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注】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景祐三年(1036)作,时被贬夷陵令。夷陵,今属湖北宜昌。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上句描写山县景况,下句感叹岁月流逝,“穷”指诗人的境遇。
B.颌联承接上联,描述当地相沿已久的年末习俗:梳妆出游,载歌载舞,欢庆丰年。
C.颈联运用对比,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平时”是太平时日的意思。
D.尾联叙事,写诗人携酒访邻,问询古事,与杜甫《客至》最后两句情感不同。
2.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大梁。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翔见太祖,太祖问曰:“闻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补以军职。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凝有异志,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怨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事陛下如郎君,以臣之心,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近,欲为陛下谋,则小人间之,必不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臣相向恸哭。

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敬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怨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
B.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怨/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
C.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怨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
D.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怨/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大梁       有吹洞箫者
B.则小人间之,必不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C.闻读《春秋》     而吾与之所共适
D.太祖刚难近       虽有槁,不复挺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翔初见太祖,太祖问他《春秋》里的用兵之法能否为我所用,敬翔表示打仗应该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出奇制胜,太祖听了非常高兴。
B.敬翔为人深沉,有方略,跟着太祖用兵打仗三十多年,尽心尽力、勤恳操劳,白天夜里都不睡,他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休息一下。
C.太祖性格刚烈,让人难以接近,有不可行的事,敬翔也能犯颜直谏,对太祖进行切中肯綮的劝谏,太祖往往会体会领悟,并改正过失。
D.末帝继位,敬翔遭小人离间,郁郁不得志。在亡国之际,敬翔仍劝谏不得,直到覆巢的紧要关头,梁末帝才幡然醒悟,君臣相恸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②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5.请简要概括敬翔深受太祖赏识的原因。
2023-08-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严挺之,华州华阴人。少好学,姿质轩秀。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号材吏。姚崇为州刺史,异之。崇执政,引为右拾遗。睿宗好音律,每听忘倦。先天二年正月望夜,胡人婆陀请然百千灯,因弛门禁,又追赐元年酺,帝御延喜、安福门纵观,昼夜不息,阅月未止。挺之上疏谏,乃陈“五不可”,诚意忠到,帝纳焉。侍御史任正名恃风宪,至廷中责詈衣冠,挺之让其不敬,反为所劾,贬万州员外参军事。初,殿中监王毛仲持节抵太原朔方籍兵马,后累年,仍移太原取兵仗,挺之不肯应,且以毛仲宠幸,久恐有变,密启于帝。俄改濮、汴二州刺史,所治皆严威,吏至重足胁息。会毛仲败死,帝以挺之言忠,召为刑部侍郎,迁太府卿。宰相张九龄雅知之,用为尚书左丞,知吏部选。李林甫与九龄同辅政,以九龄方得君,谄事之,内实不善也。九龄欲引以辅政使往谒林甫挺之负正陋其为人,凡三年,非公事不造也,林甫益怨。会挺之有所诿于蔚州刺史王元琰,林甫使人暴其语禁中,下除洛州刺史,徙绛州。天宝初,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材可用。”林甫退召其弟损之与道旧,谆谆款曲,且许美官,因曰:“天子视绛州厚,要当以事自解归,得见上,且大用。”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林甫已得奏,即言挺之春秋高,有疾,幸闲官得自养。帝恨吒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诏归东都。挺之郁郁成疾,乃自为文志墓,遗令薄葬,敛以时服。挺之重交游,许与生死不易,嫁故人孤女数十人,当时重之。然溺志于佛,与浮屠惠义善,义卒,衰服送其丧,已乃自葬于其塔左,君子以为偏。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 卷五十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九A龄B欲C引D以E辅F政G使H往I谒J林K甫L挺M之N负0正P陋Q其R为S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夜,文中指望日之夜,望日,即月亮最圆的那一天,古代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
B.风宪,指风纪法度,古代的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
C.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为凭证,苏武“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有此意。
D.胁息,文中指敛缩气息,非常悲伤,与“扪参历井仰胁息”中“胁息”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挺之负有才能,他少年好学,资质出众,不仅中进士,还通过了特别考试;初次担任官职就有口碑,赞誉他能干。
B.严挺之正直敢言,皇上听信胡人之言举办大型灯会长达月余,他上疏劝谏;侍御史凭借职权不敬同僚,他出面批评。
C.严挺之尽忠朝廷,面对深受宠幸的王毛仲到太原索要兵仗的事情,他拒绝不给,并用密信向皇上及时报告了这件事。
D.严挺之重情重义,他看重交往生死不变,曾给数十位故友孤女办理婚嫁,与僧人惠义友善,惠义死,他着孝服送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材可用。”
(2)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
5.严挺之与李林甫二人结怨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怫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崔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徐无鬼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笑。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

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

女商曰:若是乎?

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选自《庄子·杂篇·徐无鬼》,有删改)

[注]①女()商:魏国大臣,姓女名商,春秋时期晋大夫女叔齐之后。②孯(qiān):引申为除去。③恤:忧思。④藜藋(   diào):杂草。⑤謦欬(qǐnɡ   kài):音容笑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
B.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
C.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
D.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与“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本”字的含义不同。
B.“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因”字的含义相同。
C.“武侯大悦而笑”与“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十二章》)两句中“而”字的含义不同。
D.亲戚,文中指父母,现在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不包括父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大仇得报时意气风发,报仇后却一朝败落、狼狈不堪,作者借此得出结论。
B.徐无鬼去拜见魏武侯,魏武侯认为徐无鬼是迫于生活的劳累才来拜见自己的。
C.徐无鬼认为,离开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就越深,对故友旧亲就越依赖。
D.两则文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人们只有减少自己的欲望和享乐,才能真正受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
(2)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5.女商和徐无鬼分别用什么办法来使魏武侯高兴的呢?请简要说明。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嵩,貌伟秀,美须髯。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士争往交象先,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夏荣者善相,谓象先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萧郎位高年艾,举门蕃炽。时人不许。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时崔琳、王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会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陷瓜州,帝择堪任边者,徙嵩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嵩表裴宽、郭虚己、牛仙客置幕府,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怀保边人。于时悉诺逻恭禄威憺诸部,吐蕃倚其健噬边。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使悉末明攻瓜州,守珪拒甚力,虏引却。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强弩四千,与吐蕃战祁连城下,自晨斗迄晡,乃大溃,斩一将,虏哭震山谷。帝大悦,授嵩同中书门下三品。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仪物贵甚。

初,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者。久之,进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嵩退,修莳园区,优游自怡。家饶财,而子华为工部侍郎,子衡以尚主位三品,年逾八十,士艳其荣。天宝八载卒。

(选自《新唐书·萧嵩传》,有删改)

注:①僚婿:同门女婿。②艾:对老年人的敬称。③赞普:吐蕃诸王的称号。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A)待(B)罪(C)宰(D)相(E)爵(F)位(G)既(H)极(I)幸(J)陛(K)下(L)未(M)厌(N)得(O)以(P)乞(Q)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文末的“天宝”也是年号。
B.首领,文中指为首的领导地位,现在一般表示最高领导,二者的意思相近。
C.卒,意为“终结”,和《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终”字意思用法不同。
D.工部,古代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管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嵩还未做官,名声不显。相士夏荣却断定萧嵩将来比陆象先官位高寿命长,但时人都不认同相士的看法。
B.萧嵩得到皇帝的恩赏,令人羡慕。他出师远征,皇帝作诗送行;取得战功,被授予高官;还与皇帝结成亲家。
C.萧嵩推贤任能,懂得进退之道。他推荐韩休,韩休与他同处相位时却将他告到皇帝面前,于是他恳请退休。
D.萧嵩位高权重,家世显赫。他曾高居宰相之位,儿子萧衡娶新昌公主为妻,官居三品,儿子萧华任工部侍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
(2)久之,进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
5.萧嵩为何能胜任边疆事务?请简要概括说明。
2023-06-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

(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

材料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A代B之C相D代E或F以G至H公I或J以K大L义M皆N得O天P下Q之R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具备的意思,和《荀子·劝学》中“而神明自得”的“得”意思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虽然的意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中的“虽”意思不同。
D.卒,最终的意思,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分别对“正”和“统”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正”,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统”。
B.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C.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D.欧阳修认为,正统之争兴起,是因为学者对篡权夺位等不正当的和有正当性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产生疑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2)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5.欧阳修和苏轼评判一个政权是正统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5-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信息卷(三)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祖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材料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適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常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己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应断句处的序号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然A衣B不C盖D体E常F寄G食H于I人J窃K恐L转M死N沟O壑P伏Q惟R天S子T数U怜V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飨,奉献祭品,祭祀。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不同义。
B.迨,到,等到。与《项脊轩志》中“迨诸父异爨”中的“迨”同义。
C.故事,旧业。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故事”同义。
D.沉郁顿挫,指杜甫诗文深沉蕴藉,抑扬跌宕。《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杜甫年少贫困,客居吴越等地,去拜谒李邕,李邕看重他的才能。后来参加进土考试落第,滞留长安。
B.杜甫想改变长时间的屈辱地位,多次献上赋颂,这是古代文人欲成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
C.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
D.玄宗召李白入宫,但李白已醉倒,酒醉稍醒,即下笔成文,其辞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且无留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
(2)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5.杜甫在诗歌《不见》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请联系材料二,分析李白的“狂”与“才”。
2023-05-1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沙溪宝锡院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注】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十分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还曾写诗向人夸赞自己的家乡。
B.颔联充分调动视觉、嗅觉等感官来展现秋日美景:枫叶随风飘落,稻花随风飘香。
C.“酿酒烹鸡留醉客”一句表现了当地民风之淳朴,与陆游“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相近。
D.诗人着一“遍”字,形象地展现了当地家家户户织苎的景象,表现出了百姓勤劳的品质。
2.全诗塑造了怎样的野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4-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育才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吉顼,洛州河南人。长七尺,性阴克,敢言事。举进士及第。调明堂尉。

父哲为易州刺史,坐赇当死,顼往见武承嗣,自陈有二女弟,请侍王巾盥者。承嗣喜,以犊车迎之。三日未言,问其故,答曰:“父犯法且死,故忧之。”承嗣为表贷哲死,迁顼龙马监。

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顼曰:“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于是后斩俊臣。

突厥陷赵、定,授检校相州刺史,且募兵制虏南向。顼辞不知武,后曰:“贼方走,藉卿坐镇耳。”顼至,募士无应者,俄诏以皇太子为元帅,应募日数千。顼还言状,后曰:“人心若是邪?卿可为群臣道之。”顼诵语于朝,诸武恶之。

张易之兄弟以宠盛,思自全,问顼计安出。顼曰:“天下思唐久矣!庐陵斥外,相王幽闭。上春秋高,武诸王非海内属意。公盍从容请相王、庐陵,以副人望?易吊为贺之资也。”易之、昌宗乘间如顼教,后意乃定。既而知顼与谋,召见问状,顼对:“庐陵、相王皆陛下子,先帝顾托于陛下,当速有所付。”乃还中宗。

明年,顼坐弟冒伪官贬琰川尉,及辞,召见,泣曰:“臣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言。然病棘,请须臾间。”后命坐,顼曰:“水土皆一盎,有争乎?”曰:“无。”曰:“以为涂,有争乎?”曰:“无。”曰:“以涂为佛与道,有争乎?”曰:“有之。”顼首曰:“虽臣亦以为有。夫皇子、外戚,有分则两安。今太子再立,而外家诸王并封,陛下何以和之?贵贱亲疏之不明,是驱使必争,臣知两不安矣。”后曰:“朕知之,业已然,且奈何?”

顼寻徙始丰尉,客江都,卒。

(节选自《新唐书·吉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
B.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
C.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
D.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B.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属游牧民族。
C.春秋,春天是播种季节,秋天是收获季节,古代学者因此称历史为“春秋”。
D.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属正拜。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结尾敬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顼善用时机,直言敢谏。吉顼随武则天游园,趁机进谏,使认为来俊臣有功于国而犹豫不决的武后终下决心,下令处斩来俊臣。
B.吉顼临时受命,不贪军功。吉顼受命任相州刺史抵御突厥,将招募士兵的功劳归于太子,回朝如实汇报,盛赞太子,被武氏诸王憎恨。
C.吉顼深谋远虑,力劝二张。在吉顼的劝谏下,易之认为他的话很正确,便趁机会奏请立储,使武则天下定决心立下太子人选。
D.吉顼抑武拥唐,忠心可鉴。吉顼因弟弟冒犯欺骗官员被贬出朝廷,临行却依然以佛道相争为喻进谏皇帝,试图削弱武氏诸王的势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顼还言状,后曰:“人心若是邪?卿可为群臣道之。”顼诵语于朝,诸武恶之。
(2)泣曰:“臣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言。然病棘,请须臾间。”
5.结合文章,谈谈吉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023-04-0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合川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

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世封功臣,授陈州刺史,更封陈;群臣不愿封,进吏部尚书。君集本以行伍奋,不知学;后贵,益自喜,好书。及典选,分明课最,有誉于时。

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高昌王麴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初,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有急相援。及是,欲谷设益惧,西走,智盛失援,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

(《新唐书》列传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B.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C.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D.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幕府,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因将帅出征时住营帐,故名。后也借指将帅,亦可泛指衙署。
B.诏,即诏令,指皇帝发布的公文,民间称为“圣旨”。其义与“敕”“谕”“诰命”等相近。
C.行伍,代指军队。与《过秦论》中“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的“行伍”所指相同。
D.刻石纪功,古时将领出征获胜后,会在山中石头上刻字以记功绩。窦宪就曾刻石燕然,记功而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君集跟随秦王李世民立下军功,又参与铲除太子的事情,帮助李世民顺利登基,因此受到封赏。
B.征讨吐谷浑之后,朝廷意欲封赏君集为陈国公,因群臣拒封而作罢,后太宗升任他作了吏部尚书。
C.侯君集不赞同属下趁高昌国君新亡之时进攻高昌建议,否则有趁人之危之嫌,不合兴师问罪的原则。
D.侯君集不仅善于把握时机,运用心理战术,还成功联合西突厥形成夹击之势,最终迫使高昌王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
(2)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
5.侯君集在攻讨吐谷浑和高昌时的策略主张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3-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