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从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犹贤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至于我们怎么坐怎么听课,他都不在意,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il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行为学习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有删改)

文本二: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一门课:各体文习作。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我曾写过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写作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的意思: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要有真情实感,什么时候作者的心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要真实朴素。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写闻一多时,先从他坚毅的性格入手,然后记叙了他治学专注的态度,为后文详细叙述他上课的风采做了铺垫。
B.在文本一中,作者叙述自己在学习中不记笔记、有歪才等事件,用自己的不认真不务实衬托了闻一多上课的认真严谨。
C.从沈从文先生对作者创作的小说的评点可以看出,作者这篇小说人物的对话安排有些脱离实际,不够朴素,不够真实。
D.在两篇散文中,作者选取了人物几个典型的片段,突出两位先生的形象,同时也表明作者自己对这些事件的记忆深刻。
2.作者在文本一中说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对学生行为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在闻一多和沈从文身上,这种标准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3.文本二指出,沈从文教学生“写作要贴到人物来写”,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写作要贴到人物来写”这一主张的。
2022-07-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面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产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产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产生法律。乡土社会是不会产生法律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社会的变迁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构成的,他们以土地为生,与土地分不开,最终为土地所束缚。
B.土地搬不动,人口不流动,直接靠农业为生的村民长期粘着在土地之上,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C.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村与村之间断绝往来,使不同村落的人互相孤立、隔膜。
D.在“熟人社会”中,村民做事自由,他们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只要遵循规矩和礼俗,就不会犯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内容与脉络。
B.本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第二段中“农业”与“游牧业”“工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与土地的联系紧密。
C.第四段由人和人空间关系的阐释进而深入论述“熟人社会”的特征,从而推出乡土社会的又一特性,即靠规矩而不是法律来维护信用。
D.文章结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时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读者结合当下实际进行相应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村民以农为生,世代定居,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模式。
B.作者认为,想要充分地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C.乡土社会的信用更多依靠的是“规矩”,人们对“规矩”的信任超过了对乡土社会法律契约的信任。
D.在社会的变迁中,人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流弊,乡土社会的习俗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2022-07-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安置。左藏(cáng),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②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③两谢:谢瞻和谢灵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貌,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词开篇运用“一漏天”“终日”等词,起调低沉,苏词则用“莫听”“何妨”等词,笔调高昂。
B.两词都提及了“酒”字,但黄庭坚的饮酒时间是在雨过天晴以后,和苏轼的饮酒时间不同。
C.黄词运用了典故,表达出了词人认为自己不及古人的遗憾,但是苏词对此并未涉及。
D.黄词是唱和之作,苏词是醉归遇雨之作,两首词中都展现出了词人立世处事的哲思。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2-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大,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就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

韩非提出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商鞅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韩非后来解释说: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

法家主张将法令文书公之于众,并使家喻户晓,由此实现着法治教育。在秦国以法为教颇为成功。当商鞅失势,仓皇出走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躲身之处。因为商鞅曾规定:留人住宿而所留者无身份证,要罪及舍主人。所以,秦国的强大与普遍的法治教育有很大关系。

如果说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而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

尽管以吏为师是古已有之,但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而在,或者说是在而不在,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谓并非教师意义上的

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主张和实践,明确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以保证以法为教。但韩非的以吏为师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这样,韩非就更为强调了法的教育,而否定了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走向了极端。

材料二:

儒家认为教育与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据《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语明确表达了”“”“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治理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说服他们,用礼教来规训他们,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民心归顺。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育(化)有效果,强调了教育(化)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

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最根本最高级最本质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内,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唯教育规律是从。《淮南子》说。道法自然,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即顺应本性。

老子认为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尊重客观规律,要希言自然,顺其本性,顺其自然,顺势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张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

(摘编自范文澜《儒家、道家、法家治国教育理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提出“以法为教”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国家有了“法”,人们的行为规范才有依据和约束,国家才能强盛。
B.韩非子的“以吏为师”是法家实现法治教育的手段,因此,必须让人们向所有官吏学习法律,以加强普法教育。
C.材料二中,《论语·为政》明确表达了“富民”与“教民”的关系,即“先富后教”,更加强调了对老百姓的教化。
D.道家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主张教育要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可完全按照学生的本性去发展,进而完成教育目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论述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开头亮出观点,接着论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相关内容。
B.从材料二可知,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化有效果,强调了道德、礼教对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C.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提出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的观点,强调了对教育对象的尊重。
D.三则材料分别对法家、儒家、道家在治国理念与教育思想方面进行了阐释,作者希望后世效法先古,实现大同社会。
3.儒道法三家关于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给当今的教育领域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2022-07-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诗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表现诗人非常珍惜白海棠,也很珍重自我。
B.薛诗颔联使用倒装写法,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写出了白海棠的生长环境和气质。
C.林诗首联既交待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又着重写看花人的风姿,从正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
D.林诗颔联写白海棠花色如梨蕊,韵如梅花,“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颇显诗人慧心。
2.两首诗皆以花自比,请选择任一首诗,概括诗人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我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大家看了,称赏一回。又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不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也有回家的,也有往贾母王夫人处去的。当下别人无话。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文本二:

海棠社只有八个成员,共雅集了两次,但在这弥漫着阳春白雪和骨肉亲情的氛围中,在评谁为第一的关键问题上就形成了三个派别。第一派是李纨、迎春、惜春三位社领导组成的诗作水平略逊的中间派,他们在诗社中和稀泥、搞折中。第二派是宝钗和探春的“含蓄浑厚”派,力挺宝钗摘冠。第三派是黛玉和宝玉组成的“风流别致”派,此派在第二次雅集时又加入了湘云,他们呼吁黛玉夺魁。激烈的桂冠之争至少反映出三个问题:宝钗与黛玉文采相当,矛盾是他们关系的主线,这一矛盾有着不可调和性,所以部分《红楼梦》续书让宝钗和黛玉同嫁宝玉,绝对不符合宝钗和黛玉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倾注了同样的感情和笔墨,并无明显的抑扬。对人的亲疏好恶,决定着对诗的亲疏好恶,也就是所谓的“人品重于诗品”,竟然也成了海棠社这个远离利禄社会的文化沙龙的评诗标准。

《红楼梦》中的诗社除海棠社外,还有后来的桃花社等,从前到后也有不少作诗、评诗的描写,但都不及海棠社这样剑拔弩张、锋芒毕露,海棠社评诗集中展现了大观园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入地研究海棠雅集,对于了解大观园中微妙的人际关系,对于了解红楼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甚至对于了解曹雪芹的诗学思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节选自陈霞、杨桂华《海棠诗社的桂冠之争》)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海棠诗社,通过典型场景片段写众人咏白海棠各言志趣,展现了大观园中黛玉、宝玉、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B.这是《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第一次雅集,行文上体现了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结构特征,起了照应和伏笔作用。
C.选文重点表现了黛玉创作诗歌时构思专注、才思敏捷。黛玉一挥而就前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D.诗社雅集不仅反映了《红楼梦》中大观园文化生活的风雅,也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文中的诗歌中多有暗示和隐喻的成分。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两次海棠雅集进行了综合分析,按照评谁为第一的立场将与会的人物划分为三个派别,这让文章的层次显得更清晰。
B.宝钗和黛玉的艺术才能各有千秋,作者认为曹雪芹对于两人倾注了同样的情感和笔墨。本文作者也并没有将宝钗、黛玉分高下。
C.《红楼梦》中的作诗和评诗情节,丰富了作品内容,也提升了全书的文化品味。其中,海棠诗社及桃花社的情节都是典型情节。
D.海棠雅集集中展现了贾府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对海棠雅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作品表现的人际关系、人物形象。
3.大观园也可说是“青春王国”,园里有青春的美好,试结合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
4.文本二说海棠雅集评诗“剑拔弩张、锋芒毕露”,文本一中哪些情节体现了这种情形?请简要概括。
2022-07-1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真宗咸平三年正月甲午,益州戍卒作乱,推王均为首。初,神卫卒赵延顺戍益州,以都虞候王均董福分领之。福御众有法,所部皆优赡。均好饮博,军装悉以给费。至是,兵马钤辖符昭寿与知益州牛冕大阅于东郊,蜀人趋观之,二军衣服鲜敝不等,均众由是惭愤,而昭寿亦骄恣侵虐,军士素怨之。是月朔,戍卒赵延顺等为乱,杀昭寿。牛冕缒城而去,惟都巡检使刘绍荣冒刃格斗,众寡不敌,亟见杀。叛卒见均,即拥之为主,均遂僭号大蜀,改元化顺。帝时幸河朔,闻之,以户部使雷有终为川峡招安使,李惠、石普并为巡检使,给步骑八千,往讨之。

二月癸亥,雷有终等至益州。贼出攻砦,有终击走之。

丁卯均开城门伪遁有终等帅兵入城号令不肃官军竞剽掠贼闭关发伏布床榻于路口官军不得出因为所杀有终缘堞而坠,得免,李惠死之,官军退保汉州。益州城中民奔迸四出,为贼党追杀,或囚絷之,支解族诛以恐众。又胁民之少壮者为兵,给军装令乘城,与旧贼党相间。有终署榜招之,至则署其衣袂,释之,日数百人。

冬十月甲辰,有终复至益州。均走还城,遂撤桥塞门。有终与石普进屯于城北,分造将校攻城三面,贼出战屡败,然王师每薄城,辄会雨,城滑不能上。有终命为洞屋以进,均亦对设敌楼以相拒,有终遣卒楚之,贼复筑月城以自因。有终令卒蒙毡,秉燧以入,大败之,均夜与其党突围而遁。有终疑有伏,遣人纵火城中。均既走,焚仓库而去。己丑,有终遣杨怀忠追均,及之,大败其众,均缢死,怀忠取均首及僭伪法物,降其党六千人,诏进有终、怀忠等秩,牛冕儋州。四年十二月丁未,诏:蜀贼既平,除追捕亡命,余诖误之民,并释不问。讹言动众者,有司斩以闻。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蜀盗之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丁卯/均开城门/伪遁/有终等帅兵入城号令/不肃官军/竞剽掠贼/闭关发伏/布床榻于路口/官军不得出/因为所杀/
B.丁卯/均开城门伪遁/有终等帅兵入城号令/不肃官军/竞剽掠贼/闭关发伏/布床榻于路口/官军不得出/因为所杀/
C.丁卯/均开城门伪遁/有终等帅兵入城/号令不肃/官军竞剽掠/贼闭关发伏/布床榻于路口/官军不得出/因为所杀/
D.丁卯/均开城门/伪遁/有终等帅兵入城/号令不肃/官军竞剽掠贼/闭关发伏/布床榻于路口/官军不得出/因为所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平”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B.“招安使”是朝廷设置的官职,“招安”指招降,是对统治者劝诱武装反抗者归降的一种说法。
C.“月城”是指围绕在大城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用以掩护城门,有抵御之用,也称为瓮城。
D.“流”是古代刑罚之一,指将犯人强行迁徙到荒远地区。文中牛冕因受此刑罚而变成流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昭寿和牛冕于东郊阅兵引来蜀人围观,两军军服的好坏差异招来王均等众人的愤恨,加上符昭寿的骄纵肆虐导致益州之乱爆发。
B.雷有终两次到益州平乱,第一次屡战屡败,官军退居汉州,第二次三面攻城、修建洞屋、让士卒蒙毡乘燧进入城中,终于打败王均。
C.王均败逃,雷有终派杨怀忠乘胜追击,王均走投无路自缢而亡,杨怀忠取了王均首级和其被拥立为主而僭用的法物,益州之乱结束。
D.蜀贼之乱平定之后,雷有终等人得以升职加薪,皇帝下诏追捕在逃戍卒,释放其他受牵连的老百姓,杀掉造谣惑众的人,以示惩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胁民之少壮者为兵,给军装令乘城,与旧贼党相间。
(2)贼出战屡败,然王师每薄城,辄会雨,城滑不能上。
2022-07-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耐可:愿得、怎么能够。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题目较长,这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这类题目客观上有提供信息的作用。
B.两首诗词境界澄澈如画,然李诗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而是即景发兴,启人逸思。
C.张词称“妙处难与君说”,综观上阕,主要就是“妙”在洞庭风光之美,独一无二。
D.张孝祥挹西江、斟北斗,以万象为宾客,奇思妙想中表现出包怀天地的大胸襟。
2.试分别简要分析两首诗歌中“月”的意象特点。
2022-07-19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时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众立季为沛公。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鸿门宴后,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兵败身死。天下大定,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第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B.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C.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D.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刘邦的庙号。一般来说,“太祖”“太宗”“神宗”之类的也是庙号。
B.诸侯,本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文中指刘邦手下的其他将领。
C.洛阳,在今河南省,系古代名,也就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洛城”。
D.陛下,对帝王的尊称。如《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的例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季仁厚好施,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概,不从事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普通事务,向往秦始皇出行时的大丈夫之举。
B.刘季约法三章,受民拥护。入关后他宣布法令,百姓们欢喜争送酒食劳军,他表示军中虽然缺粮但不拿百姓的东西,于是更受拥护。
C.刘季善于纳谏,集思广益。他听取张良、樊哙等人的建议,封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中,他也听取属下建议,最后死里逃生。
D.刘季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他在洛阳南宫设酒,宴请列侯将领时坦言,因为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自己才取得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
(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5.综合本文及课文《鸿门宴》的内容,从项羽一方概括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2022-07-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一山之隔就可能使山两边的村落互不相闻,谈话内容毫不相干,这也使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相对静止,礼教与宗族文化从古代传承至今;而在同一村落内,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相互交流又在不停地强化人们的文化模式,使其更加固定,就像天坛里的回音壁。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世外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在此不妨将乡村中的文化传播环境与互联网上的作一些对比。由于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发受限于“信息茧房”。通过算法分析,应用程序向每个用户精准推送与其偏好一致的内容,推荐与其意见一致的其他用户。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尽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天下事,但手中握着的选择权却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言论和内容。不仅如此,由于碎片化信息能够被快速理解与传播,更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网上的表达也趋于简单化。判定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不在于他的论据及论述过程,而是他的立场。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群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

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们使用的语言已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的语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属于各村、各个家族的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迭代速度极快的网络流行语。网上的各个亚文化圈中也流行着属于自己圈子的“行话”。

综观互联网“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即主体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跳出信息限制的怪圈。在互联网世界中,网民个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点击新话题,降低“奶头乐”内容点击率等行为自发跳出文化闭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对于乡村的文化用环,由于其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隔膜,在信息传播全凭口口相传的时代。村民们对于这种局面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常居乡村的人们已经可以挣脱“文化回音壁”的束缚天南海北发生的事情尽在某个小村人们的谈笑间登场,身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几乎都对想查找的信息唾手可得。由此,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被动摇,甚至被打破,人们对于中国乡村所抱有的一些刻板印象已不适用于今日。

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村民们会热情接待回乡的游子,乡邻之间会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家分享刚出炉的美味。乡村中并未变得人情冷漠。同时,人们的“乡愁”也不再局限于中国乡村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扩展到全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扎根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完全割裂。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削弱与消失的是封闭、愚昧和落后,存留的是亲情、乡情和家国情。乡土性并不围于“村落”这个物理地域内,乡土性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虽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它的乡土性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磨灭——这个国家的根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摘编自钰鉴咖《信息时代:乡土中国的存与失》,有删节)

文本二: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现在的乡村不同,以往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B.人们越来越受“信息茧房”的限制,是因为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使亚文化社群之间互不相容。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
2.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村,地理上的阻隔可能使两个村的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B.原文第三段所引用的《乡土中国》的内容,可帮助我们理解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C.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D.乡村的人们可以冲破文化闭环,人们出行天南海北十分容易,因而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甚至也会被打破。
3.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互联网应用在农村流行,这可能有助于一些村落突破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的局限。
B.人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这意味着研究语言的变迁可以联系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
C.过年的时候许多打工人都要回到农村老家,既是因为眷恋乡土,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
D.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也举出了一些乡土社会之外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本文不乏相似之处。
4.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述思路。
5.试结合文本一的相关观点,对文本二的观点进行点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