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9022596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有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在850℃时,K=1。
①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填字母)。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②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0L,反应时间4.0min,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了0.8mol,在这段时间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③在850℃时,若向1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3.0mol CO2、1.0molH2、1.0molCH3OH、5.0molH2O(g),上述反应向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写一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水溶性硝态氮(以NO、NO等形式存在)是水体污染物之一,须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
(1)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用葡萄糖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产生两种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纳米铁铜双金属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反应活性,可用于水体脱硝。
① 纳米铁铜双金属与普通铁铜双金属脱硝效果(以处理某硝酸盐为例)如图-1所示。在0到20min内,纳米铁铜双金属脱硝效果显著,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 研究表明水体中溶解氧的存在降低了纳米铁铜双金属脱硝的效果,验证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3)Jetten 等人提出了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中的三种酶处理废水中NH3和NO的生化反应模型,其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在NR酶和HH酶作用下的反应过程可分别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1更新 | 897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化学小组利用硫代硫酸钠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Ⅰ.已知:Na2S2O3+H2 SO4 Na2SO4+SO2↑+S↓+H2O,某同学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c/(mol/L)V/mLc/(mol/L)V/mL
2010.00.1010.00.500
40V10.10V20.50V3
20V40.104.00.50V5

(1)该实验①、②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1=V2=____,V3=___
(2)若V4=10.0,V5=6.0,则实验①、③可探究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利用反应:I2+2Na2S2O3 Na2S4O6+2NaI可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Mr=158)的纯度,现在称取wg硫代硫酸钠固体样品,配成250mL的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amol/L的碘水滴定,消耗碘水b mL,则:
(3)滴定时,将碘水注入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应选择的指示剂是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4)对于该滴定实验的有关操作或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
a.滴定前,要用对应装入的溶液润洗锥形瓶和滴定管
b.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会使所测得的结果偏大
c.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测得纯度将偏小
d.滴定前仰视读数而滴定结束时平视读数,则所测得的纯度将会偏小
(5)样品中硫代硫酸钠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
2019-09-03更新 | 176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汽车尾气中的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4CO(g)+2NO2(g)4CO2(g)+N2(g) ΔH=−1 200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________,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容积变为1 L,则n(NO2)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2)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2v(NO2)=v(N2)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2019-09-10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