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8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期末
1 . 2024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地上。”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将陆海统筹作为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的原则,规定国家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助力海洋环境高质量保护。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只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就能推动实践发展
④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9更新 | 46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过关检测)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热词,45°人生,指的是“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尬境地,反映出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压力,部分年轻人陷入一种弥漫性焦虑与无助的状态。其实,45°人生也可以不一样:

◆找准"蓄势点”,让45°人生更奋发。45°是蹲踞式起跑姿势,是人蓄势待发、奋起追梦的状态。精准挖掘自我禀赋,练就核心竞争力,不断为自己充电、积聚能量、提高能级,让45°人生厚积薄发。

◆找准“平衡点”,让45°人生更从容。在复杂的环境中,作为年轻人要理性地去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自信从容,合理规划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蹄疾步稳地走到更远。

◆找准“不足 点”,让45°人生更虚怀。45°通常是人鞠躬时的一个角度,更是一种谦逊而无畏的人生姿态。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年轻人要常怀远大理想,常怀谦卑敬畏之心,做到平和而执着、谦虚而安无畏。

请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45°人生也可以不一样。
2024-04-24更新 | 487次组卷 | 2卷引用:秘籍04 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考点
3 . 漫画“严格执行”讽刺了一些人(       

                 “严格执行”
A.生搬硬套,不切实际B.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C.大胆尝试,标新立异D.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024-04-24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2年,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引来各界好评,其中在舞蹈节目《云窟万象》中,以莫高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为创作元素,通过女子群舞的形式展现经典石窟造像。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①舞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对石窟艺术造像的想像
②舞蹈作品能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曾作出深刻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是基于(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一)
6 . 漫画《登山》(作者:陈英远)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因地制宜,取得成绩   
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③急于求成,脱离实际   
④单打独斗,不顾大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一)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4-04-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8 . 习近平特别强调在“双碳”方面我们遵守国际承诺,但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地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统一。这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4-04-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9 . 习近平指出,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10 . 习近平在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时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由此可见(     
①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改造具有决定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4-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