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3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发布的《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提到,冰雪季来临之初,全省启动了冬季旅游“百日行动”,推出“十”大主题路线、“百”场美食盛宴、“千”台文旅盛事和“万”种龙江好物。尽管如此,黑龙江仍称,“这个冬天,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由于冰雪旅游“花期”比较短,只有两个半月时间,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旅游机构,都铆足劲,以最饱满的热情为游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从夏天的“进淄赶烤”,到冬天的“滨至如归”,每一个现象级旅游热潮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都是的结果。但旅游市场突然大火,并不意味着可以、可以坐享其成,像一些曾经大火的地方如今已经明显降温,甚至当初大规模的旅游投入,都面临血本无归的窘境。一个地方想要把“流量”变成“留量”,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那么保持景点的新鲜感,营造透明、公正的旅游环境等,都需要长时间的

1.请在文中画横线的序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颇具特色,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3.下列各句,和文中加点部分“冰雪旅游‘花期’比较短”使用的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C.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D.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2024-04-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

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记录了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约3万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的制箔过程,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4-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咖啡和奶茶被誉为续命神器。不仅因为它们迷人的香气和味道让许多人沉醉,更因为它们蕴含的强大力量——咖啡因。咖啡因十分狡猾,会借助其与腺苷相似的分子结构,悄然侵入腺苷受体,以一种竞争性的方式,,从而唤醒我们沉睡的神经,赋予我们无尽的活力。

?——当腺苷与受体结合,我们的睡意就会被增强。这下子就明白了吧,当咖啡因抢了腺苷的戏码,腺苷不能跟它的受体结合,就不能增强我们的睡意。这就是为什么中等剂量的咖啡因就能让我们感觉到神清气爽、疲劳消除。

不过,咖啡因“抢戏”,。咖啡因并不能改善长期睡眠不足引起的学习工作表现力下降;它只能在当下一刻让你精神矍铄。如果咖啡因摄入的时间太晚,比如你下班后非得来一杯为你晚上的追剧/游戏续命,那就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发焦虑。当摄入咖啡因形成习惯,你可能会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有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包括头痛、疲劳、警觉性及敏感性降低、情绪低落等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抢戏”原指在戏剧或电影等表演艺术中,某个角色或演员不恰当地吸引过多的注意,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表演效果。文中说咖啡因“抢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不知如何落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深文周纳,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心中不免暗忖: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治疗至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饾饤之学,不见得就能作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                 )。

渡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对于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洋洋洒洒,拉拉杂杂,往好听里说是班固所谓的“下笔不能自休”。也许有人喜欢这种“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

              ),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成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下列各项中与划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鹊桥仙》秦观)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辛弃疾)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李白)
D.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姚鼐)
3.在上文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2024-03-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____,______。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1.《红楼梦》中有很多谐音,它们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在括号内写出谐音相对应的字。
2.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A.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
B.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C.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D.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2024-03-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们将云冈、敦煌的山挖空造佛,将乐山一座石山改造成坐佛,将大足一条山沟里刻满佛,现在又在泰山的一条河沟里刻满了佛经。那些石窟是要修几百年经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这部经文呢?每字半米见方,入石三分,字体古朴苍劲。我想虽用不了几百年,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在这坚硬的花岗石上一天也未必能刻出一两个字。中国的书有写在竹简上的,写在帛上、纸上的,今天我却看到一部名副其实的石头书。我在这本大书上轻轻漫步,生怕碰损它那已历经千年风雨的页面。我低头看那一横一竖,好像是一座古建筑的梁柱,又像古战场的剑戟,或者出土的青铜器。我慢慢地跪下轻轻抚摸这一点一捺,又舒展身子躺在这页大书上,仰天沉思。一般人登泰山多是在山顶坐等日出,大概很少有人能到这偏僻深沟里的石书上睡一会儿的。躺在书上就想起赫尔岑有一句关于书的名言:“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泰山就是我们的先人传给后人的一本巨书。造物者造了这样一座山,这样既雄伟又秀丽的山体,又特意在草木流水间布了许多青石。人们就在这石上填刻自己的思想,一代一代,传到现在。人与自然就这样合作完成了一件杰作。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B.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
C.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D.我们默然地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
2.博喻能够表现事物同一特征的不同侧面,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博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造物者造了一座雄伟秀丽且在草木流水间布了许多青石的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季是北湖最美的季节,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数万亩荷花竞相开放,黄澄澄的花蕊点缀在绿油油的荷叶之中,赏心悦目。这里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局部小景,也有“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动态画面,更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阔风光。此般景色固然吸引游人乐而忘返,但对靠湖吃饭的农民而言,大家所关心的不是眼前的美景,而是水产的收成,因为这才是与他们切身利益的。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水坡洼地常给沿湖居民带来水患,但也让他们充分提升濒湖的红利。茂盛的水草和遍地的野菜是饲养猪羊等家畜的美味青饲料,丰富的鱼虾是人们改善生活、补充优质蛋白的最佳食品。碰上阴雨成灾、粮食歉收的荒年,平原地区的居民或许会为发愁,生活在湖边的百姓则可以随处挖野菜、割蒲菜、捕鱼虾充饥。拆迁也让沿湖居民搬上了楼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2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故乡的长春湖,位于栖霞县城以北两公里。故乡栖霞,自古就是霞光栖息的丘陵地带,风静水平,景色宜人。元代诗人王君实路经栖霞,留下千古传诵的诗文:蓬菜南境是栖霞,近水依山数百家。风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谁去觅桃花。

我从北京回乡探亲,来到长春湖。这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大半个月亮落在湖水中,随着细碎的波浪起伏摇曳,醉了一般。天空有一些洁白的云彩,散淡地漂浮着,在月色的映照下透亮而柔软。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

湖边走走。踩着杂草丛生的小路,脚下是一片啾啾的虫声,抬头仰望天空,月亮还在,又扭头看湖面,发现湖中有一座岛屿,月光把岛屿的阴影投在了小路上。据说,这座岛屿上曾经生存着大量的蛤蟆,有一年栖霞遭遇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扑向长春湖边的农田,就在百姓束手无策的时候,岛屿上成千上万的蛤蟆出动了,浩浩荡荡地开进农田,经过几天几夜的生死决战,将肆虐农田的蝗虫全部消灭了,蛤蟆也因为吞食大量的蝗虫而死去。为了纪念这些蛤蟆,当地百姓把这座山称为蛤蟆山,并在山上立了一块石碑。

1.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都用到了“一般”这个词语,请结合语境分析这两个词有何区别。
(1)(中华老字号)比起一般品牌“含金量”更高。
(2)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
2.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引用了古诗文和民间传说,请结合材料分析引用的作用。
3.“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4-03-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3-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徽州人喜欢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很高。一家挨着一家,一户挨着一户,左勾右连。万一哪户失火了,难免会殃及池鱼。为了防患于未然,家家早早地就在屋顶上垒起了高高的马头墙,故而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同时,这个坚固的屏障也可防盗、防雷。马头墙的尖头部位与现代建筑中避雷针原理相似,无论怎样电闪雷鸣,马头墙都会挺身而出履行职责,哪怕是墙毁瓦裂,也要保护主体建筑完好无损。

看着这些马头墙,定会为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顶端鸟兽鱼虫活灵活现,斗拱粉壁中祥云绕风,雀替木雕巧夺天工,瓦楞里槽美轮美奂 ……作为徽州民间工匠精雕细琢十年一剑的重要成果,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居然能够把原本静止的建筑彻底带活起来的如此一尊尊的马头墙犹如生气灌注而使整个建筑充盈着动态美感。风和日丽之时,远远便可看到,遥远的天际下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马头墙。它们一字排开,绵延不绝,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当我们走到近处,明朗素雅的马头墙又呈现出粉壁的斑驳陆离和青瓦的残缺不全。对于漂泊在异乡的徽商们来说,这些马头墙也是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张望和恋恋不舍的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