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求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从条件①,②,③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的问题中并给出解答,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___________的前n项和.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022-04-09更新 | 90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6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2 . 已知数列满足
(1)设,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任意的都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2022-02-21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3 . 已知等差数列{an},其前n项和为Sn,若a1+a3=10,S5=35.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满足:a1b1+a2b2+a3b3+···+anbn=1+(2n-1)2n,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2021-12-14更新 | 2568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已知数列满足为数列的前n项和.若对任意实数,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可能取值为(       
A.1B.2C.3D.4
2021-11-29更新 | 222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数列均为正项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将中相同的项剔除后,两个数列中余下的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数列,求数列的前100项和.
2021-11-28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6 . 已知数列{an}中,(n+1)an=nan+1a1=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n=3n•(a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7 . 给出以下三个条件:①成等差数列;②对于,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为常数;③.请从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并求解.
是一个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它的首项,___________;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证明:数列的前项和.
2021-09-06更新 | 9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数列满足:,若数列的前项和,则最小为(       
A.5B.6C.7D.8
9 . 在①;②;③)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求解.
已知数列中,,__________.
(1)求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2021-08-09更新 | 103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10 . 学数学的人重推理爱质疑,比如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的名篇,讲述了一次边塞的夜间战斗,既刻画出边塞征战的艰苦,也透露出将士们的胜利豪情.这首诗历代传诵,而无人提出疑问,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以数学家特有的敏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了此诗的一些疑点,并写诗质疑,诗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是,数学家也有许多美丽的错误,如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640年提出了以下猜想是质数,直到1732年才被善于计算的大数学家欧拉算出不是质数.现设,则数列的前项和___________.
2021-12-14更新 | 1034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