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题型:填空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3 题号:4619483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已知:NO2(g)+SO2(g) SO3(g)+NO(g)
(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e.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2)若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加深,则说明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II.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 SO2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此时
(3)加入3mol SO2和2mol 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4)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 SO2、bmol O2、cmol SO3(g)及固体催化剂,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3mol SO2、6mol O2、3mol SO3(g)及固体催化剂,则平衡_________移动。(填“正向、不、逆向或无法确定是否”)
(6)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

(7)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t3~t4t5~t6t6~t7
K1K2K3K4
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难 (0.4)
【推荐1】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360440520
K值0.0360.0100.0038
(1)①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
③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增大压强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H4(g)+H2O(g)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_______P2(填“>”、“=”或“<”)。
②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g)+H2(g)获取。
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②保持温度仍为T℃,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amol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1:1
2016-12-09更新 | 337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易混易错题组
(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①能说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②能说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③能说明C(s)+CO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④能说明NH2COONH4(s) 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2)对于以下三个反应,从正反开始进行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PCl5(g) PCl3(g)+Cl2(g),再充入PCl5(g)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PCl5(g)的转化率_____,PCl5(g)的百分含量______
②2HI(g) I2(g)+H2(g),再充入HI(g)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HI的分解率________,HI的百分含量________
③2NO2(g) N2O4(g),再充入NO2(g),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NO2(g)的转化率________,NO2(g)的百分含量________
(3)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由图2分析,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______(填“a”或“b”或“c”或“d”)。
③图3 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点,温度T1____T2(填“>”或“=”或“<”)。
2018-09-29更新 | 385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合成氨工业上常用下列方法制备H2
方法I:C(s)+2H2O(g) CO2(g)+2H2(g)
方法Ⅱ:CO(g)+H2O(g) CO2(g)+H2(g)
(1)已知
①C(s,石墨)+O2(g)=CO2(g)   △H1=一394 kJ·mol一1
②2C(s,石墨)+O2(g)=2CO(g)   △H2=一222 kJ·mol-1
③2H2(g)+O2(g)= 2H2O(g)   △H3=一484 kJ·mol-1
试计算25℃时由方法Ⅱ制备1 000 g H2所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的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发生反应C(s)+2H2O(g) CO2(g)+2H2(g)。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T2(填“>”“=”或“<”);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②乙容器中,当反应进行到1.5 min时,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③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V逆(CO2)=2V正(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2O):c(CO2):c(H2)=2:1: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 现有0.175 mol/L 醋酸钠溶液500 mL(已知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75×10-5)。
①下列图象能说明醋酸钠的水解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溶液中c(Na+)与反应 时间t的关系            
B.CH3COO的水解速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 .溶液的pH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K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②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_____
A.冰醋酸B.纯碱固体c.醋酸钙固体D.氯化铵固体
(4)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能成立的有________
A.c(CH3COO)+c(CH3COOH)>c(Na+)
B.c(Na+)> c(CH3COO)>c(H+)>c(OH)
C.c(CH3COO)> c(Na+)> c(H+)>c(OH)
D.c(CH3COO)>c c(H+)>c(OH)> c(Na+)
(5)欲配制0.175 mol/L醋酸钠溶液500 mL,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 mL溶液。
方案二:用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_____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在室温下,0.175 mol/L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____
2017-05-15更新 | 6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