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 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5个底部铺有棉花的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有光有光有光有光黑暗
温度25℃ 25℃ 0℃25℃25℃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水淹没种子潮湿
种子发芽数19粒0粒0粒0粒18粒

(1)本实验探究了哪些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______
(2)每组实验均用了20粒种子,而没有只用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
(3)乙组和丁组是对照实验吗?如果是,实验变量是什么?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______(填“是”或“不是”),______
2022-01-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德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具有很强的杀虫能力,人们称这种细菌为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芽孢和伴胞晶体。伴胞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能使某些害虫瘫痪致死。芽孢能通过某些害虫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 液,并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害虫死亡。为了检验这则资料的真实性,黔西南州某中学生物科 研小组决定来探究苏云金杆菌能否导致害虫死亡。
材料用具:苏云金杆菌粉剂、菜青虫若干、普通饲料、培养箱等。
(1)该生物科研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

组别

菜青虫

喂养饲料

结果

甲组

20只

适量掺了苏云金杆菌粉剂的饲料

__________

乙组

20只

__________

菜青虫正常生长

①将菜青虫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甲、乙两个相同的培养箱中培养,目的是_________
②乙组菜青虫喂养_______     
③观察并记录菜青虫在培养箱中的生长状况。
(3)预测甲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苏云金杆菌能导致害虫死亡。
2022-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巴斯德
C.袁隆平D.孟德尔
11-12七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7次组卷 | 211卷引用:【市级联考】贵州省安顺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的消化过程。小肠内表面有_____和绒毛。
(2)淀粉最终在消化道的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45
馒头碎屑或块等量碎屑等量碎屑等量馒头块等量碎屑等量碎屑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0℃100℃

①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实验。
②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021-11-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研究所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镉(Cd2+)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选取均匀一致的玉米种子,将其整齐地排列在直径为15cm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10粒,分别用镉(Cd2+)浓度为0mg/L、5mg/L、10mgL、15mgL、30mg/L、50mg/L、100mg/L、120mg/L的等量营养液培养,每个处理组均设置3个重复实验同时置于相同室温下自然光照培养7天后,统计发芽率如下表:
不同浓度镉(Cd2+)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镉浓度(mg/L)0510153050100120
发芽率(%)95.096.797.298.095.474.555.40

(1)本实验的对照组镉浓度为_____mg/L,实验变量是_____
(2)从实验设计看,研究人员选取均匀一致的玉米种子是为了控制_____;每皿10粒,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每个处理组的数据应取3个重复实验数据的_____值。
(4)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
2021-11-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___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3)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容器中。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实验。
(4)把甲放在光下,乙放在_________处培养。
(5)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6)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绿。(填“变” 或“不变”)
(7)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
8 . 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制定计划应当考虑实验用的滤纸和叶片的大小及颜色应该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观察清楚菜青虫吃植物叶片B.为了使菜青虫不食用滤纸
C.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D.为了减少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困难
9 . 近几年,我国城乡公共绿地建设发展迅速,但枯枝落叶等垃圾也不断增多。为了使这类垃圾物尽其用,人们主要采用堆肥还田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实验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取20克落叶和2000克土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落叶和土壤保持潮湿,具体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项目
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实验现象
甲组①对落叶、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②将落叶埋在土壤里并置于无菌环境中
A
乙组①对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土壤不作处理
②将落叶埋在土壤里并置于无菌环境中
B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使用相同落叶的原因是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落叶和土壤需要保持潮湿,其原因是______
(3)根据上述步骤,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______,B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1-10-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以下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
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馒头块+2毫升唾液
处理方法充分搅拌,放入37℃
水浴10分钟
充分搅拌,放入37℃
水浴10分钟
不搅拌,放入37℃
水浴10分钟
检测滴加2滴碘液滴加2滴碘液滴加2滴碘液

(1)以“唾液"为变量,则_________________(填试管标号)为一组对照。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填试管标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中,加入碘液后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加入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馒头最开始被消化是在消化道的_________中。
2021-08-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