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而的文育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愍帝建兴元年。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令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元帝建武元年。初,流民张平、樊雅各聚众数千人在谯,为坞主,王之为丞相也,遣行参军谯国桓宣往说平、雅,平、雅皆请降,及豫州刺史祖逖出屯芦州,遣参军殷乂诣平、雅。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乂曰:“卿未能保其头,而爱镬邪!”平大怒,于坐斩乂,勒兵国守,退攻之,岁余不下,乃诱其部将谢浮使杀之,逖进据太丘,樊雅犹据谯城,与逖相拒,逖攻之不克,请兵于南中郎将王含。桓宣时为含参军,含遣宣将兵五百助逖。逖谓宣曰:“卿信义已著于彼,今复为我说雅。”宣乃单马从两人诣雅曰:“祖豫州方欲平荡刘、石,倚卿为援,前殷乂轻薄,非豫州意也。”雅即诣逖降。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王含复遣桓宣救之,虎解去。逖宣为谯国内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怨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汉魏以后的官名,是我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以北的地区。
C.部曲,在汉代指军队编制的单位名称,后来也泛指某人统率下的军队。
D.表,是指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所用的一种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居京口时,一边集结勇猛强壮之士为北伐做准备,一边向司马睿分析中原沦落的原因,并主动请缨,但是司马睿的态度并不积极。
B.虽然军需装备匮乏,但是祖逖没有退缩。在渡江时,他拍着船桨发誓,如果不能收复中原,自己就如这东逝的江水一样,绝不会返回。
C.祖逖出任豫州刺史后,派遣部下参军殷乂去谯城见流民首领张平、樊雅,二人也答应归顺,但是殷乂看不起张平,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D.在收复谯城的过程中,祖逖几经受挫,关键时刻得益于桓宣的帮助,作为说客的桓宣不辱使命,成功劝降樊雅,使祖逖顺利占据谯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力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
(2)卿信义已著于彼,今复为我说雅。
5.祖逖北伐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取得成功,你认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2022-07-29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绘画界对中国画的造型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诸多方案,但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很少对造型观念进行创新。要想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除了要采用一定的造型手段、方法,还要更新造型观念。中国画不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造型方面的探索都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模拟自然,而是建立一个有趣味的形式,来构造一个画外之境。

中国画的造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写实阶段,对物象的形态进行客观描绘,解决物象“形”的问题,发现自然物象之美。第二阶段是造境阶段,即认识“情”与“境”的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画家不再局限于物质存在的真实世界,而是超越“形”本身的束缚,通过描绘物象形态构造意境,传达情感,构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西方写实性造型观念与中国写意性造型观念是不同的,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物象“形”的描绘,中国画更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初学绘画的学生在学习了写实性素描之后,再学习中国画会产生一些困惑,在创作中国画时仍采用严谨的素描造型方法,创作的作品不伦不类,缺乏中国特色。

要想改革中国画一定要先改变绘画观念,一定要了解中国画造型规律,深入挖掘中国画造型手法的优势。第一阶段求“广”“博”,第二阶段求“深”“专”,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第三阶段的“新”,也就是说,要经历前两个阶段,才能创造出新的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文人传统的有自身民族特征的中国画。实际上,中国画一直以来追求的不是对“有”的探索,而是对“无”的追求。中国画不是在描画客观的物象,而是通过有“人格精神”的物象来展现自身的品格修养,通过笔墨创造一个超越自然的艺术意境。

造境注重的不是形似,而是对“无形”与“白”的认识与琢磨。“白”即“空”,空白在中国画中不仅指画面中的无画处,还指“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之‘道’”,霍去病墓石雕没有对石头进行过多的打磨与雕琢,而是让石头呈现出本身的色彩,利用石头本身的形状、起伏、肌理等自然形态的模糊处、未雕凿处展现材料质地本身的美,通过空白处彰显雕塑的艺术价值。

我们也可从中国古文字的空白处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意境美。古人在创造汉字时,每个汉字的笔画或部件就是一个意象,而整个汉字表现的是由这些意象组成的一种意境。例如“马”的古文字,线以外的空白处与线所形成的“象”是对“意”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意境,而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

中国画的艺术意境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思维,这种艺术思维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画家在创作中关注“空”与“实”之间关系的同时,更重视“空”的价值,一般通过留白艺术手法营造画面意境。

中国艺术的造境,体现为给画注重留白,雕型注重在材料的模糊处、未雕凿处(即“空”处)展现材料质地本身的美。无用乃大用,无形乃大形,中国艺术追求的是“大象无形”的境界,在“空”与“无形”中给观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创造出象外之境。

(摘编自寇馨月《谈中国面的造型与造境》)

材料二:

自古以来诗与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轼对王维的评述:“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借助于文字的表述,而画利用构图来表达。诗与画在材神上是相通的,在意境上也是相互默契的。富丽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摹一个“画境”,清丽的语词可以为我们营造一片“诗境”。中国的山水诗历来就注重画意的营造,如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其弟谢惠连)的描摹自然,以形似取胜,以及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唐朝诗人齐己的咏物诗《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雅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与情愫。诗中将早梅描写得清润素稚,抒情含蓄隽永,作者早年曾热心于仕禄,有着雄心抱负,然科举失利,才华不为赏识,故常有怀才不遇之感,诗中语言清润平淡,无雕琢之痕;突出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营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蕴意十分丰富。“意”与“象”应。“情”与“景”合,营造了美的艺术境界,

诗的意境美同样在柳宗元的山水诗中呈“诗画相通”之势,其早期《渔翁》《江雪》等诗歌,是历来西家所表现的主题,而柳州时期的山水诗,更是凭视觉语言凸现柳州山水所特有的质感,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图画,突破语言局限,显示语言的画意色彩,柳宗元的“诗境”亦如“画境”,他的山水诗很少色彩鲜明和精心构图的画面,而是透过一个个鲜明意象,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传达特有思想,其重点不在画面构图,而是诗境的营造。

(摘编自王仁秀《浅谈诗与画的审美意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从本质上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应该更多地从营造画面意境入手,而不能只局限于手段方法的创新。
B.中国画的造型和造境不是并行的两个概念,造境是造型的发展阶段,它是超越客观描绘物象形态的更高境界。
C.每个古汉字由众多表意的笔画组成,其中空白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意境,耐人寻味。
D.诗与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即诗可以借助文字来描摹画境,而画则用笔墨和色彩来表达诗境,二者联系密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西方在造型上现念不同,这也就解释了很多绘画初学者在学习了写实性素描之后,就无法创造出中国画的原因。
B.霍去病墓石雕没有过多的雕琢,留下了很多空白之处,以此凸显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可谓深得造境中留白艺术的精髓。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其中“一枝开”,既写出早梅耐寒的特性,也寄寓了诗人傲然不屈之志,画境鲜明可感。
D.柳宗元早期的山水诗画境十足,这是因他不重色彩和构图,而是通过对意象的刻画来营造意境,使诗画达到和谐统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角度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材料一中提到“中国艺术追求的是‘大象无形’的境界”,作何理解?请从中国画和诗歌创作的角度,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及诸旁国。是岁骞还,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B.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C.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D.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古代游牧民族,最初以獯鬻、猃狁、俨犹、恭奴等名称见于典籍,后统称为匈奴,单于为其最高首领,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B.祁连,即祁连山。狭义的“祁连山”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
C.元鼎,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由秦始皇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
D.中郎将,古代武官名。汉朝武官分将军、中郎将、校尉,因将军不常置,故平时一股武官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掌管皇家卫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经强大的月氏的国工被匈奴杀害,月氏人怨恨匈奴,却没有人敢抗击匈奴,汉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欲联合月氏夹击匈奴。
B.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方,被匈奴单于俘获后扣留了十多年,后来乘机逃脱。
C.张骞到达大月氏后在那里停留一年多,也没弄清月氏人的打算,就回国,在归途中,再一次被匈奴抓获,又被拘留一年多。
D.乌孙自认为远离汉朝,也不知汉朝疆域多大,加之一直臣服于匈奴,邻近匈奴,朝中的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向东迁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
(2)将三百人,责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
2022-07-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人类向何处去?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团结就是力量,共进才有未来。本届冬奥会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不久前,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国际政要名单正式公布。这份名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积极支持和热切期待。

(摘编自钟华论《同赴冰雪之约   共创美好未来——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

材料二:

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期如约举办冬奥会,30多位国际政要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充分说明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举措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满信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抗疫效率也是各国普遍做法,为全力精准做好冬奥会疫情防控,北京冬奥组委推出冬奥通手机应用程序。冬奥通应防疫要求,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可第一时间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构筑疫情防控数字防战

(摘编自钟声《构筑冬奥会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完美邂逅,北京冬奥会各个驻地和场馆洋溢着浓浓春节气氛,喜迎来自各国的冬奥客人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主媒体中心,冬奥组委专门为国内外记者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拜年活动,写福字,画脸谱、剪窗花,引来不少外国记者围观体验,在北京冬奥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餐厅为各国运动员们备上了饺子,春饼、烤鸭等中国传统美食,引爆每一个人的味蕾。

冬奥遇上中国年,欢天喜地过春节。各国奥运健儿齐聚北京,和中国人民一道,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然后,他们将代表各自的国家,奔赴赛场,为国家,为荣誉而拼搏。让我们共同见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见证东方古国最深情的祝福——冰雪消融、文明交融、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

(摘编自《冬奥遇上中国年,是一场怎样的邂逅》)

材料四:

20222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李克强、栗战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即将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奥会和夏奥会双奥开幕式的体育场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说,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开启了全球冬季运动的新时代,将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度登上新台阶,让中国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运动爱好者从中受益。

(摘编自《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及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北京冬奥会的如期举办即为证明。
B.奥运会倡导和践行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表达了世界人民的心声。
C.“冬奥通”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为冬奥会疫情防控构筑起“数字防线”,可见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
D.在主媒体中心,冬奥组委特意为外国记者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拜年活动,让外国记者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下列对材料相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鸟巢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双奥”体育场馆。
B.“冬奥通”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世界各国都利用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抗疫效率。
C.在冬奥村,各国运动员品饺子、烤鸭等中华美食,与中国人民一道欢度新春佳节,然后代表各自国家奔赴赛场。
D.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肯定了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已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率登上了新台阶。
3.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冬奥如期举办彰显中国实力”,北京冬奥会从哪些方面彰显了中国实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07-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合的内因。由此亦可反观中西文化的异同。按照18世纪西方美学家对于诗画差别的论述来看,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

可以说,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只是,此时的题画诗大多没有题于画面之上,但是诗与画彼此启发的萌芽慢慢显现出来。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地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面貌,传承至今。

中国人自古崇敬自然万物,顺应宇宙这行规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山水画为例,其诞生之初,在艺术功能上就与标记地理位置的地形图迥然不同。无论是南朝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还是王徽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都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以艺载道,托物言志的基调和方向,画家的情思和智慧时时隐现于山水作品中。

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化为中国人品性磨练、自身修为、知常达变、人格塑造的一种独特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式化语言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这一困境以及用两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引发广泛的讨论甚至批评。总的来看,对中国画创作状况的批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强调西方绘画求真的技法,逼真有余,意韵不足;一味追求笔墨效果,缺乏真山真水的陶养,流于技术语言上的低水平重复;沉溺于传统文人画趣味之中无法自拔,不能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创作素材中融思创变,实现中国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

近年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题。探寻并传永中华美学精神,从诗画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无疑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艺以载道,文以化人。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跨界融合,使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典范。
B.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可表情达意,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
C.不同于标志地理位置的地形图,中国山水画的基调和方向为以艺载道、托物言志。
D.现在中国画发展遭遇瓶颈,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用西画的技法加以改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论证,最后揭示该观点的现实意义;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第三段引用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目的在于对王维的诗画艺术大加赞赏和充分肯定。
C.文章多处用名人观点,文献资料,增强论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文章的文化内涵丰富。
D.文章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按时代顺序展开论证,让史实说话,增强论证的层次感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跨界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B.所谓诗画合璧,就是画家用书法将自己或他人的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
C.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成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
D.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但不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2-07-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复

契诃夫

这天正赶上我们的莹凇福利场演出

早晨九点多钟,喜剧演员在她的门口站住,这个喜剧演员听了一下,然后举起大拳头敲门。他非见到莹凇不可。不管怎样,不管她多么想睡觉,她也得从被子里爬出来……

“您倒是开门呀,见鬼!莫非我还得迎着穿堂风冻很久?”

直到十点一刻,喜剧演员才听到一声深长的叹息。叹息以后,跟着是下床的声音。下床以后,就是趿拉着拖鞋的声音。

“您有什么事?您是谁呀?”

“是我……”喜剧演员不必通报姓名。凭他的说话声就很容易听出是他,声音又沙哑又刺耳,就跟害着白喉症的病人一样。

过了三分钟,她开门放他进来。

“我是有事来找您的,”他点上雪茄烟,“……今天我在您的戏里演伯爵,那是个年老的伯爵。第二幕里,我得穿长袍,我想,……然而我又没有一件配得上伯爵穿的长袍。要是我穿上我那件花布长袍给观众看,那您就要遭到很大的损失。这就会给您的福利场演出留下污点了。”

“我能帮您的忙吗?”

“能。自从您那位走后,您这儿留下一件漂亮的天蓝色长袍,镶着丝绒领口和红色穗子。真是一件漂亮而出色的长袍!”

我们的莹凇脸红了……

“您就把那件长袍借给我今天演戏穿吧……”

她的嘴唇和手指头颤动起来。

“不,我不能借!”她说。

“这就怪了。……嗯……我可以问一声这是什么缘故吗?”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行!他待我不好,他为人不正。……这是实在的!他像最坏的流氓似的对待我。……这我承认!”

“他把我搜刮空了!”她一面哭泣,一面讲下去。“要搜刮就搜刮吧,可是为什么把我丢开呢?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

喜剧演员站起来,走到她跟前。

“别哭了,”他说。“流泪是懦弱的表现。再者,我们每一分钟都可以找到安慰。……艺术就是最彻底的安慰嘛!”

“他对我很不好,”她接着说,“不过由这一点却不能得出结论说,我应当把长袍拿给您。尽管他行为卑鄙,可是我仍然爱他,那件长袍是他留给我唯一的东西!”

“这我完全了解,不过有一点我却不懂,小姐,您怎么能把长袍看得重于艺术呢?……您是个艺术家啊!”

“说什么也不行!您不要说了!”

“好得很。……”喜剧演员戴上帽子,彬彬有礼地鞠躬,从女演员房间里走出去。

他脸红得像虾一样,气得发抖,咬牙切齿地辱骂,在大街上走着,直奔剧院。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

剧院坐落在街道尽头,喜剧演员走进售票处。那里,他的好朋友,售票员施达木坐在肮脏的木桌旁。

喜剧演员举起拳头砸在桌子上,然后愤愤不平,往木头长凳上一坐。他很久没有刮过脸,一大片胡子围绕着他的嘴,从那张嘴里,恶毒的、气急败坏的、疯狂的话语不是像涓涓的细流那样吐出来,而是像汪洋大海那样倾泻出来。

“我一定让她记住我!”

他的舌头停住了,然而另一方面,脑袋却在活动,他的脑袋在想办法。

喜剧演员没有把眼睛藏在皮大衣里,而让它们随意观赏,爱看哪儿就看哪儿。……幸好那对眼睛没有冻僵。售票处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得眼睛发生兴趣。除了桌子、长凳、戏票和墙角上一叠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

不过,售票处里确实有一件奢侈品。那件东西丢在桌子底下,同废纸混在一起,只因为天冷才没有扫出去。

桌子底下丢着一块大纸板,沾满尘土,而且撕裂了。售票员毫不客气地用毡靴踩它,把唾沫吐在上面。这块纸板就是奢侈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本日戏票全部售完。”这东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还没有机会在售票处的小窗口挂过一次,没有一个看客能够夸口说见过它。那是块挺好而又幸灾乐祸的纸板!可惜它没有经人使用过。观众不喜欢它,不过另一方面,演员倒都喜欢它呢!

喜剧演员的眼光在墙壁上和地板上移来移去,不能不碰到那件珍品。

他弯下腰去,把写明戏票售完的大纸板拉到他跟前来。

过了十分钟,那块纸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第一次,挂在了小窗口,而且……说的是假话。

它说的是假话,可是人家相信它。

傍晚,我们的莹凇在旅馆房间里,放声痛哭,声音响得整个旅馆都能听见。

“观众不喜欢我了!”她说。

只有风才不嫌麻烦,来同情她。它,好心肠的风,在烟囱里和通风小窗里哭着,哭出各式各样的调门,而且,大概哭得很诚恳。

至于喜剧演员,这天傍晚却坐在酒店里喝啤酒。

他一味地喝啤酒,心满意足。

(选自《契诃夫小说》,有删改)


【注】①一位演年轻纯洁的少女的女演员。②即借某一演员生日的机会举行演出,以使该演员多点收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喜剧演员借长袍这一情节埋下伏笔,也为结尾莹淞面对失败后放声痛哭点明了原因。
B.“他脸红得像虾一样”“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刻画了喜剧演员借长袍失败后的气急败坏,为后文报复莹淞的行为张本。
C.文章运用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刻画喜剧演员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喜剧演员自私自利、卑鄙虚伪、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D.喜剧演员报复莹淞后坐在酒店里喝啤酒的行为体现其内心的懊悔之意,他无法弥补莹淞的损失,无法安慰伤心的莹淞只好借酒浇愁。
2.女演员莹凇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3.作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认为,“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简单是天才的姊妹”。结合文本内容,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契诃夫的创作理念。
2022-07-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醉米酒

杜官恩 宋红莲

卖米酒的丁嫂,经常被人叫作虰虰嫂虰虰就是那种下雨前,在屋门口飞得特低的蜻蜓。本无他意,但跟丁嫂的模样一结合,就能明显看出来,是说丁嫂身材矮小,长得瘦削,说话的声音也不大。但丁嫂很乐意接受,人家说得贴切,谁叫自己还姓丁来着?

最近,虰虰嫂也想给米酒起个名儿。按照吆喝惯例,应该是米酒,米酒,某某米酒

有人说:你的名儿已经够响亮了,不必再打广告,照样卖得出去。

虰虰嫂指了指旁人的电喇叭说:想用上它,图个轻松。俺也要跟上时代不是?

以前,虰虰嫂蹲集市串街口,靠的都是她那细嗓门甜叫声。虽然清晰入耳,毕竟传得不远,开拓力不足,稍显欠缺。

有人说:这还用想啊,就叫‘虰虰米酒’就成。

做米酒,是个很普通的手艺。平原水乡的农家,人人都能做,自给自足。不喜糖的人,可以加水煮着吃。喜欢糖的人,则可以直接生吃。冬天煮沸,喝一碗热心暖胃。夏天冰冻,喝一碗,嗓子眼滑爽一条路。

但要真正拿到街上卖钱,一般人又缺乏耐心了。酒曲子要做一大堆,天天要锯柴升火。天天煮糯米,时时盯火候,软了不行,硬了不行。做出来了还要推出去卖,人忙得像陀螺转。

虰虰嫂的儿子就看不来这门生意。他埋怨母亲,忙死人,又赚不到两个钱。

所以,儿子自己开水果超市。哪怕收入不怎么样,也一直躲避着,不想插手母亲的小生意。

虰虰嫂也不管儿子的嫌弃,依然做了米酒去卖。

虰虰嫂卖米酒,不是天天走重复的路,而是将所有地方分成了许多条线,四五天一个周期,循而往复。每天就那么多,想着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卖完,不出左右。虰虰嫂这些年,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恰到好处。

儿子的水果超市要死不活。只有虰虰嫂的三轮车,天天准时出发,准时回家。儿子一闹亏空,没有生活费了,全靠虰虰嫂卖米酒维持。

儿子要关水果超市,虰虰嫂说:别关,房租我来出!

虰虰嫂针对儿子的情况,又开发出了新产品。说是新产品,其实也非常简单。虰虰嫂买了两个冰柜,将米酒放入,像冷饮一样,顾客可以当场吃。虰虰嫂对儿子说:你跟我就在屋里招呼。有人就卖,没人就玩,这还不轻松?

每天外出卖完米酒,虰虰嫂也不回家,就坐在儿子水果店的门口。将三轮车摆在树荫底下,她坐在旁边,按照已经形成的固定间隔频率吆喝,米酒……米酒……。嗓音线性,穿透力像针。过往的行人,不时停下来和她搭讪。

虰虰嫂,你怎么在这里卖了?你搬到这里来了吗?

虰虰嫂回答:是啊,这是我儿子的水果店,是自己的位子,不愁人撵。

那,想买不是随时可以来了吗?

随时来,随时有。

有人来买,虰虰嫂会引进水果店,从冰箱里拿。如此这般,为水果店引来了不少顾客。

生意看似有一搭无一搭,不过,积少成多,月底下来,比儿子光卖水果的收入还是强了很多。儿子知道虰虰嫂想买一个电喇叭,便立马给她买了一个。儿子说:你把它放在这儿替你喊,是一样的。

有一天,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走过来:虰虰嫂,我给你想了一个蛮好听的名儿。

这是虰虰嫂的一个忠实顾客,特别爱生吃米酒,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买两回。

虰虰嫂笑了:说说看。

男子说:就叫它‘不醉米酒’吧。

虰虰嫂问:是怎么想起来的?

男子说:昨天中午,我喝过米酒,正想午睡,却突然有事,我忘记喝过米酒了,直接开车出门。等碰到交警才反应过来,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我听你说过,你的米酒不是酒,不醉人。交警一查,嘿嘿,还真没事儿。我觉得,你这种米酒就是好,爽劲儿浑身跑。如果像有的人掺便宜酒进去,我就完了。今天特来感谢你的。

啊,是这样啊。不醉米酒,这名儿听上去倒是挺顺溜的。

男子又买了两大提米酒,虰虰嫂甚至还加送了一大提,作为酬劳。

虰虰嫂也觉得不醉米酒合乎心意。就用电喇叭录了,米酒……米酒……不醉米酒反复播放。

此后,虰虰嫂就一直使用电喇叭代替她叫喊,穿行在大街小巷和东南西北的集市菜场里。

销量大了,儿子不老实了,又动起歪脑筋。糯米可以大量采购,但顾客喜欢吃的伏子酒却只能在酝酿中产生,成本高。儿子准备用沸水煮白糖的方式,增量伏子酒。可以说成是新配方,不怕食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

虰虰嫂坚决阻止,你把别人当傻子,首先你自己就是个傻子!

儿子在虰虰嫂的教导下,学会了怎样做米酒,怎样卖米酒。

儿子那个门店维持了下来,一家人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虰虰嫂年纪越来越大,身上的病痛不可避免地多起来,再也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了。她终于将晃荡了半辈子的三轮车交到了儿子手里。儿子很顺利地接棒继续。

大街小巷,集市菜场,顾客虽然看不到虰虰嫂的人,但听得到虰虰嫂的声音,听得到米酒……米酒……不醉米酒的电喇叭吆喝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描写虰虰嫂卖米酒时哟喝声的特点,丰富了虰虰嫂的人物形象,虰虰嫂的“细嗓门甜叫声”穿透力强,吸引了许多顾客。
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交待了米酒良好的口感和繁琐的制作过程,这处插叙在文中很重要,它为下文虰虰嫂的儿子不愿意制作米酒作了铺垫。
C.“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康庄大道”褒词贬用,表现了对虰虰嫂儿子的讽刺。
D.小说中儿子的形象相对于虰虰嫂的形象更为饱满,因为儿子的人物形象避免了扁平化,他改掉了怕苦怕累、投机取巧的毛病,富有变化。
2.小说中男子吃米酒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地球系统能量调整的过程。地球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地球表面被大面积的海洋覆盖,因此海洋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海洋中热量的变化,能够直接加热或者冷却空气,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并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更远区域的大气活动,进而对远程的天气及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变化状况。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之一便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当热带洋面温度超过26.5℃时,大量高温高湿的空气流入低压涡旋中心,这些空气在辐合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大量凝结潜热,为台风提供了初始能量。台风在热带海洋上生成以后,通常一边高速旋转一边向陆地移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动能,因此台风要维持并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海洋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汽和热量。全球每年生成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其中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目最多,因此我国也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根据其变化周期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几个季节或者几年以下的年际变化和10年以上的这种长期的年代际变化。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的影响。热带太平洋是影响全球年际气候异常的主战场,其海温变化主要呈现27年周期的冷暖位相转换,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别对应我们熟知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根据热带太平洋海温增暖(变冷)中心的位置,厄尔尼诺、拉尼娜又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种。当传统的东部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不仅能够影响沃克环流引起热带大西洋、印度洋海温的增暖,还容易激发大气波动,将能量向更远的地方传播。例如引起北美冬季气温出现东北暖、西南冷的分布;使得亚洲夏季风减弱,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但是中部型厄尔尼诺,在上述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因此,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的气候影响也是目前学术界深入研究的话题。拉尼娜产生的气候异常基本与厄尔尼诺相反。

由于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的海温变化呈现出6080年周期的年代际冷暖位相转变特征,因此在影响年代际气候方面,大西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时,会引起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欧亚大陆所有季节气温偏高,海陆温度差异在夏季增强,冬季减弱,因此亚洲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冬季的显著增暖就与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有关,是人类活动和北大西洋海温增暖相叠加的结果。随着未来北大西洋海温转入冷位相,我国冬季变暖趋势有望放缓。

海洋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有着巨大的热容量,能够吸收和存储大量的热量。海洋面积辽阔,海水蒸发能够输送大量的水汽进入大气层。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含量的分布。海洋和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影响天气和气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海洋是天气气候的主导者毫不为过。但是气候变化也对海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温升高、海洋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环境的变化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天气气候异常,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节能减排,减缓海洋环境的变化,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刘婷《海洋,天气气候异常背后的主导者》,《气象知识》20217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地球系统能量调整导致天气气候变化,而海洋中热量的变化会对远程的天气及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B.一个区域短时间内大气变化状况称为天气,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就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
C.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称为气候,根据其变化周期长短,可将其分为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气候两种。
D.中部型厄尔尼诺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在相同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引起学术界关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这些语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B.我国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全球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尤以西北太平洋数目最多,而我国正处于太平洋东海岸。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影响,作者分别举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和热带太平洋这两处海洋进行说明。
D.作者先总说天气气候变化与海洋的关系,再从天气和气候两个角度分别说明海洋对天气及气候异常的影响,最后又作了总结,论证结构非常清晰。
3.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文末画横线句子所作推断成立的理由。
2022-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杜甫

雀啄江头黄柳花,䴔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元年春,时杜甫在左拾遗任上。郑八丈,朝廷史官。南史是春秋时齐国的史官,以不畏强权、直书史实而著称。②䴔鶄(jiāo jīng):水鸟。鸂鶒(xī chī):水鸟。③近侍,即左拾遗。④才力,一作“文力”。⑤汉朝初年,故秦东陵侯邵平,秦亡后沦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东门,其门青色,故称青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江边黄柳花开、雀儿啄食、水鸟曝沙的清新之景,展现江边动人的春色。
B.颔联抒发诗人自叹人生迟暮之悲和及时行乐、借酒消愁的豁达,含蓄而委婉。
C.“近侍即今难浪迹”一句写诗人居官左拾遗而难得浪迹江湖,处境进退两难。
D.本诗首联写春景,颔联写陪郑,颈联自叙,尾联又提到郑,起承转合,层次分明。
2.尾联“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2022-07-23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者,勃海郡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问中庶子曰:太子何病?中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出见扁鹊于中阙,曰: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言未卒,悲不能自止。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遂死。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B.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C.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D.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B.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则为子时,相当于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C.填沟壑,婉辞,古代对死的自谦说法。如《战国策》有“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之句。
D.侯,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得遇奇人,领悟中医精髓。他恭敬地对待客人长桑君,获得秘藏医方,精通医术,到处行医治病。
B.扁鹊巧加施治,太子起死回生。扁鹊听说虢国太子去世,就去了解死因,并积极采用方法救活了太子。
C.扁鹊看出病症,桓侯讳疾忌医。扁鹊发现齐桓侯身患疾病,就及时忠告,但是桓侯一再推托,耽误救治而亡。
D.扁鹊随俗为变,名声传扬天下。他游医四方,不为王侯贵族看病,只为黎民苍生着想,后世谈论脉法,都遵从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2)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2022-07-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