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

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中:中间。
B.金就则利                           砺:磨刀石。
C.声非加                           疾:劲疾。
D.金石可                           镂:雕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博学,文中理解为广泛地学习,现在多指知识渊博。
B.假,文中理解为借助,与成语“狐假虎威”中“假”的理解不同。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荀子》,全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二段用“𫐓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三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四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联系课文内容,解释“劝”字的含义并思考文章哪些方面体现了“劝”的特点。
2022-12-16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所作。②出塞,指昭君出寨。③辽阳征戍之地。④贺老,指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⑤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调》三首。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杨贵妃抱过的琵琶开篇,目的是批评玄宗沉湎于酒色。
B.“浔阳江头”句以白居易送客闻琵琶事自比,表达谪居之苦。
C.“贺老定场无消息”写出作者为朝中无人、国势衰微而担忧。
D.“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化用李白之典,写出盛世已去的无限悲慨。
2.清人陈廷焯评本词“无一字不呜咽”。请结合具体词句,至少选择三处,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2022-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一中、都匀一中新高考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家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写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②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为眼前的实景,为实写。
B.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
C.“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D.最后一联作者说春光“餐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2-12-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虽有是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乎!

(选自《虽有嘉肴》)

材料二: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材料三: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此之                       太守谁(《醉翁亭记》)
B.于是喟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C.自周                           始一焉((愚公移山)
D.曷足以七尺之躯哉          吾妻之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嘉肴”“至道”写起,提出只有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B.材料二中,孔子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以为老子可以应为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
C.材料二中,孔子在周问礼访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并到实地考察各种规章制度,回国后,他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
D.材料三中,君子求取学问,不仅要耳朵听进去,还要用嘴巴说出来,这样便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三篇短文都谈到了学习,但各有侧重,请分析三篇短文谈到的学习侧重点有何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B.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C.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D.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古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对特定的日子又特定的称呼,类似的称呼还有,“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水利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C.漕运,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D.“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
②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5.邵宝为人至孝的表现有哪些?
2022-12-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①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的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绿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歌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这两首诗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除了今昔对比,两首诗还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1-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玲

娃娃,甭怕,咱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骨碌碌转着两个灵活的眼睛,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小孩仍旧凝视着四围的暮色,却不能不跟着她走,而且用甜的语声问起来:好老人家,你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一个儿子,帮别人放羊去了,媳妇孙女都在前年死了。前年死的人真多,全是一个病,不知道是什么那气?

好老人家,你到什么地方去来?

我有一个侄女生产,去看了来,她那里不能住,来回二十多里地,把咱走坏了。

让我扶着你吧!小孩跑到前边扶着她,亲热地仰着脖子从披散着的长发中又打量地。村上有多少人家呢?

不多,七八户,都是种地的苦人,你怕有人害你么?不会的。到底你是怎样跑到这里来的?告诉我,你这个小红军!她狡猾地闪着无光的老眼,却又很亲热地用那已不能表示感情的眼光抚摩着这流落的孩子。

甭说那些吧。他也笑了,又轻声地告诉她,回到村子里,就说我是捡来的一个孩子算了。老人家,我真的替你做儿子吧!我会烧饭,会砍柴,你有牲口么?我也会喂牲口……

牲口,小孩子回忆起那匹枣骝色的马来了,多好的一匹马,它全身一个颜色,只有鼻子当中一条白,他常常去摸它的鼻子,望着它,它也望着他,轻轻地喷着气,用鼻尖去触他,多乖的一匹马!他喂了它半年了,它是从草地得来的,是政治委员的,团长那匹白马都没有它好。他想起它来了,他看见那披拂在颈上的长毛和垂地的长尾,还有那……他觉得有一双懂事的、爱着他的马眼在望着他,于是泪水不觉一下就涌上了眼睑。

我喂过牲口的!我喂过牲口的!他固执地、重复地说了又说。

呵,你是个喂牲口的,你的牲口和主人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却落到这里!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照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了。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印迹。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他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就藏在了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人……后来才遇着了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了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上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看见那些围着他的人脸上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瘪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呼!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张起来。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着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角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敞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招来吧!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我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你们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不少人在心里替孩子捏了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冷冷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

老太婆又嚎哭了起来。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去了,有的便走开了。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再也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比吗?我们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连长的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睛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角星浮漾着,渐渐地升高,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太婆最初不知道孩子的真实身份,却仍能坚持带他回家,在危急关头拼命保护他。
B.老太婆关心、爱护小红军,乡亲们送馍和羊毛袜子给他,说明党在陕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面对大家的盘问,小红军说的一番话体现了他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和对红军的热爱。
D.连长最终被小红军抗日的决心和不怕死的精神感染,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放了小红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对话中交代故事背景,以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刻画人物形象。
B.小说通过写东北军连长对小红军态度转变等情节使小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红军从红军队伍中走散后的茫然无助的心情。
D.小说在叙事节奏上紧张明快,始终将人物置于强烈的矛盾冲突中,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3.请结合文本,分析小红军这一人物形象。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的丰富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夜【注】

巴金

将近两个月以后的一个夜晚,在山城里听说是因为修理锅炉全市停电。早晨下过一阵雨,下半天气候骤然转寒,冷风一阵一阵地吹过城市上空,赶走了摊头的顾客。电石灯的臭味随着风四处飘送,火光孤寂地打着寒战。

一辆人力车经过阴暗、寒冷、荒凉的市街,到了一所大楼的门前。从车上走下来一个装束入时的女人。她夹着手提包走进弹簧门去。她用手电光照路,走过了黑洞似的过道,上了二楼,又走上三楼。

在一间屋子的门前她站住了。她兴奋地敲着房门。

没有应声。她看见房内有亮,门上没有锁,心里想屋子里不会没有人,也许他们睡着了,她便用力再敲两下。

哪个?屋子里一个女人的声音问道。这个声音似乎是她熟悉的,但是她又说不出是谁的声音来。我,她顺口答应了一个字。

门开了,射出一道微光。她瞥见方桌上燃着一支蜡烛。开门的也是一个女人,脸背着光,她认不清楚是谁的脸孔。

找哪个?开门人惊讶地问。

请问汪家是不是住在这儿?叩门人更惊讶地问。

这儿没有姓汪的,开门人回答。

以前不是汪家住在这儿吗?明明是这一间屋,家具也是,叩门人说,她的惊奇更大了。

啊,你是汪太太!请进来坐!今天停电,我没有看清楚,开门人笑着说,她闪开身子,把叩门人让了进去。

方太太,你们不是在二楼住吗?几时搬上来的?叩门人想起开门人原来是住在二楼的方太太,毕竟遇到了一个熟人,她稍微心安一点。房间里的陈设没有多大的改变,就是四壁白了许多,看起来顺眼些。

就是这个月月半,方太太回答。汪太太,啊,我不晓得现在要怎样叫你才好,你不是在兰州吗?几时回来的?

今天刚到的,方太太,我还是从前那样,树生红了脸说。接着她声音发颤地问:方太太,他们搬到哪儿去了?我说文宣他们。

你说汪先生吗?你还不晓得?方太太惊问道。

我的确不晓得。我两个月没有接到他们的信了,树生不安地说。

汪先生不在了,方太太低声说。

他不在了?什么时候?树生身子一动,变了脸色,惊叫道。

就在上个月庆祝胜利那一天,方太太说。树生的身子猛然抖了一下。老太太带小少爷走了。我们这间房子就是老太太让给我们的,家具也是她让的,我们出了一点钱。

树生好像让人迎头浇了一桶冷水似的,她全身发冷,脸色惨白。她呆了半天才吐出一句问话:他们搬到哪儿去了?她连忙伸手擦揉眼睛,一面把脸掉开。

我也不晓得。

他葬在哪儿?我要去看他!树生忘了一切地打岔道。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

我不晓得,这儿的人都不晓得。棺材是大清早抬出去的。没有人跟去送葬。老太太也没有通知我们。不过汪先生公司里总有人晓得,方太太好心地说,她很愿意给这位客人帮忙,可是自己也知道没有办法。

我明天到公司去打听明白,树生失望地说。她埋下头用手帕揩泪痕。她又问:老太太他们哪天搬出去的?

我记得是十二。她头天搬走,我们第二天粉刷墙壁,第四天就搬进来。楼下那一间,我们先生拿来做会客、办公、讲生意用。啊,汪太太,还没有问你住在哪儿?方太太关心地问。

我暂时住在……朋友家里……我过几天就要回去,树生迟疑地说。

那么你还去不去找老太太他们?方太太继续问道。……

方太太,我走了,你不要出来,她大声说,便拿起手提包朝房门外走。

她刚走出大门,迎面一股寒风使她打了一个冷噤。怎么才阳历十月底,夜里就这样冷!她想道,她觉得身上那件秋大衣不够暖了。门前连一辆车子也看不见。她回头看了看大门和那盏闭着眼睛似的门灯,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她不知道现在到什么地方去好。她心里空虚得很。她只想找个地方关上门大哭一场。但是没有办法。她只好慢慢地在人行道上走着。

我会有时间来决定的,她终于这样对自己说。她走开了。她走得慢,然而脚步相当稳。只是走在这条阴暗的街上,她忽然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她不时掉头朝街的两旁看,她担心那些摇颤的电石灯光会被寒风吹灭。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

19461231日写完 重庆


【注】曾树生因婆媳矛盾离开了家,抗战一胜利,她马上赶回来看望丈夫和儿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曾树生时用了“从车上走下来一个装束入时的女人。她夹着手提包……用手电光照路”意在说明曾树生此时的物质生活状态是不错的。
B.在一间屋子的门前曾树生站住了。她兴奋地敲着房门。没有应声时,她便用力再敲两下,说明曾树生将要回到家时是满心欢喜的。
C.当曾树生从方太太那里得知汪文宣去世的消息时,通过“身子一动,变了脸色,惊叫道”等描写,可以看出此时曾树生内心的震动和悲痛。
D.当得知婆婆带着儿子走了以后,曾树生全身发冷,脸色惨白,说明此时曾树生充满了后悔,而“伸手擦揉眼睛,一面把脸掉开”意在说明曾树生的坚强。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结构严谨,如文章开头写到曾树生“走过了黑洞似的过道,上了二楼,又走上三楼”,这为下文写到曾住在二楼的方太太做铺垫。
B.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这一结尾耐人寻味,一直以胜利作为美好生活曙光的他却在庆祝胜利的那一天死去,这一衬托让人不禁拊掌叹息。
C.小说的细节描写深刻,富有深意,如“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表述自然,属于无技巧的技巧,艺术感染力极高。
D.小说结尾写到“怎么才阳历十月底,夜里就这样冷”,这句语言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惨、冷落、荒凉的氛围,衬托曾树生落寞、痛苦的心情。
3.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阴暗、寒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这篇小说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形式来组织全文,请结合文本分析它的好处。
2022-11-1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在童年袁隆平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他在育种方法上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

材料二:

①要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不仅没有实物可利用,而且连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记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        )。在水稻吐穗扬花时节的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株不啻大海捞针。盛夏时节,稻田里气温通常高达40℃,袁隆平和妻子邓哲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欣喜若狂,视为珍宝,细心地繁殖栽培,亲自播种、浇水、施肥,仔细观察它们细微的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并作出详尽的记录,经过两年的艰苦试验,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1974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1975年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推广的范围,此后的十年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成功之后,国内国际各种令人眩目的荣誉、大奖也纷至沓来,但他并未陶醉于此,改变初心,而是一如既往地潜心农业科研,继续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奔波在绿色的田野中。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③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持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看。

(摘编自《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能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喜欢思考,善于提问和对自然规律的兴趣等密不可分。
B.袁隆平在60年代能够广泛阅读各种中外农学书籍并大胆探索,为他后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袁隆平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和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些都是他专心从事科研取得的丰硕成果。
D.袁隆平凭借杂交水稻技术及以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袁隆平星),成为国际上人人皆知的科学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侵华造成的严酷现实深深地影响了袁隆平,使他立志成为一个使国家富强并且免受侵略者入侵的人。
B.高中毕业后,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跳进了“农门”。
C.袁隆平具有整体协作意识,他能够将历尽艰辛发现的珍贵材料分送给有关单位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D.袁隆平不仅潜心农业科研,还给学农的大学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他们不能只讲理论,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下列填入材料二的第①段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必然的
B.可能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C.肯定就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存在
D.肯定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4.《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材料一和《喜看稻菽千重浪》在选材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