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辽宁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4-13 3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018-06-09更新 | 12904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II卷)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⑤
2019-01-30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设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OH0.1NA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的质量一定减轻了32g
C.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D.1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4.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B.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C.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021-04-28更新 | 395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四川卷精编版)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B.CH4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
C.苯与溴水混合后振荡,水层褪色
D.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6.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图2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
C.图3验证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D.图4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阳极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C.在铁钉表面电镀铜时,将铁钉作阳极,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
D.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8. 用 VSEPR 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是
A.NH4为正四面体形B.CS2为 V 形
C.HCN 为 V 形D.PCl3 为平面三角形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9.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2019-01-30更新 | 4177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Na、K、Rb电负性逐渐减小
11. 图甲和图乙表示的是元素的某种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不可能表示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B.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C.图乙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D.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2021-02-08更新 | 76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12. 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①Na、K、Rb、②O、S、Se、③Na、P、Cl 中,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③
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kJ·mol1)分别为 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 X3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且键角都为109.5°
C.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2020-06-05更新 | 132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富顺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单选题 | 困难(0.15)
名校
14. 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的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所示溶液中:
B.点所示溶液中:
C.点所示溶液中:
D.点以后的溶液中可能出现:
2021-12-29更新 | 121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五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如下:A.1s22s1;B.1s22s22p4;C.1s22s22p6;D.1s22s22p63s23p2;E.[Ar]3d104s1。(用元素符号作答)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元素之间能形成X2Y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8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大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现有 A、B、C、D、E、F、G、H 八种元素,均为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A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 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数少 1
D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 p 轨道中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E 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738 kJ/mol,I2=1451 kJ/mol,I3=7733 kJ/mol,I4=10540 kJ/mol
F 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 4
G 元素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H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八纵行
(1)C2A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A、C 为字母代号,请将字母代号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B 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3)某同学推断 E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 I3远远大于 I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D、E、F 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5)用惰性电极电解 EF2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H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区(按电子排布分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实验室用一种黄色溶液检验 H2时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工业上利用粗ZnO(含FeO、CuO)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下(部分步骤省略):
   
已知:几种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待沉淀的离子Fe2+Fe3+Zn2+Cu2+
开始沉淀时pH6.31.56.25.2
沉淀完全时pH9.73.28.0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粗氧化锌的过程中,常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目的是_________
(2)步骤A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并全部形成Fe(OH)3沉淀,为了暂不形成Cu(OH)2 、 Zn(OH)2 ,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该步骤中先加入H2O2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氨水,写出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步骤C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若步骤A中加入H2O2后,室温下将溶液的pH调为4,求Fe3+ 离子浓度为_________。(已知Ksp[Fe(OH)3]= 4.0×10-3 8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500℃下发生发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改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提高温度到800℃进行,达平衡时,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500℃条件下,测得某时刻,CO2(g)、H2(g)、CH3OH(g)和H2O(g)的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
(4)下列措施能使 增大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He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D.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

五、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19. A、B、D、E、G、M六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A的一种核素无中子,B的单质既有分子晶体又有原子晶体,化合物DE2为红棕色气体,G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M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G多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元素B、D、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A和E组成的阳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化合物ABD的结构式为_______,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3)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DA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__;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4)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①X与Y所形成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Y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E的氢化物(H2E)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_______
③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难(0.4)
名校
20. 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
a.CH3COONa        b.Na2CO3          c.NaClO            d.NaHCO3
(2)常温下,0.1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_
A. c(H+)   B.  C. c(H+)•c(OH)    D.   E.
(3)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_(填准确数值)。
(5)25℃时,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将1.12L CO2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中,用溶液中微粒的浓度符号完成下列等式: c(OH)=2c(H2CO3)+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填空题
3
解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化学与STSE
3
认识化学科学
4
有机化学基础
5
化学实验基础
6
化学反应原理
7
物质结构与性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漂白粉和漂粉精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明矾的净水作用及原理  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0.9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碳酸氢钠与碱反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NA相关推算
40.6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离子共存  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50.85甲烷的取代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强氧化性物质的反应
60.85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蒸馏与分馏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70.65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镀  铜的电解精炼
80.6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90.65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
10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电离能
110.65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电离能变化规律  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120.65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  电离能变化规律  电离能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  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130.65共价键对分子构型、性质的影响  物质结构中化学键数目的计算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140.15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90.65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二、填空题
150.85电负性  电离能变化规律
180.4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200.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三、解答题
16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离能变化规律无机推断题
170.65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  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工业流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