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22839949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方向。
Ⅰ.催化加氢制烯烃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时,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
(2)对于上述(1)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低温条件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B.时,反应达平衡
C.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
D.在该反应中增大投料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3)投料比为,压强为2MPa时,无烷烃产物的平衡体系中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含碳物质选择性=n(生成含碳物质所用的)/n(转化的)

①不同温度范围内产物不同,373~573K间,产生的烯烃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计算1083K时,发生反应的_______
③373~1173K范围内,773K以后的转化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Ⅱ.一种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和CuO纳米片作催化电极,电化学法制备甲酸(甲酸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4)①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若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生成和HCOOH共_______mol。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CO2是一种丰富的碳资源,将其清洁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以实现资源利用是研究热点。
Ⅰ.合成CH3OH。在200~250℃的CO2加氢反应器中,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H1=-90kJ•mol-1
反应ⅱCO2(g)+2H2(g)CH3OH(g) H2=+41kJ•mol-1
反应ⅲCO2(g)+3H2(g)CH3OH(g)+H2O(g) H3
(1)H3=____,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
(2)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3mol·L-1和4mol·L-1,若只发生反应ⅲ,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20%,则CO2和H2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___;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___L2•mol-2
(3)一定条件下利用反应ⅲ制备甲醇,测得CO2的转化率与温度(T)、起始投料比(m)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若m=,则m3最大
B.在T1℃前,v>v;在T2℃时,v<v
C.若m2==,则a点CO2的平衡转化率等于H2的平衡转化率
D.若反应一段时间后CH3OH和H2O的体积分数相同,则可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②在T2℃时,不同投料比的CO2转化率趋于相近的原因是___
Ⅱ.CO2电催化合成HCOOH。电催化反应器示意图如图所示。

(4)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该电解反应得到的副产品除H2外,还可能有___(任写一种)。
2022-03-28更新 | 24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常伴有气体生。脱硫技术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1883年英国化学家Claus开发了氧化制硫的方法,即: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本公司将的氧化分两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反应为       
则第二阶段反应       ___________
(2)氧化锌法也是一种传统的脱硫方法,其反应原理如下:              。据此判断,该反应的△G___________0(填“>”“<”或“=”)。文献资料显示,氧化锌法反应温度控制在300~400℃,工业上这么做的理由为___________
(3)栲胶法是我国本土自主研发和发展起来的湿法氧化脱硫方法,其原理如下(其中,TQ为醌态栲胶;THQ为酚态栲胶):
脱硫过程:




再生过程:
①基态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根据栲胶法原理,脱硫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分解生成(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初始量相同的分别在、温度下各自达到平衡,则N点和M点的压强平衡常数之比___________
2023-10-25更新 | 15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碳、硫、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国防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
若16gCH4和NO2充分反应,生成N2、CO2(g)和H2O(g),共放出热量867kJ,则H2=___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废气若用Na2SO3溶液吸收,得到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SO3、NaHSO3混合溶液,则=__。经测定,所得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3)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分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关系是k1=__,在图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填字母代号)。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图1)。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
2019-12-28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