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蜻蜓看起来不胜凉风,却一点儿也不温柔,它们“无肉不欢”,从不吃素,,算得上昆虫中的顶级猎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蜻蜓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捕食成功率,,变向技巧高。蜻蜓轻薄的翅膀每秒可振动3050次,冲刺速度可达每秒40米。每一个翅膀都由不同的肌肉单独控制,飞行时互不干扰,运动轨迹可以完全不同,从而使其可以随意转动翅膀,快速改变方向,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的飞行特技。蜻蜓不仅可以在高速运动中迅速静止、灵活悬停,还可以瞬间从悬停状态转为高速飞行,或者突然垂直起降。最特别的是,蜻蜓有高超的飞行姿态矫正技巧,它不仅会“飘移”,甚至会倒飞,而它也是目前唯一会倒飞的昆虫。

当然,蜻蜓捕食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那不仅是不能,而且是不想。在燕尾蝶幼虫捕食时,蜻蜓有时不得不放弃。因为肉墩墩的燕尾蝶幼虫在受到攻击时,臭腺会突然膨胀出来,     ③     。蜻蜓宁可少吃一顿也不想忍受这种恶臭,只好悻悻飞走。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飘移”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真是“恩将仇报”。
B.“双子星”成为人类所知的第三大恒星。
C.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大声喧哗。
D.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1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概十五岁时,我第一次看到喜鹊。我住在祖屋里,门口四棵大香樟,喜鹊在树上筑巢。每年初夏,巢里会伸出黄喙,叽叽喳喳,是毛茸茸的雏鸟;不出半月,它们便从枝头跃起,树梢上,天空中,叫醒清晨,欢送落日。祖父把楼梯靠在树上,扶梯而上,捉鸟给我玩。【甲】鸟没捉到,抓出一只甲虫——祖父已去世十八年。

秋天的山野枯瘦、萧瑟,荣华山却还是繁木葱茏,更别说在边地上有各色的野花。当然,我比较偏爱芦苇花。芦苇在地头墙角溪边,一蓬蓬地出来,油绿油绿,到了秋天,叶边枯涩叶心发黄,叶子裹着一根脆脆的秆,秆头出一枝花。花白色,细密,须绒软软。【乙】我偏爱它,它不仅有植物线条的柔美,更像是一种言说——又一年的秋天已至。芦苇,又名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营造一种苍莽且永远无法抵达的境界。沿着南浦溪,有密密的芦苇,斜斜地在水面上。现在,它几乎全黄了。芦苇花白白的,白发的那种白,枯瘦,似乎随时会被风折断,如提前到来的暮年。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冒       ②抽       ③趴B.①钻       ②生       ③趴
C.①钻       ②抽       ③歪D.①冒       ②生       ③歪
2.文中【甲】【乙】两句都使用了破折号,请简述两处破折号的作用。
3.第一段画横线部分,如果写成“每年初夏,毛茸茸的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从巢里伸出黄喙;不出半月,它们便每天从清晨到日落在树梢和天空间飞跃”,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024-03-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话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遍,又念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下,笑了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文中五个加点的“一”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与非常重视“实”的中国农民不同,中国艺术家更重视虚。他们认为,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面上的东西,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要空灵,更要有言外之意,才能拥有韵外之致的醇美。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横亘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1.下列四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实”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要做移植手术,首先得要有心脏,但目前心脏“供不应求”,因此许多病人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诗沉着、空灵、有言外之意”,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2024-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确信我是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毫无遮拦,这样开阔,这样坦率,只是一个劲儿地绿。天呢,却是变化多端。可能是气候作怪,它常常显得离地很近,有时站在四不靠的草原上,总觉得天还是可以用手摸到的。在大桥上看日落,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红得发白。沉下去以后,天边还久久地染着余光。我便想,那一块天,一定很烫很烫。

那云也奇怪。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像要往上飘,又像要往下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滴得下水来。忽然间,云在空中活动起来,大块大块地往天边滑去,太阳马上就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天也骤然升高了,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儿刷了一笔浓墨。想来那里一定会下大雨,让丰盛的草原畅饮一番。再等一会儿,这一“笔”勾销了,却又在天的另一边,添上了一笔。这看不见的笔挥来挥去,云层就汹涌而来,呼啸而去,忙个不停……

草原,在民族大家庭里劳动着,成长着。草原是那么辽阔,天空是那么明净,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美,那么好。的确,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加着重号处的双引号(一“笔”勾销)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他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如果说经史子集为中国的“父亲文化”,那民间故事和歌谣则是“母亲文化”。
D.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更名袭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B.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民族自豪感。
C.通过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我们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民族自豪感。
D.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地域作品,我们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民族自豪感。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草原毫无遮拦,开阔,坦率,一片碧绿。”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

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通”!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2.文中的叙述人称由“他”转换成“我”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演员演戏很有意思:困难起来像是碰上鬼打墙,让人束手无策;顺利的时候,思想就比较活泼,让人我心里由衷地觉得演员一定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善于很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的人。粗枝大叶、潦草肤浅地对待生活不行,要多情善感。有人说含蓄是艺术的本性,没有含蓄就没有艺术。但我总觉得含蓄是实际生活里本来就有的。往往认真研究一下生活本来的逻辑,表演就可以含蓄些。譬如,王掌柜决心把他的儿媳、孙女送去解放区的一段戏,既是生离,又是死别,是可以感人的,演起来也常常会地落泪。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悲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而要多演那个对控制,甚至。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但这并不只是一种什么手法,而是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鬼打墙”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
B.商家和平台串起了各利益集团,对粉丝特别是未成年粉丝的钱袋子进行反复“收割”。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024-03-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新东方高一上期末考语文0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天,在堆山石的向阳处,一丛伏地的迎春突然间映入你的眼帘,密集的枝条上,已经布满黄色的花蕾。再转过一个树林、一处院墙的拐角,又见一大片明黄的迎春,似乎早已在那里等候你多时。春讯,惊喜,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了。回家的一路上,回家的那一个夜晚,你满脑子都会想着那一片片耀眼的迎春花。

短短几天后你若再去植物园,蓦然发现一簇簇半人来高的连翘也开花了,也是那种令人惊喜的明黄。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湖面融化了,露出还带着寒意的春水。冰冻的泥土也苏醒了,柳条已经嫩绿,成片的柳林,把湖畔也晕染成一片嫩绿。黄叶村的院子里,杏花已绽出淡粉,笑盈盈倚墙而立。几只黑白相间的花喜鹊欣欣然飞来。作为植物园真正的主人,它们养尊处优惯了,个个体态肥硕。我一直把它们叫作沉重的肉身,每次见它们飞起来,都暗暗帮它们用劲。

1.文中加点的4个代词“某”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下面各项中,和“沉重的肉身”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严老的讲话,让我们又回到了“一二·九”运动的现场。
B.村子里的土墙上刷着“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等标语。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D.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儿。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据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么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硬碰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①,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②;小树上悬着小笼③,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与文中“一两枝鲜花”的“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B.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张琴,壶酒,溪云。(苏轼《行香子》)
C.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家。(费孝通《乡土中国》)
D.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2.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可改成“家中不要电话、播音机、留声机、麻将牌、风扇和保险柜”,语意不变。请比较说明原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3.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往往很有表现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只在②处用了分号,请判断这样使用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2024-03-0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______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含)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______。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zhào/zào)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选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文中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加点的字形或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固然      躁(zào)B.虽然      躁(zhào)
C.虽然      躁(zào)D.固然      躁(zhào)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他们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3.请将下面文段中的六句话按照正确的语序填在横线上。
①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②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③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④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⑤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⑥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2024-03-0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