到李玉刚等歌唱家的多次演绎。从十几年前虽然还未被冠以“古风歌曲”头衔的《青花瓷》,到当下旧词新唱的《琵琶行》,网络歌手、民间唱作人原创的《踏山河》等作品的风起云涌,这种风格的歌曲在一代代年轻人中始终未曾沉寂。

古风歌曲之所以能盛行,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有三个明显因素。其一,古风歌曲满足了青少年对真爱的憧憬。青少年是流行歌曲的主要受众,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往往笃信爱情至上。古风歌曲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爱情主题或带有爱情元素。除了纯粹的爱情主题外,古风歌曲更多的是把爱情作为其中一个元素去润色情感。如方文山作词的《缘分一道桥》直接以演唱古诗开篇,霸气展现塞外战场的恢宏之气,其中融会着“谈爱恨不能潦草”的爱情观,更要以生死去证明。其二,古风歌曲充满对侠义精神的推崇。古风歌曲塑造了大量侠士,其中惹人注目的是在民族危机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如《赤伶》中的优伶与侵略者一同烈火焚身的民族大义感人至深。这些歌词可以激起青少年追求自由生长、个性解放的情感共鸣。其三,古风歌曲的主题满足了人们情感宣泄的需求。“饮风咽沙”“枕风宿雪”等折射的是当下生存境况的不易;渴盼如英雄“长枪策马”“浪迹天涯”满足了现实个体在群体中想要突出自我的精神需求;推崇“美人画卷”“红楼斗酒”年少的鲜衣怒马是对青春的致敬,而歌词中隐约可见“青丝成灰”“冷月空对”是时光流逝的感叹,是只恐时不我待,无处挥洒热血的隐忧。

古风歌曲的风靡,还得益于其形式上符合流行音乐的创作传播规律。词语押韵、节奏明快,可以有效提升传播的到达率,也是流行音乐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而古诗词的简洁、精炼、押韵,一定程度上成了歌词创作的富矿。

主题上古风歌曲的创作往往选择古典文学中熟悉的故事、意境进行解构再造,语言上通过模仿文言的词语来提升内涵,营造氛围,通过个性的表达吸引眼球。优秀的古风歌曲很多有历史出处,它们改编自民间故事,传奇色彩浓厚。如《霸王别姬》等来自历史上的经典爱情故事,塑造的是社会认可的传奇英雄。古风歌词喜用成语来模仿古人表达方式,这样可以快速被听众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演唱起来别有一番韵味。由于词作者的水平差异,有些作品则是带有古典词语的词语拼贴:如“折断月光”“叶黄退入长秋”等歌词读起来不通,断句混乱,丧失了古典诗词之美。虽然初听惊艳,但其表述或不明所以,或强行押韵,是用现代表达方式去强行模古的体现。如《盗将行》中“笑像一条恶犬”的表达就饱受诟病。这种批评并非是不尊重创作自由,而是此类歌曲的流行度、传唱度高,且主要受众偏年轻,所以让社会不能忽视这类歌词对年青一代文化积淀潜移默化的影响。

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表示听过或可以接受古风歌曲,半数以上的同学能够随口唱出喜爱的古风歌词。也有个别同学表示反感,主要原因是“伪古风”。所谓“伪古风”,其主要表现就是打着古风和传统文化的旗号张扬个性,歌词不注重叙事逻辑。前言不搭后语导致不易理解,或只是文言词汇的生搬硬套,甚至是生编硬造,忽视对原本古典诗词中“温柔敦厚”的诗教或文化精神的探寻。追溯古典艺术的源头,诗词歌赋发挥着“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的作用。这些经典借助文字和声音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刻印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中,在后人心中激荡起层层共鸣的涟漪。分析古风歌词的特点,就是要针对问题引导背后的艺术创作趋势。

我国古典文化蕴含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关键是如何挖掘、利用。当下,国潮奔涌,既有民间自发的古风歌曲创作,也有汉服文化热,还有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为代表的各主流媒体的创新之作。这些都是对古典文化的体认,是民族自信和文化复兴的物质表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引导古风歌曲创作“去伪存真”,领悟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文中的精髓,用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去破除流行文化的困境,不失为一种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

(摘编自武玥《古风歌曲何以风廊》《光明日报》2021714日,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风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青花瓷》,近来《琵琶行》旧词新唱,《赤伶》成为热门歌曲,说明古风歌曲未曾沉寂。
B.很多古风歌曲改编自民间故事,传奇色彩浓厚,它们有历史出处,塑造的是社会认可的传奇英雄,所以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C.因为不注重叙事逻辑,或者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费解,或者生搬硬套文言词汇,甚至于瞎编乱造,古风歌曲也遭近半同学反感。
D.出于对古典文化的体认,才有了民间自发的古风歌曲创作热、汉服文化热以及《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热的奔涌局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风歌曲中的“饮风咽沙”“长枪策马”“红楼斗酒”“冷月空对”等主题满足了人们突出自我、致敬青春等情感抒发的需要。
B.部分古风歌词断句混乱,强行押韵,不知所云;只重感官,忽视古典美感。此观点忽视了古风歌曲受众为青年的现实。
C.我国古典诗词发挥着“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的作用。古风歌曲要追寻这一源头,进行文化精神探索。
D.古风歌词需要借助文字和声音来传承经典,分析其词汇、韵律等特点,就是要针对古风歌词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背后的艺术创作。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古风歌曲在内容上满足了当下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并通过对传统经典故事、意境的重构,赢得了当代青年们的青睐。
B.古风歌曲流行是因为其节奏明快,注重押韵,并且契合青少年对侠义精神的追求,能够激起他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C.当代古风歌曲因满足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其歌词充分借鉴古典诗词简洁、精练、押韵的特点而深受欢迎,广为流行。
D.在内容上契合青少年心理,在形式上符合流行歌曲的规律,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古风歌曲风靡当下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