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5681772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 g Na2CO3固体和0.5 g NaHCO3固体,再分别加入30 mL0.3 mol·L-1盐酸,充分反应后,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觉到加Na2CO3固体的试管变热了,加NaHCO3固体的试管变冷了。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aq)+2H+(aq)=H2O(l)+CO2(g) H1<0,(aq)+H+ (aq) =H2O(l) +CO2(g) H2>0。回答下列问题:
(1)乙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一定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因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有能量变化,乙同学的观点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查阅资料:
反应I:(aq)+2H+(aq)=H2O(l)+CO2(g) H1=-12.14kJ· mol-1
反应II:(aq)+H+(aq)=H2O(l) +CO2(g) H2 +12.64 kJ·mol-1
反应III:(aq)+ H+ (aq)=(aq)     H3=_______kJ·mol-1
②向VmLc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2V mL c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 (填标号)。
A. B. C. D.
(3)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表格一: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
0.5 g Na2CO340mL HCl 19.021.7
0.5 g NaHCO340 mL HCl 19.018.1
表格二: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的温度/℃试剂3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
0.5 g 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2O19.019.0
0.5 g 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2O19.019.0
表格三:
试剂1试剂2混合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的温度/℃试剂3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
0.5 g 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Cl19.020.5
0.5 g 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Cl19.018.3
实验操作:将试剂1与试剂2混合,测混合后溶液的温度,静置,冷却至定温,再将试剂3与之前的。混合溶液混合,再测混合溶液的温度。
①实验中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 (填 “顺时针搅动”“逆时针搅动”或“上下移动”)。
②表格二对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反应IV:Na2CO3(s)+2H+(aq)= 2Na+(aq)+H2O(l)+CO2(g) H4
反应V:NaHCO3(s)+H+(aq)=Na+(aq)+H2O(1)+CO2(g) H5
H1_______H4(填“>”“ <”或“=”,下同),H2_______H5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5组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实验①在实验前U型管中页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钙和水后,可观察到U型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A或B)表示

(3)实验③④⑤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4)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⑤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①和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释放___________kJ能量。
(5)当前,很多地区倡导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家用燃料,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
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每1千克)
天然气55812kJ
20908kJ
2023-12-31更新 | 15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工业尾气H2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脱硫可处理含H2S的烟气,过程中使用的硫杆菌是一种微生物。


①反应=_______
②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如图),其原因是_______

(2)科研工作者利用微波法处理尾气中的H2S并回收H2和S,反应为:,一定条件下,H2S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H2S分解生成H2和S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微波的作用是_______
(3)利用电化学法也可处理尾气H2S。为避免硫磺沉积在阳极,将氧化吸收和电解制氢过程分开进行,装置如下图所示。氧化吸收器中为Fe2(SO4)3溶液,电解反应器中,以石墨为阳极,以为阴极,中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

①氧化吸收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电解反应器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电解反应器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2点)。
2022-09-01更新 | 179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X、Y、Z、P、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的一种核素中没有中子,Y的单质和Z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Z和Q同主族。做焰色试验时P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X、Y、Z、P、Q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M是由X、Y元素组成的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M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3)可用作医药原料、照相乳剂的防腐剂。可由反应制备,副产物为PZX和M。
①PZ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②上述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Z和Q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更好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原因:_______
2022-09-29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