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0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天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天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天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天。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燕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上天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3-06-26更新 | 280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他群,促成 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1213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和建构。建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材料二:

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 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

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 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闫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B.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了个体记忆可以向社会层面展开。
C.每年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宣传社会记忆,而且要重视再现个人记忆。
D.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两者含义完全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也就更谈不上没有实现群体巩固的可能性。
B.知青生活虽苦,但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的利益诉求构建“无悔青春”的群体记忆,这一选择与哈布瓦赫观点相通。
C.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是统一而抽象的,虽然这并不一定会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但仍然值得人们警惕。
D.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相关文艺作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集体身份认同感。
3.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四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共同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C.德国学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于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
D.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了社会认同,但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说明。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

为表达对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家在2020年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下半旗志哀,上午十时,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一位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频被大量转发,引发广泛共鸣。

2023-06-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还是不像,反思自己还是不知。如果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头客。

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

(节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因。《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略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变成角色,就是为了舞台逼真,让演员的表演更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
B.中国戏曲注重演员的表演,与西方的戏剧相比,中国的戏曲情节在客观真实性上远不如西方的戏剧。
C.西方观众看戏剧都抱着认知的目的,关注的核心是演员和情节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收获的是“知性”。
D.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写的对戏剧进行理论总结的名著《诗学》,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西方戏剧理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戏曲的“逼真”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与客观现实没有什么关系。
B.中国观众看戏,主要是看演员的表演能力,因此老练的观众对那些最代表名演员表演能力的折子戏专场更有兴趣。
C.为了不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便于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布景。
D.《画筌》里关于画面空间的理论,与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相通,这说明中国戏曲理论受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启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中国戏剧舞台空间“虚实相生”观点的一项是(     
A.白雪阳春都妙句,高山流水自知音。
B.数声唱出千秋事,双手招来百万兵。
C.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D.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德国戏剧改革家布莱希特在导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时,在舞台上表现随军女商贩大胆妈妈跟着大军转战欧洲,却让演员拉着小篷车只走了几圈。布莱希特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
2023-06-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丝路文学是审美的,不是图解理念的。丝绸之路文学,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人事物的文学表达,它可以是对古丝绸之路历史的艺术再现和重新表现,可以直接反映丝绸之路上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现实、创业事迹,也可以是对沿途的自然风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物世情等的描述,但是它必须有审美的观照,呈现多民族、多文化、多种语言、多重审美意趣的对话、交流与融合。

丝路文学呈现艺术、思想、情感、心灵的弥合,是历史、文化、信仰共同造就的精神食粮。它的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并在,求真、向善、唯美,引导人类穿越苦难岁月。中国古代丝路文学中有《山海经》对西方物产的介绍和记述,《穆天子传》对周穆王西行的记载,战国时期是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天问》中对昆仑一带景象的描写,东汉蔡文姬《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对战乱之苦的控诉,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关山月》对古丝绸之路边塞之地战争的描写,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张衡的《两京赋》、班固的《两都赋》对经丝路传入中原地区的物品的记载,还有大量以丝绸之路沿线地域风情、文化、人物为创作素材的纪行赋、边塞诗、乐府诗等。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品,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和对外文化交流等,呈现与中原地区文学风格迥异的审美特征。古代丝路文学延续到当代,类型和题材得到很大的扩展,表现主题不断丰富,文学风格逐渐多样化,但不变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

丝路文学涉及的时空的广度、文化的多元、意境的丰沛使其在世界文学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风采。对当代作家来说,丝路文学的审美特质中也应该包含一种文化寻根的意味,寻找失落的历史文明,而这种文明之所以承载深厚的情感,是因为它经历过上千年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表达者。我们对于丝路文学应该有一种认识:它既面向国内,也面向国际;它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在性格上,它是外向型的文学,追求世界性的理解和认同。丝绸之路容纳了多元的文化,如敦煌文化、龟兹文化、楼兰文化、粟特文化等,这些既具有民族独特性又有开放互融性的文化类型在丝绸之路不同地域上萌芽、生长,滋养出风格多样的文学样式。

丝绸之路激活了许多丰富的意象。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丝绸之路是佛教之路、变革之路、战争之路……从具体的历史层面来讲,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都是丝绸之路历史上重要的路网,唐蕃古道是贸易交流、和亲纳贡之路,茶马古道是经商贸易、对外交流之路。道路已成为一种文学意象,路上的历史故事,物质、精神交流图景也在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学作品中被重新演绎和书写。

(节选自程金城、乔雪《丝绸之路文学的审美性》)

材料二:

丝路文学的勃兴将给丝路沿线的少数民族带来新的文学和文化发展机遇,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发掘自身资源,发挥独特优势,巩固和凸显在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积极参与世界文学对话和对外文化交流。例如,黑格尔曾认为中国人没有史诗。事实上,中国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史诗作品,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这些史诗作品在丝路沿线的传播和变异,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地域的重要现象。对这些史诗作品加以整合研究,将其作为中国史诗的代表与西方史诗、印度史诗进行平行比较,可以作为反驳中国人没有史诗乃至西方中心论的绝佳素材和典型例证。

丝路文学资源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也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实现文心共通和互动交流的新途径。丝路文学的范畴中,包含大量外国文学在内,其中更有与中国丝路文学具有较深渊源的诸多作品。以《大唐西域记》为例,这部著名的丝路行记曾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学史上最大的说话集《今昔物语》,也保存了大量印度文学史上书面或口头流传的作品,如佛本生故事、鹿王传说、月兔传说等,分别成为海上丝路文学交流和陆上丝路文学交流的典范。《大唐西域记》也被用来与西方使徒文学进行平行比较,一为求取佛教真知而践行丝路的记录,一为播撒基督信仰而四方奔走的图绘,二者最为共通之处在于为了信仰而勇于开拓、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丝路精神。

再现与表现是文学的双翼,文学又是文化园地中最美的花朵之一。丝路文学一方面再现丝路历史地理、宗教艺术、民俗风情等,具有珍贵的文献学价值,助益于丝绸之路研究。另一方面,又以表现丝路精神、致力于文化交流为己任,注重形象和情感,能够鲜活而生动地唤醒丝路记忆,增强文化认同,引领全方位合作。从文化形态来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文化均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传播。从文化区域来看,丝绸之路沟通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四大文化区域。在如此丰厚的人类精神资源中孕育出来、在如此广袤的文化区域上生长起来的丝路文学,理应而且能够为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节选自王汝良《丝绸之路文学正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文学可以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人事物对古丝绸之路历史的艺术再现和重新表现。
B.丝路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并在,而现实研究中对其思想价值的挖掘重视不够。
C.丝路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吸纳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元素,离不开外国文学的支持。
D.丝路文学以表现丝路精神、致力于文化交流为己任,重形象和情感,增进文化认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文明因为经历过上千年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表达者,所以在世界文学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风采。
B.丝绸之路激活了许多意象,“道路”已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唐蕃古道是贸易交流、和亲纳贡之路,茶马古道是经商贸易、对外交流之路。
C.丝路文学的勃兴将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发掘自身资源,巩固和凸显在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积极参与世界文学对话和对外文化交流。
D.丝路文学兼具民族独特性与超越民族的世界性特征,所以我们观照丝路文学的视角不能局部化、狭隘化,而应该有世界眼光,文化互鉴。
3.下列各项中,对选用的论据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东汉蔡文姬《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关山月》,这些作品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并在,引导人类穿越苦难岁月。
B.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边塞诗,呈现与中原文学迥异的审美特征,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
C.敦煌文化、龟兹文化、楼兰文化、粟特文化,在丝绸之路不同地域上生长,形成风格多样的文学样式,体现丝绸之路容纳了多元文化。
D.《大唐西域记》这部著名的丝路行记作品,与西方使徒文学一起论证了为了信仰而勇于开拓、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丝路精神的观点。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对丝绸之路文学的认识理解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
2023-06-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8月综合能力测试(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625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6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5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9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C.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3.“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6-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大长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近日从江西省防汛部门了解到,江西省防总采购了5台可适应城区、农田等不同区域的大型排涝设备,以及7台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等新型防汛抢险物资。

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县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发。两年前,南昌县就启用无人机巡查汛情,投入大型多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无人机助力防汛抗洪,让防汛抗洪更加精准高效。

江西省防总秘书长、水利厅副厅长徐卫明将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形容为“水上无人机”。在发生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江心洲或有人落水的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将外形像小艇的救生机器人投入水中,在岸上用平板电脑或控制器对它进行操控。机器人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后,一次可以救助三到四个人。

新防汛装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应急抢险救援的机动性和时效性,有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还改变了以往使用锹、镐和编织袋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

(摘编自《从“人工巡堤”到“水上无人机”:科技助力南方防汛抗洪》,新华网2018720日)

材料二:

北京时间823日晚上10时,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品发布会在美国纽约举行,推出的全新便携式无人机备受业界关注。

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头羊,根据IDC的数据统计,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近几年来,大疆创新的销售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大疆销售额为59.8亿元,2016年销售额为97.8亿元,2017年销售额达到175.7亿元,同比增长80%

持续引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与大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高研发投入密不可分。“目前,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一半,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15%左右。”大疆创新总裁罗镇华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今年7月,大疆创新的创始人汪滔和其导师李泽湘教授获得了2019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这一奖项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为了挖掘更多工程师人才,大疆创新从2015年开始独立策划执行RoboMaster机器人比赛。每一年的比赛,大疆的花费支出大概在8000万元人民币。连续4年,大疆已为此花费3亿元。

目前,通过集成深度学习技术,大疆无人机产品已经实现了自动检测识别及人物手势分析,工业和消费级无人机也拥有了自动控制、定位导航、拍照摄影等功能,尤其是加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后,定位精度、拍摄效果以及交互方式等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摘编自《广东无人机持续领跑创新》,南方网2018824日)

材料三:

近些年,中国销售给其他国家的无人机数量迅猛增长。这种发展态势令美国深感不安。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一直被美国造无人机霸占,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在无人机行业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有能力生产更多与美国无人机媲美的产品,而且价格相对更低。

中国市场份额的扩大与美国严格管控美国造无人机的政策不无关系。1987年,美国签署了《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要求签署国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以及加大出口控制,这样做旨在防止导弹和无人机大规模扩散。根据这一协议,飞行距离超过185英里,载重超过1100磅的无人机被定义为巡航导弹。美国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均可以载重3000磅以上,因此属于严格管控的对象。

中国还准备提高无人机卫星通讯能力。这样的举措最终会让中国无人机在技术上赶上美国无人机。有人预计,到2022年,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220亿美元。如果中国当前的销售态势继续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在这个市场上受益无穷。

(摘编自《外媒惊呼中国无人机发展太迅猛 可能很快会统治全球市场》,美国Business Insider 中文站201711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防总采购的水上无人机,可以在救援人员难以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救生机器人救助受困群众。
B.对技术创新的高研发投入,是大疆创新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头羊的重要原因。
C.中国无人机加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后,拍摄效果和交互方式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D.美国签署《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对无人机实行严格的管制制度并加大出口控制,让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受到严格管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以往的“肉搏式”抗洪,提高了应急抢险救援的机动性和时效性,有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B.大疆创新连续4年,投入三亿,独立策划执行RoboMaster机器人比赛,体现了无人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C.美国虽然在军用无人机市场一直处于霸主地位,质优价廉的中国无人机已经占据了无人机市场的统治地位。
D.中国无人机发展迅猛,不仅在技术上赶上美国,而且很快会统治全球市场。
3.以上三则材料虽然都是围绕中国无人机,但报道的侧重点不同。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报道德侧重点,并简要分析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2023-06-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1-2022学年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非审美感官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审美感官无功用欲念的牵挂。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阐述了柏拉图这一论断的深层内涵,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超出功用、欲念之上。视觉和听觉所感到的是事物的形式美,如线条之匀称,音调之和谐等,这些都不能供人使用,这一思想揭示、扩大和深化了美在于声色的含义,美由此而可以定义为超越功用欲念之意。但当前一些美学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所推崇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太少超越之意。

美之为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东西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法国1718世纪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布瓦罗认为,美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亦即普遍永恒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西方美学由此进展到属于理性美范畴的典型美。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关于典型美研究的有益成果,但并不需要亦步亦趋地跟随在西方之后片面地研究典型美,因为西方的典型美以感性显现理性为美,把人的自由精神境界放在超时空、超感性的概念王国,造成了美和自由的抽象性。即使西方现当代美学也反对这种传统审美观的抽象性。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就是这种反传统观点的重要代表。

海德格尔强调,在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的大统一体中,任何一物都是其显现的、出场的方面与其隐藏在背后的、不出场的方面的统一体。审美意识(诗、艺术品)通过当前在场的东西,显现出背后不在场的东西,由,进入无穷无尽的隐蔽领域。这就是审美、艺术创造出的令人玩味无穷、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全新世界。海德格尔对他的显隐说所做的详细分析,指明了显隐的审美意识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对象性关系、功用关系,进入神圣的澄明之境

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显隐说,与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隐秀说所讲的意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颇类似。包括隐秀说在内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更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亦即通过在场之,显现出象外未出场的境域,从而体味到一种不分人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这类似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明之境的美。当然,传统的意象说所崇奉的天人合一尚具有原始性和朴素性,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状况进一步丰富发展。当今之世,我们既需要澄明之境的美,也需要天人合一的美。

近几十年来,很多人强调美学研究要联系现实,值得肯定和坚持。但当今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过于现实化,甚至是沉溺于现实之中。审美与金钱、物欲挂靠得太紧密,美的超越本质不见了,高远的精神境界不见了。当今时代需要的,应是以超越现实功利的高远精神境界为本质的真正的美。因此,我有时甚至觉得,今日之社会不妨借来一点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风。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美学研究推崇“日常生活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缺少超越之意,亟待提高。
B.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的有益成果,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
C.当代美学研究应该联系现实、高于现实,应追求以超越功利为本质的具有高远精神境界的美。
D.当代美学研究应丰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达到“澄明之境”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审美感官不同于非审美感官的特点在于前者没有占有实体的欲望,不涉及功用、欲念。
B.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事物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即普遍永恒的东西。
C.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强调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由“显”的东西可见“隐”在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
D.中国传统的“意象说”与“隐秀说”类似,都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柏拉图认为审美感官获得的声色之美是对功用欲念的超越。“望梅”因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所以也就无法产生美感。
B.美要创造“典型”,越典型就越能显现理性美。林黛玉的美貌才情、多愁善感及悲惨的命运构成了典型的美学形象。
C.刘勰的“隐秀说”是让人体悟到形外之情、言外之意,如看到荷花就能够体会到荷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D.“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这段话与“美在象外”的美学观点相同。
2023-06-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以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以“唯身主义”为其理论皈依。对于中国古人来说,“身”不仅作为我们人的生命现实载体,须臾不可离,而且亦以一种现象学意义上“天人一体”的方式和一种实用主义意义上“利用安身”的方式,使“身”体现为宇宙之根本、天地之依据。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许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把“身”提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所谓“近取诸身”“利用安身”(《周易·系辞传》),所谓“敬身为大”(《礼记·哀公问》),所谓“君子之道本诸身”(《中庸》),所谓“万化根于身”(李贽),如此等等无一不可为其明证。

“以身为本”,“身”被视为世间一切的根本和依据,那么,这意味着“体育为本”“体育优先就成为中国古人教育思想中的应有之义,意味着知识的教育首先是作为人的“无意识”、作为人的“良知良能”的所谓“身体意识”的教育。翻开中国教育史就会发现,正是中国古人以其对身体教育非同寻常的高标高举,而使自己当之无愧地成为对人类体育思想发而明之的真正先驱。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在这里,荀子重拾孔子之说告诉我们,旨在对人进行教育的学习,乃为“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只有“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旨在说明“美其身”之学方为真正切已的君子之学。

一旦人的教育落实到“美其身”的身体教育,古人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提撕所谓“礼教”之谜也就随之一起破译了。“礼教”之所以为“礼教”,恰恰在于“礼者,履也”,在于“非礼勿动”,也即在于礼的教育实际上是和我们自身的身体行为、身体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对于原儒来说,所谓的“礼教”不过和其一贯坚持的所谓“修身”是异名同谓的东西。这意味着,“礼教”的内容与其说是与祛身的心之思有关,不如说更多地是与切身的血气、志意、知虑,切身的食饮、衣服、居处、动静,切身的容貌、态度、进退、趋行有关。这意味着,“礼教”旨在人的身的“导血气”“摄威仪”,一如荀子所说,“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故这种对“礼教”的切身性的还原表明,后儒所谓的“以理释礼”的解读是多么牵强附会,而其将礼打造为尊者责卑、长者责幼的绳人之具这一做法,则更是与古人礼的制作的初衷离题万里。正是原儒的礼身互释,使中国古代体育一开始就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礼仪教化功能。故诸如射箭这类竞技活动在儒家文化传统下,除了强调以力搏之,以巧胜之外,更强调以礼化之。正是如此,在《礼记·射义》中出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这样的论说也就不以为意了。

随着中国思想进入“后理学”时期,后理学思想家从宋明玄远的“心性之学”重返原儒的切己的“身道”,也随其所谓“身在是而学即在是”(《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三》)这一身学一体思想的推出,这种不无古典的中国体育思想又一次破暗而出、再掀狂潮。一代巨儒颜元,正是这一滚滚而来的新思潮中最为彻底、也最为卓绝的代表。

一方面,颜元把矛头直指那种宋儒袖手而谈的“心性之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该学说的实质是“性命为精,形体为累”。另一方面,在对这种使我们民族积贫积弱的“心性之学”痛定思痛,并重新恢复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身”的至尊地位的同时,他以“兴灭继绝”为自己的使命,使中国古老礼教中的体育精神在沉睡千年之后复醒于世。

颜元一反后儒皓首穷经、一味死读书读死书的做法,而主张“学自六艺为要”(《言行录》卷上),坚持育人以强身健体为旨。其谓“孔门习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仁义。”(《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与之相应,颜元训“格物”之“格”为“‘手格猛兽’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义”,释“学习”之“习”为“身实习之”之“习”。他还身体力行地率弟子亲躬诸如礼、射、御、武术、举重、歌舞等等体育实践的践履。所有这一切,使颜元的教育思想“以实学代虚学,以动学代静学,以活学代死学,与最近教育新思潮最相结合”(梁启超语),而开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的精神”这一现代中国“体育为先”思潮之先河。

(摘编自张再林、李靖《即身而道在——中国古代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华体育精神探析》)

材料二:

采用自主编制的《青少年人文体育观调查问卷》,以福建省10所学校854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核心,以访谈资料为补充,对青少年人文体育观、运动技能水平、运动情感认同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存在显著差异,运动技能越好,人文体育观越高,人文体育观五个维度中自信坚强和爱国诚信差异显著;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青少年运动情感认同存在显著差异,运动技能越好,运动情感认同越高;运动情感认同影响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形成,线性回归呈中度相关。在新时代培育青少年正确人文体育观应注重三个环节:有规律参与运动是首要条件,良好运动情感体验是重要保障,运动技能阶段提升是有效路径。

(摘编自郑春枝《新时代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影响机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以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以“唯身主义”为其理论皈依,“身”被视为世间一切的根本和依据。
B.从中国教育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成为对人类体育思想发而明之的真正先驱,得益于中国古人对身体教育非同寻常的高标高举。
C.所谓“近取诸身”“利用安身”(《周易·系辞传》)等等可以证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有中华民族,把“身”提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D.对于原儒来说,所谓的“礼教”,和其一贯坚持的所谓“修身”,内容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旨在说明,古今求学的目的虽不同,但无高下之分。
B.人的教育落实到“美其身”的身体教育上,就能够很好地解释古人竭力推崇“礼教”的行为了。礼的教育实际上是和我们自身的身体行为、身体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教育在于“美其身”,“礼教”也有切身性的特点,因此,后儒那些所谓的“以理释礼”的解读就算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解读了。
D.诸如射箭这类竞技活动在儒家文化传统下,更强调以礼化之。所以,在《礼记·射义》中出现“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这样的论说就不那么正确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身在是而学即在是”的观点的一项是(       
A.“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B.“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礼记·射义》)
C.“孔门习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仁义。”(《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南宋 陆九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要坚持“以德树人,以体育人”的原则。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2023-06-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3·湖南岳阳·模拟预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酡、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已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

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形成了从庙堂到民间共同的审美观。

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

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

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

(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

材料二:

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裉袄”“比肩褂”“花绫裤”“绫棉裙50余种。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裕。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裕’,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

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此外,还有多种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它色彩,也在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
B.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红色代表热情洋溢,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一直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
C.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
D.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择材料。
B.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
C.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
D.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到印证。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
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注:微黄带红的颜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3-06-02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初为药用。人们将茶作为药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较弱,却具有提神醒脑的功用,因此茶逐步转为一种饮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即已开始饮茶,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至汉代,伴随着成套茶具的出现,饮茶的基本流程得以形成。到了唐代,茶仙陆羽著《茶经》,对茶道与茶艺进行系统阐述,标志茶文化达到新的高度。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宋代,茶文化广为流传,点茶和斗茶之风开始兴盛。明代,饮茶流程大为简化,由煎煮法改为冲泡法,促进了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诸多茶种的兴起和发展。到了清代,中国茶已誉满全球,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一应俱全。时至今日,茶的种植和加工仍在不断精进之中。

中华茶文化独具特色,不仅体现在悠久历史的种茶、制茶、饮茶等茶事上,更体现在形式多样的茶礼、茶会、茶宴上。中国自古以来即为礼仪之邦,素喜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斟茶礼、持杯礼、座次礼、奉茶礼、叩指礼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传统礼仪规范。在茶会、茶宴方面,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便将客坐设茶作为普遍的待客之礼,可见以茶待客的礼仪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到唐朝,以茶待客已成为全国性的礼俗。例如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借茶描述了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的离别前的深深留念等等。

茶文化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在以茶事、茶礼、茶会、茶宴、茶俗等为代表的行为文化层面,众彩纷呈、独具特色、自成体系,不仅保留了既有的特色,而且传遍五洲,不断吸收着新元素,生动演绎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正因为如此,谈到中华茶文化,茶是包容的,中华文化是包容的,一个字跨越时空、跨越国界,正所谓和而不同,茶和天下。自唐宋以来,中华茶文化跨出国门,与异国他乡原有的文化要素融合,最终演绎出具有鲜明异域特色的茶文化新乐章,内涵更丰富、色彩也更为艳丽。中华茶文化可以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当地的礼仪文化、当地的政治宗教信仰等人文元素。中华茶文化与世界各地的万千景象同存共生,这就是独具特色、和而不同的中华茶文化之道。

材料二:

饮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茶文化天然具有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社会属性。

兼容并包、开放交流的中华茶文化,在千年的跨文化交流中已成为一种世界共通的语言,在沟通中西文化、增强各国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茶叙国事”“茶礼频频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彰显礼仪之邦的风采,弘扬中国文化理念,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挑选了西湖龙井、祁门红茶、景德镇茶具作为国礼送给斯大林,彰显了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作为千年来的皇家贡品,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年产量仅有八两,周恩来总理因此戏称送出了半壁江山,现场气氛顿显轻松,给尼克松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段外交佳话。

茶文化具有超强的融合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理念最强有力的佐证。中国一直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寻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华茶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崇尚的与世界相处之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展现了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茶叙事频频出现于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大国际多边场合。中华茶文化再次崭露头角、风靡全球,担当着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在近年来的中外交流中,接待外宾的各种茶会和国礼展现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中华茶文化润物细无声,堪称中外文化交流的粘合剂、国际经济合作的助推器。

摘编自《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诸多茶种的兴起和发展与明代简化了饮茶流程,由煎煮法改为冲泡法有极大关系。
B.唐代的“茶仙”陆羽所著的《茶经》,对茶道与茶艺进行系统阐述,是中华茶文化最终形成的标志。
C.斟茶礼、持杯礼、座次礼、奉茶礼、叩指礼等一套完整的饮茶礼仪,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规范。
D.以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为例,证明到唐朝以茶待客已成为全国性的礼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茶文化跨出国门之后,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借助所在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比在中国有了更好的发展。
B.中华茶文化独具特色,和而不同,既能与世界各地的万千景象共存共生,也能在外交场合发挥独特作用。
C.饮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但不具备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外交作用。
D.茶与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因此茶文化首先是属于中国的,其次才是属于世界的,是跨文化交流的最好媒介之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茶叙国事”观点的一项是(     
A.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挑选了西湖龙井、景德镇茶具作为国礼送给斯大林。
B.周恩来总理送给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产的茶叶。
C.2020年12月中国茶叶出口2.46万吨,2020年全年,中国茶叶出口34.88万吨。
D.2018年在厦门金砖峰会,铁观音、白茶等名茶被作为国礼赠送与会各国领导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根据材料内容,谈谈是什么原因让“中华茶文化”成为了“担当着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