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2018-06-09更新 | 3663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之,能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B.先妣抚甚厚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C.后六年,吾妻死                         制稍异于前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     四遭火,得不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B.师不必贤弟子
C.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D.冰,水为之,而寒
2023-01-15更新 | 79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下列有关《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本首判词涉及林黛玉和薛宝钗,赞扬二人才情、品德的同时,也暗合了“钗黛合一”的观念。
B.“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说的是贾惜春因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而遁入空门。
C.“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贾探春离别故土、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远嫁的命运。
D.“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出自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
2023-04-18更新 | 502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天津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释: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貔虎,貔(pí)和虎。亦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鱼龙怒”指潜蛰深水的鱼龙等因受战火威胁而怒,写出吴蜀联军火攻曹军时翻江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感慨三国至今几次改朝换代,历史往事已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这首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
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词豪情壮采,结句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3.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相关小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宫阙名。
(1)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B.《无衣》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诗中主旋律充满战斗的激情。
C.杨炯《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整首诗既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雄劲。
D.杨炯《从军行》中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2)面对外敌入侵,人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家卫国,两首诗都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明显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23-02-26更新 | 47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毕至
A.一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所以游目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彭殇为妄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________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________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________,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抛弃     铸造     息息相关B.遗弃     铸造     休戚与共
C.抛弃     铸就     休戚与共D.遗弃     铸就     息息相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
B.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C.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是更持久、更深沉、更基本的力量
D.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力量,是更持久、更深沉、更基本的自信。
3.下列和文段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明珠,从流派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等。
C.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D.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四大名著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之际,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名士,他们放浪形骸、任诞不羁,遨游于山水之间,酣饮于林泉之下,或清谈吟咏,或弹琴长啸,以潇洒的风貌显示了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这就是“竹林七贤”。__________。

从来没有人把审美放在生命之前。嵇康临刑,要求把他的琴拿来,他要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弹一弹琴,临死前不是(     )生命,而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是他对音乐的审美,以此表达自己的生命哲学。

在文学上,他们继“三曹”“七子”以后,又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钟嵘《诗品》里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诗列入上品。阮诗继承了《小雅》的现实情怀“怨诽而不乱”。文学之外,影响更大的是“竹林七贤”的思想、生命哲学和他们(     )的风度;他们过人的才气、过人的至情和清新脱俗的风韵,都永远让后人景仰。

“竹林七贤”标志着人的自然观的改变。竹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与诗的关系,文学中的自然物我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嬉戏、心与精神的(     )让中国诗歌美学从此有了新的形而上的维度,并充分展示了人性的智慧、与山水的亲善和绝对的优美。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竹林七贤”,魏晋时代如果没有“竹林七贤”,没有嵇康和阮籍,整个时代都将(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吝啬       洒脱不羁       契合       黯然失色
B.吝惜       放荡不羁       契合       黯然神伤
C.吝啬       放荡不羁       翱翔       黯然神伤
D.吝惜       洒脱不羁       翱翔       黯然失色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B.“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C.“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D.“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3.下列关于音乐与文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与嵇康一样,南宋词人姜夔既是文学家,也是音乐家。他首创《扬州慢》词牌,聚焦维扬城今昔盛衰的对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B.曹操是“三曹”之一,他的代表作《短歌行》,用的就是乐府旧题。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重要的诗歌类型,而乐府本是管理音乐的机构。
C.元曲中的本色派与“竹林七贤”的寄情自然不同,本色派更关注现实生活。王国维称赞其代表人物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诗歌的音乐性来自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新月派诗人主张节奏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代表诗人闻一多的《红烛》,诗句长短错落体现了节奏美。
2023-03-28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10 . 以下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部分细节,请找出五处与原书情节、人物、主题设定不一致的词句,写在横线上。

AI:在我的续写中,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最终得到圆满的结局。宝玉在王熙凤的阻挠下被送到南京读书,但他坚定的心意最终使他与黛玉重逢。王熙凤为了阻止他们的结合,试图通过毒害黛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贾宝玉及时发现并将王熙凤绳之以法。在此之后,宝玉与黛玉结为夫妻,并在贾府中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王熙凤因其阴险狡诈的手段而为众人所憎恶,最终被废黜出家,无处可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