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的诗作《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2)《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3)《_____________》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对联纪念的是________,对联中提到的另一个诗人,他的字是________
2021-08-3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请问以下哪句是诗人丘逢甲的作品?(       
A.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D.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2021-08-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王杨卢骆”中的“王”指的是哪位诗人?(       
A.王之涣B.王昌龄C.王维D.王勃
2021-08-3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请问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出自谁的诗句?(       
A.李白B.王昌龄C.张九龄D.杜牧
2021-08-3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中用到的“孙郎”的典故,指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周瑜B.孙坚C.孙策D.孙权
2021-08-31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中的“的卢”指的是什么?(       
A.弓箭B.战车C.马D.闪电
2021-08-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但是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是什么阻挡了公众的观展热情?

首先,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线上展览消除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到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

线上展览虽然存在不少局限,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它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线上展览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可以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独自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览和线下展览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因此,线上展览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从三维到二维,少了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的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能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

线上展览还应在增强互动性上做文章。博物馆要改变我展你看、我说你听的传统思路,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其中。线上展览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带给观众生动有趣的体验。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文物报社、全国近30家博物馆与腾讯博物官合作推出《2020生肖之力创意文物H5》,将线下举办的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展转化为可以互动参与并分享给朋友的网络小游戏,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优秀的线上展览需要以扎实的研究、整理、策划工作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博物馆一方面要修炼内功,另一方面可以和先进的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合作。随着文博机构不断探索创新和跨界合作的深化,线上展览必将绽放更多精彩。

(摘编自吉光《线上展览靠什么圈粉》,《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17日)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受众,敦煌文化如何更好地面向社会,适应当下,打造时代的新坐标,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命题。而文物数字化、数字敦煌项目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汇集,正是我们对该命题的重要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莫高窟等石窟不得不停止对外开放,如何让广大群众在家也能体验、欣赏敦煌艺术,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精品展览等一系列线上云展览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文物数字化,为新时代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云游敦煌让用户可以参观敦煌艺术,利用腾讯云的技术优势,用户可以看到敦煌石窟艺术的细节,仿佛进入真实洞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科技十文化的方式,让千年传统文化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与大众产生互动。与此同时,云游敦煌小程序也在QQ上线,让大量年轻人宅家上课之余也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

除了一系列线上云展览,我们还尝试用音乐、游戏、文创产品等形式,结合数字科技融合线上线下,让古老的敦煌文化释放新的活力,让文物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其成为引领时代风尚、构筑时代美学、满足美好生活的新动能。

线上数字化展览和线下展览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比翼齐飞。前者加速了信息传播,用户也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以更低的成本观展。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展览渠道,能够取得信息发布更广、内容传递更深、互动形式更多、展览效果更持久的效果。这对我们下一步持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所启发。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既给文博界带来挑战,也推动我们进一步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借助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的传输,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多渠道传播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

(摘编自赵声良《打造敦煌文化时代新坐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9日)

材料三:

云游博物馆并非简单、直接地将线下展览、博物馆搬到网上,相关方需要在视觉呈现、展品设计、观众互动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这些都需要资金、人才等的支持。从目前来看,与些起步快、资金相对充足的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这轮数字化发展中还有提升空间。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就指出,博物馆管理和运营更加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学化,特别需要一大批既懂博物馆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参与。由于项目周期更长,科技含量更高,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互联网时代,创意显得更为重要。与知名的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在创意上下功夫,做好观众的互动和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在这方面,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荷兰阿勒姆的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有着新奇的线上展厅。观众除了观赏画作外,还能参与一些颇具巧思的互动小游戏。新的视角、新的创意,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摘编自王珏《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线上观展让观众身临其境,与面对实物的线下观展相比,其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冲击力更令人震撼。
B.线上展览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减少了与伙伴交流的乐趣,但也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专注地欣赏展品。
C.打造优秀的线上展览,研究、整理等只是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跟网络公司合作以寻求强大的技术支持。
D.“云游敦煌”让用户“云”参观敦煌艺术,观众仿佛进入真实的洞窟,但是作为微信小程序,其忽视了年轻用户群体。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研究院为打造敦煌文化时代新坐标,有效推动文物数字化,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B.敦煌研究院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结合数字科技融合线上线下,让文物“活”起来。
C.如果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推动力,敦煌文化就不会汇集文物数字化、“数字敦煌”等成果。
D.与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存在资金、人才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在此轮数字化发展中还有提升空间。
3.下列说法中,与上述三则材料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线上博物馆应该有个性,不能变得“千馆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展需求。
B.“云游”给公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突破了传统旅游形式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使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
C.要加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存、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留下来,“活”起来
D.在博物馆热中,还需要一些“冷思考”,比如: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培养公民意识的舞台?如何让观众的热情跨越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博物馆线上展览有哪些优势?如何进一步提高线上展览的质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08-31更新 | 2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叶塘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宋]王安石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诗人外出和归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颔联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委婉表达出自己离开仕途后,俨然已是一介平民。
C.颈联写暮岭山色、寒泉好音,画面清幽静寂。
D.尾联中“谁同此真意”与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的“真意”大不相同。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忠,本奚种,始名阿劳,以勇闻,燕、赵间共推张阿劳、王没诺干,二人齐名。没诺干,王武俊也。孝忠魁伟,长六尺,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十余年,威惠流闻。田承嗣寇冀州,宝臣付兵四千,使出上谷,屯贝丘。承嗣见其军整严,叹曰:“阿劳在焉,冀未可图也。”即焚营去。宝臣子惟岳擅立,诏朱滔以幽州兵讨之。滔忌孝忠善战,虑师出为己患,使判官蔡雄往说。孝忠然之,遣将程华报滔连和,遣易州录事参军事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擢孝忠检校工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令与滔并力。孝忠重德滔,为子茂和聘其女。定州刺史杨政义以州降孝忠,遂有易、定。时三分成德地,诏定州置军,名义武,以孝忠为节度、易定沧等州观察使。后滔与王武俊叛,复遣蔡雄说之,答曰:“吾既为唐臣,而天性朴强,业已效忠,不复助恶矣。吾与武俊少相狎,然其心喜反覆,不可信。幸谢司徒,志鄙言。”滔复啖以金帛,皆不受。易、定介二镇间,乃浚沟垒,修器械,感厉将士,乘城固守。滔悉兵攻之,帝诏李晟、窦文场率师援孝忠,滔解去,遂全其军。孝忠因与晟结婚。天子出奉天,孝忠遣将杨荣国以锐卒六百佐晟赴难,收京师。兴元初,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二年,河北蝗,民饿死如积,孝忠与其下同粗淡,日膳裁豆䜺而已,人服其俭,推为贤将。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妻入朝,赏赉甚厚。卒,年六十二,追封上谷郡王,太师,谥曰贞武。

(节选自《新唐书·张孝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B.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C.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D.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累加左金吾卫将军/赐今名/宝臣以其沈毅谨详/遂为姻/家易州/诸屯委以统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掌管营造工程,为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工部尚书。
B.沟垒,战时的防御设施,指战壕与堡垒;浚沟垒,指深挖壕沟、高筑堡垒。
C.结婚,文中指男与女结为夫妻,成婚的晚上,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又名“结发”。
D.赠,古代大臣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的功绩对其先人或本人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忠原本出身于奚人种族,起初名为阿劳,凭借勇敢而与王没诺干齐名,闻名于燕赵一带,后来他在平叛、护主的过程中立下战功。
B.张孝忠在易州任职十多年,声威惠政辗转传闻;田承嗣进犯冀州时,张孝忠接受李宝臣命令在贝丘驻屯防御,结果吓跑了田承嗣。
C.李宝臣之子李惟岳反叛,张孝忠在朱滔的劝说下归顺朝廷;后来朱滔又叛乱,张孝忠没有接受他的拉拢,而是激励将士,积极防御。
D.贞元二年,黄河以北发生蝗灾,张孝忠和他的部下共同吃粗淡的饭食,每天的饭只有磨碎的豆子而已,人们以其节俭推崇他为贤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嗣见其军整严,叹曰:“阿劳在焉,冀未可图也。”
(2)吾与武俊少相狎,然其心喜反覆,不可信。幸谢司徒,志鄙言。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整体上看,红色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游客体验是助力红色旅游的重要措施之一。据统计,2020年暑假,红色旅游景区“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占比49%,成为主力人群。红色旅游城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用生动易懂的方式把它传达给游客。西安和北京之间开行的Z44/3次火车,专门设置了“学唱陕北歌”“梦回延安”等多个红色文化主题宣传版块,游客一上车就可感受浓浓的陕北风情和火热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还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体验等先进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满足年轻人需求。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带火了一些红色旅游地,使其成为“网红”景点。

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人有着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在分享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时,也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充满敬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人们了解共和国奋斗历史的热情,让红色旅游大放光彩。

(摘编自何欣禹《红色旅游越游越精彩》)

材料二:

2021年“五一”假期,名人故居类景区受到了年轻游客追捧。而“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潮玩法,带动了城市观光类景点门票订单上涨,标志性高层建筑的观景台成为年轻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选项。海洋馆、游乐园等亲子游热门景点也迎来大幅上涨。

(摘编自李培乐《红色旅游成年轻人旅行新风尚》)

材料三: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把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新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比如,井冈山通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设计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红色培训系列课程,推出“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红军墓”的“六个一”活动,使旅游过程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有体验,有思考,受到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

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近年来,江西将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相融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比如,赣南一些县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气”,整合和提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了客家民俗风情游、赣南脐橙文化节等旅游活动,有效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在全国首创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特卖会全新宣传营销模式,前往北京、福州、厦门等60多个城市举办特卖活动,让利热卖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了旅游品牌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的结合。他们组织推进全省旅游推广“四个一”工程,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

(摘编自朱虹《红色旅游贵在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暑假期间,红色旅游景区“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占比49%,表现出红色旅游的年轻化的趋势。
B.中国人骄傲于新中国成就,敬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人们再燃了解共和国奋斗历史的热情。
C.城市漫步等新潮玩法的出现,带动了城市观光类景点门票订单的上涨,表现出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特点。
D.井冈山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了富于特色的“六个一”活动,使旅游过程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学思结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有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加之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注重游客体验、贴近游客需要,因此文化旅游愈发红火。
B.数据显示,名人故居、城市观光、古镇村落类景区的增幅较大,影视基地、游乐园增幅相对较低,呈现红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的新态势。
C.红色旅游景区突出文化内涵,采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利用先进技术,搭车热播电视剧和电影,可为红色旅游再添助力。
D.赣南一些县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气”,整合和提升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出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有效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3.从材料来看,怎样才能促进红色旅游在相应景区的健康快速发展?请简要分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