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材料二: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

1.材料一“有国有家者”是指?材料二中“王道”是指?
2.综合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孔子和孟子治国主张,并谈谈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2019-12-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①几:轻微,婉转。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1.从前两则材料看,孔子强调“孝”就是要做到      
2.结合后两则材料,简析两人对于孝道思想的差异性。
2020-05-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材料二: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1.材料一中,“辟人之士”是指_____的人,“辟世之士”是指______的人。
2.同为儒家圣人,孔孟二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2020-05-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离娄上》)

1.下面两句中加点词在文章中具体意思分别指的是什么。
弟子服其劳__________                  先生__________
2.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2020-07-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5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亦然                            凶:荒年,收成不好
B.无乃尔是                         过:过错
C.陈力就,不能者止             列:职务
D.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渔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填然鼓                                 王道始也
B.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弃甲曳兵
C.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虎兕出
D.五亩之宅,树之               申之孝悌之义
3.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季氏将伐颛臾》中,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难以费力接近,更不要说攻取它。
D.古人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所选的语段,孟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得说理深刻生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 独 不 闻 子 产 之 相 郑 乎 推 贤 举 能 抑 恶 扬 善 有 大 略 者不 问 其 短 有 厚 德 者 不 非 小 疵 家 给 人 足 囹 圄 空 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2019-04-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6 . (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 ①几:轻微,婉转。 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
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7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放:丢失。
1.第一段材料,让人想起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两段材料内容,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2019-04-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孔于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万章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注】①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指行色匆忙。
1.阅读前两则材料,用一个短语概括孔子的处世态度。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中的孔子言行及弟子评价,对孔子的处世之道作简要评析。
2019-07-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020-11-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

材料二: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材料一中,辟人之士是指________的人,辟世之士是指___________的人。
2.同为儒家圣人,孔孟二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