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1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一签订,割台消息便传到台湾,台湾人民相继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湾绅民还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湾”。材料表明,台湾人民(     
A.民族意识觉醒B.旨在推翻清政府C.反抗取得胜利D.维护了领土完整
2023-03-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硝烟B.中俄签订《伊犁条约》
C.左宗棠收复新疆D.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
3 .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认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橙子辅导认为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清政府于新疆建省的着眼点在于(     
A.维护北部边疆稳定B.扩大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C.延续传统治边方略D.应对帝国主义的瓜分危机
4 . 清人杨昌浚1879年称赞左宗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是因为他(     
A.统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参与洋务运动
C.组建南洋水师,巩固祖国海防D.收复新疆,巩固祖国统一
2023-0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9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4年,国民革命兴起。
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
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废除。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材料二: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023-01-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日本某著作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政府在台湾面临着当地人的强烈反抗,就不得不确保自己的军事警察的统治。”据此可知(     
A.台湾民众反割台的斗争激烈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支持台湾民众的抗争D.日本政府残酷镇压清朝主战派
2023-0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871年,俄国以“代为收复”的名义武力强占了我国伊犁地区,如果清廷不去剿灭阿古柏政权,阿古柏盘踞的中国土地,也会像希瓦、布哈达、浩罕这几个中亚汗国一样变成俄国的下一份盘中餐。为此(     
A.三元里人民进行反抗斗争B.左宗棠欲将收复新疆
C.邓世昌力战强敌不幸殉国D.义和团包围东交民巷
2022-12-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边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上生活在边疆地区的众多部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实践中创造了统一边疆地区的不同模式,大体可归结为三种,其一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统一;其二是由间接管辖到直接管辖;其三是以武力实施统一。17世纪后,在古代中国内边防务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的同时,现代意义上的边防即外边防务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面对变化的形势,清朝统治者仍沉迷于以治理“内边”为主的边疆政策的传统中不思进取,致使清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成就很快成为明日黄花。清后期边疆政策的全面破产,成为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65年,来自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国。1871年,沙俄公然出兵新疆,武装侵占了伊犁地区。1875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北军务,全面负责规复新疆。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完全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收回了伊犁。左宗棠曾多次上奏朝廷,阐明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建议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置,直接管理各地民政事务。188411月,新疆行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并指出清代后期边疆政策破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时期治理新疆的手段,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2-12-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狩二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

——罗哲文《长城》

材料二   清朝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继平息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整个新疆地区被置于清王朝的统一行政管理之下。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实施军府制度,设置伊犁将军和各参赞大臣等中央派出官员,在汉族聚居地方实行州县制,在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主要生活区域实行札萨克制,而在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则继续实行伯克制度。鸦片战争后,随着新疆内外形势的变化,伯克制度的废除成为必然趋势。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新疆的伯克制度。

——整编自杨亚雄《论清政府对新疆维吾尔地区伯克制度的政策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西域地区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对西域地区来说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对新疆地区实行行政管理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废除新疆伯克制度的时代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后,督理台湾军务的沈葆桢向清廷提出了在台湾联外交、储人才、储利器、通信息的方略,得到清廷采纳。随后,在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洋务派官员的主持和推动下,在台湾实行了加固城防、兴建炮台、增调舰船、整备军械、奖励移民、开山抚番、修建道路、开通电报、整顿吏治等措施。台湾也迈出了经济技术向近代化转轨的脚步,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信线路、第一所新式学校……成为中国各省中建设和发展成就较突出的地区之一。1885年,清政府下诏在台湾建省,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第20个行省。

——摘编自汪广仁、王雯妹《台湾近代早期技术发展略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清廷重视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后期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