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弱电解质的电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3 题号:17943059
物质的制备、分离、检验、性质的探究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说明乙酸是弱酸,理由最充分的是_______。
A.乙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B.常温下,测得0.1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C.乙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
D.乙酸溶液滴入Na2CO3固体,会产生气泡
(2)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乙醛、乙酸和甲酸,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B.银氨溶液C.水D.Na2CO3溶液
(3)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
A.用浓溴水将苯中混有的苯酚沉淀除去
B.用溴水检验CH2=CHCH2CHO中存在碳碳双键
C.用席夫试剂检验乙醇氧化产物是否含醛
D.用苯酚的酒精溶液验证苯酚可与金属钠反应

为研究乙酸与乙醇的反应,并制备乙酸乙酯,某研究小组参照图甲,设计了图乙的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其中保温电炉既可以使受热均匀,又可以控制加热温度。

实验前,他们还查阅了一些数据,见下表:
物质的结构简式CH3COOC2H5C2H5OHCH3COOHCH3(CH2)3OHCH3COOC4H9
物质的名称乙酸乙酯乙醇乙酸1-丁醇乙酸丁酯
沸点(℃)77.178.3118117.2126.3
他们还查得制备乙酸乙酯温度70~80℃最佳,乙酸丁酯115~125℃最佳
实验方案如下:在三颈瓶(也称“三口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然后经恒压滴液漏斗边滴加冰醋酸边加热蒸馏,得到含乙醇、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4)图甲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如果制备乙酸丁酯则不可以采用水浴加热,原因是_______。用图甲装置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将试管B充分振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请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用恒压滴液漏斗边滴加冰醋酸边加热蒸馏的好处是_______
(6)若用图乙装置制备乙酸丁酯,也用同样的操作则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
(7)同位素示踪是化学上研究反应原理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乙醇与乙酸酯化脱水的反应原理,可将乙酸或乙醇中的O用18O代替,下列替换的物质没有意义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CH3CH218OH
制得粗产品中含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该小组采取下图步骤分离并回收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8)试剂I是饱和Na2CO3溶液,不用饱和NaOH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9)实验室完成分离方法I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或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
(10)试剂II是_______,分离方法II和分离方法III均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氧化铋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以白色难溶物氯氧化铋()为原料转型脱氯制备氧化铋的方法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先与脱氯剂溶液混合,加入氨水至下搅拌可得前驱体((难溶于水),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已略去);

步骤2:将前驱体干燥后灼烧,可得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原子序数为83,则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2)试剂的作用为_____
(3)步骤1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反应后,分离出三颈烧瓶的前驱体,用蒸馏水洗涤前驱体2-3次,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稀释至,取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组。
①分离前驱体的操作名称是_____;盛装标准溶液应选用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若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的摩尔质量为,则脱氯率为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5)灼烧时用到的硅酸盐制品有__________、酒精灯、玻璃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3-12-10更新 | 18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众多的化学平衡。已知室温下,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物质
——————
(1)室温下,有浓度均为的五种溶液①、②、③、④、⑤,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以上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碱性,前者更强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溶液中通入少量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的浓度
(3)根据以上的电离平衡常数,25℃时,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两溶液中_______(填“>”“<”或“=”)。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可_______(填序号)。
A.向溶液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中加适量NaOH固体
C.向溶液中加固体
D.向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4)草酸是二元弱酸。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调节pH,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测得溶液中微粒的随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x代表微粒

①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时,_______(写关系式)。
②c点,_______
2023-01-15更新 | 14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亚硝酸(HNO2)为一元弱酸,其性质与硝酸相似。已知:298K时,四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如下表。
HNO2NH3·H2OH2CO3H2SO3
K(mol·L-1-25.1×10-41.8×10-5Ka1=4.2×10-7
Ka2=5.61×10-11
Ka1=1.3×102
Ka2=6.3×108
(1)下列不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
a.常温下0.1 mol·L-1 NaNO2溶液的pH>7     
b.用一定浓度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c.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HNO2放出的氢气较多
d.常温下,0.1mol·L-1 HNO2溶液的pH=2.3   
(2)298K时,将10mL 0.1mol·L-1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0.1mol·L-1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为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98K时,将10mL pH=3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pH=11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为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若将pH=2的HNO2、HCl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判断曲线I对应的溶液为_______(填化学式)。图中a、b、c三点对应溶液的导电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用a、b、c表示,下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4)依据提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NaH 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6更新 | 4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