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航母的发展,每一艘航母的入列都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2012年“辽宁舰”入列,实现了中国人民海军航母“从无到有”的突破;2019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航空母舰的能力。2022年6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其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就排水量而言,“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先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电磁弹射可以让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还可以满足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等各类机型在航母上的起飞条件。由于电磁弹射的研发难度高,此前只有美国掌握了这项技术,因此,“福建舰”的下水无疑掀开了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和远洋作战的新篇章。

“福建舰”下水是中国航母驶向远海大洋的第一步,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未来,“福建航”将统筹考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需要,以及航空母舰运用特点、港口保障条件,科学选择部署地点。

(摘编自高霈宁《“福建舰”下水掀开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飞机,都是螺旋桨飞机,机身轻,起飞速度要求不高,因此早期的航母只要有一段甲板滑行就能满足起飞需要。五十年代后,喷气式飞机成为了战机主流,速度越来越快,装载的武器越来越多,起飞重量越来越大,而航母跑道不可能越做越长,就只能另想办法了,于是出现了蒸汽弹射和滑跃起飞等助力起飞的方式。

美国率先开发了成熟的蒸汽弹射装置,最早装配在“小鹰”级航母上,第一艘“小鹰”号1956年开始建造,1961年服役,2009年退役,蒸汽弹射技术很复杂,现在除了美国有十几艘航母采用这种装置,世界上只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采用了,其他国家受限于技术的复杂性都没有采用,而是采用滑跃起飞方式,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印度,以及早前只拥有“辽宁舰”和“山东舰”的中国。

所谓滑跃起飞方式,就是将舰首做成上翘的样子,利用舰载机本身的滑跑速度,沿着舰首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形成一个抛物运动,在战机被抛离舰首的瞬间,距离海平面更高,从而赢得短暂继续提速时间,以达到起飞速度。

电磁弹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直线推进技术,电磁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器相比,不是用蒸汽而是用电来驱动活塞,适宜于短行程发射大载荷,在军事、民用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摘编自网易自媒体平台)

材料三:

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早在19世纪初就已有人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人们相继研制出了各种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发射装置或模型,但由于受相关研究领域技术的影响,上述模型的性能距工程实用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70年代以后,超大功率脉冲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发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1978年澳大利亚的马歇尔等人用SSOMJ的单极发电机作为电源和采用等离子体电枢在5m长的导轨炮上把3g重的聚碳酸脂弹丸加速到了5.9km/s的初速度。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用电磁力把较重的弹丸推进到高速的可能性,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由此也将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88年美国海军与卡曼航空航天公司曾计划联合研制航母舰载电磁弹射器模型,指标是在3s的加速时间内,把重达36T的全载F-14战机加速到150节。据估计,这种电磁弹射器的重量只有现役的蒸汽弹射器的十分之一,而且省去许多管道,这对于舰船的安全运行和减重提速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11日,全球第一艘装备电磁弹射器的美军“福特”号航母下水。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短10年间,中国航母从无到有,进而发展到自主设计建造,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B.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快、自重大而取代螺旋桨飞机成为战机主流。
C.目前美国有十几艘航母采用了蒸汽弹射装置,其他国家都因技术复杂而没有采用。
D.中国航母上的舰载机先后采用过蒸汽弹射、滑跃、电磁弹射等三种助力起飞方式。
3.先后入列的“山东舰”和“福建舰”有哪些显著差异?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观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观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

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本”价值观。二,仁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

(摘编自赵汀阳《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1.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不太适用于特殊的群体。
B.普世价值落实为事实后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
C.能使人们共同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
D.西方现代价值观误导人类的心灵,不是普世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西方价值体系的片面性、中国价值观的优势、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价值等三个角度来说理。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条分缕析,论证严谨,非常具有说服力。
C.文章的观点是中国价值观才具有普世意义,并用了“汶川救灾”、一些“中国观念”等作为论述依据。
D.文章最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并蓄。
3.下列对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区别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价值观突出“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中国价值观更关注“他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
B.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解决“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这一问题;中国价值观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
C.西方现代价值观是单调的、片面的,常常使人陷于可怕的孤独与痛苦的境地;而中国价值观却能够使人们摆脱孤独的存在。
D.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优先,因而责任、美德、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缘化;中国价值观倡导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
2022-08-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餐桌上的乡愁

王胜华

①我跟父亲要一幅画,准备挂在堂屋里。父亲说,十字绣店里摆着一幅松鹤长城图,十分壮观,要能拍了画下来就好了;我说,我想让一些乡物入画,不管山水花鸟、鸡猪牛羊、碓磨犁耙……只要源自故乡就行。

②在村小读书的时候,一到秋收,苞谷便一篮接一篮从地里背回来,堆在堂屋里。当粮架下再次洒满金色阳光的时候,一身白毛的大公鸡便领着母鸡在粮架下捡食被老鼠糟蹋下来的碎玉米了。白公鸡很绅士,从不与母鸡争食,就是已经叼上嘴的食,也要轻轻地放回到母鸡面前。母亲就满满地捡上一盆嫩玉米棒或者洋芋,倒在碓窝里冲细,拌到正在煮沸的猪食里去,老屋便散发出浓烈的猪食味。

③这味一直一直往远处飘去,原先垛木房里安睡着的猪们便骚动起来。母亲最听不得她精心服侍的鸡、猪、牛、羊饿得“闲翻天”,她宁愿自己挨饿,也决不会让鸡猪牛羊饿着,要是猪不肯吃,她便撒一点面,或撒一点盐,想方设法让猪吃完槽里的食。她一边往热气腾腾的猪食里泼洒着冷水喂猪,一边做饭,当猪吃饱了不再哼唱的时候,母亲叫吃饭的声音就从家门口传了出来,钻进父亲的画室,走进我们的校园,飘向爷爷的荞坡麦地,我们就像母亲咯咯的鸡群,飞快地往家里赶。揭开甑盖,或是金粉一样的玉米饭,或是荞花一样的荞面疙瘩饭,或是珊瑚一样的麦面疙瘩饭,或是珍珠一般的白米板……菜桌上,不管是萝卜,地莲花、荞叶、洋芋、白菜,我们都吃得很香。

④生物圈是何其相似!母亲就像她饲养的那只大白公鸡,总让我们先吃饱。

⑤走出一直放在手心里的山村,到遥远的州府读书,电铃声渐渐替代了母亲的声音。虽然路途遥远,好在不出两三个月,父亲都来看我一两次。隔着千山万水,父亲身上的气息是我感知故乡的唯一来源:如果父亲秋天来了,他身上准挂着几缕玉米胡须,肩膀上的灰尘一定留有母亲拍打过的手印;如果父亲春天来了,他的鞋袜里定是裹挟着新鲜的麦粒,背囊里一定装有母亲做的麦粑粑;如果父亲夏天来了,他的裤脚便高高挽起,新鲜的泥土沾齐他的脚踝;如果父亲冬天来了,他的发梢定然是故乡的残霜初雪……也许是父亲对故乡用墨过重的原因,他一来,整个州城便有了故乡的味道;只要父亲往我床边一坐,一股山里农民身上特有的汗息在我的宿舍里经久不息,以至父亲走远了,我还能透过这股汗息获感父亲荷锄握笔的艰辛,以及故乡母亲调和的味道。

⑥我怕失去母亲的味道,然而我还是失去了;我怕失去故乡的气息,然而故乡离我渐行渐远;我怕失去父亲的汗息,然而父亲下城来的次数一月比一月少了,故乡的味道、父亲的气息,越来越弱。

⑦母亲走后,一向硬朗的父亲突然不利索起来,好几次,画笔从他的手里掉落到了地上……

⑧少年不识愁滋味,故乡的风物,母亲的味道,父亲的汗息,都曾伴我一路壮歌,而今已成我不倦的乡愁。

⑨我跟父亲要画,不因为父亲是少有的画家,他的画在若干年以后将升值。我意不在收藏,只想不经装裱,就这样赤裸地将故乡风物挂在我这城市一隅的堂屋里,让它在我这城市的家里添进一抹故乡的色彩,刮进一缕故乡的煦风,洒下故乡山前山后那两三点雨,飘入故乡一片灿烂的阳光,融进故乡杂乱的鸡鸣犬吠、鸟语花香,像母亲做饭那样,在我每日两餐的饭菜里揉进一点故乡的味道。

(选自《西部散文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公鸡很绅士,从不与母鸡争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公鸡以人性,写出了动物之间的和谐场面,反衬出人们的丑陋。
B.作者写自己的母亲精心照料饲养的家禽、家畜,母亲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鸡猪牛羊饿着,这是母亲纯朴人性的反映。
C.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总结上文,内容上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疼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D.本文选取具体的浓烈乡土味道的事物,如“苞谷”“白公鸡”“猪食”等,充满生活气息,语言通俗又典雅,融叙事、抒情于一体。
2.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我们都吃得很香”的表达效果。
3.有人认为可以删去第⑨段,有人认为不可。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022-08-1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均阳舟中夜赋

陈与义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

开窗望两律,烟树何其多。

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

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

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


【注】这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八月。时金兵南下,中原大乱,形势危急。陈与义饱经兵乱流离之苦,离开均阳时作此诗抒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交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写游子因战乱漂泊他乡,夜不能寐,独坐船头向诗人诉说内心忧愁。
B.“开窗”以下四句写诗人打开窗户望见的树木、江河、月光等景象,为下文的抒情进行张目和蓄势。
C.第七句写漂泊在外的游子怀乡的愁思充满了人世间的道路,第八句写秋色好像进入了银河,写出了秋色之重。
D.“客愁”以下四句以抒情为主,诗人受景物的触发而浩然长吟,伤时的感慨、失意的怅叹融二为一。
2.学者左继红说:“陈与义的诗篇不论写景还是抒情,往往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结合本诗,试分析此观点。
2022-08-16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学艺

聂鑫森

夏日炎炎,四十岁出头的尤子良,从湘东炎陵县尤家村,来到贵州黔西南州万峰林脚下锦霞村,一眨眼就七天了。

这地方山美水美,到处好风景。虽是盛夏,却凉气沁肺,来旅游的人很多。锦霞村曾是贫困村,这几年发达了,成立了各种专业化合作社,又挂靠旅游公司,办起农家饭店、酒店、旅店、土产店,贫困村的帽子已经摘掉。

尤子良不是来旅游,也不是来跑生意的,就为来这里考察一家卖“淡家蛋炒饭”的小店。报纸上报道:掌门人叫淡云天,领着全家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天要卖出蛋炒饭两三百份,周末和假日上千碗,去年收入过了百万元,纯利润三十万元出头。尤子良所在的尤家村,也风光秀丽,土特产种类繁多,也是旅游线上的一个节点。国内外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都是匆匆过客,充饥最受欢迎的饭菜,既可口又能节约时间的是蛋炒饭,十块钱一份,物美价廉。可尤子良在自家店试过卖蛋炒饭﹐似乎并不让人青睐。

“淡家蛋炒饭”硬是好吃,油晃晃、金灿灿的,看相好,香气浓,有嚼头。尤子良吃了很多碗蛋炒饭,还是不知奥妙在哪里,蒸好的饭怎么能炒得颗粒分明?蛋怎么能包住所有的饭粒?他在小店人少时,有意无意地问过头扎长巾的老汉淡云天,淡云天笑一笑,不做声。又问是否可让他到厨房去看看?淡云天说:“饮食安全长天大的事,外人是不能去的!”

尤子良发现淡云天喜欢喝酒,每晚九点过后,一个人到小酒店消遣。他也在这时候去,有意和淡云天共一张桌子。明天要离开这里了,他想碰碰运气。他向淡云天点点头,热情地说:“淡老板,你也好这一口?”

“酒是好东西,我喜欢。”

“我就爱吃你们家蛋炒饭,绝妙。淡老板真是好手艺!”

“我瞄清楚了,你一连吃了好多天。”

“我们有缘,让我请你喝个酒表示谢意,好吗?”

“你太客气了。”

尤子良让服务员端来两大碗水酒,一碗半斤,还想叫一碟猪头肉、一碟花生米下酒时,淡云天说:“要下酒菜、吃压酒饭的,不是真正爱酒的人,我是!”

“其实,我也是。”

两个人端起酒碗碰了一下,咕噜喝了一大口。

淡云天问:“我怎么称呼你?”

“姓尤名子良。”

“你说话带着江西湖南的口音,贵乡是哪里?”

“是湖南东边的炎陵县,与江西井冈山搭界。炎陵县有炎帝神农氏的陵墓。”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更是我们种田人的老祖宗,了不起啊。我听说那块地方穷得很……对不起,冒犯了。”淡云天赶忙端碗喝了口酒。

“老哥,你说得一点没错,我住的尤家村就是个贫困村,从前粮食不够吃,土特产变不出现钱,有的人家衣服都不齐整,婆婆、媳妇共一条长裤,谁出门谁穿。现在,扶贫见了成效,开始好起来了。”尤子良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

淡云天长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村也是贫困村,我们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借你的酒,我敬你!穷不怕,就怕没志气,苦不怕,就怕没精神。老弟,你说是不是?”

“是!”

酒劲上来了,他们的脸都泛红了。

尤子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锦盒,打开来,里面是一枚炎帝纪念章,还有一张炎帝陵免费观券。

“老哥,你崇敬炎帝,我送给你。欢迎你得便时来炎帝陵参观,这张免费参观券,也是送给你的。”

“谢谢老弟的厚礼!”

淡云天接过来,从盒子里拿出系了红绳子的炎帝纪念章,小心地放到桌上,站起来双手合十,恭恭敬敬揖拜后,再把纪念章挂到脖子上土,这才高高兴兴坐下来。

“老弟,你是来旅游的?”

“不是。”

“我看也不是。要玩耍的,住个一两天就走了,是来做买卖的?”

“也不是。”

“你确实不像个买卖人。一不去看合作社,二不去与人接头、聊天,来做什么呢?”

“想偷学点本事,好回去赚钱。”

“哈哈,我早看出来了,你东问西问的,隔山打虎,有个啥子用?你想学蛋炒饭,这技术是到成都拜师学来的。”

尤子良低下了头,双手尴尬地搓来搓去,小声说:“我也想拜师,怕你不同意,只好偷学,请原谅。”

淡云天喊服务员再上了两碗酒说:“不要收他的钱,都记在我的账上!”

尤子良说:“这怎么要得!”

“你端碗酒先让我喝,算是拜师酒。我喝了,你再喝,好不好?”

尤子良赶快站起来,先向淡云天鞠了三个躬,再双手端碗,低下头递过去。淡云天接过碗,仰脖干了个底朝天。尤子良再接过空碗放到桌上,然后把另一碗酒喝尽。

淡云天拉着尤子良坐到他身边,小声说:“蛋炒饭的饭,要隔夜蒸好,饭粒冷了,才分得开。蒸的饭,粘成一团,只会越炒越酽巴。蛋不是先炸熟了再倒到饭里去炒,都成形了,怎么能和饭粒融合在一起?要先在锅里下油,油热得冒烟了,下盐,倒入隔夜饭,炒得饭粒在锅中起跳,放油,再炒、蛋黄蛋白要先在碗里搅好,再倒进锅里,锅铲子翻炒一阵,蛋炒饭就可以出锅了。弟,江湖一点诀,只怕不肯说。我说了,这有什么奇巧的?”

“谢谢淡师傅的教诲!”

“说了不算,还得看我怎么动手。到我的店里去,升火热灶!”

他们走出小酒店,月圆在天,月光泼下一地的盈盈银水,仿佛还有清亮的水波荡动的声音,很好听。

(选自聂鑫森《驱贫赋》,有删改)

文本二:

小小说离不开“故事”这个重要元素,但我力图在“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在有限的篇幅中,避免仅仅演绎一个“故事”,而是努力去开掘第一书记、扶贫干部、村干部和农民身上的文化气质,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进行融汇和对接,让“故事”陌生化,让人物更鲜活,小说语言,则力求隽雅且具有诗意。

(节选自《聂鑫森小小说集<驱贫赋>出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事欲擒故纵,“怎么能炒得颗粒分明”“怎么能包住所有的饭粒”这些疑问句起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B.“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外人是不能去的!”这句言不由衷的话,表明淡云天对尤子良寻常言行的警惕,可见其为人的谨慎。
C.尤子良请淡云天喝酒是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子良的虚情假意、工于心计与淡云天的胸无城府﹑慷慨厚道形成鲜明对比。
D.小说遣词造句,质朴通俗。诸如“嚼头”“啥子”“要得”“酽巴”等口语词的运用,亲切自然,透露出明显的地方乡土气息。
2.有人认为小说(文本一)写到倒数第二段,情节已经完整,可以收笔;末尾一段是蛇尾,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是怎样将“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融汇对接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2-08-16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动画电影有着辉煌的过去。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有30余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摘得大奖,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世纪之交《宝莲灯》的上映,标志着国产动画站上新起点。《宝莲灯》以较为娴熟的叙事手法讲述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画风生动,制作精良,传统文化符号在其中大放异彩,孝老爱亲的人伦情感和传统文化精神也得到彰显,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和突破。《宝莲灯》之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下,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势如破竹,创作生产渐成气候,近几年相继出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作品。

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资源中的宝藏,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就是国外创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提取与创造。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使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一项既重要又长期的课题,中国动画人责无旁贷。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高质量作品,从不同角度持续“破题”,让原创动画电影呈现回暖态势,也让中国动画成为文化行业关注的热点。

(摘编自《动画电影彰显中国韵味》)

材料二:

中国风动画充分运用水墨写意、青绿山水、民间剪纸、年画壁画、皮影木偶等传统绘画手法和民间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大鱼海棠》中以福建土楼为原型的建筑,《白蛇:缘起》里的八卦图阵、烟雨江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山河社稷图,既给人似曾相识的文化亲近感,又因艺术形象令人耳目一新而激发欣赏兴趣,引导人们走进文化想象深处,获得奇妙的审美体验。

中国风动画并非原样复刻传统文化,更不是点缀式地使用中国元素,而是以符合现代人接受习惯的叙事方式,重新讲述传统故事,并赋予文化形象以新的内涵。《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振作之路、主角江流儿的成长历程,既给孙悟空、唐僧的形象增添了新内涵,又通过对师徒二人关系的重新定位,把西游故事讲出了新意。《白蛇:缘起》里白娘子、小青突破传统民间神话“报恩”的单一维度,以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丰富了观众对这两个人物的认知。《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是充满自信又淘气活泼的现代孩童,他既延续了传统故事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又跳出传统神话框架,加入担当责任、把握命运的现代意识。《小门神》里的郁垒、《姜子牙》里的姜子牙,也都充满生活气息,是和观众同欢乐也同忧愁的普通人,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摘编自胡一峰《中国风动画——传统韵味 时代表达》)

材料三:

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深度挖掘国产动画电影在精彩故事和精致视效之外的文化意义,赋予动画电影更多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怀。要让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民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打造更多经典国产动画IP。《雄狮少年》的岭南派舞狮就是颇具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片讲述留守在岭南乡下的少年阿娟和一众伙伴不甘心碌碌无为的生活,追求舞狮梦想,努力拼搏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影片关注寻常生活和个体命运,努力触摸当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讲述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的小镇少年的现实境遇,引发关于普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深度挖掘创作题材和创作内容,努力实现国产动画电影受众的全龄化覆盖。国产动画电影要想扩大市场范围、赢得市场红利,就要把目光更多投向儿童之外的年龄层。从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来看,《雄狮少年》的受众群体并不局限于低龄观众,而是在兼顾低幼观众的基础上,努力捕捉成年观众的审美偏好。《我们的冬奥》创新性地把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经典动画电影形象集结在一起,并对经典形象进行适度戏仿与重塑,努力做到从70后到10后观众的覆盖,让动画电影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家欢电影。此外,国产动画电影还可以开拓更多创作题材,回溯历史、追忆先贤、弘扬孝悌、歌颂爱情,塑造更多可亲、可感的动画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用情用力讲好中国动画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动画有着辉煌的过去,有几十部动画电影曾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B.国外动画电影创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提取与创造,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外创作者提供了资源与养分
C.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山河社稷图,使人获得奇妙的审美体验,是因为其加入担当责任、把握命运的现代意识。
D.国产动画电影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成令人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动画人的责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蛇:缘起》里的八卦图阵、烟雨江南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既给入似曾相识的文化亲近感,又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激发欣赏兴趣。
B.中国风动画注重传统故事叙述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与观众同忧乐的《小门神》里的郁垒、《姜子牙》里的姜子牙体现了这一点。
C.国产动画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打造经典国产动画IP,如《雄狮少年》中就利用了岭南“舞狮”这一非遗。
D.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三则材料都阐述了中国动画的相关情况,但是材料一侧重回顾发展历程,材料二、三则侧重如何发展。
3.学校拟开展“如何用动画讲好新时代英雄故事”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做典型发言,请你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是艺术之根,艺术是科技之窗。科技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和谐共生的“对偶体”,是李政道所言的“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艺术以科技“见证者”的鲜活形式记录了科技进步及其社会生产力的杠杆效应等丰富内容;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及其巧夺天工的实践激发出艺术创作的豪情,并带给人们造物、文境、艺术乃至哲理的思考。

作为文学艺术的乘槎[注]诗词也不例外。与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图像信息等互为印证,乘槎诗词描摹出一幅中国古代纺织机具及其科技的进化图谱,书写了我们先民不屈服于命运致力于航海巡天的心路历程;反过来,纺织机具、火药火箭和航运航海等科技的进步激发了乘槎诗词的创作,平添了自信豪迈的同时,也丰富和深化了科学理性的批判传统。

乘槎天河河畔,既是织女文化的艺术想象,又是中国古代有关航天的科幻。从庄周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逍遥游”、屈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未先路”“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的飞天梦,到《西游记》孙悟空驾轻就熟的“筋斗云”……“御风而行”的航天梦,在我们祖先心灵深处从未中断。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万虎设计出“载人火箭”,并躬身实践,甚至献出了生命!

东汉张衡《思玄赋》发挥了乘槎天河、巡航宇宙的瑰奇想象:“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张衡不囿于直白的想象,而是力图以科技为工具实现这一梦想,“独飞木雕”这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由此横空出世。张衡的航天梦,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抢风”这一航海科技的突破,实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驾驭,“御风而行”的远洋航行从此成为现实。加之科技创新托起的发达的纺织生产,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纺织、火箭、航海等科技的进步,反映在文学艺术上便是宋代乘槎诗词创作的空前繁荣。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成就投射到明清乘槎诗词当中,一大突出特点是将乘槎天河回归人间航海。这样一种别样的自信,始自费信《星槎胜览》。该书不是乘槎上天的科幻而是记录随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从海上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借风甚至逆风的“御风而行”及其往来大洋的航海成就激起中国古人的无比自信,所以才会有明钱宰《拟古》其四“飘然溯长风,乘槎犯斗牛”的冲天豪情!从明唐顺之《送高行人使琉球》“天王玉册颁三殿,汉使星槎下百蛮”、清汪懋麟《得舟次二兄琉球使还消息》其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等诗句可知,出使往返琉球等“百蛮”的航海实践已经取代了乘槎天河的纯粹想象。与此相应,“观织”也从天上的想象转换到人间的活动。山西高平北宋开化寺壁画“太子观织图”绘有善友太子观摩人间纺织的佛经故事,图中的织机、纺车等是当时山西地区纺织的真实写照。与太子人间观织同时,北宋司马光《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二也有表述:“暖日初添刻,柔风乍袭衣。弄孙时哺果,观织屡临机。”

“制天命而用之”!乘槎天河、河畔观织,从天上到人间,从想象到探索,历代乘槎诗词不仅是中华先民遨游九天的一部天问史诗,更是认识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航天梦的科技实践。

中国航天,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乘槎巡天梦想终于变为现实,也完成了现代科技与古老艺术的大统一。

(摘编自任春光、杨小明《乘槎诗词中的科技与艺术》)


【注】槎(chá),竹,木筏。乘槎,指登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至今,科技与艺术关系密切,两者的起源相同,艺术记录了科技进步等内容,科技进步可以激发艺术创作的豪情。
B.科学技术及其实践可以激发艺术创作的豪情,作为文学艺术的乘槎诗词,自然也同样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影响。
C.乘槎诗词虽描绘出了古代纺织机具及其科技的进步,但只能做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图像信息的辅助参考资料。
D.中国古代多有对飞天、航天梦的描写,乘槎天河,河畔观织是中国织女文化艺术和古代航天科幻的发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阐述科技与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出下文对乘槎诗词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的论证。
B.文章举庄周、屈原的诗文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例子主要论证中国古代的飞天梦从未中断的观点。
C.文章引用北宋司马光的诗词论证了乘槎天河与河畔观织从天上的想象转换到人间活动的观点。
D.文章第六段从“乘槎天河”和“河畔观织”两个角度,论证了乘槎诗词中科技与艺术同频共振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地一项是(     
A.张衡在《思玄赋》中大胆想象乘槎天河,巡航宇宙,并力求以科技实现这一梦想,于是“独飞木雕”横空出世,使航天梦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B.宋代乘槎诗词创作空前繁荣,其原因是“抢风”这一航海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驾驭,使“御风而行”的远洋航行从此成为现实。
C.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成就在明清乘槎诗词中得到投射,让乘槎天河的艺术描写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大洋航海成就激发了中国古人的自信。
D.“神舟”“嫦娥”“玉兔”“天宫”等航天工程,既将华复先民遨游九天的愿景变为现实,也使现代科技烙上丰富鲜明的中华文化的印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红牺牲的这一夜,又有十个不屈的战士同时被活埋了。

囚房里冷清清,只剩下道静和小俞两个人了,她们互相摸索着,紧紧地把瘦削的手指握在一块儿,好像两个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互相偎依在一起。

“林姐姐,现在就剩下咱两个啦,我,我,……我只有你一个亲人啦!”

小俞抱住道静的头痛哭着。她哭林红,也哭自己明白这世界上的事太晚了。虽然她才只有十六岁,但是地却惭愧自己过去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

“小俞,好妹妹,不要哭啦!”道静含着满眶热泪在黑暗中温存地抚摩着她的头发,“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

林红一死,不知不觉地,道静竟自动代替了她的任务,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但是,道静的身体太坏了,她成天昏昏迷迷地倒在污脏潮湿的木板上,极度的贫血和恶劣的饮食,以及烙伤的地方化着脓,林红死后,她几乎也要死去了,幸而那个女看守还不错,时常替她弄来点面汤或鸡蛋汤;又找来狱医替她诊治:小俞更是细心热情她照护着她:终于使她青春的生命又活了下来。

林红牺牲后的第五天,道静她们的囚屋里又抬来了一个女病囚。这是个三十岁左右圆脸微胖的女人,脸皮黯黄,肌肉松弛,可是嗓门却很响亮。她刚一睡到床上,就冲着小俞——小俞正用惊异的眠色望着这个新来的难友——亲切地问道:“小妹妹,你十几了?这点年纪也被捕,真是……”

道静微微睁开眼皮,看见小俞正在热诚地回答她:“十六岁了。大姐,你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的?”

“闹革命呗。你为什么吃的官司?——共产党吗?”她把头转向道静,又和颜悦色地用同样的话问她。

道静心里起了疑问:这个人不像做革命工作的人,如果是普通犯人,为什么把她弄到这个地方来?……

道静无力地摇摇脑袋没有答话,小俞却替她答道:“这位小林姐姐受刑很重。前几天我们屋里有位郑瑾——她太好啦,叫他们处死了。小林姐姐一难过伤更重了!……”小俞天真地还要说下去。道静咳嗽一声轻轻说道:“小俞,给我一口水喝,”小俞住了嘴赶快下床从一个破旧的洋瓷缸里倒了一杯水递给她,道静侧着头用手接杯子的时候,用尽所有力气捏了一下小俞的手,并且使了个眼色。小俞明白了,脸突然一红,轻轻点点头。

那个女人继续问起小俞。因为这个女孩子年纪又轻又好说话。

“小妹妹,这个屋子真好,真安静。”她仰着头点起了一根香烟,看着青烟袅袅飞上黯黑的低矮的屋顶,她扭头对小俞笑着:“我从东头的女监房来的,饿得受不住了,那儿闹绝食已经三天啦,你们早就知道吧?”

道静心里陡地一动,忍不住问道:“绝食?哪儿绝了食?啊,听说啦!就是!那些人怎么这么傻啊,”

“对啦!那些人真是傻得要命。”女人高兴地侧过头来盯着道静。“就是那些不在共产党的,也跟着共产党闹起绝食来。他们喊什么反对国民党的秘密逮捕啦,秘密处死啦,又反对什么卖国不抗日啦……嘿,还是咱们这屋子里清静——他们闹,叫他们闹去吧。“她又把头转向小俞笑道,“小妹妹,有人给咱们这屋里送过小条吗?听说关在这儿的三四百人一齐绝了食,就是用秘密传条来商议的。”

道静着了急,正想怎么回答这个女奸细,小俞这孩子抢先说了话:“你问的正对!我们正想打听打听是什么人出主意要绝食的!我们没看见小条——他们为什么不给我们送一个看看?真糟糕!”

“哦,傻妹子,你们不可靠,所以那些共产党才没有给这屋里送条来。活该咱们吃几天饱饭!陪着她们,她们强迫我也饿饭,可受不了啦。”伪装囚犯的女奸细饿极了,来到这儿再也掩饰不住她那丑恶的真面目。

突然,小俞变了脸。她瞪着眼睛盯住那女人,狠狠地向那虚肿的脸上呸了一口唾沫:“呸,你这臭女人!真正不要脸!真没骨头。这么馋嘴!你怕挨饿,上这屋来也白搭,我们也就要绝食啦!”

那个女人愣住了,道静望着小俞那机灵、气愤的面孔,脸上浮上了浅浅地看不出的微笑。沉了一下,她对女奸细说道:“谢谢你来给我们送了消息,不然我们也要变成罪人了。”

她把眼睛转向小俞,坚决地用几乎是命令的口气说道:“小俞,咱俩不能再延迟,从现在起咱们不要再吃任何东西啦!”

小俞点点头。忽然扑簌扑簌掉下眼泪。她一边掉泪,一边对道静小声说:“林姐姐,我听你的!郑姐姐死了,我什么都听你的——听你的话好吗?”

那女奸细脸孔转向她俩,盯住她们,好像不认识她们似的,仔细听着她们的每一句话,看着她们的每一个动作。

(节选自杨沫《青春之歌))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人物语言颇具个性化,如“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铿锵有力,突出道静对敌斗争的坚定决心。
B.“污脏潮湿的木板”“黯黑的低矮的屋顶”,这些对囚房环境的描写,虽着不多,但也揭示了斗争环境的艰苦,从侧面烘托了人物形象。
C.小说善于将人物的特点置于具体的矛盾冲突之中来表现,比如道静对女奸细的戒备心理和言语上的交锋,充分展示了其沉着冷静的特点。
D.小说中在处理人物的主次关系上,一反常态,将涉世不深的小俞放在主人公的位置上来重点刻画,这样就更能达到突出小说主题的效果。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红等战士的牺牲,既表明了敌人的凶残,也使道静在斗争中变得愈发坚强。
B.道静白动担起照顾和教育小俞的重任,说明她的革命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C.新来的女病囚在言谈举止上毫不掩饰,这让道静很容易就识破她的奸细身份。
D.小俞面对女奸细的表现明显缺少斗争经验,这也使得道静对她难免有些担心。
3.道静在与小俞对话过程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在情节安排上,女奸细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向延安

石钟山

赵大刀和十几名青年学生一同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革命根据地——延安。那时,从全国各地投奔到延安的进步青年不计其数,延安就像燃亮在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人们奔着那亮光,前赴后继地涌去。

他们的第一站是西安,那里也有八路军的办事处,到了西安,延安也就不远了。一路上,日本人和伪军设了许多道封锁线,日本人早知晓了延安在中国的影响,他们要封锁中国的红区,不让抗日的烽火蔓延。铁路两旁的交通要道,也立起了鬼子的炮楼。想通过敌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锁,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从武汉办事处出发时,他们被编成了几个组,毕竟十几个人在一起,目标太大了。有时他们也会化整为零,分头行动。路线是办事处的人早就设定好的,每到一站都有当地的交通员接应,那些交通员就像在进行一场接力赛,一站站地把他们传递下去。

赵大刀和赵果分在了一组。赵果的样子有些瘦小,穿在身上的衣服大了一号,看着像个稻草人。赵大刀一看见赵果就笑了,在赵果瘦弱的肩头上捣了一下道:你小子长成这样,还想当八路,能打动枪吗?

也就是从那时起,赵大刀发现赵果这孩子爱脸红,不管说什么话,都先红了脸,两只眼睛水汪汪地盯着人看。赵大刀就用两只大手,爱抚地摩掌着赵果的头说:你小子,不是当兵的料,我看唱个歌、跳个舞啥的还行。

赵果听了,自然又红了脸道:我能行,不信咱们到了延安比比看。

赵大刀就笑了,笑过了,就拍着胸脯说:兄弟,我可是老资格了,当年在苏维埃,我参加过的战斗数都数不过来。

这时,他又想到湘江边无名高地的那一战,一个连的弟兄壮烈牺牲的场面,他不再说话了,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涌动。战友们永远地留在了无名高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觉得他是代表着十三连的弟兄们,一起在寻找主力部队,他经常做梦,每次都会梦见阵亡的战友们,站在他面前,一声声地问他:连长,我们啥时候归队呀,我们想红军主力呢。

每次做这样的梦,他都会流下热泪,从梦里哭到梦外,醒来后,他就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星星,在心里铿锵地说:弟兄们,放心吧,我一定带着你们归队。

一路上,赵大刀的心情兴奋而又迫切,他不断地催促着身后的赵果,跟上他的脚步。赵果看样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气喘吁吁,小跑地跟着这十几人的队伍。赵大刀不时地停下来等赵果。在这之前,赵大刀早就把赵果身上带的干粮和一个布包背在自己身上,就是这样,他还要不停地等赵果。

赵大刀就说:兄弟,要不我背你一程吧,你的小身板,我看快不行了。

赵果人小志气高,他听赵大刀这么说,小脸又涨红了,汗珠晶亮地挂在额头和鼻翼上,他赌气地说:大刀哥,别小瞧人,我行。

赵果自从认识了赵大刀,就一直把他喊作大刀哥。因为俩人都姓赵,彼此间就多了一份亲近。赵大刀称赵果兄弟,要么就叫他一声“一家子”,赵果爽快地答应了。

几日之后,赵大刀就了解了赵果的一些情况。赵果在投奔延安前是汉口一家师范学院的学生,别看他长得小,每次的抗日游行,他都是组织者之一呢。在学校读书时,就参加了大学的进步青年诗社,油印小报宣传抗日的思想,还被警察抓去过。

赵大刀听了赵果的经历,就伸出手指头在赵果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个小鬼,还不简单啊。

赵果也向赵大刀打听红军队伍上的事。跟着赵大刀一起出发的学生们,这时已经知道赵大刀曾经是红军的连长,对他都是一脸的敬仰。提起红军和红色根据地,赵大刀的话就收不住了。每次休息的时候,赵大刀都会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讲述红军和苏维埃。讲这些时,他似乎又看到了满眼的红旗,还有那一张张生动的笑脸。他一遍遍地描述着,似乎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念。他又讲到了湘江西岸无名高地上的阻击战,还有他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学生们倾听时都噤了声,一脸的崇敬与肃穆。

赵果是个感情脆弱的孩子,赵大刀每次讲到十三连六天六夜惨烈的阻击战时,他都会流泪,眼泪顺着脸颊无声地流下,然后“吧嗒吧嗒”地掉在了地上。

赵大刀一见赵果的眼泪,心就软了,有一股温暖的东西在他身体里弥漫着。赵大刀冲赵果说:兄弟,等到了延安,我找到部队后,你就给我当通讯员吧,那样咱们就不会分开了。

赵大刀无疑是这十几个人的精神领袖,他有时走在队伍的前面,有时走在最后。过敌人的封锁线时,他总是率先冲过去,把赵果带到安全地方,然后再回来接其他的人。一趟一趟的,总是有惊无险。这里的交通员早就摸好了情况,有时还打通了伪军,那些伪军不过是鬼子的走狗,给当官的塞几块银元或是点鸦片,伪军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朝天上胡乱放上两枪,装模作样地从炮楼里追出来,然后骂骂咧咧地回去向日本人交差去了。

即便是这样,这些学生还是受惊不小。没参加革命前,无数次地把革命的浪漫想象过了,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单调而又惊险,革命的过程是用一双脚,一步步地走过来的,这也就有了许多的艰辛和苦难,甚至是流血和牺牲。这是青年学生在参加革命前没有想过的。

(摘自长篇小说《最后的军礼》,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就像燃亮在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在黑暗的中国所起的“灯塔”作用。
B.赵果“有些瘦小”“爱脸红”“两只眼睛水汪汪地盯着人看”,却有一定能当好兵的决心,也有杀敌斗争的经验。
C.赵大刀提起红军和红色根据地就有很多话,给青年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红军和苏维埃,一遍又一遍的描述中满含思念。
D.前往延安的路线是办事处的人早就设定好的,每到一站都有当地的交通员接应,这说明红军对前往延安的新生力量的重视。
2.有评论说,石钟山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兵趣、兵味和人性的光辉。请结合文中相关人物简要分析。
3.如果将小说结尾“这些学生还是受惊不小”改写成“这些学生却是临危不乱”,并修改后文内容,原文和改文文学效果哪一个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一般价格比较便宜;而且,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所以,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它们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太平洋亲子网《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

研究人员将低脂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脂饮食均导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了亚临床炎症。并非所有含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和抗氧化剂,例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它们虽然含有少量的碳水,但它们也有很可观的抗炎物质。

(摘编自青芒健康饮食《碳水化合物和炎症:关于低碳饮食和炎症的知识》)

材料三:

碳水化合物吃进去后,从嘴里开始就被不同的酶进行分解,复杂糖类会被身体分解为单糖分子,最终在肠壁和肝脏几乎被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是最快被吸收的糖类,被消化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会进入血液。而人体血液内只能含有一茶匙的糖,如果超过一茶匙的量,人们可能遭遇高血糖昏迷甚至丧命。当你吃任何富含碳水的食物时,你的血糖浓度就会上升。所以,当你一下子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就会分解成更多的葡萄糖,导致血糖迅速上升。这时候就需要出现一个控制血糖的管控者——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在胰脏合成的荷尔蒙,主要职责是处理身体里的糖分。

(摘编自搜狐《什么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吃多会变胖?》)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碳、氢气、氧气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水化合物,地球上的碳水化合物很丰富,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一般价格便宜。
B.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C.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能产生免疫活性,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D.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人体血液内一般会增加大约一茶匙的糖含量,是因为被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是最快进入血液的糖类。
3.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来减肥的方法是否科学可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