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8 题号:122053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拨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
B.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
C.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D.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街头艺术为城市添彩这一话题,文章重点论述了街头艺人表演的有序管理和发展。
B.文章以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为例,说明城市露天公共场所能为街头艺人成就梦想提供舞台。
C.文章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情形,具体阐释了街头表演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
D.文章从蓉城街头表演艺术切入,论及街头艺术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健康丰富的文化可以为城市添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街头多元艺术能够帮助成都形成文化特质,有助于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新文化景观的形成。
B.如果相关部门在市容、交通、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街头表演就能长期有序规范发展。
C.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让管理规范化、专业化,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
D.一个文化充盈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这也体现出城市的包容和开放。
18-19高三下·四川成都·期末 查看更多[30]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适曾说,中国作家中最幽默的是周氏兄弟,而鲁迅尤甚。这大概也符合多数人的印象,甚至很多人会把鲁迅讽刺艺术的成就归因于他的幽默。但事实上,在鲁迅的文学观中,讽刺幽默并不是一回事。尤其在1930年以来,一些作家围绕小品文和杂文的创作问题发生论争,鲁迅对幽默的否定态度就更为明确。应该说对幽默的不以为然,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讽刺精神的独特内涵。

鲁迅认为,与战斗性的讽刺相比,幽默的实质是一种退让。幽默者躲开了讽刺家可能遭到的危险,选择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发泄方式。鲁迅一面用含蓄的方式揭露幽默背后的怯弱心理,一面也明确提示他们有堕落的可能。当幽默沦为为笑笑而笑笑的无聊,甚至堕入说笑话讨便宜的传统,则不仅其积极意义荡然无存,甚而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但是,鲁迅的提醒仍是善意而有情的提醒,因为在他看来,讽刺与幽默之间其实也同样是只隔一层纸:失去讽刺的勇气有可能堕入幽默,但若正视现实改变思想,幽默也不是不可以改变样子,重新成为对社会的讽刺。鲁迅的用心良苦由此可见,他对于从幽默到讽刺的改变,是有所期待和倡导的。

讽刺与幽默的分辨其实正直接对应于杂文与小品文的分野,这不仅是指艺术风格,同样包括精神内涵。鲁迅认为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代,一味追求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显然是不够的,它就像是一种小摆设,虽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鲁迅并不全面否认这些小摆设的精致优雅,但是,作为大时代的文学,需要富有战斗性的精神。因而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工夫,来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他们即使要悦目,所要的也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坚固而伟大,不必怎样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用不着什么雅。这是大时代的美学,也是历史性的命题,它绝不仅仅关乎美丑,而是严峻到关乎生死存亡。

可以说,与小品文的对垒,是杂文的又一次自我确认。杂文和小品文在体式上看似相近、一纸之隔,但存在着根本的、内在精神上的差别。鲁迅曾以骨力命名过这种差别,杂文就是这样一种有骨力的短文,它真实、热情、严肃,能鼓励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深深地切入那个不是死就是生大时代。它与小品文之间的差异是原则性和观念性的,绝非简单的趣味不同。这个意义,正是杂文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性意义。所以,时代决定了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对杂文的重视和自觉,说明杂文已经成为其文学写作中重要的样式之一,以及他以写作介入历史与现实的最重要途径。而在杂文的多样的艺术方式中,从随感录一直贯穿到且介亭时期的有情的讽刺,则已成为其杂文最重要的艺术特质,并树立了一种大时代特殊的美学风范。

(摘编自张洁宇《有情的讽刺:鲁迅杂文的美学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胡适等人将鲁迅的讽刺艺术与幽默混为一谈是不恰当的,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B.鲁迅认为讽刺和幽默可以相互转变,如果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改变思想,幽默可以成为讽刺。
C.杂文与小品文虽然具有相同的艺术风格,但其精神内涵截然不同,杂文更富有战斗精神。
D.鲁迅的杂文真实、热情、严肃,能和读者形成共鸣,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迸发激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针对他人对鲁迅的一贯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逐层分析,最后总结全文。
B.文章先对“讽刺”与“幽默”进行了辨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对杂文与小品文进行了区别。
C.文章第三段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坚固的建筑和精良的武器是取得民族独立的重要保障。
D.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杂文和小品文虽体式相近,但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30年代,一些作家以“幽默”标榜小品文,鲁迅却主张应创作具有讽刺性的杂文,他明确否定小品文存在的价值。
B.在鲁迅看来,一些作家采用“幽默”的方式进行创作,其实是在向世俗妥协退让,这种方式必然会使他们沦为恶的帮凶。
C.具有古典风格的艺术品往往具有麻醉性,缺乏“骨力”,我们如果沉浸在这样的作品中,就会丧失战斗力,最终将走向灭亡。
D.杂文是鲁迅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而“有情的讽刺”也已成为他的杂文中最重要的艺术特质,为后世树立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范。
2022-06-26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中国考古学如要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首先需要更新范式,为科技方法进入考古学形成的学科交叉提供问题导向。考古学的历史重建与文献历史有本质的区别,其研究材料的物质性决定了必须依赖自然科学手段的帮助,以提炼其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而且,考古学与历史学相比,更加擅长探索环境、生业、技术、人口和社会复杂化的长时段发展。对于科技考古工作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当代考古学的新范式和新理论,努力为解决各种考古学难题提供关键信息。所以,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应该是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以共同问题指导发掘、采集样本、选择分析方法,然后检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并作出结论。

考古学擅长重建的并非历史文献的那种政治史和编年史,而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将自己组织起来,从原始游群向国家和文明社会发展的整体史。在进入历史时期之后,考古学仍然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环境、人口、经济、贸易、族属等方面的背景信息。就研究人类的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而且,这门学科是人类历史99%以上时间长度唯一的信息来源。由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文化,所以它的分析方法更像自然科学,需要收集证据,做实验,提出假设,用更多的材料来检验假设,然后构建一种模式来作结论。然而,这种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必须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以重现古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在科技手段日益渗透到考古学各个领域之时,我们必须同步增强理论指导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对于考古学家和科技专家同等重要。就目前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言,迫切需要在问题意识上取得一致。比如,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和同位素分析原来是在文化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操作路径,用来探讨史前期人地关系的变迁。因此,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者应该重视物质文化的功能分析,超越器物分类去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考古学阐释也不能再囿于起源和传播,而要重视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因。探究不同文物使用的社会价值,是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第一步。

要让静态的物质遗存活起来,就应该将它们放到活的有机系统中去思考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这就是过程考古学的系统论思维,要把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经济、社会、贸易和信仰等不同子系统中去观察它们动态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考古学从历时过程观察文化功能和系统的变迁,就能分辨影响文化变迁的动因,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比较可信的解释。

文化历史考古学应该继续改善和发挥其类型学和地层学优势,为社会文化的功能和过程分析提供更加细致和精密的时空框架,以观察社会演变。科技考古是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以为环境适应、技术、经济、贸易和人口变迁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古代社会的宇宙观、宗教、意识形态是难度最大的探索领域,后过程考古学在这方面的严谨探究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民族志、历史学、艺术史、民族史研究和类比的基础之上。通过这样一种范式的更新和学科的交叉,考古学才能重建一种涵盖技术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史。

在当下考古学科日趋专门化的情况下,无论是有着不同专攻方向的学者还是只有基础训练的高校研究生,都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沟通,避免画地为牢。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需要更加熟悉田野考古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田野工作者也需要更加了解各种科技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功效,熟知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经典。这样的学科训练,才能将考古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多学科交叉。这种学科交叉的目标是形成同一个研究“整体”,各学科专家相互熟悉并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并习惯于长期合作。这种方向既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又能更好地胜任中国考古学国史重建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陈淳《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对西方文明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意义。
B.材料二指出,就研究人类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多方面的背景信息。
C.材料二提倡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与田野工作者要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进行合作,这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一致。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提出了将考古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为一体,进行联合攻关的构想。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自然科学手段来帮助提炼考古学材料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考古学就不能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
B.考古学研究的分析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但是形成的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只能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
C.只有将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社会、信仰等子系统中去观察其幼态的作用,静态物质遗存才能活起来。
D.科技考古作为后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以为经济、贸易、技术、人口变迁等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考古专家通过研究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来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
B.在血池遗址考古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利用锶同位素分析和古DNA研究的方法对祭祀坑中所用马牲进行综合研究。
C.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遗址中前朝区宫殿基址和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为考古学家研究我国明代宫殿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D.考古学家根据《周礼》“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相关记载来研究我国古代“祀贡”制度。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关于“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做法,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更新研究范式→提炼隐形信息→提供问题导向→重建文献历史
B.采集证据样本→进行考古实验→检验相关假设→建模型作结论
C.增强问题意识→超越器物分类→重视外部动因→探究社会价值
D.重视学科沟通→熟悉田野考古→掌握社科理论→形成研究整体
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论述都涉及“考古”问题,但二者论述的角度和目标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07更新 | 30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2020-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