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3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澈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如图是一个用七巧板拼成的三角形(其中①②为两块全等的小型等腰直角三角形;③为一块中型等腰直角三角形;④⑤为两块全等的大型等腰直角三角形;⑥为一块正方形;⑦为一块平行四边形).现从该三角形中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B.C.D.
2023-07-10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测试文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计算机的C语言编译器中,一般对char(一种整数类型)读取后八个字节,如00010000 0000视为0000 0000 即为0.故因此衍生出了补码,即当取值在10000000到1111 1111之间,视为负数处理.如果定义一个char类型变量后输出的值为(        
A.0B.128C.D.
2022-08-03更新 | 52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二十一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
3 . 据史书记载,古代的算筹是由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制成,如图所示,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即在算筹计数法中,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例如表示62,表示26,现有5根算筹,据此表示方式表示两位数(算筹不剩余且个位不为0),则这个两位数大于30的概率为(       
A.B.C.D.
4 .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见于汉朝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我国传统算盘每一档为两粒上珠,五粒下珠,也称为“七珠算盘”未记数(或表示零)时,每档的各珠位置均与图中最左档一样;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例如:当千位档一个上珠、百位档一个上珠、十位档一个下珠、个位档一个上珠分别靠梁时,所表示的数是5515.现选定“个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和“千位档”,若规定每档拨动一珠靠梁(其它各珠不动),则在其表示的所有四位数中能被3整除的个数为(  )

A.5B.6C.7D.8
2021-08-30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现用我国何承天发明“调日法”来得到的近似数,其原理是设实数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为,则是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若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它是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得简分数,则第次用调日法后的近似值为,则的值为(       
A.2B.3C.4D.5
2020-06-30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湘赣粤2020届高三(6月)大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6 . 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记载,古人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渔民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来记录捕鱼条数.由图可知,这位渔民共捕鱼条.
A.39B.64C.11D.224
7 . 角谷猜想,也叫猜想,是由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夫发现的,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如:取,根据上述过程,得出6,3,10,5,16,8,4,2,1,共9个数.若,根据上述过程得出的整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则这两个数都是偶数的概率为(       
A.B.C.D.
2020-05-1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数学(文)试题
9 . 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则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若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四次用“调日法”后可得的近似分数为(       
A.B.C.D.
2020-03-26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淮南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三国时代数学家赵爽在《周髀算经》中利用弦图,给出了勾股定理的绝妙证明.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及一个小正方形(阴影),设直角三角形有一内角为,若向弦图内随机抛掷500颗米粒(米粒大小忽略不计,取),则落在小正方形(阴影)内的米粒数大约为(       
A.134B.67C.182D.10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