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元日立春

吴琚

彩仗鞭春,椒盘迎旦,斗柄回寅。拂面东风,虽然料峭,终是寒轻。

带花折柳心情,怎捱得、元宵放灯。不是东园,有些残雪,先去踏青。


【注释】①彩仗鞭春:以彩仗鞭打春牛,以期农事顺利。②椒盘:用盘进椒,饮酒时取椒置酒中。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序词指以时令节日、民俗风物为表现对象的一类词作。“元日立春”中“元日”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B.上阕前三句极力渲染新年伊始、新春到来的喜庆气氛,展示了淳朴的民俗民风,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C.上阕后三句描写春风微寒,其中暗含着词人对寒冬终逝,春天已至的喜悦,为下阕抒写春兴作了铺垫。
D.本词是一首快词,语气急促,情感热烈。全词清新别致,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2.节序词的特点是“措辞精粹,又且见时序风物之盛,人家宴乐之同”。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2022-07-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面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产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产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产生法律。乡土社会是不会产生法律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社会的变迁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构成的,他们以土地为生,与土地分不开,最终为土地所束缚。
B.土地搬不动,人口不流动,直接靠农业为生的村民长期粘着在土地之上,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C.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村与村之间断绝往来,使不同村落的人互相孤立、隔膜。
D.在“熟人社会”中,村民做事自由,他们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只要遵循规矩和礼俗,就不会犯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内容与脉络。
B.本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第二段中“农业”与“游牧业”“工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与土地的联系紧密。
C.第四段由人和人空间关系的阐释进而深入论述“熟人社会”的特征,从而推出乡土社会的又一特性,即靠规矩而不是法律来维护信用。
D.文章结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时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读者结合当下实际进行相应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村民以农为生,世代定居,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模式。
B.作者认为,想要充分地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C.乡土社会的信用更多依靠的是“规矩”,人们对“规矩”的信任超过了对乡土社会法律契约的信任。
D.在社会的变迁中,人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流弊,乡土社会的习俗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2022-07-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安置。左藏(cáng),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②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③两谢:谢瞻和谢灵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貌,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词开篇运用“一漏天”“终日”等词,起调低沉,苏词则用“莫听”“何妨”等词,笔调高昂。
B.两词都提及了“酒”字,但黄庭坚的饮酒时间是在雨过天晴以后,和苏轼的饮酒时间不同。
C.黄词运用了典故,表达出了词人认为自己不及古人的遗憾,但是苏词对此并未涉及。
D.黄词是唱和之作,苏词是醉归遇雨之作,两首词中都展现出了词人立世处事的哲思。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2-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大,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就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

韩非提出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商鞅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韩非后来解释说: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

法家主张将法令文书公之于众,并使家喻户晓,由此实现着法治教育。在秦国以法为教颇为成功。当商鞅失势,仓皇出走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躲身之处。因为商鞅曾规定:留人住宿而所留者无身份证,要罪及舍主人。所以,秦国的强大与普遍的法治教育有很大关系。

如果说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而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

尽管以吏为师是古已有之,但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而在,或者说是在而不在,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谓并非教师意义上的

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主张和实践,明确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以保证以法为教。但韩非的以吏为师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这样,韩非就更为强调了法的教育,而否定了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走向了极端。

材料二:

儒家认为教育与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据《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语明确表达了”“”“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治理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说服他们,用礼教来规训他们,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民心归顺。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育(化)有效果,强调了教育(化)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

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最根本最高级最本质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内,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唯教育规律是从。《淮南子》说。道法自然,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即顺应本性。

老子认为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尊重客观规律,要希言自然,顺其本性,顺其自然,顺势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张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

(摘编自范文澜《儒家、道家、法家治国教育理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提出“以法为教”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国家有了“法”,人们的行为规范才有依据和约束,国家才能强盛。
B.韩非子的“以吏为师”是法家实现法治教育的手段,因此,必须让人们向所有官吏学习法律,以加强普法教育。
C.材料二中,《论语·为政》明确表达了“富民”与“教民”的关系,即“先富后教”,更加强调了对老百姓的教化。
D.道家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主张教育要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可完全按照学生的本性去发展,进而完成教育目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论述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开头亮出观点,接着论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相关内容。
B.从材料二可知,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化有效果,强调了道德、礼教对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C.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提出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的观点,强调了对教育对象的尊重。
D.三则材料分别对法家、儒家、道家在治国理念与教育思想方面进行了阐释,作者希望后世效法先古,实现大同社会。
3.儒道法三家关于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给当今的教育领域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2022-07-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文语境中,文明一方面可指文化,另一方面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则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也就是说,文明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成果。人的社会实践本身的丰富性,使得从多重视角区分文明成为可能。例如,从时间而言,文明可以区分为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从载体形式而言,可以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从生产方式而言,可以区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这些划分当然可能有所交叉,体现的正是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中的显著特,点则是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文明话语阐述上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各种文明之间能够发生交流与互鉴的现实前提。

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中,作为社会实践成果,文明的一切进步(即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都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相应地,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是通过分析人的社会实践如何演化,探讨如何摆脱剥削压迫、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文明状态。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交往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突破阶级、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与文明概念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国家和阶级的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其本身划分为阶级(即人对人的剥削),也就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使得社会分配出现了差别,这不仅是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国家出现的基本前提。文明作为人类不同社会群体的实践产物,突出特,点是在人的生产和交往的复杂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各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不断再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也是各种文明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的变迁转移、文明实体的盛衰兴亡时有发生。纵向来看,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建立在生产和交往的历史阶段性之上,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横向来看,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掀起的世界文明交往大潮,充斥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国家对封建农业文明国家的剥削掠夺,以及工业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

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是社会生活状态的日益复杂。对于现代文明而言,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工业生产力和国际交换形成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导致的世界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但是,人之为人,不应被异化、商品化。人类文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运用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的具体认识。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这是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摘编自董欣洁《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是一致的,这一特点让不同文明之间发生了交流和互鉴的活动。
B.根据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只要突破阶级、地域等限制,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C.国家与文明这两个概念关系非常密切,国家出现和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都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
D.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状态,人类不应该被异化,人类文明要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文明进行分类,能系统地呈现文明的具体类别,有助于阐释文明的内涵。
B.文章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从社会和国家两个角度论证了缓和社会冲突的具体方法。
C.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和文明实体都是不断变化的。
D.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既有相关理论阐述,又有发展实践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按照不同标准划分而成的文明类别之间有交叉,能体现人类历史的纵横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B.文明是人类实践的成果,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C.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基本一致,是因为文明中心变迁和文明实体兴衰不时发生。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结合自身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节选)

沈从文

①夏日薄暮,这个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年轻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着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茉莉花香。做母亲的便笑着问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

②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作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

③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地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⑤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⑥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⑦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⑨“我想读点书。”

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⑪“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⑫“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⑬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地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⑭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⑮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⑯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⑰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好友来奉访了。

⑱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

⑲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⑳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㉑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㉓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㉔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赏菊、赋诗。

㉕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㉖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

一九二九年夏(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以菜园为环境依托,用了大量笔墨通过对菜园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美丽的菜园与和善的主人相融无间。
B.小说以旁观者的立场和视角讲述故事,作者与故事拉开距离,笔调客观冷静,读者自可体会其中真情。
C.小说中媳妇爱菊花、与丈夫一起种菊花,乡绅们进菜园赏菊花等内容游离于主题,虽饶有意趣,却有损主旨。
D.沈从文在《菜园》中几乎没有--句关于人性的说教,然而人性的善恶、美丑就在故事的叙述中显现出来。
2.第--段“夏夜母子纳凉”场景的营造,有何作用?
3.本文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蕴。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诗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表现诗人非常珍惜白海棠,也很珍重自我。
B.薛诗颔联使用倒装写法,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写出了白海棠的生长环境和气质。
C.林诗首联既交待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又着重写看花人的风姿,从正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
D.林诗颔联写白海棠花色如梨蕊,韵如梅花,“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颇显诗人慧心。
2.两首诗皆以花自比,请选择任一首诗,概括诗人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蜀茶法

蜀道诸司,惟茶马一台,最为富盛。茶之课利多寡,与夫民间利疚,他邦无由可知。予记《东坡集》有《送周朝议守汉州》诗云:“茶为西南病,忙俗记二李。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注:“二李,杞与稷也。六君子,谓思道与侄正孺、张永徽、吴醇翁、吕元钩、宋文辅也。”

初,熙宁七年,遣三司干当公事李杞经画买茶,以蒲宗闵同领其事。蜀之茶园不殖五谷,惟宜种茶,赋税一例折,钱三百折绢一匹,三百二十折绸一匹,十钱折绵一两,二钱折草一围,凡税额总三十万。杞创设官场岁增息为四十万其输受之际往往压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体量多其条画于是宗闵乃议民茶息收十之三,尽卖于官场,蜀茶尽榷,民始病矣。知彭州吕陶言:“天下茶法既通,蜀中独行禁榷。况川峡四路所出茶货,比方东南诸处,十不及一。诸路既许通商,两川却为禁地,亏损治体,甚于斯。且尽榷民茶随买随卖或今日买十千,明日即作十三千卖之,比至岁终,不可胜算,岂止三分而已。佐、杞、宗闵作为敝法,以困西南生聚。”佐罢去,以国子博士李稷代之,陶亦得罪。侍御史周尹复极论榷茶为害,罢为湖北提点刑狱。利路漕臣张宗谔、张升卿,复建议废茶场司,依旧通商。稷劾其疏谬,皆坐贬秩。茶场司行札子督绵州彰明县,知县宋大章缴奏,以为非所当用。稷又诋其卖直钓奇,坐冲替。一岁之间,通课利及息耗至七十六万缗有奇,诏录李杞前劳而官其子。后稷死于永乐城,其代陆师闵言其治茶五年,获净息四百二十八万缗,诏赐田十顷。

凡上所书,皆见于国史。坡公所称思道乃周尹,永徽乃二张之一,元钧乃吕陶,文辅乃大章也,正孺、醇翁之事不著。

(节选自洪迈《容斋三笔》卷第十四)


[注]榷:专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杞创设官场岁增息/为四十万/其输受之际/往往压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体量/多其条画/
B.杞创设官场/岁增息为四十万/其输受之际/往往压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体量/多其条画/
C.杞创设官场/岁增息为四十万/其输受之际/往往压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体量/多其条画
D.杞创设官场岁增息/为四十万/其输受之际/往往压其斤重/侵其加直/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体量/多其条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税一例折输”与“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两句中的“输”字含义相同。
B.“亏损治体,莫甚于斯”与“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两句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C.“佐坐罢去”与“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两句中的“坐”字含义不同。
D.知县,官名。宋制,多派造中央官员知(主持)某县的行政等事务,简称“知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考证了蜀茶专卖的有关史实,揭露了当时蜀道茶马台一些官员借实行茶叶专卖盘剥茶农的相关内幕。
B.李杞凭朝廷“经面买茶”的授权之便,在蜀地创设官办机构,蜀茶全部由官场专卖,给茶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C.蜀茶专卖制度实行以后,很不得人心,先后受到彭州知州吕陶、侍御史周尹、利路漕臣张宗谔等人强烈抨击。
D.本文为苏轼《送周朝议守汉州》一诗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背景资科,有助于读者对该诗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茶之课利多寡,与夫民间利疚,他邦无由可知。
(2)比至岁终,不可胜算,岂止三分而已。
2022-07-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计划在浙江青田举办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这将是青田承办的首个国际性会议。

2022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浙江青田希望通过承办这次大会实现“十四五”期间青田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提挡升级并全方位展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衣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捕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青田稻田养鱼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金秋八月,家家“尝新饭”。一碗新饭,一盘田鱼,祭祀天地,庆贺丰收,祝愿年年有余。

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每逢喜庆节令,青田的村民们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青田鱼灯舞已广泛传播至海外青田籍华侨华人社区,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

(摘编自《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拟七月举办》

材料二:

活态保护是农业遗产区别于其他遗产的最大特点,农业遗产保护的对象是经历千百年自然演变和人为选择而形成的传统作物和传统畜禽。其中的优异品种需要进行活态保护,需要年复一年地耕种牧养。农业遗产可以不断收获农牧产品,不断向市场供应优质食品。这些都是农业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农业遗产需要保护的核心内容。

我国农业遗产的传统动植物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长期选育形成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水稻是我国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历代传承下来的品种资源最为丰富。古籍文献记载的水稻品种超过5万种。目前已经进入国家级农业遗产名录的项目中,60%以上的都可看到水稻的身影。南方的梯田遗产都以水稻作为保护对象的主体。小米即粟,也是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粮食作物,在农业遗产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许多与北方旱作有关的遗产项目都包含粟的优良品种。

动物遗产资源主要采用活体饲养的方式保存。畜禽品种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堪称世界畜禽种类最多、品系最丰富的国家。传统品种数量最多的是猪和鸡,猪有98种,鸡有89种。其他的依次是马匹(62种)山羊(53种)、黄牛(51种)、绵羊(44种)、水牛(29种)、鸭(28种)、牦牛(12种)和骆驼(6种),这些畜禽遗产品种大多在原产地饲养。一批优质品种在市场开发和育种利用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在畜禽遗产方面所形成的独特资源优势与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多民族的文化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摘编自《农业遗产的种质资源价值》)

材料三: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农业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生物灭虫、桑基鱼塘等传统农耕技术使农田能做到常用常新,确保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一系列问题已频频出现。我们并非不加选择的排斥一切现代工业给传统农耕文明带来的影响,但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我们真的有必要对现代工业文明给当下农业带来的上述后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否则,当下农业很可能就会像是一个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表面上看精神抖擞,但实际上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天我们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项工作,将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传承下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摘编自《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B.水稻是我国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在古籍文献记载的水稻品种中,60%以上的已经进入国家级农业遗产名录的项目。
C.我国动物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样、品系丰富,主要采用活体饲养的方式保存,畜禽遗产品种大多在原产地饲养。
D.今天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为了将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传承下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青田稻田养鱼,水稻与鱼类共生,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摆脱了这一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对优异的传统作物和传统畜禽进行活态保护,必须年复一年地耕种和牧养,难以进行有关的市场开发和育种利用。
C.我国的很多农业遗产都以保护传统动植物种质资源为核心内容,例如南方的梯田遗产都以水稻作为保护对象的主体。
D.与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等传统农耕技术相比,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不利于短期增产增收。
3.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哪些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痴

临城西山向水,地处水陆交通要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小城虽然不大,城中有钱有闲人家却不少。临城的戏因茶馆也就格外多,南来的北往的戏班子,来临城,没有一家不赚个钵满盆满的。

在临城,余家是响当当的大户,余家老太太一口气连生五子,五个儿子中有四位子承父业开染坊做买卖,只有年纪最小的余五让父母大失所望。余五生得人高马大气宇轩昂,却天生不喜欢做生意,倒是对游山玩水逛街下馆子挺在行。老爷子看不习惯,软硬兼施,企图把这个最小的儿子拉入商海正途,无奈余五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心思全然不在那里。老爷子也只好放手,由了他去。余五自此越发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活得没了章法。

余五爱听戏,临城凡是搭台唱戏的地方,没有一处少得了余五的身影。余五彼时年纪正轻,家世又好,每每出行,华服香车,仆从前呼后拥。所过之处,街里街坊斜睨皱眉,心下慨叹老余家出了这等败家之子。到达戏团茶馆,余五所受待遇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老板笑脸相迎,台上扮戏的演员更是恭恭敬敬地称余五“五爷”。

这一声“五爷”也不是白叫的,别看余五没有经商的天赋,对于戏、对于台上的戏子们而言,余五可谓知己。当然,余五也不可能成为所有戏子的知己,他爱戏,捧角儿,只捧自己欣赏中意的人儿。不入他法眼的,他连正眼都不瞧一下。也怪,但凡入了余五的法眼,被他着意去捧的戏子,无论花旦还是老生,最终无一不红,无一不火。也正为此,五爷这个名字在梨国界越叫越响,前来奉承巴结五爷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谁不想成个角儿?

五爷却有五爷的标准,不肯轻易出手,他也决不轻易放弃。他不看好的戏子,哪怕将相王侯携了金玉满堂来找他,他也不肯叫一声“好儿”,他看好的,哪怕两手空空,他也场场都会准时前去捧场叫好儿。

有时,城东城西,两边的戏班子摆开擂台,同时开唱,刚好两个戏班子里都有五爷要捧的角儿。这下可就忙坏了五爷和他手下的那些人,东城听一半,赶紧勒马上车,急匆匆往西城赶,西城听过紧要处,再匆匆忙忙往东城赶。因为对台上的戏了然于胸,哪里出彩儿,哪里该叫好儿,五爷把握得恰到火候,一个晚上在城东城西间穿来穿去,竟然也不耽误五爷为两边要捧的角儿叫好儿。这也是一种本事。

那年,邻省有一个戏班来临城搭台唱戏,其中有一个唱花旦的少年,十四五岁,生得儒雅俊秀,唱腔深情婉转。五爷坐在台下,搭眼一望,侧耳一听就觉得他是一块唱戏的料。自此后,每有少年的戏,五爷一场不落。等那戏班在临城唱到第二十五天的时候,五爷同往常一样前去听戏,却发现台上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陌生脸孔。五爷急了,匆忙去后台打探,方知唱戏的少年嗓子出了问题,那会儿正神情落寞地给班主烧水沏茶呢。看到五爷前来,少年的眼圈儿一下子就红了。

五爷去找班主,让少年继续出台唱戏。班主面露为难之色;孩子的嗓子坏了,怕是祖师爷没赏他这碗饭吃啊……五爷不知怎么的,就认定这少年日后必成大器。那晚与班主商议不成,五爷竟然做出一个平生以来最疯狂也最大胆的决定。他花了几百两银子将少年从戏班里赎出来,又花几百两银子带着少年去求名师:“孩子,只要找对师傅,别看你嗓子坏了,你仍然能成名成角儿。”

五爷的这一举动差点把家里的老爷子气得吐血。

少年对五爷的举动,却是感激涕零,在五爷面前长跪不起,要认五爷为义父。五爷没应承,扶起少年就俯身去掸少年膝盖上的土:“演戏有三境,一要演‘准’,二要演‘美’,三要演出‘味儿’,这就好比‘三级跳’,一跳要比一跳难啊。你小小年纪,就已悟得演戏的第三境了,好好唱吧!”

自此,五爷与少年以朋友相称。少年仍旧称五爷为“五爷”。

五爷大半辈子只爱戏、捧角儿,无心商海仕途,无心娶妻生子,家中所有积蓄几乎全部被挥霍在这上面,父母在时还好,等到父母归西,家里四分五裂,五爷自己的生活都变得困难。五爷仍旧痴迷于戏,那份痴迷却仅仅局限于自己家里那台老旧的唱机。唱机滋滋拉拉,当年他捧红的那些角儿,在咿咿呀呀地唱。年迈的五爷眯着眼睛,摇着纸扇半躺在院中的摇椅上,听到至情处,手上的纸扇“啪”地一合,“好!”那一声,气息不减当年。却再也没有如潮的“好”来附和了,只有院角的一树洋槐叶子在“唰啦啦”地响……

五爷病危,想念自己昔日捧红的那些角儿,老生、花旦、小生……却无一个前来。除了那个他曾为他赎身的少年——彼时,那少年已是红透大江南北的名伶。

看到五爷老态龙钟病体恹恹,身边唱机里依然在放着师兄师妹们的唱片,名伶的眼眶儿就湿了:“五爷,这些年,为这,可苦了你……”

“不苦,不苦,苦因是迷,乐因是悟,五爷好的就是这一口儿……”

五爷长叹一声,欣然闭目……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痴”作为文章的标题,既显示着小说的线索,又昭示着主人公的特点,给人以提钢挈领的感觉。
B.为了赎出已经被戏班子淘汰的少年,使其成为新秀,余五竟然花了几百两银子,这一举动把其父气得吐血。
C.小说把余五放在典型的社会背景中,抓住其典型语言和行为着意进行刻画,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D.烘托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色,如对余五父亲以及街坊邻居的描写,着墨虽不多,但也足以突出“戏痴”形象。
2.小说中的余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五爷的“戏痴”形象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2022-07-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