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小浩同学做“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对比1、3组,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B.对比1、2组,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3组,得出胃液和唾液的消化作用一样
D.分析1组结果,不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2 . 关于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实验,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
B.用1条菜青虫做实验能更快出结果
C.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的一组为实验组
D.该实验不需要设置重复组,也不需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2024-03-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发展大棚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大棚种植大户在技术员指导下,经常通过测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来调整大棚管理。图一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表二表示控制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种植实验设计,请回答: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表二
(1)图一中,甲、乙曲线交点位置e表示某温度下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2)技术员告诉种植户,图一中c点、d点位置是光补偿点,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人工照明,适当提高____强度。
(3)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表二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它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____
A.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
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D.该设计都采用乙组做对照组

(4)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大棚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原因时,认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大棚蔬菜可以人工控温控光,因此不受____的影响,可以培育反季节蔬菜。
(5)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定期给大棚追施有机肥,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施有机肥主要是给作物生长提供____
2024-03-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研究醉鱼草种子萌发条件得到的实验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主要探究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B.醉鱼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
C.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并相同
D.各组应挑选饱满的2粒种子较适宜
2024-03-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在某公园中有一片独立封闭的人工景观湖,虫鸣鸟叫一派生机勃勃。景观湖中种植有金鱼藻、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湖中有鲫鱼、夜鹭等动物,湖四周种植了多种绿植。请回答:
(1)写出一例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________
(2)在“水生植物→鲫鱼→夜鹭”这条食物链中,水生植物固定和储存的光能最多,夜鹭获得的较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________的特点。
(3)下表是小申探究景观湖治理前后水质变化实验的分组情况。

                 组别


材料

A组

B组

C组

水样

治理前水样30mL

治理后水样30mL

    30mL

水蚤

30只

30只

30只


C组?的水样应该是________。A~C每组放入的应该是大小相似、活力相近的水蚤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实验还需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重复3次,其目的是________
(4)研究表明,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适量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体中过多的有机污染物。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
(5)巴西龟原产美州,喜食肉食,适应力强、繁殖快、天敌少,有市民向景观湖中放生巴西龟等外来动物,你赞同这种做法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024-03-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为培养学生对农村、农业的热爱,某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在学校学农基地种植豌豆。播种前,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豌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探究。如表是该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各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均相同)。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场所阳光下阳光下黑暗中阳光下
温度(℃)2323235
纸巾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潮湿
发芽率90%090%0
(1)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用______进行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光照对种子萌发___(有/无)影响。
(2)若选用甲组和丁组进行对照实验,做出假设为:___
(3)甲组中仍有10%的种子没有萌发,假设所有的种子都是完好且饱满的,请你推测没有能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
2024-03-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中的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A组(干土)

4

4

3

3

2

2

2

1

B组(湿土)

6

6

7

7

8

8

8

9


(1)①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出的假设是:土壤中的水分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③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设置了B组的目的是_______。由于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结合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
④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填“潮湿”或“干燥”)的环境中
(2)实验中使用了十只鼠妇,目的是_______
(3)实验结束最后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将怎么处理?_______
2024-03-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8 . 小希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制作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希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
(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等。(答出一点即可)
(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同时进行?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小希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
(5)本探究实验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填“转基因技术”或“发酵技术”)。
2024-02-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计划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的乳酸菌溶液、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图:

(1)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___含有的酶能够把蔬菜中含有的葡萄糖转化为___。这种菌和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
(2)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4)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实验中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乳酸菌溶液、7%盐水、鲜姜和辣椒的目的是___。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___
(5)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与腌制肉制品、泡菜、变质的蔬菜中。分析曲线可知,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并在第___天达到最大值。为了安全,最好在泡制后的第___天才开始食用泡菜。
(6)三组食醋浓度中,食醋浓度为___%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7)结合本实验,请你对家庭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
2024-0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实验前要把蚂蚁饿饲一段时间
C.小木条的材质、粗细和长短可以不同
D.实验中可以将连接AB的小木头与连接BC的小木头进行交换
2024-02-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