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5-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3年,赫胥黎在牛津做了一场主题为“人类进化与社会伦理关系”的演讲,后来他将这个演讲丰富后出版,取名为《Evolution and Ethics》,这本小册子提倡美德、调和人际关系,其中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目的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他所谓的以“自我约束”取代“自行其是”,以谋取社会内部的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并对当时流行的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批判。严复将这个小册子的前半部分“翻译”为中文,是为《天演论》。

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横空出世。他翻译《天演论》的目的,就是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反对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严复相信赫胥黎关于生物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最强横有力,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要灭亡。

——摘编自吴晖、俞松《一本书影响了几代人》等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背景。
(2)分析赫胥黎著述《天演论》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不同目的。
3 .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1843年正式出版后少有人问津,甚至有守旧官吏主张将其付之一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产生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国图志》只学习西方器物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天演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D.清政府放松舆论管制
4 .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昏暴之君无所施其暴”。此人的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皇族内阁C.实行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
2013-01-28更新 | 1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