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411 题号:16613000
研究和深度开发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NO会加速臭氧层被破坏,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NO的作用是____
(2)已知:O3(g)+O(g) 2O2 ΔH=-143kJ·mol-l
反应1:O3+NONO2+O2 ΔH1=-200.2kJ·mol-l
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Ⅱ.已知反应:H2S(g)+CO(g) COS(g)+H2(g) ΔH<0。
(3)COS(羰基硫)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写出COS(羰基硫)的电子式___。H2O中的H—O—H键角____(填“>”、“=”或“<”)H2S中的H—S—H键角。
(4)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n(CO)∶n(H2S)=m,相同时间内测得H2S转化率与m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m1____m2.(填“>”、“<”或“=”)
②温度高于T0时,H2S转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为___
A.反应停止了        B.催化剂活性降低       C.反应达到平衡          D.反应的ΔH变大
③240℃时,将等物质的量的H2S(g)与CO(g)充入密闭容器中,测得H2(g)的平衡体积分数为25%。则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④在300℃、320℃时上述反应中H2S(g)和COS(g)的体积分数(ω)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起始密闭容器中ω[H2S(g)]和ω[CO(g)]、ω[COS(g)]和ω[H2(g)]分别相等。则300℃时ω[COS(g)]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_____,320℃时ω[H2S(g)]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Ⅰ.碳热还原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ⅰ.       
ⅱ.        
ⅲ.   
(1)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Ⅱ.乙炔的加成反应是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对象。
(2)不同温度下,1.2与1制氯乙烯(),在1L刚性容器中反应3h,实验数据如下图。

①135℃时,3h内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②该反应最适宜温度下平衡常数_______
(3)《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在催化剂作用下上述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2→3”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①“4→5”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经历过程“扩散→吸附(活性位点)→表面反应→脱附”。若保持体系中分压不变,分压过高时反应催化效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西北工业大学的张健教授、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冯新亮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电催化半氢化策略,在室温条件下,水溶液介质中可选择性地将还原为,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若进口处气体物质的量为a,出口处气体的总体积为进口处的x倍,则转化率为_______
2023-02-09更新 | 70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异丙醇(C3H8O)可由生物质转化得到,催化异丙醇脱水制取高值化学品丙烯(C3H6)的工业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主要反应如下:
I.C3H8O(g)C3H6(g)+H2O(g)        △H1=+52kJ•mol-1
II.2C3H6(g)C6H12(g)        △H2=-9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3H8O(g)+9O2(g)6CO2(g)+8H2O(g)        △H3=-3750kJ•mol-1,则C3H6(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1350℃下,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3H8O,反应体系内水蒸气的浓度随反应时间关系如表:
反应时间/μs04812t204080
H2O浓度/ppm02440320036004000410041004100
①4~8μs内,v(C3H8O)=________ppm•μs-1
②t______16(填“>”“<”或“=”)。
③反应过程中,关于反应I、II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I、II到20μs时才开始达到平衡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C.H2O(g)的分压不变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D.n(C3H6)=2n(C6H12)说明反应II达到平衡
E.C3H8O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F.平衡时C3H6的浓度小于4100ppm
(3)在一定条件下,若反应I、II的转化率分别为65%和40%,则丙烯的产率为________
(4)如图为反应I、II达到平衡时lgKp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已知: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任意时刻Qp=,式中p(X)表示气体X的分压:p(X)=总压(p)•X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在350℃恒容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3H6气体时,反应II的状态最有可能对应图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350℃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3H8O,体系达到平衡后,测得C6H12的分压为xMPa,则水蒸气的分压为________MPa(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023-10-04更新 | 15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工业上以煤和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变为清洁能源氢气或工业原料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I.   
II.   
III.   
则碳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kJ/ mol(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上可以利用反应得到的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①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转化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的转化率。
②为了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一条即可)。
(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1 mol和3 mol进行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3min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起始温度为℃时,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CO2(mol)H2(mol)CH3OH(mol)H2O(mol)
反应I恒温恒容0min2600
10min4.5
20min1
30min1
反应II绝热恒容0min002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__(填“>”、“<”或“=”)K(II)。
②对于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mol/(L·min);若30min时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和1 mol,则平衡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022-05-18更新 | 4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