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2024-04-02更新 | 45次组卷 | 113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2 . 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
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⑤⑥
C.②④③①⑥⑤D.②③④①⑥⑤
2024-04-02更新 | 31次组卷 | 4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调查是生物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调查的是(  )
A.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统计全班同学使用手机情况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2024-03-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市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夏秋季节,有些蚊子在人群中飞来飞去传播疾病,影响着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其他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科研人员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伊蚊都是由同一批虫卵孵化出来的且大小及健康状况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2)科研人员发现人和其他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最能吸引伊蚊的是________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___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分别在ABC三组实验中的分布情况。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
2024-03-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____(填字母);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大多数作为____参与物质循环.
(2)图D可以通过产生[a]____来繁殖后代。图1中的____还可以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3)图中无成形的细胞核的是____。(填字母)
(4)兴趣小组同时了解到人类从B生物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但该抗生素却不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原因是____;有些微生物会导致食品腐败,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常把食品放入冰箱储存,其原理是____
(5)兴趣小组还把C生物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等,为探究C生物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胀大的装置是____;若要验证温度对C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一组实验装置是____
2024-03-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王小明同学汇报了自己制作酸奶的过程,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王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
(2)实验中设置实验B的目的是____
(3)酸奶制作过程中,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
(4)该图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你推测A、B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30°C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原因是乳酸菌含有的酶在____条件下能将____转化成乳酸;制作酸奶的乳酸菌还可以用来制作____
2024-03-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洗手日”。乐乐同学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步骤二:①号不做处理,洗手前在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分析回答:

(1)在培养细菌、真菌的过程中,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的目的是____
(2)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
(3)上述实验中①号作为____组。
(4)本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____
(5)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则实验结论为:____
2024-03-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8 . 细菌和真菌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分析回答问题:
(1)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让人们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其实验过程如图一)。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真菌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图二、图三分别是蘑菇、青霉的结构图。

①观察蘑菇(图二),其地上部分e的名称是_______。a是从b中散落出来的,它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熟新个体。因此蘑菇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
②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上的青霉(图三),呈绿色(图三中1)的是图二中的[a]______
③图二中f和图三中4的作用是_______,所以蘑菇和青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024-03-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手机依赖症”。由于人的手经常接触手机,手机表面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Live Sci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最近国内微博、微信又对此大量传播。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某科研单位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编号培养基组分
蛋白胨、食盐、蔗糖、水
牛肉膏、蛋白胨、食盐、琼脂、水

(1)该实验需选用培养基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其中的_____可以使培养基凝固,方便观察实验结果。
(2)如图,在固定面积用无菌棉签取样,制成菌悬液,然后取该悬液在培养基上涂抹,这个步骤即为___________
(3)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实验结果截然不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进行_____实验。
(4)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手机上的细菌数目如此之多,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启示: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3-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10 .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们喜爱。下列诗句中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4-03-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