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盐类的水解 > 盐类水解规律 >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7903171
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依次进行了实验I、II、III,方案如下:
0.8 mol/L
溶液

实验

试管内试剂

现象

1 mol/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很快变为灰绿色沉淀,5 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1 mol/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变茶色,有小气泡生成

1 mol/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资料:ⅰ.
ⅱ.吸附后会呈现茶色
ⅲ.
(1)实验I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甲同学从理论上解释了该沉淀不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及气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实验I和II对比,实验Ⅲ使用溶液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乙同学进一步确认实验I中红褐色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沉淀溶于足量的硫酸,向其中通入气体至饱和,溶液变为红棕色,放置12小时后溶液呈浅绿色。
(5)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先出现红棕色,12小时后变为浅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0℃时加热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受热分解,生成了,并推断的水解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甲的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2022-03-23更新 | 61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       提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酸性条件下,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浓硝酸、酸性高锰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工业上氧化卤水中的I选择了价格并不便宜的亚硝酸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发生时,溶液底部有紫黑色固体生成,有时溶液上方产生紫色气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中,碘元素经过了I→I2→I、IO3→I2的变化过程,这样反复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流程中所用的NaHSO3溶液显弱酸性,源于NaHSO3存在两种程度不同的平衡体系: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如向0.1mol/L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回答问题:
①加入少量Ba(OH)2固体,水解平衡向_________移动。
②加入少量NaClO固体,溶液的pH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020-03-21更新 | 72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工业上利用钴渣[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7.64.07.7
完全沉淀3.79.69.25.29.8

(1)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______。金属离子在萃取剂中的萃取率随pH变化关系如图2,据此分析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_
A.5~5.5          B. 4~4.5          C. 3~3.5 D. 2~2.5

(2)Fe2+、Co2+、 SO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氧化过程中加NaClO3被还原,产物中的氯元素处在最低价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25℃ Ksp(MgF2)=7.4×10-11Ksp(CaF2)=1.5×10-10。除钙、镁工艺中加过量NaF溶液,滤液中=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已知常温下Kb(NH3·H2O)=1.8×10-5Kh(C2O)=1.8×10-10,(NH4)2C2O4溶液显______(填“酸性” 或“中性”或“碱性”)。在“萃后余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后析出晶体,再过滤、洗涤,洗涤时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A.蒸馏水        B.自来水        C.饱和的(NH4)2C2O4溶液        D.稀盐酸
(5)取一定质量煅烧后产生的钴氧化物(Co为+2、+3价),用100 mL 8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得到CoCl2溶液和标准状况2.24 L黄绿色气体。则该钴氧化物中+2价的Co与+3价C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021-04-04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