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7 题号:19662457
减弱温室效应的方法之一是将回收利用,科学家研究利用回收的制取甲醛,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②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498436464
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将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下列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②下列措施既能提高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扩大容器体积       e.及时将产物分离出体系
(3)实验室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上述合成的实验。T℃时,将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如表所示:
时间/min0102030405060
压强/kPa1.080.960.880.820.800.800.80
①已知:则反应开始内,用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_不必化简。为用各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时,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的混合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分压与起始的关系如图所示:

a.当时,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向容器中加入,使二者分压均增大,则达到新平衡时,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当时,达到平衡状态后,的分压可能是图象中的点___________(填“D”“”E“或”F“),原因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氨和二氧化碳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氨在农业、化工和国防上意义重大。
(1)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2(g)+O2(g)=2NO(g) ΔH1=+a kJ·mol-1
②4NH3(g)+5O2(g)4NO(g)+6H2O(g) ΔH2=-b kJ·mol-1
a、b均大于0,则反应4NH3(g)+6NO(g)=5N2(g)+6H2O(g)的ΔH3=___________ kJ·mol-1(用a、b表示)。
(2)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g) ΔH<0,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
Ⅱ.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g) ΔH<0。
(3)在一定的温度下,向2.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2 mol NH3和0.1 mol CO2,测得反应时间与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010203040506580100
总压强p/
(100 kPa)
9.07.56.35.75.24.94.64.54.5

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在恒容的绝热容器中投入0.2 mol NH3和0.1 mol CO2进行化学反应,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v(H2O)=2v(NH3) ③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④NH3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变
Ⅲ.CO2溶于水形成H2CO3,已知常温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7Ka2=4.7×10-1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10-5
(5)NH4HCO3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反应NH +HCO +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25 ℃时,Al(OH)3Ksp=8.0×10-33。若要使某铝盐溶液中的Al3+的浓度降至1.0×10-6 mol·L-1,则需要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___________(已知lg5≈0.7)。
2020-12-27更新 | 26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节能减排措施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提出的政策措施。
(1)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可有效降低排放。
C(s)+O2(g)=CO2(g)△H=-393.5 kJ·mol1
H2(g)+O2(g)=H2O(g)△H=-242.0kJ·mol1
CO(g)+O2(g)=CO2(g)△H=-283.0kJ·mol1
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其中含有NO气体。根据资料显示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H=-574kJ·mol1,并在温度T时将所测反应数据制成下表:
                 时间(min)
浓度()
01020304050
NO1.000.520.360.360.540.54
00.240.320.320.480.48
00.240.320.320.480.48

①0到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mol·L1·min1
②下列数据不再变化可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c.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若容器改为可变容积容器,达平衡后,再充入少量NO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某温度T时能同时发生反应:
2N2O5(g)2N2O4(g)+O2(g) K1
N2O4(g)2NO2(g) K2
若向一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N2O52mol,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NO2)=0.4mol,已知K2=0.1,请计算出K1=___________
2019-12-14更新 | 7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苯乙烯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有机原料,国内外目前生产苯乙烯的方法主要是乙苯催化脱氢法,反应方程式为:
(1)已知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利用表中数据计算_______(用a、b、c表示)
物质燃烧热
乙苯
苯乙烯
氢气

(2)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向乙苯中掺混氮气(不参与反应),保持体系总压为100kPa下进行反应,不同投料比m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投料比m为原料气中乙苯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值分别为1∶0、1∶1、1∶5、1∶9)

①在乙苯中掺混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
②投料比m为1∶0的曲线是_______(填曲线标号)。
③若一定的投料比,反应温度恒定时,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下列事实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苯乙烯与的分子数之比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若将上述生产过程中通入改为通入,在气氛中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更容易进行,反应历程如图:

①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根据反应历程分析,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对乙苯脱氢反应性能影响较大,如果催化剂表面碱性太强,会降低乙苯的转化率,碱性太强使乙苯转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③在600℃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和,平衡时乙苯的转化率为50%,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则_______
2023-03-09更新 | 2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