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4-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希罗平均数(Heronianmean)是两个非负实数的一种平均,若是两个非负实数,则它们的希罗平均数.记,则从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用“≤”连接)
2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教育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3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步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已知为非零实数,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D.
4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5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021-12-10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强化班)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ABCD四名学生的年龄关系如下.AC的年龄之和与BD的年龄之和相同,CD的年龄之和大于AB的年龄之和,B的年龄大于AD的年龄之和,则ABCD的年龄关系是(       
A.B.
C.D.
2021-11-29更新 | 74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提出了杠杆原理,它是使用天平秤物品的理论基础,当天平平衡时,左臂长与左盘物品质量的乘积等于右臀长与右盘物品质量的乘积,某金店用一杆不准确的天平(两边臂不等长)称黄金,某顾客要购买黄金,售货员先将的砝码放在左盘,将黄金放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又将的砝码放入右盘,将另一黄金放于左盘使之平衡后又给顾客,则顾客实际所得黄金(       
A.大于B.小于C.大于等于D.小于等于
2021-06-15更新 | 20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8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0-12-30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求这个整数.设这个整数为,当时,符合条件的a共有_________个.
2020-11-2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江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10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二” 作为符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bc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则B.若a>b>0, c<d<0,则ac> bd
C.若a>b>0,则D.若a>b,则
2020-11-28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