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画法几何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已知椭圆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的方程为为椭圆的蒙日圆上一动点,分别与椭圆相切于A两点,为坐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
B.记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最小值为0
C.一矩形四条边与椭圆相切,则此矩形面积最大值为
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 . 法国数学家加斯帕·蒙日被称为“画法几何创始人”、“微分几何之父”.他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若椭圆的蒙日圆为,过圆C上的动点M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分别与圆C交于PQ两点,直线交椭圆AB两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椭圆的离心率为
B.面积的最大值为
C.M的左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D.若动点D上,将直线的斜率分别记为,则
3 . 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2019年9月25日,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数据精确定位了嫦娥四号的着陆位置,并再现了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该成果由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如图所示,现假设“四号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后,在月球附近一点P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长,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1+c1=a2+c2B.a1-c1=a2-c2C.D.
2021-10-11更新 | 95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多选)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卫星将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后,在月球附近一点P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长,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B.
C. <D.
2021-04-18更新 | 701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5 . 在数学中,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是拓扑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动点定理,它得名于荷兰数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L.E.Brouwer)简单的讲就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连续函数,存在一个点,使得,那么我们称该函数为“不动点”函数,而称为该函数的一个不动点,依据不动点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有3个不动点
B.函数至多有两个不动点
C.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其图像上存在有限个不动点,则不动点个数是奇数
D.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不动点,则实数a满足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020-12-28更新 | 68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我国开始了人造卫星的新篇章.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卫星在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速度是变化的,速度的变化服从面积守恒规律,即卫星的向径(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设椭圆的长轴长、焦距分别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卫星向径的取值范围是
B.卫星在左半椭圆弧的运行时间大于其在右半椭圆弧的运行时间
C.卫星向径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比值越大,椭圆轨道越扁
D.卫星运行速度在近地点时最大,在远地点时最小
2020-05-12更新 | 2501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