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电视专题片《领航》坚持理论阐述与故事呈现相结合;史实描述与诗意表达相融汇。以政治站位统领全片主题;以人民的故事展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的强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深刻揭示新时代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展示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成为一部汇聚新时代奋进力量的精品力作。


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试析《领航》成为一部精品力作的缘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2023年初最“出圈”的科技新词非“ChatGPT”莫属。作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这一既能与人聊天,又能做题、翻译、敲代码、写论文的“六边形战士”再度引发人民大众的“生存危机”。传统工业时代通过反复学习训练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唯手熟尔”的技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那么重要,反而有可能最先被取代。要想在未来社会不被机器淘汰,就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抱不确定性的胆识,以探索而非搜索、创造而非仿造,去开辟人迹罕至的疆界,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岗位、造福于人。一百年前陶行知先生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人之为人的其中一层意义:做一个靠谱的、理解他人、让人信任的人。人类独有的人文关怀、社会经验,道德观和责任感,是“ChatGPT们”远不能及的。

今天的ChatGPT,一定不会是机器的终极形态,技术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奔驰。人与机器的关系,越来越像一场博弈。有人提出,只有当人们能够练就妙手,人工智能就不再是对手,而是人们的朋友。


根据材料,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人工智能和人的关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闪耀着守正创新的光芒。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的持续斡旋下,经过多日谈判,中东地区两大中心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2023年3月10日达成北京协议,决定恢复双方外交关系。

此前,习近平主席发表了关于中国支持沙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希望双方能够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恪守《联合国宪章》《伊斯兰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规章和惯例。

中国促成沙伊双方恢复外交关系,是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与所有中东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良好成果,符合中东人民对安定和平的美好向往,将翻开中东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新的一页。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积极促成沙伊和谈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23-04-28更新 | 1347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泸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8日,“2021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生态文明:创新实践与国际传播”为主题,旨在深入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2023-04-24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原理,分析应怎样推动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2023-02-14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年代。大批文艺青年和红军中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出现创作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倾向。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文艺界的情况、想法后,毛主席在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因此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如一部脱贫题材的“土味”电视剧《山海情》成为“爆款”,众多网友纷纷给予好评。另一部“土味”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不俗,收获大批观众的“芳心”。“土味”电视剧为何“香喷喷”?有专家表示,不管是《装台》还是《山海情》,它们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社会中的问题,触发了我们心底最有生命力的、最接近我们灵魂的东西,既抒写了普通人踏实而暖心的生活故事,又捕捉到了时代变迁的壮阔波澜。历史洪流中普通中国人真实、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其中流露出的真情,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

日前,由《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组成的系列电影总票房超过98亿元,累计观影超2亿人次,刷新中国影史多项纪录。该系列电影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等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交战双方尤其是中美两国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在极寒环境下,不畏艰难困苦,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抗战,扭转战局,打出军威国威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最终赢得伟大胜利的原因。
2022-07-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舟腾起气如虹,浩瀚夜空飞天梦。

自古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之一。为了圆梦,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在实践中探索着飞天之路。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经过科技工作者认真研究,改进技术工艺,完善了相关的航天系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开展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再生式生命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国航天事业由此进入新纪元。

我们不会停止对太空的探索,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人将弘扬航天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航天力量,使更多人享受航天新发展带来的福祉。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取得成就的实践基础。
(2)班级召开“我为航天人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向航天人学习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2022-07-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运盛会看大国本色,盛世华章显中华风采。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此次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以大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软萌可爱的大熊猫,是国际上接受程度比较高的中国元素。设计者摆脱了传统的元素思维,运用系统思维,抛了手绘、水墨等传统方式,运用三维技术进行创作,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扣到了“冰墩墩”的头盘上,流动的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整体造型像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大熊猫覆盖着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奥冰雪主题:“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自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吉祥物“冰墩墩”迅速“霸屏”,一举成为“顶流”,风靡全球。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分析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的原因。
2022-07-0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