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函数及其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1 . 对于函数及实数m,若存在,使得,则称函数具有“m关联”性质.
(1)若具有“m关联”性质,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满足;
①在上,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1;
②对任意,有
求证:不具有“4关联”性.
2024-01-24更新 | 109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校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2 . 已知函数
(1)若,求证:当时,
(2)若,求证:上有且仅有三个零点),且
2024-01-18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数学新高考学科基地秘卷(七)
3 . 对于函数,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一阶不动点; 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二阶不动点; 依此类推,可以定义函数 阶不动点. 其中一阶不动点简称不动点,二阶不动点也称为稳定点.
(1)已知,求的不动点;
(2)已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证: “为函数的不动点”是“为函数的稳定点”的充分必要条件;
(3)已知,讨论函数的稳定点个数.
2024-02-20更新 | 130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数学试题
4 .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二进制记数法的人,用二进制记数只需数字0和1,对于整数可理解为逢二进一,例如:自然数1在二进制中就表示为,2表示为,3表示为,5表示为,发现若可表示为二进制表达式,则,其中或1().
(1)记,求证:
(2)记为整数的二进制表达式中的0的个数,如.
(ⅰ)求
(ⅱ)求(用数字作答).
2024-03-01更新 | 2398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困难(0.15) |
5 . 设,用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称为取整函数,取整函数是德国数学家高斯最先使用,也称高斯函数.该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Z
②任意实数都能表示成整数部分和纯小数部分之和,即,其中x的整数部分,x的小数部分;

④若整数ab满足,则.
(1)解方程
(2)已知实数r满足,求的值;
(3)证明:对于任意的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n,均有
2024-04-21更新 | 5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6 . “角股猜想”是“四大数论世界难题”之一,至今无人给出严谨证明.“角股运算”指的是任取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我们就把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我们就把它乘3再加上1.在这样一个变换下,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自然数.如果反复使用这个变换,我们就会得到一串自然数,该猜想就是:反复进行角股运算后,最后结果为1.我们记一个正整数经过次角股运算后首次得到1(若经过有限次角股运算均无法得到1,则记),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可看作一个定义域和值域均为的函数
B.在其定义域上不单调,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C.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D.是真命题,是假命题
2024-03-07更新 | 3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三新高考改革数学适应性练习(5)(九省联考题型)
7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的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该表达式就是双曲余弦函数,记为,悬链线的原理常运用于悬索桥、架空电缆、双曲拱桥、拱坝等工程.已知三角函数满足性质:①导数:;②二倍角公式:;③平方关系:.定义双曲正弦函数为
(1)写出具有的类似于题中①、②、③的一个性质,并证明该性质;
(2)任意,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正项数列满足,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39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置换是代数的基本模型,定义域和值域都是集合的函数称为次置换.满足对任意的置换称作恒等置换.所有次置换组成的集合记作.对于,我们可用列表法表示此置换:,记.
(1)若,计算
(2)证明:对任意,存在,使得为恒等置换;
(3)对编号从1到52的扑克牌进行洗牌,分成上下各26张两部分,互相交错插入,即第1张不动,第27张变为第2张,第2张变为第3张,第28张变为第4张,......,依次类推.这样操作最少重复几次就能恢复原来的牌型?请说明理由.
2024-02-27更新 | 2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数学试卷
9 . 对于函数,设,若存在使得,则称互为“零点相邻函数”.设,且互为“零点相邻函数”.
(1)求的取值范围;
(2)令的导函数),分析是否互为“零点相邻函数”;
(3)若,证明:.
7日内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数学试题
10 . 罗尔定理是高等代数中微积分的三大定理之一,它与导数和函数的零点有关,是由法国数学家米歇尔·罗尔于1691年提出的.它的表达如下:如果函数满足在闭区间连续,在开区间内可导,且,那么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
(1)运用罗尔定理证明:若函数在区间连续,在区间上可导,则存在,使得
(2)已知函数,若对于区间内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当时,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