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启动发掘,神秘的古蜀文化【甲】“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人们将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的自信、对民族的认同寄托在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乙】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 的灯会惊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跳出综艺的视野,我们发现文化的火热其实早已融入生活。      的中华大地上,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它们或许藏在仰韶文化、守在夏商起源里,或许等在长江流域、存在吴越历史中。【丙】商鼎周彝、秦俑汉陶、晋帖唐画等……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而我们要做的,      要唤醒沉睡的文明,      【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自信地走向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流光溢彩   浩渺   不是        而是B.熠熠生辉   浩渺   不只是     更是
C.熠熠生辉   浩瀚   不是        而是D.流光溢彩   浩瀚     不只是   更是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期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期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期待着苏醒绽放。
D.等待着惊艳世界,期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3.选文中画波浪线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25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学科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②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见证了千百年岁月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从根本上讲,对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永葆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动摇,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本味。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遵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流程,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仅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留时代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将名城名镇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更要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防止建设性破坏,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态发展源清泉涌、细水长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将这一砖一石          ③   ,蹬出一条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真正在守护历史中开启未来,让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千年古迹的文化韵味中日滋月益、生生不已。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语言文字运用I中“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加双引号,语言文字运用II中“绣花”加双引号,请比较分析两者表情达意的不同。
2024-05-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贾平凹坦言自己青睐“中国表达”,写作的材料要呈现国情、世情和民情,,而不是在房间里道听途说编出来的。他的小说《秦腔》是对中国内地在世纪之交社会巨变期所作的一份生活记录,展现了农村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衰落、颓败及农民的迷惘、焦灼。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进而引发读者关于乡土中国未来走向的探索。

秦腔戏的嵌入构成小说独特的“天窗”结构,实践了贾平凹以实写虚的抒情美学。“在《秦腔》里,我以最真实朴素的句子去建造浑然多义的意境,这好比造房子,有坚实的基、牢固的柱墙,而房内全是空虚,让阳光照进,空气流通。”贾平凹将小说的实像、实境比作房子的实体,而虚像、虚境,它们透过天窗进出,而这个“天窗”就是小说虚实相生的路径——秦腔戏。

如果《秦腔》是书写乡愁的抒情诗,那么秦腔戏就是诗中反复吟咏的典故,包孕着天地人合一的庞大象征体系。贾平凹将乡土的冲击、裂变、没落也排演成一出大戏,在过去、当下和未来,在寥廓的天地间,在自然、文化的交融激荡里,发出沉郁顿挫的“伤逝”之声。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和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是(     
A.“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B.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福临路工房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人,隶属在五十个以上的带工头手下,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D.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鲁迅《阿Q正传》)
3.选文末段多处运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5-2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仁德的源泉,柔美的象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从水中得益甚多。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其实是互文修辞,它的真意是智者仁者都乐山乐水。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仁德。以水为师,可以增益智慧,涵养仁德,仁智兼备。

水无定形,随物赋形,在杯为杯,在地为河,启迪我们要 (1) ,顺时而动。水看似柔弱无力,其实是在柔顺的同时蓄积能量,伺机而动,而一旦发动,就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华文化正是凭着这样的柔顺性、灵活性、简要性,正是秉持这样的等待姿态、中庸之道,才 (2) 而屹立不倒。

江映千山,海纳百川,水的包容胸怀至广至大。我们要向水学习,为人处世秉持宽容、包容之心, (3) ,宽以待人。①天降甘露,地涌醴泉,滋养生命,滋润心灵,水还有滋养万物的至仁大爱。②大到生命起源,小到草木生长,水普济一切。③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恩泽万物而不言,我们称黄河为母亲河,把长江水比作甘甜的乳汁,只见向水索取,何曾想过回馈,又何曾听过水有半句怨言?④我们大可以水为榜样,多做事,少争功;多谦让,少争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水,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仁德的源泉,柔美的象征。
B.以水为师,可以增益智慧,涵养仁德,仁智兼备。
C.而一旦发动,就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D.我们大可以水为榜样,多做事,少争功;多谦让,少争执。
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2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1.感叹号连用可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请据此分析文中画横线处连用两个感叹号传达出的情感。
2.文中画波浪线处“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如果改为“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舂米、撑船”,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天是草原上的天。草原毫无遮拦,这样开阔,这样坦率,只是一个劲儿地绿。天呢,却是变化多端。它常常显得离地很近,有时站在四不靠的草原上,总觉得天还是可以用手摸得到的,在大桥上看日落,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红得发白。沉下去以后,天边还久久地染着余光。

那云也奇怪。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像要往上飘,又像要往下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滴得下水来。忽然间云在空中活动起来,大块大块地往天边滑去,太阳马上就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天也骤然升高了,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刷了一笔浓墨。想来那里一定会下大雨,让丰盛的草原畅饮一番。再等一会儿,这一“笔”勾销了,却又在天的另一边,添上了一笔。这看不见的笔挥来挥去,云层就汹涌而来,呼啸而去,忙个不停。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以及四海的龙王爷,在这一带的任务似乎特别繁忙,我真替他们累得慌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草原毫无遮拦,开阔,坦率,一片碧绿”,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文本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一处,就某一种修辞手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笔”字加了双引号,说说它具有什么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      ①     ,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

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     ②     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      ③     的默契。

1.请在文中画短横线的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粗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中国已经变得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费孝通也是从“家”这个概念入手去研究的。
B.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之人在做人上的共同理解。
C.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试图借助“补课”的方式来达到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
D.“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际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3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武汉的过年,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总是从冬至这一天、徐徐、徐徐、徐徐地拉开帷幕。千家万户老百姓是不会忽略掉冬至日的。通常这一天,都有好太阳。当太阳在城市升起来以后,就有勤快人,率先挂出腊肉腊鱼来了。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新鲜挂出来,在太阳底下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是这样有感染力,①看一眼,那大吃大喝过大年的欲望,就已在我们心中②蠢蠢欲动起来。转眼间,大江南北,三镇内外,凡有人居的地方,便布满了腊肉腊鱼。就算冬至这一天没有晒腊肉腊鱼的,也必定被惊醒,大约总是要赶紧挤点时间,去买一些大鱼大肉腌制。一年不曾动用的大沙缸、大瓦盆、大煨汤铫子,都一一地找寻了出来。主妇们脱掉棉衣,高高撸起毛衣袖子,食盐和花椒,成把成把地抓得大气和潇洒,大鱼大肉,一条条。码足了盐,紧紧实实压在一起。七八天以后,③咱家也有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挂晒出来了,心里高兴咱家还是赶上了腊月的太阳腊月的风。在武汉,腊月的太阳腊月的风,就是金贵,就是好得没法说,就是熏香,晒什么香透什么,风干什么香透什么,武汉的腊月有很神奇的魔力,就是要你④辜负不得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只”是仅仅的意思,与后文加点的“就是”一词含义相同。
B.②处的“蠢蠢欲动”贬词褒用,意思是大吃大喝的欲望渐渐萌发。
C.③处“咱家”是我们家的意思,在文中表达了自豪和喜悦之情。
D.④处的“辜负”是亏负的意思,文中表达武汉人对腊月时光的珍惜。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次“徐徐”,请简要赏析这样安排的表达效果。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逗号有怎样的表现力。
2024-05-23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算力”是指包括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各种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在单位时间内达到的包含计算速度、计算方法、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内的计算峰值能力。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算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2023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30百亿亿次/秒(EFLOPS),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同时,在“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布局下,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一期已经上线,全国算力“一张网”已具雏形

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
B.吃食店里的饭菜,于他是有害的——像一切厌世家一样,他苦于消化不良。
C.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他们站在一切人之上——从前站在一切人之下,所以叫做反常。
2024-05-23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1.下列句子中的“教”与文中加点的“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是教化的过程,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有教化的义务。
2.文中画横线部分,若将两处逗号改为顿号,标点符号使用也无误。原文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