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是中华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它渗透在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主要经典之中。“万物并育”出自《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它体现着中国古人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仁德和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理念,在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及其指导下的生态实践,有效地避免了生态灾难在神州大地上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得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而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蕴含的整体意识和对个体的尊重,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形成。“天人合一”体现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万物并育”则包含每一个中华儿女正当权益的实现,二者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凝聚力,保证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蕴含的深厚仁德和卓越智慧,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突出和平性的形成。“天人合一”使得中华文明以生生仁德为自己的根本原则,“万物并育”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平章百姓”“协和万邦”的卓越智慧,从而真正能够促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大同世界”的最终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 . 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红色电影、在红军食堂体验红军餐……2022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人气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游客们在游览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材料表明(       
A.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B.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传承优秀文化关键在挖掘其经济价值D.优秀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经济功能
3 . 成都大运会会徽是一只展翅的太阳神鸟,其主体对应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文首字母“U”。“U”分割成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会徽设计中还巧妙融入了凤凰元素,寄托放飞梦想的希冀,向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     

①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体现了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彰显了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古朴的茶桌椅、精致的茶器,三五好友饮酒煮茶、围炉夜话,这是历史记载中古人的冬天生活。如今,“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消费新方式,人们开始尝试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中式慢生活。“围炉煮茶”热潮重新兴起(     
①促进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增加传统茶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使茶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共同价值追求
③能够让年轻人在与茶的对话中重新唤醒古老茶文化
④彰显了我国传统茶文化对国人生活美学的深刻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3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天门杭州华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8更新 | 510次组卷 | 48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应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人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2更新 | 1003次组卷 | 130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一中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85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三)政治试题
8 .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971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6届湖北仙桃、天门、潜江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9 . 广受好评的《济公之降龙降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吸收青年亚文化、游戏文化,平衡工业与美学,以其对民间神话传说人物的创造性和“前世”演绎,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对话,其中渗透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吸引着家长们走进影院。该电影受到好评是因为(       
①在创作中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推动文化创新
③正确把握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规定作品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13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10 .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